在社交媒体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对于自己头像的选择和设计,是其在互联网空间中虚拟人格的重要外在表现;在特定的文化条件下,也必然可以成为其一种带有批判性色彩的自我表达。
在中国,年轻女性是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表达和社会动员最为积极的群体之一。我们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的73名年龄处于18-35岁的女性微信用户展开了面对面的深度访谈。通过分析访谈资料,我们提炼出中国青年女性选择和编辑社交账号头像的最主要三种方式:自拍、合影以及旅行照片。
本次研究中所有临床相关数据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实行处理。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受访者将各种形式的自拍照作为头像的行为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文化及心理动机,那就是对女性气质的一种有意识的展示。受访者深感女性身体在中国当代社会中受到种种不公平的约束,从而将头像当作对这种约束做出反抗的(虚拟)手段。尽管并非所有受访者都打心眼里认为既存的“男女不平等”的性别关系有什么问题,如颇多人曾在访谈中指出“女人毕竟不是男人”,但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持有一个明显的共识:无论女性的身体还是作为女性的女性气质,都有着天然的合法性,而这一合法性需要得到捍卫。
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s.
这种心理其实多少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有丈夫或男友”是一种优越性,单身的女性多少有些“可怜”;另一方面,访谈也透露出,她们中有很多人又似乎并未从这种婚姻或浪漫关系中获得比单身者更多的快乐,有些人甚至刻意在社交媒体上逃避乃至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当然,男生也存在这种情况,甚至更多。
很多受访者喜欢将自己与未成年子女的合影,或自己与同性友人的合影作为头像,但很少有受访者会将自己与丈夫或男友的合影做头像。在被问及原因时,她们给出的答案相当一致,那就是觉得“不好意思”,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在炫耀自己有丈夫或男友。
社会关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关系则是社会关系的重要构成因素。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女性与男性(尤其是父亲、丈夫或男友)之间的关系,亲情关系、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以及与同学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对女性的性别身份构成影响,并可能扮演着并不次于“女性-男性”关系的重要角色。将与他人合影的照片作为微信头像,是一种缓解社会关系焦虑、获得独立性想象的重要策略。
以自己与某些物品,尤其是奢侈品,以及在出国旅行时和国外的旅游胜地的合影作为微信头像,在社交媒体世界里往往是被指责的,被认为是在炫富。但对于很多女性社交媒体使用者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很多受访者甚至表示,只要自己去国外旅行,就一定会在微信上传旅途中的照片。
很多受访者认为,这种“炫耀”行为固然可以让自己收获关注和满足,但其实背后有着极为苦涩的原因:中国当代女性文化与西方消费主义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消费社会中,商品是否“合适”或“优质”往往摆在比较次要的位置,品牌、价格及可炫耀程度成了消费的主要标准,消费本身也成为一种获得愉悦的方式。
相同工艺流程下在苹果汁中接种酿酒酵母(CICC 32130),分别以20、25、30、35 ℃进行恒温发酵,发酵结束后蒸馏取样,测定苹果白兰地中异丁醇、异戊醇及苯乙醇含量。
在消费主义文化中,个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被放到了第一位,因此,女性固然成为商品经济的俘虏,她们同时也得以在这一过程中打破根深蒂固的“男女都一样”的粗暴的平等主义话语,获得了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标签:受访者论文; 女性论文; 头像论文; 关系论文; 社交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廉政瞭望》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