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圆锥补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圆锥误差补偿
圆锥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佟林,覃方君[1](2017)在《基于神经遗传算法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利用泰勒公式展开使等式两边对应项相等,解算出补偿系数,这样存在泰勒级数高阶项的截断误差。在上述传统圆锥误差补偿算法的基础上,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列出剩余误差方程,并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曲线的拟合,由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是随机给定的,而不同的初始值可能导致网络不收敛或陷入局部最优,所以本文采用GA-BP神经网络解决这个问题[1],最后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极值寻优,估计出一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的系数,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对圆锥误差补偿效果优于传统算法。(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17)暨国际智能制造创新大会(CIMIC2017)论文集》期刊2017-10-20)
邢丽,熊智,刘建业,杭义军[2](2017)在《基于对偶四元数的圆锥及划船误差补偿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高动态环境下的对偶四元数捷联惯性导航算法解算精度,将梯形数字积分算法应用于圆锥和划船误差补偿算法中,改进了姿态和速度解算算法,提高了对偶四元数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的解算精度。在单个采样周期内,利用前一时刻采集的陀螺角速率信号和当前时刻采集的陀螺角速率信号,通过梯形积分方式计算角增量进行圆锥误差补偿;利用前一时刻采集的加速度计信号和当前时刻的加速度计信号,通过梯形积分方式计算速度增量并结合同一时刻的角增量进行划船误差补偿。通过设计的多组动态模拟仿真航迹验证表明,当角速率和比力作为圆锥和划船误差补偿算法输入时,梯形积分算法的精度高于传统的矩形积分算法,且航迹的动态性越高,改进算法的性能优势越显着。同时,通过动态跑车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杨浩天,汪立新,王琪,孙田川[3](2017)在《一种改进的重迭式叁子样圆锥误差补偿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增加子样数会降低系统姿态更新频率、引入较大的圆锥误差,提高采样频率会增加导航计算机的硬件负担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利用前两个计算周期陀螺输出的角增量信息和当前时刻陀螺采样值通过重迭式采样的方式进行圆锥误差补偿,详细推导了重迭式叁子样补偿算法的公式,根据算法误差最小准则得到补偿系数。该算法不仅提高了系统姿态更新频率,而且减少了由等效旋转矢量算法引入的圆锥误差,达到了提高姿态解算精度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7年03期)
王亚,吴文启,王茂松[4](2015)在《采样量化与滤波对圆锥补偿算法影响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圆锥运动情况下陀螺角增量采样量化对姿态误差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单子样算法、叁子样扩展频率级数算法和叁子样显式频率整形算法,理论推导给出陀螺角增量分辨率造成的量化误差方差和圆锥算法姿态误差方差间关系的理论表达式。推导公式及蒙特卡罗仿真结果表明,除通过脉冲细分提高陀螺角增量分辨率外,低通滤波和提高姿态更新频率也可减小量化误差对姿态解算的误差影响。(本文来源于《导航与控制》期刊2015年05期)
王真,高凤歧,高敏,高伟伟[5](2015)在《高动态捷联姿态测量的改进型圆锥误差补偿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动态条件下,传统圆锥补偿算法存在不可交换性误差。为抑制圆锥误差,提出了基于角速率输出的等效旋转矢量叁子样二次迭代优化算法;并采用修正型罗德里格斯参数进行更新,推导了相应的圆锥补偿算法方程和表达式。在不同圆锥运动频率下和不同更新频率下,仿真验证得出了改进算法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均较四元数法、叁子样算法均有提高。实测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受圆锥半角、圆锥运动频率的影响较小,在高动态条件下较传统算法性能更优。(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5年22期)
赵晗,汪立新,赵曦晶,沈强[6](2015)在《基于间隔子样旋转矢量的SINS圆锥误差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圆锥误差补偿问题,研究了区别于传统多子样算法的姿态解算方法,并提出一种基于间隔子样的等效旋转矢量捷联惯导系统(SINS)圆锥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陀螺仪输出数据中临近姿态解算周期角增量的相关性分析,选取最接近于无限小转动区间的数据,进而优化等效旋转矢量的修正。激光陀螺仪实测数据姿态解算结果表明,相比于一般多子样算法,新方法在补偿精度及算法收敛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5年01期)
汤传业,陈熙源,李博天[7](2014)在《基于新的圆锥补偿结构的姿态算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基于一种新的圆锥补偿结构的捷联惯导姿态算法。与传统的姿态算法不同,新算法中同时引入了角速率和角增量用于圆锥补偿(适用于角速率输入或角速率和角增量同时输入)。基于所提出的圆锥误差补偿结构,引入时间泰勒方法进行圆锥误差补偿优化设计,并定义了两种性能评价模型,以分别用于一般圆锥和机动环境下的姿态算法性能评估。将新的姿态算法与传统角增量输入的姿态算法通过仿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采样频率和姿态更新周期以及相同的圆锥和机动环境的条件下,新的五子样姿态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角增量输入的五子样姿态算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程承,潘泉,李汉舟[8](2014)在《一种新的捷联惯导系统圆锥误差补偿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传统圆锥误差补偿算法中忽略圆锥运动的幅值特性,并且存在泰勒级数高阶项截断误差的问题,基于传统圆锥误差补偿算法公式,通过载体不同的机动性能指标确定圆锥运动幅值特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方法估计一组圆锥补偿算法的加权系数,从而得到一种新的捷联惯导系统圆锥误差补偿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对圆锥误差补偿效果优于传统算法。(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徐梓峰,卢艳娥,庞春雷,王祝欣[9](2014)在《输入为角速率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捷联系统中将角速率转换成角增量,再利用传统的基于角增量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解算姿态会使精度下降、计算量增大。针对此问题,推导了以角速率为输入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详细推出了叁子样算法的具体形式,并在圆锥运动条件下对算法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和可靠性。在典型圆锥运动条件下将所提算法的解算结果和解析解做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可行,且优化后的算法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4年02期)
程思微,叶灵军,甘厚吉[10](2015)在《叁时间间隔圆锥补偿姿态更新算法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构造了四子样旋转矢量算法、优化四子样旋转矢量算法、Savage方法的叁时间间隔表示。分析了叁时间间隔结构和双速结构的区别。验证了构造的算法和Ignagni等人提出的系列算法在样本数变化时的性能。结果表明,叁时间间隔结构不能显着地提高姿态更新算法的精度,但是可以提高算法的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5年19期)
圆锥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高动态环境下的对偶四元数捷联惯性导航算法解算精度,将梯形数字积分算法应用于圆锥和划船误差补偿算法中,改进了姿态和速度解算算法,提高了对偶四元数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的解算精度。在单个采样周期内,利用前一时刻采集的陀螺角速率信号和当前时刻采集的陀螺角速率信号,通过梯形积分方式计算角增量进行圆锥误差补偿;利用前一时刻采集的加速度计信号和当前时刻的加速度计信号,通过梯形积分方式计算速度增量并结合同一时刻的角增量进行划船误差补偿。通过设计的多组动态模拟仿真航迹验证表明,当角速率和比力作为圆锥和划船误差补偿算法输入时,梯形积分算法的精度高于传统的矩形积分算法,且航迹的动态性越高,改进算法的性能优势越显着。同时,通过动态跑车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的实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圆锥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1].佟林,覃方君.基于神经遗传算法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C].2017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17)暨国际智能制造创新大会(CIMIC2017)论文集.2017
[2].邢丽,熊智,刘建业,杭义军.基于对偶四元数的圆锥及划船误差补偿改进算法[J].兵工学报.2017
[3].杨浩天,汪立新,王琪,孙田川.一种改进的重迭式叁子样圆锥误差补偿算法[J].电光与控制.2017
[4].王亚,吴文启,王茂松.采样量化与滤波对圆锥补偿算法影响对比分析[J].导航与控制.2015
[5].王真,高凤歧,高敏,高伟伟.高动态捷联姿态测量的改进型圆锥误差补偿算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
[6].赵晗,汪立新,赵曦晶,沈强.基于间隔子样旋转矢量的SINS圆锥误差补偿[J].压电与声光.2015
[7].汤传业,陈熙源,李博天.基于新的圆锥补偿结构的姿态算法(英文)[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4
[8].程承,潘泉,李汉舟.一种新的捷联惯导系统圆锥误差补偿算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4
[9].徐梓峰,卢艳娥,庞春雷,王祝欣.输入为角速率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J].电光与控制.2014
[10].程思微,叶灵军,甘厚吉.叁时间间隔圆锥补偿姿态更新算法性能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