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论文和设计-张晓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属于地震勘探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地震同相轴追踪技术获取不同地层对应的同相轴,然后基于该同相轴实现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提取;对于地震记录中的每一个同相轴,分别利用期望子波谱与所提取同相轴的子波谱生成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并将同一地震道上不同同相轴的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组合得到整个地震道的反褶积因子,最终基于反褶积因子实现反褶积计算过程。本发明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取不同地层对应的地震同相轴子波谱,并结合不同地层的特征实现有针对性的反褶积处理,使地震记录分辨率更高,更能适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需要,为后续地震勘探的处理及反演解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人工震源产生地震波,在地表上通过检波器接收反射地震波,得到地震记录d(x,t),其中x表示水平方向偏移距,t表示旅行时;根据公式(1)得到同相加权后的地震记录叠加速度谱式中,E(v,τ)为地震记录叠加速度谱,n为接收道号,1≤n≤N,N表示总的接收道数;xn为第n个地震道的水平方向偏移距,b(v,τ)为同相加权因子,τ表示偏移距时,v表示叠加速度;b(v,τ)的计算公式为式中,λ为表示阶数的整数,λ≥2,且λ的值越大b(v,τ)的分辨率越高;L表示计算时窗内的样点间隔数;C为避免分母为零的常数,取值为地震记录平均振幅的0.01~0.001;经(1)式计算后,d(x,t)中叠加速度值v0、零偏移距时τ0的双曲线同相轴,将在地震记录叠加速度谱E(v,τ)上形成以(v0,τ0)为中心极值的团状结构能量;2)应用叠加能量极值追踪方法求出地震记录叠加速度谱E(v,τ)上以各(v0,τ0)为中心极值的团状结构能量的分布范围,并搜索出其真实极值点位置,根据该点的坐标(v0,τ0)拟合出(x,t)域中的相应同相轴,即其所经各道的旅行时tn为利用上式(3)即能够追踪出地震记录d(x,t)中的不同时刻的同相轴;3)对步骤2)中提取出的同相轴,根据各同相轴所经地震道的旅行时tn,n为道号,则在各地震道中以tn为中心截取一个能够包含整个同相轴宽度的短时窗长度l的记录段,即其中,S(n,t)表示多道同相轴记录,t为旅行时,满足0≤t≤l;由于S(n,t)包含的是以tn为中心的记录段,使得各道记录沿起点位置“对齐”,则其中的目标地震波同相轴呈现为水平状态;4)根据步骤3)提取的多道同相轴记录S(n,t)求出其振幅谱其中,S(n,t)表示多道同相轴记录,t为旅行时,ω为圆频率,A(n,ω)表示同相轴的振幅谱,n为道号;假设反射系数是白噪序列,则通过取平均的方法消除反射系数的影响,进而得到目标同相轴的子波谱,即其中,A(n,ω)表示同相轴的振幅谱,N表示总的接收道数,W(ω)表示目标同相轴子波谱;基于包括子波谱中心频率Fm、带宽因子γ、谱白化宽度μ、低频端斜坡因子Ls与高频端斜坡因子Hs在内的参数设计期望子波谱Q(ω),Q(ω)的表达式为:式中Fm表示期望子波谱中心频率,Fm的取值不小于浅层同相轴主频;γ表示期望子波谱带宽因子,0≤γ≤1;μ表示期望子波谱的谱白化宽度,0≤μ≤1;Ls表示低频端斜坡因子,0≤Ls≤1;Hs表示高频端斜坡因子,0≤Hs≤1;利用期望子波谱Q(ω)与目标同相轴的子波谱W(ω)生成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计算表达式为:式中ε为白噪因子,取期望子波谱Q(ω)平均值的0.01~0.001;5)利用傅里叶反变换将各同相轴对应的F(ω)变换回时间域,得到多道同相轴记录e(n,t)所对应的时间域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进而获得时间域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在原始地震记录中的对应位置,即旅行时满足公式(3);由于野外地震记录中包含多个同相轴,因此求出各同相轴所对应的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后,在每一个地震接收道上通过插值的方法将各同相轴对应的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进行组合,得到当前地震接收道的各个样点处的反褶积因子最终通过基于反褶积因子的褶积运算实现反褶积计算过程,即其中d′(xn,t)为反褶积计算之后的地震记录。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设置人工震源产生地震波,在地表上通过检波器接收反射地震波,得到地震记录d(x,t),其中x表示水平方向偏移距,t表示旅行时;根据公式(1)得到同相加权后的地震记录叠加速度谱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反褶积是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处理方法之一,它可以用于叠前,也可以用于叠后,主要作用是压缩地震子波,将子波与反射系数相分离,由此提高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从而提高资料解释的精度,为油田精细勘探和开发提供处理方法。因此,地震勘探工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改进反褶积处理方法,促使反褶积技术方面得到了较快发展。

目前反褶积的方法有许多种,常规的地震资料的反褶积处理方法有:最小平方反褶积、预测反褶积、子波整形反褶积、同态反褶积、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最小熵反褶积等。其主要思想是主要通过求取或者假设一个与地震资料相符的地震子波,根据该子波计算出它的逆子波,即可求出地层反射系数,相当于震源脉冲经过大地滤波器作用的逆过程。这些反褶积方法在特定条件下简单易行,能够实现地震勘探资料分辨率的提高,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如现有反褶积方法多假设地震子波已知和地震子波具有时不变特性,即假设浅、深层均为同一子波。而实际上地震子波经过地层衰减后,其在浅层表现为高频,而在深层表现为低频,因此传统的方法无法反映真实的子波变化。

为了提高实际地震资料中的反褶积处理效果,已有学者提出时变反褶积的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在地震剖面时间方向上选取不同的时窗,在每一个时窗内认为地震子波是时不变的,这样在时间轴上滑动窗口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时变地震子波。但该方法仅限于在地震剖面上所划分的不同时窗内进行子波提取和反褶积处理,不能对整个地震道进行综合处理,计算效率低;当地层水平方向变化剧烈时,同一时窗内可能包含多个地层的信息,这种通过在给定时窗内提取地震子波的方法难以有效反映不同地层的子波特性,其难以保证不同地层对应同相轴的反褶积处理效果均令人满意。

为了改善反褶积处理的效果,需要提出能够真正适应地震同相轴时变和空变特性的提取方法,使之能够满足地震反褶积处理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在地震反褶积处理过程中,由于同相轴具有时变和空变的特征,导致基于时窗内进行反褶积处理的方法难以有效反映不同地层的特性。因此可基于地震同相轴追踪技术在叠加速度谱上搜索与同相轴对应的能量团并进行对应同相轴的提取,然后对各个同相轴分别计算其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并插值组合成整个地震道的反褶积因子,最终基于反褶积因子进行反褶积处理,这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震反褶积处理手段。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设置人工震源产生地震波,在地表上通过检波器接收反射地震波,得到地震记录d(x,t),其中x表示水平方向偏移距,t表示时间方向;根据公式(1)得到同相加权后的地震记录叠加速度谱

式中,E(v,τ)为地震记录叠加速度谱,n为接收道号,1≤n≤N,N表示总的接收道数;xn<\/sub>为第n个地震道的水平方向偏移距,b(v,τ)为同相加权因子,τ表示偏移距时,v表示叠加速度;b(v,τ)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λ为表示阶数的整数,λ≥2,且λ的值越大b(v,τ)的分辨率越高;L表示计算时窗内的样点间隔数;C为避免分母为零的常数,通常取值为地震记录平均振幅的0.01~0.001;经(1)式计算后,d(x,t)中叠加速度值v0<\/sub>、零偏移距时τ0<\/sub>的双曲线同相轴,将在地震记录叠加速度谱E(v,τ)上形成以(v0<\/sub>,τ0<\/sub>)为中心极值的团状结构能量;

2)应用叠加能量极值追踪方法求出地震记录叠加速度谱E(v,τ)上以各(v0<\/sub>,τ0<\/sub>)为中心极值的团状结构能量的分布范围,并搜索出其真实极值点位置,根据该点的坐标(v0<\/sub>,τ0<\/sub>)拟合出(x,t)域中的相应同相轴,即其所经各道的旅行时tn<\/sub>为

利用上式(3)即可追踪出地震记录d(x,t)中的不同时刻的同相轴;

3)对步骤2)中提取出的同相轴,根据各同相轴所经地震道的旅行时tn<\/sub>,n为道号,则可在各地震道中以tn<\/sub>为中心截取一个能够包含整个同相轴宽度的短时窗长度l的记录段,即

其中,S(n,t)表示多道同相轴记录,t为旅行时,满足0≤t≤l;由于S(n,t)包含的是以tn<\/sub>为中心的记录段,使得各道记录沿起点位置“对齐”,则其中的目标地震波同相轴呈现为水平状态;

4)根据步骤3)提取的同相轴S(n,t)求出其振幅谱

其中,S(n,t)表示多道同相轴记录,t为旅行时,ω为圆频率,A(n,ω)表示同相轴的振幅谱,n为道号;假设反射系数白噪,则通过取平均的方法消除反射系数的影响,进而得到目标同相轴的子波谱,即

其中,A(n,ω)表示同相轴的振幅谱,N表示总的接收道数,W(ω)表示目标同相轴子波谱;基于子波谱中心频率Fm<\/sub>、带宽因子γ、谱白化宽度μ、低频端斜坡因子Ls与高频端斜坡因子Hs参数设计期望子波谱Q(ω),Q(ω)的表达式为:

式中Fm<\/sub>表示期望子波谱中心频率,Fm<\/sub>的取值不小于浅层同相轴主频;γ表示期望子波谱带宽因子,0≤γ≤1;μ表示期望子波谱的谱白化宽度,0≤μ≤1;Ls表示低频端斜坡因子,0≤Ls≤1;Hs表示高频端斜坡因子,0≤Hs≤1;

利用期望子波谱Q(ω)与目标同相轴的子波谱W(ω)生成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F(ω),计算表达式为:

式中F(ω)表示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ε为白噪因子,取期望子波谱Q(ω)平均值的0.01~0.001;

5)利用傅里叶反变换将各同相轴对应的F(ω)变换回时间域,得到多道同相轴记录e(n,t)所对应的时间域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进而可获得时间域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在原始地震记录中的对应位置,即旅行时满足公式(3);由于野外地震记录中包含多个同相轴,因此求出各同相轴所对应的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后,在每一个地震接收道上通过插值的方法将各同相轴对应的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进行组合,得到当前地震接收道的各个样点处的反褶积因子设计图

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10018037.X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CN109738951A

公开日:2019-05-10

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109738951B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G01V1/30

专利分类号:G01V1/30

范畴分类:31G;

申请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海洋大学

第一申请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申请人地址:266237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卫阳路1号

发明人:张晓波;谭军;刘保华;宋鹏;于凯本;姜秀萍;赵波

第一发明人:张晓波

当前权利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海洋大学

代理人:彭友谊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CN2019100040533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论文和设计-张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