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包括牵引机构和弯折机构,所述牵引机构位于包括第二驱动器和输线平板,两个输线平板中间的间隔为原料线材的厚度,第二驱动器用于牵引原料线材,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夹线器、定位柱、弯折块和第三驱动器,夹线器和弯折块沿原料线材的输送方向顺次安装,定位柱位于夹线器和弯折块的中间且与夹线器、弯折块分设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两侧,夹线器的目的在于固定原料线材的位置、保证原料线材准直地输送至弯折块部分,且夹线器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部分为下坡面,弯折块在第三驱动器的驱动下绕定位柱旋转以完成原料线材的弯折。该结构可实现螺旋上升的矩形线圈的加工。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包括牵引机构和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输线平板,两个输线平板中间的间隔为原料线材的厚度,第二驱动器用于牵引原料线材,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夹线器、定位柱、弯折块和第三驱动器,夹线器和弯折块沿原料线材的输送方向顺次安装,定位柱位于夹线器和弯折块的中间且与夹线器、弯折块分设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两侧,夹线器的目的在于固定原料线材的位置、保证原料线材准直地输送至弯折块部分,且夹线器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部分为下坡面,弯折块在第三驱动器的驱动下绕定位柱旋转以完成原料线材的弯折。
设计方案
1.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包括牵引机构和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输线平板,两个输线平板中间的间隔为原料线材的厚度,第二驱动器用于牵引原料线材,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夹线器、定位柱、弯折块和第三驱动器,夹线器和弯折块沿原料线材的输送方向顺次安装,定位柱位于夹线器和弯折块的中间且与夹线器、弯折块分设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两侧,夹线器的目的在于固定原料线材的位置、保证原料线材准直地输送至弯折块部分,且夹线器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部分为下坡面,弯折块在第三驱动器的驱动下绕定位柱旋转以完成原料线材的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器为矩形块,矩形块沿原料线材输送方向有与原料线材相匹配的通槽,矩形块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部分为下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器包括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分设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两侧,且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均设置有凹槽,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拼凑后的凹槽刚好容许原料线材准直通过,前固定块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一侧为下坡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厚度与原料线材的厚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块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靠近定位柱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弯折块在第三驱动器的驱动下推动原料线材沿着前固定块的坡面弯折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线校直机构,所述整线校直机构位于送线结构和弯折机构之间,用于将原料线材准直的输送至弯折机构中,所述整线校直机构包括整线装置和校直装置,整线装置为上下竖直排放的两排滚轮,滚轮滚动的方向与原料线材的输送方向一致,校直装置为前后水平排放的两排滚轮,滚轮的中心旋转轴垂直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每个滚轮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均设置有环形的凹槽,环形凹槽的厚度与原料线材的厚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线校直机构还包括过渡装置,过渡装置为L型固定块,原料线材底面和侧面贴合L型的直角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金属线圈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绕线机通常通过花键轴带动来达到绕线的目的,此种做法存在以下几点技术问题:(1)对主电机的功率要求高,且花键轴传动机械结构复杂,装配困难,且噪音大;(2)由于原料线材本身的性质,人工送线需要工作人员对原料线材进行人工矫正以保证原料线材准直的进入到加工的环节,原料线材发生矫正时不得不暂停生产,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用于金属线圈的加工中的绕线,提高线圈加工的工作效率和精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包括牵引机构和弯折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输线平板,两个输线平板中间的间隔为原料线材的厚度,第二驱动器用于牵引原料线材,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夹线器、定位柱、弯折块和第三驱动器,夹线器和弯折块沿原料线材的输送方向顺次安装,定位柱位于夹线器和弯折块的中间且与夹线器、弯折块分设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两侧,夹线器的目的在于固定原料线材的位置、保证原料线材准直地输送至弯折块部分,且夹线器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部分为下坡面,弯折块在第三驱动器的驱动下绕定位柱旋转以完成原料线材的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器为矩形块,矩形块沿原料线材输送方向有与原料线材相匹配的通槽,矩形块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部分为下坡面。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器包括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分设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两侧,且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均设置有凹槽,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拼凑后的凹槽刚好容许原料线材准直通过,前固定块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一侧为下坡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厚度与原料线材的厚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块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靠近定位柱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弯折块在第三驱动器的驱动下推动原料线材沿着前固定块的坡面弯折成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整线校直机构,所述整线校直机构位于送线结构和弯折机构之间,用于将原料线材准直的输送至弯折机构中,所述整线校直机构包括整线装置和校直装置,整线装置为上下竖直排放的两排滚轮,滚轮滚动的方向与原料线材的输送方向一致,校直装置为前后水平排放的两排滚轮,滚轮的中心旋转轴垂直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每个滚轮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均设置有环形的凹槽,环形凹槽的厚度与原料线材的厚度一致。
在符合本领域公知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既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牵引机构位于包括第二驱动器和输线平板,两个输线平板中间的间隔为原料线材的厚度,第二驱动器用于牵引原料线材。输线平板可起到部分矫正原料线材的作用,保证输入至弯折机构的原料线材为准直的。
(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夹线器、定位柱、弯折块和第三驱动器,夹线器和弯折块沿原料线材的输送方向顺次安装,定位柱位于夹线器和弯折块的中间且与夹线器、弯折块分设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两侧,夹线器的目的在于固定原料线材的位置、保证原料线材准直地输送至弯折块部分,且夹线器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部分为下坡面,弯折块在第三驱动器的驱动下绕定位柱旋转以完成原料线材的弯折。其动作原理为:原料线材在弯折块的推动下实现直角的弯折,由于夹线器靠近定位柱的上表面部分为下坡面,所以原料线材被加工成螺旋式的矩形线圈。
(3)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线器包括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分设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两侧,且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均设置有凹槽,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拼凑后的凹槽刚好容许原料线材准直通过,前固定块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一侧为下坡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夹线器为整个的矩形块,此种设计的目的是可以通过仅替换前固定块,更替前固定块的下坡面的坡度来实现矩形线圈的不同参数尺寸的设计。
(4)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柱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设计的目的还是为了准直原料线材。
(5)本实用新型的弯折块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靠近定位柱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弯折块在第三驱动器的驱动下推动原料线材沿着前固定块的坡面弯折成型,此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在弯折的过程中原料线材的水平。
(6)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整线校直机构包括整线装置和校直装置,整线装置为上下竖直排放的两排滚轮,滚轮滚动的方向与原料线材的输送方向一致,校直装置为前后水平排放的两排滚轮,滚轮的中心旋转轴垂直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每个滚轮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均设置有环形的凹槽,环形凹槽的厚度与原料线材的厚度一致。整线装置的目的是整线,因为从送线轮直接出来的先会存在弧度不平整的问题,校直装置是保证在送线过程中保持线是直的。
(7)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整线校直机构还包括过渡装置,过渡装置为L型固定块,原料线材底面和侧面贴合L型的直角处,此部分的目的是固定原料线材的线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送线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矩形线圈弯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整线校直机构;
图4本实用新型的送线结构、整线校直机构、牵引机构、弯折机构的整体连接图。
其中,1-送线轮,2-支撑板,3-滑轨,4-滑块,5-传动轮,6-轴承,7-第一驱动器,8-驱动带轮,9-同步带,10-同步带轮,11-第二驱动器,12-输线平板,13-前固定块,14-后固定块,15-定位柱,16-弯折块,17-整线装置,18-校直装置,19-L型固定块,20-夹线器,21-第三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空心矩形线圈的绕线结构,包括牵引机构、弯折机构和整线校直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11和输线平板12,两个输线平板12中间的间隔为原料线材的厚度,第二驱动器11用于牵引原料线材;所述整线校直机构包括整线装置17、过渡装置和校直装置18,整线装置为上下竖直排放的两排滚轮,滚轮滚动的方向与原料线材的输送方向一致,过渡装置为L型固定块,原料线材底面和侧面贴合L型的直角处,校直装置为前后水平排放的两排滚轮,滚轮的中心旋转轴垂直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每个滚轮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均设置有环形的凹槽,环形凹槽的厚度与原料线材的厚度一致;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夹线器20、定位柱15、弯折块16和第三驱动器21,夹线器21和弯折块16沿原料线材的输送方向顺次安装,定位柱15位于夹线器21和弯折块16的中间且与夹线器21、弯折块16分设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两侧,所述夹线器21包括前固定块13和后固定块14,前固定块13和后固定块14分设于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两侧,且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均设置有凹槽,前固定块13和后固定块14拼凑后的凹槽刚好容许原料线材准直通过,前固定块13的上表面靠近定位柱的一侧为下坡面,定位柱15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厚度与原料线材的厚度一致,弯折块16在原料线材输送方向的水平面上靠近定位柱1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弯折块16在第三驱动器21的驱动下推动原料线材沿着前固定块13的坡面弯折成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6983.6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811092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B21F3/00
专利分类号:B21F3/00;B21F23/00;B21F1/00;B21F1/02;B21F11/00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青岛美磁新能源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美磁新能源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小周村社区居委会南100米
发明人:吕红专;江松
第一发明人:吕红专
当前权利人:青岛美磁新能源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柳彦君
代理机构:37250
代理机构编号: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 3725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水平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