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武汉人艺创作的《我爱疯人院》给武汉戏剧舞台带来了一股青春的活力。这部由“80后”自编自演的青春喜剧首演即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让人们看到了一部真正的“80后”戏剧,也让人们看到了江城“80后”戏剧人的崛起。
说这是一部真正的“80后”戏剧,绝不仅仅是因为其主创人员是“80后”,而是因为剧作本身就带有强烈的“80后”印记。首先在题材上,它讲述的就是一个“80后”故事。尽管把故事发生地选在精神病院,把人物瞄准精神病患者,对于话剧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元素,此前已有《我不是李白》、《疯人院飞了》、《爱情疯人院》等“疯”剧活跃于北京、上海小剧场舞台之上,但是如此浓墨重彩地描绘“80后”众生相,把焦点聚焦在反映“80后”的生存状态的话剧近年来却是第一部。剧中主要有七个精神病患者,其中六个是“80后”,还有一个是被“80后”儿子气病而躲在疯人院的爸爸。每个“80后”精神病患者都没有名字,只有代号,其实他们本身也就是符号,代表的是“80后”种种病症。“1床”习惯性健忘,“2床”拒绝长大,“8床”没有任何信仰,“9床”崇拜个人英雄主义,“15床”害怕承担责任而变成“娘娘腔”,“17床”整天沉湎于幻想和行为艺术中。但他们又不仅仅是符号,而是一群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或令人唏嘘,或令人遗憾。人们常常只是看到了“80后”的种种缺点,他们叛逆、脆弱、孤僻、自私,却很少看到他们这一代所承受的压力,其实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并不比他们的父辈少。这些背后的故事,既丰富了他们形象本身,也道出了“80后”的心酸和无奈:他们之所以拒绝长大,是因为想保留心底的纯真;他们之所以沉迷幻想,是因为面临着太过严酷的现实;他们之所以特立独行,是因为渴望得到肯定和关切。所以,这是一部“80后”发声之作,借疯人疯语发出“80后”真实的心声。
这部戏在艺术上也体现了“80后”诸多追求。“80后”爱好新鲜的事物,对时尚嗅觉灵敏,对形式美追求到极致,这些从台词、音乐和舞美上都有所体现。剧中的台词采用了大量的影视经典对白和网络流行段子,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取得了良好的戏剧效果。比如剧中有一段最经典的80后段子:“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引来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这些掌声既来自于“80后”,也来自于非“80后”,来自于他们的肯定与理解。剧中选择的音乐也让人印象深刻,全剧贯穿的是“80后”歌曲《我们都是好孩子》,这是“80后”的心理剖白,表明他们和“70后”、“60后”儿时一样,都有一颗诚实善良的心,都努力想做个好孩子。剧中还运用了一些流行的影视作品中的经典音乐,这些音乐也并不完全都是闲来之笔,而是暗含一定的意蕴。比如《越狱》中的音乐传达的是“80后”对自由的向往;《我是一片云》虽是来自于被大多数“80后”排斥的琼瑶阿姨的爱情电影,但它传达出的是“80后”期望像天上的白云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的理想。音乐是有思想的,舞美也是有思想的。此剧的舞美设计呈现出一种极简效果。舞台背景的天幕上闲适地飘着几朵几何图案的白云,很有抽象意味,与主题十分契合。舞台两边以白色的几何线条拼接组合成不规则的图形,折射出的是精神病患者眼中的奇异世界,同时又和剧中人物线条型的服装相映成趣。
这部戏也反映出“80后”的志趣和追求。这群“80后”戏剧人与他们父辈不同,他们父辈做戏兢兢业业,总是试图在剧中去告诉观众一些道理。他们与“70后”也不同,“70后”偏爱搞先锋实验剧,沉迷在小众艺术中,漠视大众的审美需求。“80后”戏剧人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看重话剧的市场效应。他们选择“疯人院”题材,看似在跟风,然而却是在主动顺应市场潮流。因为在“疯人院”里,既可以肆意地表达自我,又可以不断制造笑料,以此满足当下年轻观众“求一乐”的观戏心态。但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又不仅仅满足于搞笑逗趣,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也想表达自己的理念,只是他们不会自己说出来,而是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正如“80后”本身具有许多显而易见的毛病一样,这部“80后”话剧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一部成功的戏剧要么就是讲述了一个好的故事,要么就是把形式发挥到了极致。此剧虽在形式上有一些新的探索,但并不能掩饰编剧讲述故事能力的欠缺。虽然此剧已经事先声明没有“完整的情节起伏,只有碎片一样的故事”,但还是有一些不相干的片段妨碍了主题的延展,比如舞台上设计的一些游离主题之外的片段有些只是为炫耀才艺,有些只是纯粹为了搞笑,对主题延伸和人物塑造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此剧虽然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但并不是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80后”林医生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不太成功的,没有看到她为这群精神病患者做出多少努力,也没有看到她特殊的治疗方法有什么过人之处,最后的转变也比较突兀,而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原因在于她在舞台上并没有太多表现空间,因为舞台上的人实在太多太满了。台词设计克隆了很多现成的段子,虽可以制造笑料,活跃气氛,但却让人似曾相识,缺乏创意。演员的表演虽充满激情,但还是有点用力过度了。
然而,从这部戏中,我们更多看到的还是“80后”的诚意,更多看到的还是“80后”未来的提升空间。有这样一群“80后”如此热情地在武汉话剧舞台上挥洒青春和汗水,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武汉的话剧会有明天,武汉这座城市会有希望成为全国话剧的第三个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