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揉搓式隔音耳塞论文和设计-刘天元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包括第一薄性布,所述第一薄性布边沿处设置有连接耳片,所述连接布条底端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耳片,所述连接布条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连接凸片,所述第一薄性布的背面设置有第二薄性布,所述第一薄性布与第二薄性布之间安装有内层薄片,所述内层薄片的内部不规则设置有气室孔,所述内层薄片的边沿处皆设置有连接端面,所述连接端面与连接凸片通过针线相缝合。本实用新型经揉搓成型后,内部结构为有空隙折叠式,可以更好的吸音隔音,因其形状易改变,非常柔软,避免了对耳道的压迫,更舒适,操作更加便捷,无需深入耳道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不会损伤耳骨。

主设计要求

1.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包括第一薄性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性布(1)边沿处设置有连接耳片(3),所述连接布条(2)底端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耳片(3),所述连接布条(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连接凸片(4),所述第一薄性布(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薄性布(6),所述第一薄性布(1)与第二薄性布(6)之间安装有内层薄片(5),所述内层薄片(5)的内部不规则设置有气室孔(7),所述内层薄片(5)的边沿处皆设置有连接端面(8),所述连接端面(8)与连接凸片(4)通过针线相缝合。

设计方案

1.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包括第一薄性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性布(1)边沿处设置有连接耳片(3),所述连接布条(2)底端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耳片(3),所述连接布条(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连接凸片(4),所述第一薄性布(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薄性布(6),所述第一薄性布(1)与第二薄性布(6)之间安装有内层薄片(5),所述内层薄片(5)的内部不规则设置有气室孔(7),所述内层薄片(5)的边沿处皆设置有连接端面(8),所述连接端面(8)与连接凸片(4)通过针线相缝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布条(2)与连接耳片(3)构成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布条(2)与连接耳片(3)的组合形状为“凹”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薄片(5)两端的气室孔(7)间隔距离较大,所述内层薄片(5)中部的气室孔(7)间隔距离较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性布(1)的内部和第二薄性布(6)的内部皆不规则设置有透气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1)的直径小于气室孔(7)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性布(1)的外侧和第二薄性布(6)的外侧皆设置有光滑面端(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性布(1)的内侧和第二薄性布(6)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粗糙楞脊(1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耳塞技术领域,具体为可揉搓式隔音耳塞。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隔音耳塞通常为硅胶制成的柱体式耳塞,通过挤压改变圆柱体的形状塞入耳道使其膨胀来堵塞耳道,达到隔音效果,并不适应多数人的耳道,需要深入耳道才能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耳道内部容易形成气压,且容易损害耳道,现有的隔音耳塞需要经过反复的揉搓才能使其变形,耳塞容易沾染细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揉搓式隔音耳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隔音耳塞使用时容易损伤耳道,使用存在不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包括第一薄性布,所述第一薄性布边沿处设置有连接耳片,所述连接布条底端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耳片,所述连接布条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连接凸片,所述第一薄性布的背面设置有第二薄性布,所述第一薄性布与第二薄性布之间安装有内层薄片,所述内层薄片的内部不规则设置有气室孔,所述内层薄片的边沿处皆设置有连接端面,所述连接端面与连接凸片通过针线相缝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布条与连接耳片构成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布条与连接耳片的组合形状为“凹”字状。

优选的,所述内层薄片两端的气室孔间隔距离较大,所述内层薄片中部的气室孔间隔距离较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薄性布的内部和第二薄性布的内部皆不规则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小于气室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薄性布的外侧和第二薄性布的外侧皆设置有光滑面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薄性布的内侧和第二薄性布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粗糙楞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揉搓式隔音耳塞经揉搓成型后,内部结构为有空隙折叠式,可以更好的吸音隔音,因其形状易改变,非常柔软,避免了对耳道的压迫,更舒适,操作更加便捷,无需深入耳道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不会损伤耳骨,塞入过程中耳道中的空气可被挤压出去,不会形成气压,更舒适,由于为薄膜性材料,轻轻一搓即可变成想要的形状,大大减少手上的细菌传递到耳塞上的程度,材料柔软,不会对耳道造成硬性损伤。

设置有连接布条、连接耳片和连接凸片,避免反复揉搓时边沿出现磨边,更加美观,且可多次重复使用,提升实用性。

设置有光滑面端和粗糙楞脊,光滑面端避免耳塞使用时对耳道造成刮伤,同时粗糙楞脊加强了内层与外层的摩擦力,避免内层薄片出现变形,加强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封边连接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揉捻后立体示意图。

图中:1、第一薄性布;2、连接布条;3、连接耳片;4、连接凸片;5、内层薄片;6、第二薄性布;7、气室孔;8、连接端面;9、光滑面端;10、粗糙楞脊;1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揉搓式隔音耳塞,包括第一薄性布1,第一薄性布1边沿处设置有连接耳片3,连接布条2底端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耳片3,连接布条2与连接耳片3构成连接结构,连接布条2与连接耳片3的组合形状为“凹”字状,利用连接耳片3分别与第一薄性布1和第二薄性布6进行针线缝合,使得装置整体边沿被包边,避免出现撬边,加强实用性,连接布条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连接凸片4,连接布条2与连接凸片4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第一薄性布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薄性布6,第二薄性布6与连接耳片3缝合连接,第一薄性布1与第二薄性布6之间安装有内层薄片5,内层薄片5的内部不规则设置有气室孔7,内层薄片5两端的气室孔7间隔距离较大,内层薄片5中部的气室孔7间隔距离较小,提升整体的透气性,内层薄片5的边沿处皆设置有连接端面8,连接端面8与连接凸片4通过针线相缝合。

第一薄性布1的内部和第二薄性布6的内部皆不规则设置有透气孔11,揉捻后,透气孔11与气室孔7之间依旧能够相通,方便气体的排出,透气孔11的直径小于气室孔7的直径,避免耳道皮肤分泌物进入透气孔11内部,方便清洗,第一薄性布1的外侧和第二薄性布6的外侧皆设置有光滑面端9,光滑面端9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得在塞入耳塞或拔出耳塞时,光滑面端9与耳道皮肤贴合,不易对耳道造成刮伤,第一薄性布1的内侧和第二薄性布6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粗糙楞脊10,粗糙楞脊10加强了第二薄性布6、第一薄性布1与内层薄片5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薄性布1堆积变形,提升实用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薄性布1进行简单揉捻,使得第一薄性布1呈球状,由于第一薄性布1、第二薄性布6和内层薄片5均为柔性薄片材料,可以快速变成球状,接着将其塞入耳道,球状体将耳道进行填满,同时第一薄性布1或第二薄性布6表面的粗糙楞脊10与耳道皮肤粘贴,避免对耳道造成刮伤,同时方便耳塞进入耳道。

由于第一薄性布1和第二薄性布6内部存在的透气孔11,以及内层薄片5内分布气室孔7,使得耳塞整体可以透气,塞入耳道后,方便耳道内部的空气排出,佩戴更加舒适。

在揉捻时,第一薄性布1、内层薄片5和第二薄性布6相互错层,球状体内部形成有空隙叠层结构,可以进行更好的隔音。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可揉搓式隔音耳塞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6310.0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464180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A61F 11/08

专利分类号:A61F11/08

范畴分类:16B;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第一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申请人地址: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发明人:刘天元

第一发明人:刘天元

当前权利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可揉搓式隔音耳塞论文和设计-刘天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