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方配伍的研究进展

中药组方配伍的研究进展

河南省平舆县中医院463400

摘要:中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在我国医学界上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中药配伍在中药治疗上起到重要作用。合理配伍能加强疗效,不合理的配伍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研究中药配伍,是中药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药;组方配伍;研究进展

中药组方配伍规律是中医药理论的精华之一,开展组方配伍研究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同时也为更有效地指导

临床和中药新药研制提供依据。世界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迫切需要我们将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高科技手段探讨中药配伍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从而阐明其科学内涵,推动中医药真正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近年来在中药组方配伍理论方面已进行了许多研究,综述如下。

1中药配伍的化学研究

1.1君臣佐使是配伍的主要规则中医上讲:“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这说明君臣佐使在组方中发挥作用各不相同,明确组方中各种药味的作用和复杂的配伍关系,有利于针对疾病科学精准地选方用药。如麻杏石甘汤组方为君药麻黄、君药石膏、佐药杏仁、使药甘草4味药,该方有辛凉宜泄,清肺平喘的功效,而单味药均不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茵陈篙汤组方为君药茵陈、臣药栀子、佐药大黄3味药,可以清热、利湿、退黄,而单味药也没有保胆保肝的作用;这说明药物的合理配伍可以产生一定疗效。

1.2七情配伍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形式相须、相使可增强药效;相畏、相杀可减轻毒性;而相恶相反则是药物配伍禁忌,不宜采用。中医理论中的“十八反”、“十九畏”均属配伍禁忌。黄黎等研究发现四逆汤中附子可以起到一定的强心作用,若和干姜配伍,显著的加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脉血管。毛小平等对玄参与黄芪配伍的实验研究也表明,合用玄参和黄芪两药,在镇痛、抗炎等疗效方面都有改变。

1.3四性五味是决定中药功效,指导中药配伍应用的的重要依据四性五味中,“温热寒凉”、辛甘酸苦咸”,中医侧重温热相配,可用来御寒,寒凉相伍,致力于清热,寒热并举相辅相成。张忠等利用拆方,研究半夏泻心汤中每味药的不同药性,发现半夏泻心汤全方和每一拆方组都起到了缓解胃溃疡,调节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其中甘补药组降低Ach作用最强,推测甘补药组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同时不同给药组配伍后,疗效均有增加。

1.4配伍剂量与比例是药物配伍后药性、药效变化的重要因素在适宜的比例下,改变药味剂量不一定就能改变药物的疗效,可在大多数时候,往往会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复方功效强弱、性质方面改变,甚至产生新的化学成分。现今,实验大部分是对药物配伍、以及不同剂量配伍的研究,查找药效增强或减弱,以确定最适宜的药物配伍和剂量配伍关系。通过量效关系的变化研究中药组方配伍作用,

潘浪胜等采用黄连、吴茱萸水煎液中不同成分进行配伍,发现黄连主要生物碱的相对峰面积随吴茱萸含量的增多而显著减少,而吴茱萸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中的相对峰面积不变。同期,国外也探索了不同方剂组方的药理药效,只是大部分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组方作用机理,这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中医药理论原则。

2现代的中药组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2.1研究内容

2.1.1通过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组方配伍关系方剂经过配伍,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化学成分是否有改变,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无变化等,这些都是物质基础的研究范畴。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小分子(如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等)及生物大分子(肽、蛋白质、糖肽及多糖等)都是药效物质基础成分。现代研究可从不同角度进行:一是配伍后,在体外药效物质成分有无改变;二是药物到达体内后,经历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生物转化,药效物质基础是否有改变。例如含黄芩、黄连、黄柏3味药复方注射液就会有明显的沉淀析出。

2.1.2运用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组方配伍规律研究发现健康志愿者第一次口服川芎汤、川芎芍药汤后血清中阿魏酸的药动学情况,结果显示川芎配伍芍药明显影响血清中的阿魏酸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

2.1.3通过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组方配伍规律

近两年,中药组方配伍研究进展到单味药及标准物质的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根据药效指标群寻找最优的有效组分配伍的用药剂量和比例,研究其中有效组分的配伍规律,进而组成药效优于单味药或原组方的组分配方,从现代科学角度阐释中药治疗疾病的原理。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方面,主要有各单味药的组分配伍,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的配伍,构成复方的有效组分配伍和根据病理环节的有效组分配伍等。

2.2研究方法

2.2.1拆方研究基于药物作用性质与功效,将组方拆成单味药组、阴性药物组、或拆成组方相同相近的复方组,从而对其功效及配伍规律进行研究,它适应现代药物学对多成分药物的认识范畴,也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单味药成分的起效与否,是目前中药组方理论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2.2.2指纹图谱法罗国安等提出,运用整体的视角,根据不同方剂不同成分,运用现代分析分离手段,得到不同有效部位(如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即性质相近的化合物群,联用GC-MS,HPLC-MS,CE-MS等现代分离鉴别方法进行定性鉴别,从而得到指纹图谱。进而再对定量分析指标成分或有效成分,融合药理药效学阐明复方组方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

2.3现代技术的运用仪器分析技术的成熟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有效成分的定性、结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检测手段上常用的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荧光法(FI),酶标免疫法(EIA),薄层扫描色谱法(TLC),高效毛细血管电泳法(HPC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核磁共振(NMR)及红外光谱(IR)等的应用。联用微透析-色谱技术(GC,HPLC,HPLC-MS-MS等)和药效监测仪(Medlab)进行同步在线分析,将实验获得的药效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数据参数进行数理统计学等多维分析,进而阐述组方配伍-药效物质基础-药理药效三者关系。此项技术可实现活体、实时、物质基础与药效同步的研究。

结论

中药组方配伍研究是高技术含量创新中药的研发、产业现代化和中药国际化的突破口。只有应用现代多学科的先进方法与技术对中药的科学内涵进行明确的证明和阐述,才能进一步发扬中药的优势与特色,使其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鲁佳慧,江滨,曾元儿.中药配伍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7):419-421.

[2]张乃敏.浅谈中药有效成分组方配伍的研究方法[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72.

标签:;  ;  ;  

中药组方配伍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