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地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层,同位素,化学,微量元素,岩石,气候,宜昌。
化学地层论文文献综述
吴春阳[1](2018)在《松科1井嫩江组化学地层划分及古气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获取了完整的白垩纪陆相沉积记录,这些记录承载着当时东北亚地区古气候古环境演变信息。其中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嫩江组早期发生了大规模海侵,并以细粒沉积为主。随着在细粒沉积岩中发现了丰富的可开发的油气资源,对细粒沉积岩的研究是一个热门课题。细粒沉积物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储层,也是古气候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次研究以松科1井嫩江组一、二段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X荧光分析获取地球化学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和有序聚类分析,将嫩江组一、二段分别划分为七个具有古环境意义的次级地层单元,建立了嫩江组一、二段化学地层框架。并结合频谱趋势属性分析(INPEFA),从气候地层角度确定了嫩江组一、二段古气候古环境演化阶段。嫩江组一段古气候变化可以划分为叁个阶段:在深度为1133.76-1103m,古湖泊处于高水位,底层水体处于还原的状态,气候湿润,海侵事件发生,盐度升高;在深度为1103-1066m,湖泊水位处于高位,高水位对应的高盐度和高碱度,可推断此阶段发生持续的大规模海侵;在深度为1066-1025m,气候湿润,湖泊水位上升,盐度下降,低碱度低的氧化还原条件,说明此阶段发生海侵的可能性小,总有机碳埋藏的增加的主要因素可能是生物生产力旺盛。嫩江组二段古气候变化可以划分为叁个阶段:在深度为1785.5-1724m,气候变湿润,高盐度对应高湖平面,推断有海侵事件发生,水体处于还原条件,总有机碳埋藏增加;在深度为1724-1613m,气候湿润,淡水的补给造成稀释作用使得盐度降低,水体逐渐变得富氧,造成总有机碳埋藏降低;在深度为1613-1583m,气候处于偏干旱的状态,湖平面升高,盐度升高,可能解释是发生了海侵事件,此阶段存在有孔虫也说明了海侵事件的发生。此外,化学地层框架及不同化学相带与气候地层演化阶段的对比,许多界线对应良好,说明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地层进行客观的划分与沉积地层古气候古环境变化有成因上的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常洁琼,白志强,李玉坤,郭建祥,彭永波[2](2018)在《贵州拉也剖面下Kellwasser事件生物地层及化学地层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下Kellwasser事件的生物地层及化学地层特征,对贵州拉也剖面进行细致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化学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剖面底部无机碳同位素及有机碳同位素有显着正向偏移,样品LY-8代表的层位为下Kellwasser事件的界线。Kellwasser事件碳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碳埋藏量的增加,可能是由初级生产力增加和缺氧环境共同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李远友[3](2017)在《山东省胶州市张应地区中生代王氏群化学地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胶州市张应地区中生代王氏群是山东省境内王氏群出露较好的地段之一。本文以1∶5万胶南、王台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论述了王氏群中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并在王氏群中发现了两个地球化学异常层。预示由火山作用引起的中生代末地球化学环境的突变可能是导致恐龙灭绝的重要原因。根据微量元素的分布,认为胶州市王氏群应属于陆相化学域,其中林家庄组及红土崖组形成于氧化环境,而辛格庄组部分属于半封闭浅湖相环境(还原环境),部分属于氧化环境。(本文来源于《新疆有色金属》期刊2017年06期)
马坤元,李若琛,龚一鸣[4](2016)在《秦皇岛石门寨亮甲山奥陶系剖面化学地层和旋回地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秦皇岛石门寨亮甲山奥陶系剖面的化学地层和岩石地层特征,将亮甲山组(O1l)细分为下、中、上段。选取Fe/Ca、Ti/Ca作为古气候替代指标,开展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多窗谱法(MTM)和傅里叶变换法(FT),从Fe/Ca、Ti/Ca比值中共提取出两个明显的米兰科维奇旋回:长偏心率405ka和短偏心率90ka。基于长偏心率周期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表明,亮甲山组沉积时长为6.2Ma,平均沉积速率为14.68m/Ma,其中亮甲山组下段(0.00~48.00m)和中-上段(48.00~91.00m)的沉积速率分别为12.00m/Ma和19.55m/Ma;马家沟组下部的沉积速率为18.00m/Ma。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可能直接导致碳酸盐生产模式由以灰泥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生物碎屑生产为主,并使亮甲山组下段与中-上段之交碳酸盐沉积速率大幅增加。旋回地层分析显示,早、中奥陶世之交天文轨道周期变化引起的地球气候改变可能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6年06期)
黄程[5](2015)在《华南泥盆纪F-F事件的特征与致因:来自高分辨率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化学地层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是地质历史上生物和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显生宙五大灭绝事件之一的F-F事件(或称Kellwasser事件)最引人瞩目,该事件不仅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大幅度下跌,而且对生态系造成了重大创伤。华南上泥盆统良好的地层学研究(包括生物地层、化学地层、旋回地层等)积累为探索F-F事件生物灭绝过程、成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以构建华南晚泥盆世F-F之交高分辨率牙形石生物地层为基础,以基于牙形石氧同位素的古温度研究为切入点,辅以碳同位素、微球粒以及微相等研究内容综合探讨F-F之交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此,本文选择了以斜坡相的广西桂林杨堤剖面和盆地相的广西武宣南峒剖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在F-F之交生物灭绝过程及其环境背景方面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在斜坡相的广西桂林杨堤剖面中,本研究从香田组至五指山组下部进行了厘米级的系统采样,在53.3 m厚的地层中共采集了91个牙形石样品,总重量为344.0kg,其中包括F-F界线层(约1.9 m厚)附近的样品数量21个,获得18135枚台形牙形石分子(P1分子),其中保存完整的有11828枚。通过系统的古生物学研究共鉴定出牙形石Palmatolepis, Polygnathus, Icriodus, Ancyrodella, Ancyrognathus及Pelekysgnathus 6属43种、13亚种(不包含在种内)。依据丰富的牙形石资料,本文对沿用20年之久的5个牙形石带界线进行了系统修订,并新识别出1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牙形石序列依次为:上Pa. rhenana带;Pa. linguiformis带;下Pa. triangularis带;中Pa. triangularis带;上Pa. triangularis带;下Pa. crepida带。依据新的牙形石数据,本文对杨堤剖面最初确定的牙形石生物带的底界进行了从几十厘米至十几米不等的移动:上Pa. rhenana带底界下移1430 cm至香田组底部;Pa. linguiformis带底界下移580 cm至角砾灰岩上覆地层(13层)底部;下Pa. triangularis带底界(F-F界线)下移88 cm至香田组顶部;中Pa. triangularis带底界下移110 cm至五指山组底部;上Pa. triangularis带底界确定于49层底部(距五指山组底431 cm);下Pa. crepida带底界确定于63层底部(距五指山组底2127 cm),由于目前的样品中没有发现Pa. termini,其顶界暂时无法确定。在盆地相的广西武宣南峒剖面中,本研究从榴江组顶部至五指山组下部进行了厘米级的系统采样,在35.46 m厚的地层中共采集了75个牙形石样品,总重量为290.4kg。在南峒剖面总计获得3549枚台形牙形石分子(P1分子),其中保存完整的有2205枚。通过系统的古生物学研究共鉴定出牙形石Palmatolepis, Polygnathus, Icriodus, Ancyrodella, Ancyrognathus及Pelekysgnathus 6属32种、9亚种(不包含在种内)。根据新获得的牙形石数据,本文将原来的5个牙形石带界线进行了系统修订,自下而上牙形石序列依次为:下Pa.rhenana带;上Pa. rhenana带;Pa. linguiformis带;下Pa. triangularis带;中Pa. triangularis带。依据新的牙形石数据,对原牙形石带底界进行了数米的移动:下Pa. rhenana带底界至少要下移4.9 m以上;上Pa. rhenana带底界下移5.0m左右;Pa. linguiformis带上移5.3 m左右;下Pa. triangularis带底界(F-F界线)上移5.7 m左右;中Pa. triangularis带底界上移1.0m左右。在杨堤剖面F-F界线层中,本文根据牙形石、介形类和竹节石等浮游生物丰度和分异度的变化,同时与国外相应的上Kellwasser事件层进行了厘米级的精细对比,精确识别出了上Kellwasser事件层,并提出了浮游生物两幕式的灭绝模式:第一幕发生于上、下Pa. linguiformis亚带之交,牙形石总量发生大量锐减,以牙形石Pa. linguiformis消失为标志,先后消失的分子有:Pa. eureka, Pa. rhenana, Pa. nasuta, Pa. gigas gigas, Pa. g. paragigas, Pa. g. extensa, Ancyrodella ioides, Ad. nodosa等,与此同时Icriodids也表现出首次富集;第二幕正好发生于灰褐色泥灰岩层(对应于国外上Kellwasser顶部的黑色页岩)之下,以大量弗拉期牙形石分子的消失为标志,灭绝的分子包括Polygnathus webbi, Pol. decorosus, Pol. lodinensis, Pol. macilentus, Ad. curvata, Pa. rotunda等,同时伴随介形类、竹节石大量的锐减。综合前人对珊瑚、腕足类、介形类为代表的底栖生物的研究结果和本文中浮游生物的灭绝特征,本文认为华南上Kellwasser事件层中生物(底栖和浮游)灭绝过程分为叁幕:第一幕,大量的腕足类(无洞贝类为主)灭绝于上Kellwasser事件层底部,对应于Sandberg等提出的事件6,代表了缺氧事件的开始;第二幕,大量的牙形石(Palmatolepids为主)灭绝于上、下Pa. linguiformis亚带之交,并对应Sandberg等总结的海平面进一步变浅的事件8;第叁幕,大量的底栖生物(四射珊瑚和介形类为主,少量的无洞贝类)和大量的浮游动物(牙形石以Ancyrodellids、Polygnathids为主,浮游介形类Entomozoids,竹节石Homoctenids)灭绝于上Kellwasser顶部的黑色页岩层底部,此幕既对应于Schindler,总结的事件C,同时也对应于Sandberg等提出的事件9,即代表了F-F生物大灭绝事件。根据前人对杨堤剖面的轨道旋回地层的研究结果,本文对整个上Kellwasser事件层和第叁幕灭绝延续的时间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分别为~200 kyr和16-18kyr。新构建的高分辨率牙形石生物地层不仅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框架,也改变了以往对生物-环境事件的解释。桂林杨堤剖面和武宣南峒剖面的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数据表明,F-F之交存在两次碳同位素正偏:(1)上Kellwasser事件层中碳同位素正偏移幅度分别为2.2‰(杨堤剖面)和3.1‰左右(南峒剖面);(2)中Pa. triangularis带底部碳同位素正偏幅度分别为2.4‰(杨堤剖面)和3.1‰左右(南峒剖面)。杨堤剖面碳同位素变化趋势与前人基本一致,只是在新的生物地层框架下最大偏移值出现的时间更早。南峒剖面的正偏现象改变了长期以来坚持负偏移的认识,同时也说明F-F之交的正偏移具有全球一致性。两次碳同位素的正偏显示了F-F之交存在缺氧和较高初级生产力的现象;而上Kellwasser事件层下部的碳同位素负偏以及同时期的升温事件则代表了晚泥盆世的火山活动。杨堤和南峒剖面之间的碳同位素深度梯度演化结果表明,华南F-F之交海水存在分层和混合现象,并与气候存在明显耦合关系:升温对应于海水分层,降温对应于海水的混合。上Kellwasser事件层中负的碳同位素深度梯度值表明,该时期的海水存在强烈混合现象。在杨堤剖面上通过酸解法获得了大量保存完好直径为150μm左右的磷质微球粒,球状、扁球状或椭球状,球体外表面光滑,并发育脐状浅凹,球体为实心,内部由浅色的磷灰石和深色的有机质相间分布形成同心环带结构。所有磷质微球粒与牙形石共同保存,而磷质微球粒的丰度明显低于同层位的牙形石。显微激光拉曼微区分析表明:磷质微球粒的外壳和内核的拉曼光谱特征分别与牙形石Palmatolepis sp的齿片和齿台十分类似。此外,磷质微球粒的富集与藻类生物繁盛在时间上基本一致,而滞后于海水营养盐激增。基于磷质微球粒与牙形石在丰度的相关性、成分的相似性以及与鱼类耳石在形态和结构特征方面的相似性,本文认为磷质微球粒可能是某种鱼类动物的耳石,其形成可能与海水富营养化有关。在杨堤剖面,通过TC-EA高温还原同位素质谱法分析测试了106个牙形石氧同位素样品。在高分辨率牙形石生物地层框架下,首次在华南建立了F-F之交的高分辨率古温度曲线。其结果表明华南F-F之交温度变化范围为27℃~36℃,并在Pa. linguiformis带内出现了4次冷-热交替变化。Pa. linguiformis带顶部的两次快速(~200 kyr)、大幅度(7~8℃)的温度异常事件对应于华南两幕主要的生物灭绝:(1)Kellwasser事件层下部的大幅度(-7℃)、快速(~200 kyr)升温事件对应于第一幕生物灭绝;(2)Kellwasser事件层中的大幅度(~8℃)、快速(~200 kyr)降温事件对应于第叁幕生物灭绝,即灭绝主幕。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着生物的多样性,而且与碳循环密切相关。从Pa. linguiformis带至Pa. crepida带,无机碳同位素与牙形石氧同位素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偏移的时间略早于牙形石氧同位素,这说明F-F之交大气CO2分压(pCO2)的变化主导了气候变化。综合以上数据将F-F之交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解释为:火山活动造成快速、大幅升温,导致了缺氧和海平面上升,引发了第一幕以浅水生物为主的生物灭绝;而后造山事件不仅增加了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同时也促使气候由热变冷;变冷的气候和强烈的海水扰动增强了底层与浅层海水的循环,从而进一步使浅水层中的营养物增加和含氧量降低,导致了海水富营养化,诱发了赤潮、菌藻类繁盛等海洋生态效应,进而造成浅层和深层海水缺氧、缺光、毒化,最终导致了浅水和深水生物大灭绝。(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5-11-01)
马譞,张元动[6](2013)在《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界线上下同位素化学地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奥陶纪是显生宙以来生物和环境剧烈演变的关键地质时期。伴随着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全球各地的古海洋环境也在发生急剧变化。中-晚奥陶世之交是一个环境和生物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气候可能由暖变凉,全球海平面也随之变化,笔石、腕足动物、叁叶虫等门类发生全面演替。笔者对湖北宜昌地区叁条中-上奥陶统地层剖面(远安真金、宜昌界岭、宜昌普溪河)开展了碳、氧、锶同位素地球(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1)
陈孝红,危凯,张保民,程龙[7](2013)在《贵州关岭下叁迭统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与海洋氧化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关岭永宁镇下叁迭统上部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及其对比研究表明早叁迭世晚期特提斯洋曾发生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强烈波动,且这一δ13C波动具有分布广泛和不受沉积相控制的特点。笔者分析和讨论了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指出特提斯地区下叁迭统上部地层碳同位素组成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洋流循环模式和生物复苏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早叁迭世晚期δ13C的强烈正异常是洋流循环模式改变引起大洋氧化和与此相关的生物复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3年05期)
夏浩东,陈孝红,邓会娟[8](2013)在《扬子地台西南缘上叁迭统小凹组岩石、生物、年代和化学地层及其对关岭生物群环境的暗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分析和研究了贵州关岭新铺小凹组标准剖面的岩石、生物、年代和碳同位素化学地层特点及其对关岭生物群环境的制约,指出典型的小凹组主要分布在贵州关岭新铺和晴隆凉水一带,以陆棚盆地和陆棚边缘斜坡相黑色薄层灰岩沉积为特点,时代为卡尼期早期;小凹组下段出现有碳同位素的轻微负偏离以及相对较高的V/(V+Ni)和Ni/Co值,中-上段碳、氧同位素值稳定,V/(V+Ni)和Ni/Co值相对较低。关岭生物群主要生活于海底缺氧或富硫化氢的陆棚盆地环境,其表层水温大约在35℃。(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3年04期)
陈剑波[9](2012)在《安徽巢湖下叁迭统高分辨率地球化学地层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显生宙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晚二迭纪末期,全球统计结果显示,生物种级水平灭绝率达92%,属级水平达68%,而我国南方二迭纪-叁迭纪之交的种级水平绝灭率甚至达到90%~100%。中生代初期早叁迭世迟缓的生物复苏和环境重建紧随该大绝灭事件之后。前人对早叁迭世的海洋环境研究,表明当时的古海洋环境处于一种异常波动状态,这一状态与晚二迭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以及早叁迭纪生物迟缓复苏均有密切联系,特别是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指示了当时的海洋环境多次发生强烈波动。根据早叁迭精确的锆石U/Pb定年显示,生物复苏经历的时间至少为5Ma,这比显生宙其它任何时期的复苏所经历的时间都长。复苏之后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型由古生代型转化为中-新生代型,因此,作为地质历史上两大生态系统的过渡时期,早叁迭世是研究古-中生代之交突变期生命和环境演变过程的关键,还是探索当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出发点。安徽巢湖剖面作为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的全球候选层型剖面,在早叁迭世研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前人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碳氧同位素地层和旋回地层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次论文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地质基础资料。结合化石记录和沉积记录,全岩碳、氧同位素分析已经成为了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常规方法,它们与大灭绝事件和早叁迭世特殊的沉积环境等存在很好的关联性,而其他地球化学指标应用较少。为了探索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之前众多学者对该剖面牙形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牙形石化石进行微区原位测试,同时对比围岩的微量元素组成,重建了早叁迭世古海水化学成分和古海洋环境。这是国内首次生物壳体微区原位测试分析,为传统古生物与地层学的创新研究探索新的技术方法。对比发现牙形石与其围岩,不同种属牙形石以及牙形石不同部位的稀土元素含量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牙形石特殊的晶体结构导致的,而且牙形石微量元素比全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更加灵敏。原因可能是下面两个:首先,在样品选取过程中,围岩的选择原则只是选取没有风化且不含有方解石等后期脉体充填的新鲜岩石。牙形石的选择是在化石属种鉴别的基础上,以CAI指数为衡量指标,确保样品没有经历过后期热变质作用。由于沉积岩一经形成就会受到成岩作用的化学改造,主要包括两个过程:胶结作用、溶蚀-重结晶作用,这些后期作用会影响全岩微量元素的原始化学组成。其次,在分析测试方法上,围岩的微量元素测试采用的是全岩酸溶解-同位素稀释法,测试值代表了整个岩石从形成以来所有化学元素的综合值,围岩从沉积作用开始到后期成岩过程中每一次的后期成岩作用或热液作用都会迭加在前面,这就不能用保证其微量元素含量反映了沉积物形成时期的原始海水化学组成。测试牙形石微量元素时,我们是选择受后期影响较小的部位利用微区原位测试方法,这样能有效地对避免被后期作用“污染”部位。利用牙形石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IOB附近总稀土含量(∑REE)的波动证实了前人报导的当时的大陆风化作用增强、土壤侵蚀作用剧烈、火山活动频繁等恶劣环境,从而影响了早叁迭世生物复苏和环境重建。②Eu/Eu*显着的波动表明可能有来自于深部的火山喷发物质进入到当时的海水中,被牙形石吸收并记录下来。而SSB附近∑REE和Eu/Eu*均没有如此大幅度的波动,当时没有同等规模的火山作用。③Th/La比值曲线在剖面上整体变化不够明显,SSB之下存在一个极大值点,然后又迅速降低,这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SSB界线附近海平面由低到高的波动状况。④铈异常模型Ω(Ce)反映IOB附近的氧化-还原条件发生反复地异常波动,I/O界线之下的Induan阶以弱氧化环境为主,海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低,表明当时海洋环境相对平和,有利于生物的复苏;从Olenekian早期的Smithian亚阶开始,铈异常大幅升高,代表了强烈的缺氧环境。牙形石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分析作为新的古海洋环境研究方法,结合生物地层和碳氧同位素地层的研究基础,可以用来揭示古生代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及其之后生物的滞后复苏与古海洋化学变化的内在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2-05-01)
李晓伟,喻美艺,Jonathan,L.Payne,Brian,M.Kelly[10](2011)在《大贵州滩下叁迭统岩石和化学地层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盘江盆地中的大贵州滩为一个自晚二迭世末期开始发育,至晚叁迭世初期停止生长的孤立型碳酸盐岩台地。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台地内部、北部斜坡和盆地边缘,并认为大贵州滩下叁迭统地层格架的几何形态近于对称。本次研究以下叁迭统岩石地层对比为基础,借助早叁迭世期间δ13C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的特点进行化学地层对比后发现:台地南缘二-叁迭系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南缘下叁迭统的地层缺失严重;与之前的认识不同,台地南、北两缘下叁迭统的地层格架的几何形态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特点。(本文来源于《贵州地质》期刊2011年03期)
化学地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下Kellwasser事件的生物地层及化学地层特征,对贵州拉也剖面进行细致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化学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剖面底部无机碳同位素及有机碳同位素有显着正向偏移,样品LY-8代表的层位为下Kellwasser事件的界线。Kellwasser事件碳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碳埋藏量的增加,可能是由初级生产力增加和缺氧环境共同造成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地层论文参考文献
[1].吴春阳.松科1井嫩江组化学地层划分及古气候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2].常洁琼,白志强,李玉坤,郭建祥,彭永波.贵州拉也剖面下Kellwasser事件生物地层及化学地层特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李远友.山东省胶州市张应地区中生代王氏群化学地层研究[J].新疆有色金属.2017
[4].马坤元,李若琛,龚一鸣.秦皇岛石门寨亮甲山奥陶系剖面化学地层和旋回地层研究[J].地学前缘.2016
[5].黄程.华南泥盆纪F-F事件的特征与致因:来自高分辨率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化学地层的证据[D].中国地质大学.2015
[6].马譞,张元动.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界线上下同位素化学地层分析[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7].陈孝红,危凯,张保民,程龙.贵州关岭下叁迭统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与海洋氧化事件[J].中国地质.2013
[8].夏浩东,陈孝红,邓会娟.扬子地台西南缘上叁迭统小凹组岩石、生物、年代和化学地层及其对关岭生物群环境的暗示[J].地质科技情报.2013
[9].陈剑波.安徽巢湖下叁迭统高分辨率地球化学地层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2
[10].李晓伟,喻美艺,Jonathan,L.Payne,Brian,M.Kelly.大贵州滩下叁迭统岩石和化学地层对比[J].贵州地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