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毅:有机马克思主义他者思想的精神性论文

何景毅:有机马克思主义他者思想的精神性论文

[摘要]现代性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重重危机。为应对现代性危机给人类带来的困扰,有机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结合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伟大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供了一种整体的、联系的、动态的思维方式。它对现代性展开批判的同时,为化解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困境开辟出一条极具创造力的道路。而有机马克思主义他者思想的精神性在多层面中的呈现,则有力地确证了有机马克思主义他者思想的合法性,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他者;过程哲学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当前正在兴起之中的一个开放性的新学说,它作为一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出场,所要解决的是现代性所造成的种种矛盾。有机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始终拒斥近代以来的主客二元解释范式,进而为我们提供一种整体的、联系的、动态的思维方式。[1]同时,有机马克思主义强调万物皆有主体性和其自身内在价值,主张用一种友爱的、厚道的、共容的态度对待自然。这无疑在对现代性展开批判的同时,彰显出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他者之精神性。

一、他者精神性在本体论层面之开显

有机马克思主义将怀特海的机体思想作为其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在怀特海看来,处于宇宙之中形形色色的存在物无一不是关系性的存在,这些关系性的存在是经验和感受的合流,并一直处于流动变化的生成状态。我们的世界正是由这些经验性和感受性的存在共同汇聚而生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世界的本质既不是物质实体,也不是精神实体,同样亦非二者混合的实体。怀特海的哲学所强调的是整体,而非分析。他的哲学所要做的是对世界的整体图景的描画,而非细枝末节的勾勒。马克思恩格斯同样将宇宙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察,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指出:“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2]这就表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化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得整个自然界显现为一种过程的汇聚,而非冰冷的无机物的集合。值得注意的是,汇聚的过程总是处于动态的、变化的、经验的、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

近代自然科学将宇宙之内存在着的万物作为一个不变对象而进行考察,认为世界只不过是作为物质粒子汇聚的集合,这是自然科学在本体论上的预设。怀特海力图打破这种实体性的本体论预设,摒弃这种无生命的、无变化的、孤立的思维方式。在怀特海那里,整个宇宙不是作为孤立的实体性“事物”或者“存在物”而存在,而应是关联性“事件”的有机汇聚。每一个现实中的实际实有都是一系列“事件”的共同汇聚,而事件也绝不是静止之物。自它现身之时起就保持着一种涌动不息的姿态,始终处于流变之中,并为其他事件的形成提供予料。某一事件总是同其他事件保持一种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种种事件变化之下的存留,它将整个宇宙展现为一个关系之网。怀特海的“事件”概念表明,宇宙中的一切现实存在绝不是孤立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众多现实实有的合生。一个或一些现实实有是另一个现实实有生成并获得自身存在的理由和根据。[3]某个现实实有的存在和生成总是以作为他者,为其他现实实有的存在和生成提供前提条件,这就在本体论层面上确证了他者的合法地位。

2.1.1 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患者明显可见的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可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这些身体形象的改变会引发患者的羞愧感、尴尬感和孤立感[9-10]。有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与其外在形象改变和功能逐渐丧失有关,同时语言沟通障碍和“面具脸”所致的非语言沟通障碍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的孤立,感到一种与他人逐渐疏远的感觉[8]。因此,患者可能被他人误认为隐瞒病情和不愿与人沟通,加重患者的孤立感。运动症状可直接导致社会孤立和自我歧视,因此运动症状是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主要来源。

二、他者精神性在认识论层面之诠释

怀特海在构建过程本体论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近代科学机械论范式的解构。怀特海认为,依赖于牛顿经典力学的近代科学的内核,实质上是实体性的二元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方式相信复杂性背后隐藏着简单性和美,复杂现象可以还原为简单的本质。[4]在机械论看来,相对于自然,人只是作为纯粹的旁观者,与自然是绝不同质的存在类别,彼此间的存在并无相互依赖性。同时人又同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物一样都是上帝制造的某种机器,并依照预设的轨道进行运动。因此,物质被当做衍生万物的基本单位,强调规律性和还原性,并力图将复杂的人类活动还原为简单的机械运作流程。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机械论认识方式在17世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但同时也隐藏了深重的危机。这种围绕着机械论世界观所构建起来的实体性的解释范式,抹平了心灵与物质之间的边界,将心灵问题以及机体生命现象都还原为简单的粒子运动。这直接导致科学与哲学的分离,自此哲学不再具备一般的适用性,而科学却充当起自然界一切现象的解释者。机械论解释框架下所构建起的世界图景实际上是人为地割裂了身心的内在关联,同时也割裂人与他者之间的联系。身体与心灵、自我与他者、人类与自然,本来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却异化为相互对立的物质碎片。

有机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所开显的他者之维和怀特海的认识论倾向始终是保持一致的。它们都拒斥笛卡尔式的主客二元对立关系,主张将认识主体和经验客体统一起来。尤其强调,在主体生成的过程中,客体作为予料在主体的生成过程中所发挥的组建性作用。主体和客体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两种不同事物,它们仅仅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同一事物进行考察,主体自身总是包含有客体性的要素,而在客体中也总是体现着主体光辉。换句话说,自然界中处于过程之中的单位都是以自我享乐为特征的经验主体,是自在自为的存在。形形色色的种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即万物皆有主体性。也就是说,万物皆是具有目的性、内在价值、道德规范以及善恶属性。宇宙中的一切存在都以其自身为依据,这种依据无需借助外力,而是本身就存在于自身之内,并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进行规范。事物的存在不仅具有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内在与自身之中的。因此,客体没有责任为成就主体而牺牲自身。这种认识倾向实际上是抹去了主体与客体间的界限,提倡一种整体的、联系的、有机的主客体存在状态,从而构建起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关系。

这种机械论的观念直到19世纪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才开始发生动摇。因此,怀特海指出,作为自然科学新发现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快速的打碎了以经典力学为基础的机械唯物论,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一种自然机体论。怀特海的机体哲学较充分地吸收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科学发展的新成果,[5]彻底颠覆了传统认识论。怀特海将感官的感知方式分为两种——因果效验的感知方式和直接表象的感知方式,这两种经验外部世界的方式所揭示出的世界内涵截然不同。怀特海认为,表象性直接性的感知方式能够通过我们的感知器官对外部世界作出共时性的描绘,但却很难把握到经验的总体,它只是对过去业已确立的那个世界的知觉。[6]而因果效验的感知方式才更加具有始源性,它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整个世界历时性的感受。当我们通过因果效验的感知方式经验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切实在都同时在场,这种感知立足于当下现实,承载着过去予料,并开启未来道路,从而整体性的经验着整个宇宙。因此,怀特海将因果效验的感知方式置于知觉模式的首要地位。

江桥抗战历史文化能够更加深刻地教育人们勿忘国耻,热爱和平,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宝贵财富,对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对台统一战线工作、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工作、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他者精神性在价值论层面之意蕴

现代工业文明推动人类前行的同时,也使我们深陷工具理性的漩涡之中,现代性危机波及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存在者。尤其是20世纪以来,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核安全以及人类身心健康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不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性危机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作祟,它将人类的个体得失作为审视一切的准则,生命的意义逐渐表现为对私欲的谋求,这就导致了现代文明背后的人与他者共生关系的破裂。怀特海的目的是对科学关于事实不存在价值的命题的解构,他强调,只有承认了他者存在具有内在价值这一前提,并赋予他者以价值主体地位,从而才能开显出主体人与他者之间的共生关系。有机马克思主义以过程哲学的价值倾向为尺度,认为事物的价值与事物自身的存在总是处于一种共生共在的状态之中。通过对事物存在内在价值的确认,倡导对他者的尊重,以及承认自然的生存权利,它将自然看作是包括人类在内一切存在的生存进化的前提基础,自然的内在价值相比较于人类的内在价值更具始源性。人类仅仅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般性存在,相对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者,人类并不具有特殊的地位,作为主体的人同他者是和谐共在的关系。

亚低温治疗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已被广泛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对于亚低温治疗的患者而言,深度镇静是一项重要措施。实施亚低温治疗时,要想达到理想的温度区间,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降低氧耗,减少寒战发生,避免人机对抗、心律失常,镇静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人类的中心地位而构建起来的,它赋予人类以最高的位阶。人类被视为超越于万物的存在者,内在价值只属于人类,而非自然界在内的他者,这种观点在康德那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康德认为,人作为超越经验世界的理性存在者,只受制于自身所创立的法则;而自然作为无目的的非理性存在,不能为自己立法,因而只能受制于人类法则。但康德将人赋予至高无上地位的同时,把自然降格为纯粹为人类服务的手段性存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倾向将事实与价值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不仅否认了自然的内在价值,把自然界中除人类之外的存在物仅仅作为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手段,而且将人类从自然界的整体系统环境中抽离出去,割裂了作为主体的人同自然、环境、社会和他者之间的联系,抽空了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事物的存在与自身价值确实无关吗?《道德经》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简洁精辟的话语概括出,宇宙中万物所遵循的内在规律的统一性,宇宙中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存在都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依循自然之法才得以生成的。《周易·坤卦》中“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也表明人的美德应该遵循大气厚实和顺的气势。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这些主张都倡导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性,即人类自我行为原则同自然内在运行法则是一致的,即合乎道、合乎善。这表明事物的存在与其自身价值在一开始是统一的,两者的分离是到了近代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才发生的。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它就以独立的姿态运行和发展,并逐渐从生产活动中脱离出去,并与道德发生分离。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的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触动下,更加剧了事实与价值的对立。

有机马克思主义对工业社会的生产模式和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刻的现代性批判,并为我们提供一种非私利性质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关注机体生命之光的绽放,着眼于每一个个体的主体性展现,强调他者存在的意义,提倡尊重他者福祉,呼吁一种为宇宙中一切存在者谋求共同福祉的后现代主义。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有机马克思主义力图筹划的是一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当今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共同体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7]有机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不是对眼前个人利益的追逐,而是着眼于共同体中每个单位的需求是否得到长久的满足。处于共同体之中的每个成员之间的关系绝不是你争我夺,而是彼此依赖、协同发展。

四、他者精神性在伦理层面之内涵

传统社会的自然观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易经·乾卦》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仍混然中处”,深刻表达了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关系,并提倡要对天地自然以情待之。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他者思想秉承这种自然观,并重申了自然的权利。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依赖于自然才得以生存。自然的存在并不依附于人的存在,而是自然本身与生俱来就内蕴着自身存在的基础和意义。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将道德范畴扩展到自然界。在古希腊哲学的最初开端,就曾将流变的水、燃烧的火、苍莽的大地看作是生命性的存在,并将道德属性内化于自然存在物之中。但近代社会的理性主义却翻转了这种关系,随着科学对世界的“祛魅”,宇宙的神秘性消退的同时,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也被解构掉。随着上帝筹划的规范和真理的消失,人类取代上帝作为理性的主体充当起谋划者的角色,支配起包括自然界在内的整个世界。

然而,这种对人类主体地位的过度迷恋,使得人类的实践活动失去必要的限度。以人类价值为中心所展开的伦理观念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从而导致他者生命性的存在被降格为单纯的物质存在,自然沦为实现人类福祉的工具和手段。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实质上具备与人类一样的“主体性”,自然本身不仅仅具备使用价值,更具备有道德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他者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做出一个道德主体转变——即作为纯粹物质自然的“它”转向作为道德主体的“他”。自然的“他者”享受与人类一致的道德权利和规范,尽管自然没有话语,但自然同人类一样具有各自独特的属性和特质。对道德主体的转变,表明有机马克思主义将主体的人与他者视为一个生命的共同体,人类与他者以共生的方式存在着。因此,人类应主动担负起维护这个生命共同体的责任,并将他者作为生命性的存在,厚道的对待自然,真切的关怀他者福祉。这一方面显示出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张力,另一方面也开显出有机马克思主义他者思想的伦理指向,它充分显示出有机马克思主义他者思想的理论内涵。

有机马克思主义他者精神性同中国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有着一致性的内涵,这一方面既是对有机马思主义他者思想的肯定,表明未来在中国的这片沃土进行积极实践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彰显了有机马思主义的生态内涵,从而也进一步凸显了有机马克思主义在现代性革新中的巨大生命力。当今中国尽管仍难以在短期内摆脱现代性危机所带来的种种困扰,但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其独特的制度优势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都为建立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奠定了基础。“有机马克思主义作为正在生成的研究学派”,[8]其独特的中国视角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其理论所彰显出他者思想的几个维度也表明,在当前全球化生态危机的现实下,马克思主义仍是解决现代性危机的主要理论指南。

外语师范人才的综合素质体现在外语能力和专业能力以及师范知识和行业发展知识的结合上,这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校、师资和教育理念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针对如何吸收借鉴国内外多方研究成果,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设计,如何激发现有教师团队的转型热情等问题,都应及早进行顶层设计,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何景毅.有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城市生态危机的反思——从雾霾现象说起[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秀华.怀特海他者思想的精神性[C].第六届心灵比较研究国际会议,2015.

[4]孙美堂.复杂性科学对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5).

[5]汪信砚.有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J].哲学研究,2015,(11).

[6]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达利 E,柯布 B.21世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8]周金凤,王宁静.近年来有机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7).

SpiritualityinOrganicMarxistIdeaofOther

HE Jing-yi

(North 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

Abstract:Modernity brings about crisis in the process of society and histor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is crisis,organic Marxism,based on Whitehead’s process philosophy,provides an integral. Related,and dynamic way of thinking by combing the experiences that Marxism learned in China’s practice. It starts criticism on modernity,meanwhile,it opens up a creative way for neutralizing the global dilemma. The idea of spirituality in organic Marxist theory about other is presented from multiple layers,which confirms the validity and manifests the modern value of Marxism.

Keywords:organic Marxism;the other;process philosophy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9.01.002

[收稿日期]2018-05-18

[作者简介]何景毅(1988-),男,河南焦作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现当代实践哲学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9)01—0004—04

责任编辑:李新红

标签:;  ;  ;  ;  ;  ;  ;  ;  ;  ;  ;  ;  

何景毅:有机马克思主义他者思想的精神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