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天津市300071)
摘要:行政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改革的核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管理职能改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但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新一轮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回顾了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变革的历史,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面临的困境,并探讨了深化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积极构建新型服务型政府,经过多次的调整,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督、公共服务等领域转变。事实上,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变革受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运行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新一轮的变革势在必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平稳发展,因此开展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方面的研究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变革的意义
政府的行政管理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垄断的行政管理模式不利于我国构建统一开放、有序共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因此,我国政府实行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首先,政府行政职能改革可以为我国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坚实的保障。行政管理职能的变革可以打破传统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限制,对于制定科学完善的市场经济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市场经济体系、把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有重要的作用;其次,行政管理职能的变革可以进一步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内在动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变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前者是后者平稳发展的基础,只有进一步激发后者的内在动力,保证二者同步进行,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行政管理职能变革可以解决我国经济经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而优化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存在着投资计划不强、经济建设雷同性严重、与生态环境相矛盾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经济发展冲突与矛盾的根源在于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政企分开,将政府对微观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真正意义上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二、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政府先后于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常运行。其中,1983年开始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变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第一次探索。此次改革废除了部分政府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人员精简,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实行干部年轻化和干部退休制度;1988年实行的第二次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明确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地位,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并制定了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改革方案,但总体来说进展不大;1993年的第三次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进一步强调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地位,精简了政府部门的行政编制,并积极探索了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的境地,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负面效应,我国政府进行了一场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国务院行政编制缩减一半,金融、外贸等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该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有效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际形势变化,我国政府于2003年开展了新一轮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变革,其中政府简政放权、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是此次改革的重头戏,据统计,审批权下放比例达到了六成以上;2008年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以大部制改革为导向,将细分工作的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将其合并为大部委;2013年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继续坚持大部制改革的思想,提出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需要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将改革的重点放在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中,并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等部门。
三、新时期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内涵及面临的困境
1.新时期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内涵
为充分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此后,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在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期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其中,优化调整政府管理职能的供给,实施政府管理的供给侧改革,是实现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保障[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多次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在“精兵简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需要理性的看到“强政府”与“弱市场”的矛盾现象仍然存在,行政管理职能缺乏有效的约束,势必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对其进行优化管理。当前,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较多,直接导致了行政管理阻碍供给现象的发生。基于这样的背景,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开展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才能实现行政管理为供给侧改革服务的目的。事实上,供给侧改革与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二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得以有效实行的基础,后者是前者顺利实施的前提保证。新时期,在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经济手段的限制,充分融合制度手段与经济手段,坚持市场的中心地位,加快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并深化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政府管理的供给侧改革。
2.新时期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面临的困境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本世纪初期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因此,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才能有效提升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尤其是十九大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对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来说,新时期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位不够准确,难以满足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在实际运行中,部分政府机构难以准确处理自身与市场发展之间的问题,对市场行为干预较多,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有序运营。除此以外,政企分开执行力度不够,部分政府机构过多的干预企业正常运营,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其次,政府行政职能改革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存在脱节的现象,总体来说我国政府行政职能改革与政治、经济改革相比略显滞后,这种不匹配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第三,部分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走形式”的现象层出不穷,政府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充分公开透明。
四、深化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对策
新时期,为了实现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需要深化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3]。首先是加快开展政府行政职能转变。为实现新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需要提升政府的有效供给。在加快推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通过优化配置行政职权,逐步强化对社会、服务职能的提升,弱化指令式行政管理职能;其次是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管理制度体系。通过不断的健全行政法律和管理制度,舍弃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政府放管改革和政企分开改革,逐步构建高效、透明的政府行政管理制度体系;第三是积极开展政府行政职能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我国政府行政机构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第四是坚持完善政府行政管理监督机制。为有效的监督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其一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其二要加大社会对政府行政工作的监督,其三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实施信息公开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制行政管理信息的透明度;第五是不断摸索民主决策机制,为提高社会民主参与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将第三方评估制度纳入政府行政管理中,为政策实施提供可靠的社会保证。
参考文献
[1]徐昕宜.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8):205-206.
[2]张少华.行政管理改革视角下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7.
[3]马宝成,吕洪业,王君琦,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展望[J].行政管理改革,2017(10):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