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梅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中学830002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转换角色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一、转换教师角色
在《语文课程标准》所蕴涵的许多新理念和要求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即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国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只有服从;教师决定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程乃至结果,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听课、做作业、接受考试及其评定。自主学习,要求教师的作用和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教师由课堂中的管理者转变为组织者,组织学生自己管理,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去学习。教师改变“一堂言”、“满堂灌”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究。教师由学生发展的控制者转变为促进者,为学生的发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自由、全面而均衡的发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时的具体情境创造性地形成独具特色且对学生发展有效的课程。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犹如有机的种子,本身就具有萌芽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他以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大的动力和最好的指导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乐意学,只有乐意学才有主动性,才能不怕困难地把它学好。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看,耳朵听,嘴巴讲,脑子思考,这样才会使书上的知识融汇到他们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也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会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以自身的情趣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来创造学生乐学气氛。
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我们平时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设计问题,学生不过是按部就班地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中,长期没有疑问可质,对什么结论都深信不疑,慢慢也就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质疑,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创造者。教师在讲解新课时,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在重难点处训练学生质疑。最初阶段给小学生示范,教学生如何提问。有些学习优秀的孩子非常愿意提问,这对培养其他学生学会质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长期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将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自主学习。
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另外,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老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当遇到问题时,先让他自己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新华成语词典》等;一遇到生字词就翻查字词典;遇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就翻查专业词典;遇到生疏的历史典故就翻查历史典籍;遇到不清楚的地名就查地图或地图册等等。在用这些书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使用工具书的乐趣,逐渐学会借助工具书来帮助自己学习,提高了使用工具书的自觉性。
3.整理笔记的习惯。要看书,先找笔。看书时一边看一边圈点勾画,标号重点难点或精彩之处,或随手批注。自己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痕迹。每读一本书都要有所收获。每一本书读完后,再从头翻一遍,把标号的重点部分再读一遍,把精彩部分摘抄下来。如有突出的感想、体会,还可以写出读书笔记。如遇到精彩的描写,精辟的议论,优美的抒情,名人名言,凡人妙语,应立即摘抄下来,并注明出处。刚开始摘抄时往往不分类,时间长了,自己就想动手给它分类了。分类就是整理知识的过程,你记的东西,经过自己几次归类整理,这些知识就属于自己的了,每整理一次,印象就加深一次。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就像把仓库里的货物分类摆上货架,急用时就如探囊取物一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