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琼(桂林市平乐三小广西桂林542400)
【摘要】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体现。其关键环节是: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精心规划。新课改以民主、开放、科学的方式,富有创造性,高效性地组织和开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同时,它们还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
【关键词】教学改革;互动;参与
课改成败,关键在教师。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的角色真正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向课程的设计者转变。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一节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不但要使学生长知识、长智慧,还要使学生在品德、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设计取决于教师的创造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必须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并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知识,长智慧。要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长智慧,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蕴涵的智力因素,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创造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获取新知识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的责任不是简单地把现成的数学知识“交”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动脑去探求知识。因此,教学时我总是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积极的活动中,架起一座连接已知与未知的桥梁,通过认真的思维去获取新知识。例如,教学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讲到“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的例题时,我让学生把课前每人做的三个同样大的圆纸片拿出来,代表3个饼,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并拿出其中的一份,看看、想想是多少?经过学生动手,虽说有几种不同的具体操作过程,但都能正确地拿出平均分成4份后的一份。我让学生回答这一份是多少?有的答是3块,有的答是3/4。面对这些都不确切的回答,我没有否定其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告诉他们,你们的回答都有正确的一面,但都不准确。能不能把分得的这一份拼一拼,看看、想想,把刚才的答案做些修改,使它准确些呢?请大家动手摆一摆,再相互议一议。经过一番活动、议论,一个学生说: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一份里有3块,1块是1/4个饼,3块一共是3/4;一个学生说:我说的一份是4份中的一份,它有3/4个饼那么大;最后一个学生说:刚才我说的3/4没有说清楚,应该说是3/4个饼。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个更深刻的认识,我立即又问: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3个饼的1/4,是一个饼的几分之几呢?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3个饼的1/4,是1个饼的几分之几呢?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回答,并对“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3个饼的1/4,是1个饼的3/4”的答案均表同意。这时我又进一步提问:3个饼的1/4是1个饼的几分之必?学生很快即回答:3个饼的1/4是1个饼的3/4。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列式计算“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都很快列出了3&pide;4=3/4(个)的算式。并且利用这个基础,引导学生顺利地结合上面的例子概括出了分数与整数除法的关系。
2.引导学生参与法则的总结过程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它、运用它。计算法则的总结,必须建立在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的基础之上。教学时,不仅使学生学会“怎样算”而且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同时,还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去“发现”合理的算法,逐步归纳、概括出计算法则。
比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设计了如下过程:
2.1按照例1意图,讲清算理、算法。在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并列出算式“6/7&pide;2”之后,结合对图形的分析,使学生理解:
(1)6/7&pide;2就是把6个1/7等分成2份,每份是3个1/7,即3/7。计算时,只要用分子6除以整数2作分子,分母不变,得到6/7&pide;2=6&pide;2/7=3/7(第一种算法)
(2)把6/7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6/7米的1/2是多少,所以也可以用“6/7×1/2”来计算,从而得出:6/7&pide;2=6/7×1/2=3/7(第二种算法)。并引导学生从观察等号前后两式中得知:这种算法实际上就是把“除以2”变为“乘以它的倒数1/2。
2.2提前推出例2,引导尝试、探讨。我认为,如果机械处理教材,紧接例1之后就总结法则,头脑里势必还有疑问:“例1既然有两种算法来归纳法则呢?”为此,我提前推出例2“4/5&pide;3”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探讨,从而得知:由于“分子4”不能被“3”整除,用第一种算法不方便,只宜用第二种方法4/5&pide;3=4/5×1/3=4/15。
2.3分析、比较、总结法则。在上述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分析、比较中明确:第一种算法由于受到“分子要能被某整数除”这一条件限制,存在局限性;而第二种算法由于把“除以整数”转化为“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计算,具有普遍性。这样,就很自然地概括出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4深挖一层,以求严密。要求学生针对上面总结的法则提出疑问和想法,教师结合启发提问:“整数包括什么?”“那么,这里的整数要是零行吗?”由此得出:必须注明“0除外”加以限制,否则,法则就不严密了。
我体会到:这样教学,同学们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求,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逐步学会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
3.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而且要让学生“善于学习”、“学习得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学习。
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有的学生提出:剪下的圆纸与用铁丝圈成的圆一样吗?有的说“不一样,纸板上的圆是圆面,铁丝围成的只是圆周。”还有的说:“纸板上的圆有周长有面积,铁丝围成的圆只有周长,没有面积”等等。尽管学生提的问题有些在概念上混淆不清,但这正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只有学生在这些本质的问题上开去了思维的机器,教师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讲解才能见效。
让学生有创见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1)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提出一相问题:“两天共生产面粉多少吨?”让学生联想与它相关联的可能是哪些条件。这样训练能够使学生思路开阔、流畅。
(2)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一题可以有多种解法,而从多种解法的比较中,又要选出最快最好的解法。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沟通知识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解题时的思维敏捷性和创造性。
(3)教师得启迪学生标新立异,鼓励他们提出新设想,探索新路子,不要千篇一律地沿袭别人的方法。如推导圆锥体积公式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空圆锥里装满细沙,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玻璃筒里,倒三次正好装满,从而得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但也有的提出,可以把空圆柱盛满细沙,倒入等底等高的空圆锥里,也正好要倒三次倒完,因而圆柱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三倍,也就是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有的想出,先把玻璃圆柱三等分,记上红线,用等底等高的空圆锥装满细沙倒入,刚好在三分之一的红线上。还有的别出心裁地说:空圆锥量出一次细沙,等底等高的空圆柱量出三分之一细沙,都放在天平上秤,结果一样重,也能得出结论。这些有别于书本上讲的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是学有创见的表现,确实难得可贵,应给予充分肯定。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在学的过程中长智慧,教师首先端正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同时在课改实验中提倡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启发、引导和激励,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