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城乡,农地,生态,经济,城市,机理,可持续发展。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论文文献综述
郭岩,刘晓丽[1](2019)在《浅谈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我国城乡生态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处于无序状态。随着中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如果我们缺乏明确的土地产权制度和有效的政策工具来完善市场机制,那么,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耕地资源将不可避免地被入侵,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不可逆转的生态经济问题。目前威胁着政府的两个政策目标是:有序的城市化和粮食安全。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机制和土地资源使用和管理理论的方法,以促进我国资源的合理利用,扩张食品和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健康有序发展城镇化,促进城乡资源互补,对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9期)
高魏,张安录,付海英,胡永进[2](2010)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从微观角度分析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路径。研究方法:指数函数模型定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随着征地地块面积的增大,地价也增大,而用途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与在城市土地市场出让过程中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不一致,政府的期望对征地价格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从微观角度对农地城市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是可行的。目前中国征收集体土地市场虽然主要是政府定价,但随着征地制度的逐步改革,征地补偿逐渐引入市场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微观手段调控征地市场。(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10年11期)
张雄,张安录[3](2009)在《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价值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在区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测算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主要类型农地资源的价值。研究方法:收益还原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各类型农地资源单位面积总价值为:水田25.04万元/hm2,旱地29.48万元/hm2,菜地83.99万元/hm2,水域养殖地79.23万元/hm2;其中非市场价值为:水田10.90万元/hm2,旱地14.38万元/hm2,菜地24.93万元/hm2,水域养殖地37.19万元/hm2。研究结论:农地非市场价值是农地总价值测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农地价值的测算对制定农地保护、征地补偿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09年08期)
黄烈佳[4](2006)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博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被占用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农地城市流转是通过土地征用而实现的,即我国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属于政府行为,因此,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对于我国城市化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得出,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区域农地流转的经济发展,村干部往往是政策的执行者,而农民在决策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农地流转决策影响不大。可见,要控制农地过量向城市流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征地行为,提高农民参与权。(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06年06期)
祝海波,邓德胜[5](2006)在《生态经济:城乡经济交错区发展的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经济交错区是关系到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在经济发展研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领域,而从生态经济发展的观点来审视这个特殊区域的发展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城乡经济交错区的生态经济具有依托城市,以城市市场为导向,时空替代概率大,边缘效应强等特点,乡村城市化和都市农业是城乡经济交错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发展规划、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要素、城郊生产、承接城市环境压力以及生态环境深度开发等方面对城乡经济交错区的发展和保护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06年07期)
何再超[6](2006)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兼收区域经济学、规划学、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理论写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生态经济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围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进行理论分析,较系统的研究了我国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机制。并选取具有城郊型特征的重庆永川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条件、承载能力、发展模式、对策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科学的指导城郊生态经济建设实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由文献综述部分和一至八章构成,其中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后面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生态经济概念、内涵,回顾生态经济的研究历程,总结生态经济的研究方法、阐述生态经济发展趋势等。引言部分论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并选取重庆永川市为研究区域对象。 第二章,本论文研究的理论阐释部分,介绍了生态经济交错区相关概念的内涵,重点阐述了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结构、功能、调控、平衡及运行机理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相关支撑理论。 第叁章,运用城乡生态经济相关理论,对永川市生态经济特征进行了辨识。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永川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根据因子表征辨别永川市生态经济的现状。从产业结构及区位结构方面分析永川生态经济发展的时空特点;运用SWOT矩阵分析模型分析永川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对永川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研究。运用国内外最近的一种生态经济研究模型——生态足迹模型对永川市目前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判别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并对2000年至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探讨永川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情况。 第五章,按照现代城郊生态经济发展要求,对永川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进行研究。以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6-05-20)
赵淑玲[7](2005)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是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和城市生态安全的有效屏障,其经济增长、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文章在综合国内外对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概念、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05年06期)
李晓云,张安录[8](2003)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PSR机理与政府决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明确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流转的机理过程与流转参与者的角色,探讨进一步深入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研究区域。研究方法:PSR机理分析。研究结果:(1)农地城市流转的机理过程主要包括驱动力、流转过程、状态和影响等内容。(2)探讨性地提出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研究应努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03年05期)
张安录[9](2000)在《城乡相互作用与生态经济交错区形成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乡相互作用前提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了城乡相互作用的通道、方式 ,并指出城乡相互作用是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形成的动力和前提。最后归纳出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形成的一般模式。(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00年03期)
张安录[10](1999)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价值增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增值是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的主要动因。一方面农地城市流转使大量优质农地损失 ,另一方面农地流转又使土地价值增值 ,土地价值攀升又反过来影响农业发展。本文对农地向城市用地流转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土地价值变化的理论模型 ,并对土地价值增值进行了实证分析 ,指出了土地价值上升的后效(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9年04期)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从微观角度分析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路径。研究方法:指数函数模型定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随着征地地块面积的增大,地价也增大,而用途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与在城市土地市场出让过程中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不一致,政府的期望对征地价格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从微观角度对农地城市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是可行的。目前中国征收集体土地市场虽然主要是政府定价,但随着征地制度的逐步改革,征地补偿逐渐引入市场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微观手段调控征地市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论文参考文献
[1].郭岩,刘晓丽.浅谈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高魏,张安录,付海英,胡永进.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0
[3].张雄,张安录.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价值测算[J].中国土地科学.2009
[4].黄烈佳.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博弈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
[5].祝海波,邓德胜.生态经济:城乡经济交错区发展的新视角[J].生态经济.2006
[6].何再超.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6
[7].赵淑玲.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J].生态经济.2005
[8].李晓云,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PSR机理与政府决策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
[9].张安录.城乡相互作用与生态经济交错区形成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
[10].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价值增值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