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淄博255037
摘要:中小学建筑是基础教育的载体,为青少年提供了可供学习的空间,是青少年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活动空间,新时期的校园设计要本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观念,去设计更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空间。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关键词:学习空间;发展空间;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功能、技术与艺术
对于校园建筑设计而言,人文层次是高于物质层次的更高追求,既要满足物质形态方面的需求,更要满足人文形态方面的建设。人文理念如何营造校园环境的氛围,并具备舒适宜人与深厚的人文气息环境,已经成为设计中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景观设计等共同需要被解决的问题。首先就要对我国的教育理念进行探索,在近十年间,过于教育制度和举措都一直处在不断的尝试、改革之中。由从前单纯知识灌输的应试教育发展至今日,越发向着开放自由的方向改变。我们的设计也要跟随教育的步伐与之适应和匹配。
一、总平面设计
1.教学、图书、实验楼应布置在校园中安静的部位,并有良好的朝向。
2.办公部分应安排在对外联系便捷、对内管理方便的位置。
3.生活服务用房,为保障其对外联系方便及不干扰校内的正常活动,应设有独立出入口,能自成一区,与教学用房有距离。
4.体育活动用房应接近室外体育活动场地,形成体育活动区。
5.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6.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7.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8.在建筑用地范围内,建筑组合尽量紧凑集中,以节省建筑占地面积,为保证体育活动场地创造条件。
9.道路系统简明直接即满足正常情况人流顺畅,也保证紧急情况人员疏散安全。结合建筑布局做好景观规划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充分利用和保留学校用的原有的自然条件,预留发展用地。
二、学校出入口设计
1.学校出入口应面向其所服务的住宅区或大量来校的部位。
2.学校入口应设于靠近交通方便,上下学安全,车流量较小的街道内。如必须将主入口设于干道,应避免与大量车流出入的单位为邻。
3.利于安排教学用房,体育活动场地。利于学校功能分区及道路组织。
4.入校后直达教学楼,不应有横垮体育场及绿化区的可能性;学生进校后也能不经过教学区到达体育活动场地。
5.出入口是大留学生集散场所,且时间集中。应有足够宽的校门。
6.校门外应设置视野开阔的,较为宽敞的缓冲空间。
三、建筑空间的设计
设计思路的组织:建筑设计中几组关系的思考功能与空间形态的关系由一种功能决定形式的线性制约,过渡到功能与形式组合的良性互动多组空间体量的关系由单一功能要素的排列转向对复合空间形态要素的综合思考功能关系注重“主”与“从”、“内”与“外”、“闹”与“静”之间的区分与关联交通关系人流、车流、物流的区分,“内”与“外”、“主”与“次”的区分。做到流线简捷顺畅,避免相互交叉、干扰和迂回,力求主体流线流程短捷“总”与“分”的关系“由总到分”——立足于环境、功能的总体分析,统筹内在的功能要求与外界的道路、地形、环境及城市布局等因素,为方案设定总体构想框架“由分而总”——以部分的特征及功能要求为依据,协调各部分的需求矛盾,进一步调整总体构想设计构思的过程,是一个“由总到分”、“由分而总”循环渐进的过程
教学楼空间组合设计:建筑空间组合形式内廊式,教学用房内廊宽不小于2100,行政、教师办公用房廊宽不小于1500外廊式,暖廊和敞廊。教学用房外廊宽不小于1800,栏杆高度不低于1100,不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楼梯数量和位置受廊长,层数等影响,应满足防火疏散要求(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的教室,疏散口与楼梯间的距离不大于35米;位于袋型走廊内的教室,疏散口与楼梯间的距离不大于22米)结合学生休息处设置的廊宽可设为2500-3000院落式单元式5、教学建筑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四、教室设计1、基本要求合理的空间尺寸和布局面积足够,合理的体型和尺寸座位布置满足学生通行,听写和教师辅导,及疏散要求.合理安排其他教学设施(包括电教)和卫生杂物用具良好的物理环境声,隔绝外部噪声,保证室内良好音质.光,良好朝向和足够采光面积,光线均匀,避免直射,并布置满足照度要求的灯具热,适宜的室内温度,良好的自然通风和充足的新鲜空气。特殊教室设置自然教室位置:设置:音乐教室位置:相对独立式,走廊尽端,顶层设置:多功能厅计算机实验室。
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达到新的高度——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中小学作为未成年人由家庭逐渐步入社会的过度时期,同时是素质教育初始阶段,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小学校为青少年学习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尤其是校园建筑。随着大量的实践,生态建筑悠然而生。
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理念指的是降低环境负荷,实现校园建筑与当地环境的融合,这对师生身心健康有利,对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与排放、保护校园生态环境等有利。绿色生态校园建筑设计的实现需针对各个区域的特点,明确设计原则与要点,才能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节约能源的目的。1.绿色生态校园建筑设计原则绿色建筑是有效利用资源与能源、促进环境保护的建筑,营造健康、自然、舒适、安全的环境。在设计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时需坚持遵守几项基本原则:一是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实现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尽量影响生态平衡。二是尽可能提高建筑利用自然资源、可再生能源的效率;三是建筑设计要将保障人的身心健康作为核心内容,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污染环境,选择能重复利用的、耐久的环保型建材,同时加强校园绿化设计,改善校园环境;四是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空间及其使用功能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设计包容性的建筑空间、综合性的建筑使用功能,促使建筑具备适应性、灵活性以及可扩展。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赖彩萍
[3]《城市建筑》,2016(17)环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