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语言论文_杨晓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方立法语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方,语言,语言文字,法律,语料,汉字,技术。

地方立法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红[1](2018)在《地方立法语言运用失范现象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立法语言失范现象不仅表现在国家级立法层面上,地方立法语言失范现象更是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从语言学范畴的立法语言不规范方面来说,语言运用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词语运用与语法方面。立法语言失范现象,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国家立法体制的根源性问题。地方立法机关应把立法语言提到与法律内容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制度和程序上采取措施,改善当前立法语言失范的局面。(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25期)

姚永雪[2](2015)在《《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翻译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了一部地方性立法文件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对象,探索了地方立法文本的语言特点,即“词汇的专业性,句法结构的格式化,表达的特殊性及语言结构的严肃性”并从汉译英的角度介绍笔者对于法律翻译策略的一些认识。立法文本的法律效力及社会影响决定了法律文本的翻译要以如实传达原文本的写作意图为第一要义,因此如何保证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成为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本文主要以法律文本汉译英翻译过程的任务描述和案例分析为主题,以静态对等的翻译策略以及法律翻译的五项原则即“准确与精确”,“一致与统一”,“清晰与简洁”,“法言法语”,“文体一致”为主线,从词,句,篇章等叁个层面论述了静态对等翻译策略对法律文本翻译的适用性。在词汇方面,笔者介绍了专有名词和情态动词时应遵循的原则。在句法方面,笔者讨论了“的”字结构和被动句的翻译方法,在语篇方面,笔者认为应谨记法律翻译原则,处理好文本的衔接与连贯问题。上述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法律文件,尤其是地方立法文本的中译英翻译。当前国内各界推崇法治,对外交流中法制建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法律翻译研究,探索法律语言的规律以及法律文本的特点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笔者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为宣传中国的法制和法律环境,促进我国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对外翻译略尽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5-04-02)

黄洪旺[3](2010)在《地方立法语言及其表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立法语言是立法技术的落脚点,是立法表达技术中关键的一环。地方立法语言是立法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立法语言的一般特性,同时也有地方性、具体性、可操作性、试验性等自身特点。从表述技术来看,准确、简明、规范、严谨、庄重、朴实、通俗易懂,是地方立法语言本质和特点的突出表现和特殊要求。(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蒙启红,石晶玉[4](2009)在《黑龙江省地方立法语言失范现象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省地方立法语言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语法失范和逻辑失范现象,这直接影响了本省地方立法的质量,因此黑龙江省立法者应该提高自身法律语言规范意识;最高权力机关应尽快明确对地方立法语言的要求,设立相应的地方立法语言审查程序,将立法语言失范问题解决在危害发生之前,立法过程之中。(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张恩玉[5](2006)在《简述我国地方立法的语言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立法是构成我国整个立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立法语言是地方立法技术研究的重要问题,地方立法语言的准确规范和严谨,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必然要求。第一,准确。地方立法语言的准确,就是指要用准确无误的词语,准确无误地表达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以此体现立法者的(本文来源于《人大研究》期刊2006年07期)

陈晓光[6](2005)在《以地方立法为契机全面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在56个民族中,共有70多种语言、50多种文字。祖国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传承下来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维系(本文来源于《吉林日报》期刊2005/09/15)

潘湘波[7](2001)在《地方立法语言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立法语言是地方立法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地方立法意图,在创制规范性法文件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专门的语言文字。它是一种受地方立法性质影响制约,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特殊表现形式和要求,自成体系的民族共同语的社会变体。本文着重阐述了地方立法语言的含义和本质,概括了地方立法语言的特征及要求,分析了地方立法语言的语料选取,总结了地方立法语言的表述模式,探讨了目前地方立法语言存在的本质和非本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客观途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01-03-10)

地方立法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选取了一部地方性立法文件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对象,探索了地方立法文本的语言特点,即“词汇的专业性,句法结构的格式化,表达的特殊性及语言结构的严肃性”并从汉译英的角度介绍笔者对于法律翻译策略的一些认识。立法文本的法律效力及社会影响决定了法律文本的翻译要以如实传达原文本的写作意图为第一要义,因此如何保证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成为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本文主要以法律文本汉译英翻译过程的任务描述和案例分析为主题,以静态对等的翻译策略以及法律翻译的五项原则即“准确与精确”,“一致与统一”,“清晰与简洁”,“法言法语”,“文体一致”为主线,从词,句,篇章等叁个层面论述了静态对等翻译策略对法律文本翻译的适用性。在词汇方面,笔者介绍了专有名词和情态动词时应遵循的原则。在句法方面,笔者讨论了“的”字结构和被动句的翻译方法,在语篇方面,笔者认为应谨记法律翻译原则,处理好文本的衔接与连贯问题。上述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法律文件,尤其是地方立法文本的中译英翻译。当前国内各界推崇法治,对外交流中法制建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法律翻译研究,探索法律语言的规律以及法律文本的特点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笔者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为宣传中国的法制和法律环境,促进我国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对外翻译略尽绵薄之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方立法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晓红.地方立法语言运用失范现象举隅[J].法制与社会.2018

[2].姚永雪.《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翻译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3].黄洪旺.地方立法语言及其表述技术[J].闽江学院学报.2010

[4].蒙启红,石晶玉.黑龙江省地方立法语言失范现象评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5].张恩玉.简述我国地方立法的语言要求[J].人大研究.2006

[6].陈晓光.以地方立法为契机全面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水平[N].吉林日报.2005

[7].潘湘波.地方立法语言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9)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3)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10)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7)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6)河南财经学院鉴定验收项目(4)

标签:;  ;  ;  ;  ;  ;  ;  

地方立法语言论文_杨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