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胺碘酮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胺碘酮治疗的136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系统组和常规组,每组分别为68例。常规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系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将其总体有效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系统组的总体有效率63例(92.65%),常规组为52例(76.47%),系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则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于接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胺碘酮药物进行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对于预防和控制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症状的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在此期间容易引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心动过缓、肝功能异常等,此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临床上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于患者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和指导,进而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均为患者同意和配合,选择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胺碘酮治疗的136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系统组和常规组,每组分别为68例,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许可。其中,常规组男性30例,女性38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52.25±12.38)岁;最大病程9年,最小病程2个月,平均病程(6.05±1.98)年;系统组男性28例,女性40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52.84±12.76)岁;最大病程10年,最小病程3个月,平均病程(6.45±2.47)年。所有患者均接受胺碘酮进行治疗,前一周每天口服0.2g的胺碘酮进行治疗,随后改为每天服用0.1g的胺碘酮进行治疗,持续服用一周。经统计学检验,各组数据(性别、年龄、病程)基本相同,组间对比存在意义(P>0.05),可比。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于患者接受用药治疗期间,进行尿常规以及血常规的检查,同时,观察患者血压以及心电图指标的变化情况。此外,为了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则需要给予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系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模式。①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将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等心理情绪,此时,患者将会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量,进而使其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且告知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预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切勿在此期间出现焦虑的心理情绪。在用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效果,进而消除患者的困惑和顾虑。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需要采取耐心和柔和的态度,尽量满足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开窗换气,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为了避免空气感染,还需要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每天两次,每次消毒30min,使得患者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宽敞、明亮、舒适的住院环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而达到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用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检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做好护理记录。

1.3临床观察指标

将其总体有效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借由版本为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两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研究的统计学分析和检验。其中,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算后,得出P<0.05则判定本次研究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系统组的总体有效率63例(92.65%),常规组为52例(76.47%),系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则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比对[n(%)]

3讨论

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科危急症,具有病情进展快、易于伴发其他类型疾病的特点,其中,室性心律失常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将会导致心力衰竭患者死亡[2]。临床上通过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其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延缓患者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对于消除折返激动效果显著[3]。同时,还能够促进心房以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传导速度,但是用药后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在此基础上加以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4]。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系统组的总体有效率63例(92.65%),常规组为52例(76.47%),系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则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因此可见,通过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通过给予胺碘酮以及系统护理干预指导,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金凤.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3):256-257.

[2]胡丽琼.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6):930-931.

[3]刘丽惠.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218-219.

[4]刘玉.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498-1499.

标签:;  ;  ;  

系统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