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脆塑性转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塑性,磨削,超声,脆性,临界,材料,在线。
脆塑性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敏,李文星[1](2018)在《超声ELID复合磨削陶瓷材料脆—塑性转变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超声电解在线砂轮修整(ELID)作用下复合磨削陶瓷材料脆—塑性转变的机理进行研究。以二氧化锆陶瓷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材料去除机理,分析单颗磨粒引起的压痕应力场,计算陶瓷材料的临界压痕载荷下限值;结合实际加工工况,对单颗磨粒与工件之间在过渡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数值建模,得到陶瓷材料脆—塑性转变的临界条件,进而得出陶瓷材料的临界磨削深度。分析不同磨削参数和砂轮参数对临界磨削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实际的磨粒顶圆锥半角下,临界磨削深度随着砂轮圆周速度、工件圆周速度、超声振动的振幅、超声振动的初始角位移的增大而减小;当磨粒顶圆锥半角、工件圆周速度、砂轮圆周速度同时为变量时,磨粒的顶圆锥半角对临界磨削深度的影响程度等级小于10~(-4) mm,可忽略不计。(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06期)
赵培轶[2](2017)在《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脆塑性转变及加工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玻璃材料凭借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光学仪器、新能源、生物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加工表面和亚表面质量将直接影响光学零件的透光性和折射率等性能。由于光学玻璃材料自身所具有的高脆性和低断裂韧性等特点,在磨削加工过程中极易引入裂纹甚至产生脆性断裂等缺陷。为保证实际应用对光学玻璃零件的高质量、低损伤的技术要求,光学玻璃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和抛光等。提高磨削加工质量、减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和亚表面损伤程度,有助于减少后续超精密研磨和抛光工序的加工时间、提高整个制造工艺链的效率。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加工过程中磨具的运动学特性,在改善加工质量方面具有潜在的技术优势,但目前关于光学玻璃材料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中材料去除及表面和亚表面质量方面的研究还不完善。开展超声振动作用对光学玻璃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材料去除过程及加工质量影响的研究,对实现光学玻璃低损伤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材料的去除模式直接影响光学玻璃的加工质量。由于高频振动的引入,使得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的材料去除机制有别于普通磨削加工。为研究超声振动效应对光学玻璃磨削加工中材料去除和加工质量的影响,本文进行了BK7光学玻璃单颗磨粒金刚石变切深刻划实验,分析了超声振动对光学玻璃材料裂纹扩展及粉末化去除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振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裂纹扩展程度及粉末化去除现象;不同加工方式下临界切削深度的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有助于减小切削力进而提高临界切削深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维氏压痕实验,计算获得了BK7光学玻璃的断裂韧性。基于塑性去除模式和脆性去除模式的切削比能随切削深度变化的计算分析,建立了BK7光学玻璃脆-塑性转变临界切削深度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为后续加工表面质量及亚表面裂纹损伤的研究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的研究是实现高表面质量加工的基础。本文进行了BK7光学玻璃材料超声振动磨削加工实验,研究了超声振动磨削已加工表面典型形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形貌特征构成的影响程度。基于工艺参数对加工表面形貌特征的影响分析,确定了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磨削实验获得了表面粗糙度预测建模所需的基础实验数据,采用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建立了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为后续工艺参数的优选提供了基础。加工过程中引入的亚表面裂纹损伤直接影响光学玻璃零件的使用性能。本文进行了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加工亚表面损伤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光学玻璃加工亚表面裂纹微观形貌进行了检测,分析了磨粒形状和尺寸的随机性与中位裂纹扩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弧线形亚表面裂纹的形成和亚表面裂纹发生折线偏转的原因。通过超声振动磨削亚表面裂纹损伤实验,研究了超声振动参数和加工参数对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的预测模型,并通过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的实测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为探索减免亚表面损伤的技术措施及后续的工艺参数优选提供了依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获得了不同砂轮参数和工艺参数对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以表面粗糙度和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为约束条件、材料去除率为优化目标,以加工工艺参数作为决策变量,采用多目标非支配遗传算法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获得了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时优化的砂轮参数和加工参数,并通过磨削实验验证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实现光学玻璃材料的高效低损伤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陈剑斌,方棋洪[3](2015)在《硬脆材料椭圆超声振动磨削的脆塑性转变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能量耗散方法,对硬脆材料椭圆超声波辅助振动磨削的脆塑性加工转变行为展开研究.详细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磨削力和比磨削能的影响,预测得到了临界未变形成屑厚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武少华[4](2014)在《NiAl基合金的弹性性质、脆塑性转变及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铝化物NiAl,FeAl和CoAl因具有较好的耐腐蚀,高强度,高熔点,高热导和低密度等优良的特性,被认为是高温结构材料极有竞争力的一类候选材料。尽管如此,室温下较差的塑性和高温下较低的强度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实验研究显示,材料的力学性能会受掺杂浓度、热处理、结构缺陷的影响。已经发现合金元素,如Cr,Mn,V,Fe,Ti,Mo,Dy,Re和Ga可以改善室温下NiAl的塑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密切联系着弹性常数,包括二阶、叁阶和更高阶的弹性常数。在线性弹性理论中,二阶弹性常数足以描述应力-应变的关系。近年来,Jiang等人研究了空位、反替位、Cr和Pt对NiAl二阶弹性常数的影响。但是,在解释一些非谐现象时,线性弹性理论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这时要用到非线性弹性理论。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采用非线性弹性理论并结合第一性原理总能计算的方法研究NiAl,FeAl和CoAl的非线性弹性性质,以及点缺陷(空位、反替位、Cr和Pt替位)对NiAl力学性质的影响。具体的内容如下:(1)NiAl,FeAl和CoAl的非线性弹性性质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均匀形变的方法计算得出B2NiAl,FeAl和CoAl的二阶和叁阶弹性常数,这些常数是通过拟合能量与应变的关系得到的。我们计算的晶格常数和二阶弹性常数与先前的理论及实验值符合的都很好。同时,通过比较数值的非线性弹性拟合和线性弹性拟合结果,发现当施加的应变大于3%时必须考虑非线性弹性效应。NiAl的叁阶弹性常数,尤其是C111,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差别,而实验和理论上都还没有FeAl和CoAl的叁阶弹性常数。接下来,讨论了高压下NiAl,FeAl和CoAl的弹性性质。通过二阶弹性常数与压强的线性关系,得到弹性常数Ci j,体模量B,剪切模量G{100}和G{110}随压强的变化关系,本文的B和G{100}值与Fu等人用Vinet方程预测的结果符合的很好。(2)Ni空位,Ni反替位Al,Pt替位Ni和Cr替位Al对NiAl力学性质和电子结构的影响首先,通过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研究Ni空位,Ni反替位,Pt和Cr对NiAl二阶和叁阶弹性常数的影响。我们计算的NiAl(完整、含Ni反替位和Cr替位)的晶格常数稍大于Parlinski等人的结果。NiAl(完整、含Ni空位、Pt替位)的二阶弹性常数与Jiang等人的结果符合的很好。NiAl基合金的叁阶弹性常数C111=-11~-12C11与实验上预测的范围是一致的。其次,研究Ni空位,Ni反替位,Cr和Pt对NiAl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零压下的二阶和叁阶弹性常数,得到高压下的体模量B,剪切模量G,Poisson比,各向异性因子A,Pugh比G/B,Cauchy压强Pc和Vickers硬度H v。基于Pugh比G/B和Cauchy压强Pc得到NiAl的脆性/塑性转变图。研究结果表明Ni反替位,添加Pt和Cr元素以及增加压强可以改善NiAl的塑性,而Ni空位和减少压强可以增强NiAl的Vickers硬度。Lazar等人利用Rice准则指出Mo和Cr可能是改善NiAl基合金力学性能最有希望的元素,Lü等人采用塑性准则、反相边界能和Peierls应力预测Cr和Ni反替位可以改善NiAl的塑性,Fu等人提出压强可以改善NiAl合金的塑性,我们的预测与这些结论是一致的。最后,研究Ni空位,Ni反替位,Pt和Cr对NiAl电子结构的影响。通过对NiAl基合金的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的分析可以看出,Ni空位使Ni-Al共价键增强,而Pt替位Ni使Ni-Al键减弱。Ni反替位Al和Cr替位Al导致金属键(Ni-Ni/Cr-Ni)加强。共价键的减弱(Ni-Al)和金属键的加强(Ni-Ni/Cr-Ni)都可以提高NiAl的塑性,这与脆性/塑性转变图预测的结论是一致。(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4-01)
杜工会[5](2004)在《纳米复相陶瓷超声振动磨削脆—塑性转变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磨削条件、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特征 ,断裂特征等方面 ,分析了纳米复相陶瓷材料超声振动磨削脆—塑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纳米复相陶瓷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 ,通过对普通磨削和超声振动磨削力的测量 ,磨屑的SEM观察 ,表面质量分析 ,确定了该材料超声复合加工的脆—塑转变的临界切深大小 ,实验表明 :超声切削临界数值远大于普通磨削临界切深(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04年05期)
赵奕,董申,周明,李兆光[6](1998)在《脆性材料超精密车削中脆—塑性转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脆性材料的印压和刻划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垂直载荷和切向载荷共同作用下脆性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机理,提出用切向载荷当量系数和裂纹生成角两个参数来研究切向载荷对裂纹的影响。根据超精密金刚石车削脆性材料的切削模型,提出了满足镜面车削的条件,推导出了临界切削深度和最大进给量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1998年11期)
脆塑性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光学玻璃材料凭借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光学仪器、新能源、生物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加工表面和亚表面质量将直接影响光学零件的透光性和折射率等性能。由于光学玻璃材料自身所具有的高脆性和低断裂韧性等特点,在磨削加工过程中极易引入裂纹甚至产生脆性断裂等缺陷。为保证实际应用对光学玻璃零件的高质量、低损伤的技术要求,光学玻璃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和抛光等。提高磨削加工质量、减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和亚表面损伤程度,有助于减少后续超精密研磨和抛光工序的加工时间、提高整个制造工艺链的效率。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加工过程中磨具的运动学特性,在改善加工质量方面具有潜在的技术优势,但目前关于光学玻璃材料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中材料去除及表面和亚表面质量方面的研究还不完善。开展超声振动作用对光学玻璃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材料去除过程及加工质量影响的研究,对实现光学玻璃低损伤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材料的去除模式直接影响光学玻璃的加工质量。由于高频振动的引入,使得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的材料去除机制有别于普通磨削加工。为研究超声振动效应对光学玻璃磨削加工中材料去除和加工质量的影响,本文进行了BK7光学玻璃单颗磨粒金刚石变切深刻划实验,分析了超声振动对光学玻璃材料裂纹扩展及粉末化去除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振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裂纹扩展程度及粉末化去除现象;不同加工方式下临界切削深度的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有助于减小切削力进而提高临界切削深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维氏压痕实验,计算获得了BK7光学玻璃的断裂韧性。基于塑性去除模式和脆性去除模式的切削比能随切削深度变化的计算分析,建立了BK7光学玻璃脆-塑性转变临界切削深度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为后续加工表面质量及亚表面裂纹损伤的研究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的研究是实现高表面质量加工的基础。本文进行了BK7光学玻璃材料超声振动磨削加工实验,研究了超声振动磨削已加工表面典型形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形貌特征构成的影响程度。基于工艺参数对加工表面形貌特征的影响分析,确定了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磨削实验获得了表面粗糙度预测建模所需的基础实验数据,采用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建立了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为后续工艺参数的优选提供了基础。加工过程中引入的亚表面裂纹损伤直接影响光学玻璃零件的使用性能。本文进行了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加工亚表面损伤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光学玻璃加工亚表面裂纹微观形貌进行了检测,分析了磨粒形状和尺寸的随机性与中位裂纹扩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弧线形亚表面裂纹的形成和亚表面裂纹发生折线偏转的原因。通过超声振动磨削亚表面裂纹损伤实验,研究了超声振动参数和加工参数对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的预测模型,并通过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的实测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为探索减免亚表面损伤的技术措施及后续的工艺参数优选提供了依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获得了不同砂轮参数和工艺参数对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以表面粗糙度和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为约束条件、材料去除率为优化目标,以加工工艺参数作为决策变量,采用多目标非支配遗传算法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获得了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时优化的砂轮参数和加工参数,并通过磨削实验验证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实现光学玻璃材料的高效低损伤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脆塑性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亚敏,李文星.超声ELID复合磨削陶瓷材料脆—塑性转变机理研究[J].工业技术创新.2018
[2].赵培轶.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脆塑性转变及加工质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3].陈剑斌,方棋洪.硬脆材料椭圆超声振动磨削的脆塑性转变行为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4].武少华.NiAl基合金的弹性性质、脆塑性转变及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
[5].杜工会.纳米复相陶瓷超声振动磨削脆—塑性转变影响因素分析[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
[6].赵奕,董申,周明,李兆光.脆性材料超精密车削中脆—塑性转变的研究[J].工具技术.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