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江苏苏州215025)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容易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足月儿,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两组,分别记录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分析容易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61例足月儿纳入此次研究,其中有并发症组35例,无并发症组2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入院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儿在肌张力异常和脑脊液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反应差、抽搐、拒奶、黄疸及前囟饱满等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血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脑脊液白细胞、糖浓度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肌张力异常为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困难,有较多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影响足月儿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肌张力异常及脑脊液蛋白水平,其中肌张力异常是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足月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并发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092-03
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早产儿及长期住院患儿,致死极高,即使幸存患儿也多有遗留听力、癫痫、智力及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该病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本研究通过我新生儿科收治的61例足月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足月患儿。纳入标准[1]:(1)具有新生儿感染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2)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改变;(3)血培养或者脑脊液培养检出病原菌,并除外可能污染的病原菌。排除标准:(1)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检出真菌;(2)血或脑脊液培养阳性但标本可能污染的病例。其中生后7天内发病定义为早发型,7天后定义为晚发型。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并发症,如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听阈升高等分为两组: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或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共6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有并发症组35例,无并发症组2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均无窒息抢救史,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及入院体重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两组患儿在肌张力异常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张力异常的患儿更易出现并发症。结果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每1000个活产婴儿就有0.1~0.4个可能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早产儿及住院时间久的新生儿感染几率更高[2,3]。该病预后差,死亡率高达10%,且20~50%的幸存患儿可遗留癫痫、运动发育障碍及视力、听力损害等[4]。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和败血症类似,多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拒奶、黄疸等,典型患儿可有前囟饱满或张力升高,抽搐、肌张力增高或减低。本研究61例足月患儿,其中55例出现体温升高或不升,发生率为90%,其次为反应差、拒奶、气促、前囟改变及肌张力异常等表现,与国内其他研究一致[5]。本研究多因素分析表明仅肌张力异常与患儿出现短期并发症有相关性,提示短期内出现肌张力异常的患儿颅内炎症多较重,颅内压升高,甚至出现脑干症状,故早期可出现并发症。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本研究结果提示脑脊液蛋白浓度升高是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这与LinMC及杨慧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6,7]。脑脊液蛋白质主要是经脉络膜上的毛细血管壁超滤作用而生成的,还有一些蛋白是脑脊液所特有的,由中枢神经系统合成。血液中绝大部分蛋白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使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血液,仅为血清蛋白质总量的1%以下。而化脓性脑膜炎时,由于炎症反应导致血脑屏障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脑细胞破坏,引起脑脊液蛋白升高[8]。脑脊液蛋白浓度越高,提示炎症越重,越容易出现并发症。
目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的金标准仍是细菌学培养,但由于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不能及时进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或腰椎穿刺之前大多当作普通感染进行抗干扰治疗,使得培养阳性率低,甚至延误治疗时机。目前临床一旦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大多进行强有力的联合抗感染治疗,已大大减低了化脓性脑膜炎的死亡率,但该病预后仍不容乐观,合并肌张力异常的患儿早期哥哥容易出现并发症,未来仍需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9-51.
[2]LAWNJE,COUSENSS,ZUPANJ,etal.4millionneonataldeaths:when?Where?Why?[J].Lancet,2005,365(9462):891-900.
[3]OKIKEIO,JOHNSONAP,HENDERSONKL,etal.Incidence,etiology,andoutcomeofbacterialmeningitisininfantsaged<90daysintheUnitedkingdomandRepublicofIreland:prospective,enhanced,nationalpopulation-basedsurveillance[J].ClinInfectDis,2014,59(10):e150-7.
[4]MANNK,JACKSONMA.Meningitis[J].PediatrRev,2008,29(12):417-29;quiz30.
[5]高洁,杨丽,毛雪,etal.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1):9-12.
[6]LINMC,CHIH,CHIUNC,etal.FactorsforpoorprognosisofneonatalbacterialmeningitisinamedicalcenterinNorthernTaiwan[J].JMicrobiolImmunolInfect,2012,45(6):442-7.
[7]杨慧,魏雪梅,林素芳,etal.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5,5):13-6.
[8]姜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蛋白含量改变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7):1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