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灰犀牛"。本文总结梳理了当前对隐性债务及其规模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其成因及隐患,提出了治理原则和路径,并对开发性金融支持防范化解隐性债务进行了探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介于10万亿元至50万亿元之间,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举债冲动、金融机构推波助澜、刚性兑付的预期和监管缺位。开发性金融应发挥自身国家信用、市场建设、中长期、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的优势,协助地方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论文目录
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定义、规模、成因及隐患 (一) 背景 (二)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定义 (三)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 (四) 隐性债务成因 (五) 隐性债务的风险隐患 第一, 隐蔽性强, 难以做到精准识别统计, 摸底困难。 第二, 传导性强, 向财政和金融端双向传导, 风险倍增。 第三, 诱发性强, 易引发加杠杆行为, 盲目“大干快上”。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治理原则和路径 (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1. 发行地方政府债“开前门” 2. 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堵后门” (二)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原则和路径 1. 打破刚性兑付的“兜底”幻想 2. 摸清底数, 按照化债的优先级分类实施 3. 控制总量, 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 4. 坚持正向鼓励与审计问责并行三、开发性金融支持化解隐性债务的思考 (一) 开发性金融的特点 1. 国家信用 2. 市场建设 3. 中长期 4. 市场化运作 5. 可持续 (二) 开发性金融支持化解隐性债务的思路和方式 1. 债务置换 2. 推动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3. 提供“融智”服务 4. 选择适合的化债标的 5. 认真监管资金 6. 探索多渠道还款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肖鹏,张斌
关键词: 隐性债务,成因,风险隐患,治理化解,开发性金融
来源: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财政与税收,金融,证券
单位: 国家开发银行住宅信贷局
分类号: F812.5;F832.31
DOI: 10.16556/j.cnki.kfxjr.2019.06.006
页码: 88-96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873K
下载量: 287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隐性债务论文; 成因论文; 风险隐患论文; 治理化解论文; 开发性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