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化时代交往主体的身份认同问题成为重要学术问题。这一问题主要研究身份的差异和差别、身份的吸引和排斥、身份的过渡和识别、身份的同系和认同及其之间的关系。身份认同的系统结构包括人格认同、能力认同、权力认同和文化认同四个方面。其中,人格认同是身份认同的精神标尺,能力认同是身份认同的时代标尺,权力认同是身份认同的民主标尺,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的历史标尺。
[关键词] 现代交往 交往媒介 身份认同
在全球化时代,现代交往出现了个性化、迅捷化、开放化、虚拟化、隐身化、多元化、复杂化等新特点。在这样的交往中,与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的那种具有反思性投射性质的自我认同相联系的身份认同问题凸显了出来。如何深入研究、充分阐释现代交往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重要学术问题。本文拟就身份认同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问题、身份认同的系统结构和主要特征做一些探讨。
一、“身份认同”:基本概念和主要问题
研究身份认同,首先要明确“身份认同”这个概念,就是要给它下定义。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看来,“一个定义的意义和它的必然证明只在于它的发展里。”①[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页。要是没有把握它的发展过程,就难以或不可能给它下定义。既然这样,就有必要先研究身份认同的发展过程,梳理它可能涉及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把涵括它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概念表述出来。
杨先生说:“他娘身体不好,他早调回了,在黄州县党部。”又转向我,“你就是要去,也不能现在去。等两个月吧。慢成来信说,东洋人快完蛋了,快的话,就这两三个月的事吧。”
3.3 标准超市。开架售货,集中收款,以经营预包装及散装食品、食用农产品、日用小百货为主,现场可以有对预制食品进行简单加热,可含食品现制现售行为,满足社区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实际营业面积一般在200m2-4000m2。
(一)“身份认同”的基本概念
“身份”是一个多学科概念。它涉及政治领域的政治身份或公民身份,经济领域的阶层身份或阶级身份,文化领域的职业身份或职称身份以及边界领域的准身份或无身份,等等。在现代交往中,由于交往主体身份的交叉性而具有复杂性,同时,由于交往媒介使用的公共性,又必然消除主体身份的复杂性,使之还原为外在的简明性,回归为一种基本的身份认同。这种认同经历三个不同阶段:
首先,形成差异性、突出差别感。在现代交往中,一方面,交往主体所采用的交往媒介代表了主体的身份要素。这些媒介从物质外观到精神寄予都作为主体的个性差异、具体性的差异下载到他身上而成为其所是的元素。正是这些元素的注入,“使他的思想客观化并使之具有坚固而持久的形态的特殊能力”①[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291页。,这种能力又使他的个性特征、个体风格形成为“有”,而不是被他者见之为“无”,即不是没有差别感。差异性是差别感的根源。另一方面,交往主体要以一定的交往媒介来展示身份。在交往的开端处,主体总要通过这些媒介作为中介以表明身份。媒介就其自身而言并没有差异,但加进了交往主体的选择意向,由媒介中介的交往环节和过程就将现代交往导向了差异性的交往,并在这个交往中突出主体想要获得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差别感。差别感是差异性产生的结果。因此,形成差异性是交往主体自主选择的结果,而突出差别感是这种结果的心理反映;反之,这种作为主体的心理反映的差别感,来源于主体对原先没有差异的交往媒介的特定选择。这就说明,交往主体自主选择那些能够形成差异性、突出差异感的交往媒介,正是为了表明其身份的需要。这种需要从主体摆入过渡性来开启。其次,摆入过渡性、提留识别感。差异性可以带来身份上的一个鉴别,在于它能够形成“有”做基础。“有什么”或者以“有什么”去证明“是什么”,从而取消他者对自己的不确定性身份的疑虑,即对来自外部且关乎身份认同之“无”或“不是”的断定的取消,这一点尤为重要。在黑格尔看来,“有之为有并非固定之物,也非至极之物,而是有辩证法性质,要过渡到它的对方的。”②[德]黑格尔:《小逻辑》,第192页,第193页。就交往主体而言,一方面,主体占有的、拥有的、摆出的,自然可以作为明示他的身份的组成要素。但是,这些要素能否被他者所认同还是不确定的,因为“有”还是“一个表象的东西”,它需要过渡到一个实质的东西,可以带给他者以思想认识的东西,才能使“有”的价值体现出来,才能通过媒介物去确立主体的身份。另一方面,现代交往除了要利用“有”、突出“有”的作用,还要去除“无”,消除不能证明主体的“不是”的方面。换言之,做到做好去除“无”的工作以使主体获得身份认同,需要“一个更确切的规定和更真实的界说”③[德]黑格尔:《小逻辑》,第192页,第193页。。这个规定就是“在‘有’中,或在‘有’和‘无’两者中,去寻求一个固定的意义”,一个具体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主体间的“识别感”。要是能够提留识别感,主体的身份认同就能够获得真实的界说。显然,识别感的提留,产生于从主体间占有、拥有、传递或消除交往媒介的不确定指向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也是顺应同系和建立认同的过程。再次,顺应同系性、建立认同感。消除媒介物的不确定指向和取得“象征的一致性”是相契合的。赫布迪吉在其视觉文化研究中认为,这些象征性象征着一种“同系性”,即交往主体凭借风格、凭借时装和服饰“为自己创造出了一种身份认同”④[美]马尼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62页。。而这种身份认同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顺应同系性,即“在一种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与创造和传达这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形式之间”①[美]马尼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62页。取得顺应。这种顺应,既是那些作为亚文化的个性、风格、符码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与交往主体的身份要素相适应,也是交往主体创造和传达这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形式与主体所选择的交往媒介的意义确定性相适应。二是建立认同感。认同感是交往主体间的认同感。一方面,主体对依赖于具有差异性的媒介物而产生的差异感的承认,接着把这个承认带入具有过渡性特征的识别感之中,而识别感的出现及其渐趋增强将消除不能代表主体身份的“无”的方面,从而建立认同感。另一方面,这种认同能否保持一个稳定、持续的水平,还不能只看是否消除主体身份的“无”的方面或肯定主体身份的“有”的方面,而要全面把握“有”和“无”两个支架的平衡。这就是说,只有全面考察身份认同的主要问题,才能做出明确判断。
根据上述认识,现代交往中的身份认同,是指交往主体采用一定的交往媒介形成差异性交往方式、摆入过渡性交往状态、顺应同系性交往风格,并遵循突出差别感、提留识别感、建立认同感这样一个程序,以确认自己身份的性质、特征的文化过程。这一过程说明,身份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而是交往主体不断调整交往媒介、适应交往环境和巩固交往角色的动态过程。
(二)“身份认同”的主要问题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随着外贸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整体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也随之高速发展。城市成为产业聚集、人口聚集的主要载体,城市因此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城市没有约束和顶层设计的粗放扩张模式很快就受到了挑战,城市资源匮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差等问题集中体现,城市转型发展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城市层面相继开展了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主导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国家发改委主导的低碳发展试点城市和循环经济城市、住建部主导的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成为探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城市实践。
首先,身份的差异和差别是现代交往的表层问题。“差异”是一个自然概念,是指自然客体的面目表象。作为单一的自然个体,其差异出自本身,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差异是不能消灭的。在现代交往中,交往主体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来自个体的不同体质②体质的差异是个体有机体所承载物质的差异,这一差异导致人的个性、心理、意志差异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更为重要的是,由不同体质之身体所媒介的交往,这种交往动机激发的过程也明显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必须追溯到与产生这一个体而相互关联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中去。参见[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第102~103页。、不同服饰,也来自媒介的不同运用、背景的不同设置,还来自话语的不同言说、思想的不同传达,等等。就此意义来看,交往主体的身份差异,是不能改变的自然性差异。通过考察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每个考生的准考证、每个学员的借书证等,就能够说,这些证件所代表、指示着的主体的身份,既是不可剥夺的,又是有差异的。而“差别”是一个社会概念,是对社会客体的面貌描述。它也可以是对历史客体的形态表述,例如劳动差别、城乡差别、体脑差别、干群差别、时代差别,等等。这些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历史造成的,也是为人的文化形成的,所以,与这些差别相适应的身份差别是可以被改变的。这种改变,往往是通过主体间的现代交往来具体实现的。因此,身份的差异和身份的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种区分对现代交往来说还只是表层问题。其次,身份的吸引和排斥是现代交往的间层问题。在现代交往的进展中,主体面临着如何确认和调适自己身份的问题。当交往主体对自我身份做出差别处置,就形成差别间层。差别间层主要体现为无身份对有身份的倾向,准身份向正式身份的位移,底层身份对中高层身份的羡慕,低利益身份向高利益身份的追求,非职务身份对职务身份的仰望,非职称身份向职称身份的晋进,等等。每一间层的差别身份,前者向后者的移动、跃进,可以看作是身份的吸引;反之,每一间层的差别身份,后者向前者的固守、退却,则可以看作是身份的排斥。在黑格尔看来,“排斥是吸引的前提”、吸引“也以排斥为前提”,而且“吸引以排斥为中介”、“排斥以吸引为中介”①[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181页。。这就是说,吸引和排斥互为前提和中介。就交往主体的身份而言,身份差异只是以一种外在关系表现出来,即在存在方式上建立互为前提的关系;而身份差别在间层上的吸引和排斥,则是在认同取向上形成互为中介的关系。这说明,在现代交往中,身份认同的力量在于身份差别的吸引,而它的破坏力量在于身份间层的排斥。再次,身份的过渡和识别是现代交往的深层问题。现代交往是平等的交往,这是在理想意义上设定的结论。设定的结论自然不能担当解决交往主体身份的过渡和识别的指引。但是,如果说现代交往是不平等的交往,那么不就从反面设定了“身份的过渡和识别是不可能的”这一逻辑结论?所以,从平等与否这一角度来理解交往主体身份的过渡和识别就难于深入。这就提出了怎样才能够推进交往主体身份的过渡和识别这一深层问题。审思这一问题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方面,处于底层身份或下层身份的交往主体,力图建立差异、减弱差别。这是从自然主义向理想主义的过渡,集中在去除规定性、增加否定性,即去除阻碍主体进行身份过渡的那些不合理规定,增加否定主体自身不被他者承认的晋进要素。另一方面,处于上层身份或高层身份的交往主体,力图增加吸引、减少排斥。这是从占有主义向本位主义的过渡,体现在既得利益阶层、特殊利益阶层对本阶层人员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资源的占有和重新分配以增加吸引力,同时对本阶层以外人员既有身份的强化以减少他们对自身的排斥力②布尔迪厄在充分吸收了M·福日尔在其论文《国家模式和消费的社会模式:1485至1560年法国的限制奢侈法》中提出的等级制消费符号所强化的身份认同这一思想后认为,那种对“服装面料和金、银、丝绸饰品的使用”,既“保护了贵族阶级免受平民阶级的僭越”,又“延伸并加强在贵族阶级内部等级的监督”。实质上,这种等级制消费符号正反映了身份的过渡和识别依赖于象征资本的一个侧面。参见[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的理论》,谭立德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101页。。这就引出了如何通过理顺过渡、提高识别以解决现代交往中主体的身份认同的深层问题。最后,身份的同系和认同是现代交往的高层问题。在现代交往中,人们不能回到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之中的单一性身份标准,即使可以,依然存在多种人为的身份差别。因而人们并不是要完全消除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消除的那些身份差别,而是要力图促进交往主体在交往的此在获得身份认同,在继续的交往历程中逐渐逼近较高程度的身份认同,特别是通过身份认同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与同系身份的完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从同系身份的完善方面看,这是“把人们紧密团结到一起的相互联系的认可”③[加拿大]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高广卿、陈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6、259、260页。,也是对具有同构关系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从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方面看,这是人们获得“全面的生产的能力”④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页。的前提,也是消除交往主体那种由身份的二元对立所造成的利益两极分化的条件。这两方面在现代交往中取得一致或者平衡的社会诉求,正反映出那些具有索引价值的文化传统、习俗礼仪和生活方式如何才能被整合到身份认同上去这一深层问题。
人格概念是一个社会关系概念。所谓“人格”,就是人之为人的资格、条件。它是指在现代交往中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人对交往行动的心理、尊严和情感的恰当定位和顺利表达。而人格认同是现实的人的普通的心理认同、高贵的尊严认同和深厚的情感认同的统一。正是人格认同的力量为身份认同提供了精神标尺。
二、“四位一体”:身份认同的结构和特征
在现代交往中,身份认同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人格认同、能力认同、权力认同和文化认同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存在一个内在的子结构,或者说这些认同作为子系统都有其独特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与交往主体的行为相适应,并从中体现出鲜明的认同标尺。
首先,人格认同是普通的心理认同。认同作为人的一种积极的生命意识,是人格的基本特征。人不同于生物界的生命体,也区别于动物界的存在物,因为人是具有独特生命意识和运用语言进行交往以凸现自己“特殊的人格特质”①Hannah Arendt,The Human Condition.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p.179.的社会存在物。这样一个存在物,存在于每一个体人与他人的一切社会交往活动的联系之中。人的社会联系建基于如下条件之上,即承认他人具有智力、理性,并且“都是为了自己的最高利益而行动的”②[美]埃里希·弗洛姆:《生命之爱》,王大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第154~155页,第157页。。这种把他人看成和自己一样能以自己的一定程度的智力去思考,能以合乎生命存在的合理理性去生产,能以满足不断进步之需要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去交往所形成的基本一致的心理,就是交往主体之间的心理认同,即认同他人的智商、认同他人的能力、认同他人的需要与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是基本等价的。这一普通心理事实说明,心理认同是人格认同的基础结构,而人格认同实现于心理认同之中。其次,人格认同是高贵的尊严认同。人从脱离动物界之后所形成的历史被看作人生成为真正的人的历史。人的历史有一个突出之点,就是一方面把人的本能的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③[美]埃里希·弗洛姆:《生命之爱》,王大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第154~155页,第157页。,一方面把人的交往的旨趣提升到更高层次。前者说明,人的种种动物性本能之削弱的对面正是其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并获得高度发展;而后者说明,彰显人之为人的尊严的身份在现代交往中被确立起来。黑格尔指出:“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④[德]黑格尔:《小逻辑》,第36页。那么,人何以需要“尊敬他自己”?又何以配得上“最高尚”这个词语?因为这是人在大量、复杂、长期的现代交往实践中总结、提炼而得出的感受,是一种“个体对他的环境、他的同伴、他所生活的社会以及存在的挑战的态度”⑤[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陈太胜、陈文颖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第127页。。人以其高贵的尊严成长于社会,并从中获得与之相适应的身份认同。再次,人格认同是深厚的情感认同。认同是情感性的精神活动,而情感又是产生于交往过程中的激烈的心理活动。一种认同要是被看作非常简单、随意、直观的机械动作,那么与这种认同相连系的情感活动和木偶戏的动作没有多大差异。严格起来说,这种木偶般的情感根本就不能说是人的情感,它至多只是贫乏的虚拟做作。问题在于:现代交往中的现实的人不是被抽动着的木偶,而是有自觉选择意识的智慧性存在,是有积极生产意识的情感性存在。一方面,交往主体要借助感性媒介树立对他人的道德感,并“为自己的个性担负道德责任”⑥[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94页。;另一方面,交往主体要在现代交往中强化情感自我分配,以此改变基于自身利益而产生的主体境遇①[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第207页。。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处于一种道德性、境遇性之中的身份认同就赋有了深厚性的情感意义,这种意义在时代的价值坐标上把人格认同引向能力认同的发展向度。
(一)人格认同是身份认同的精神标尺
从根本上看,现代交往中身份认同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把交往媒介转化为互利的交往条件,并把互利的交往条件确立为主体间相互认同的条件,进而把认同的条件实现为身份认同的现实。这一问题要想得到确切而合理的解决,就要进一步探究现代交往中的身份认同的结构和特征。
课堂上,教师应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思考的闸门,发掘创造的源泉。如为什么自然界会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观?为什么山上会有“鬼火”?为什么夏天池塘里的鱼总是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水烧开后会出现水垢?水垢是什么物质?
(二)能力认同是身份认同的时代标尺
首先,权力认同是生命权力的认同。生命权力是权力的基石,也是权力系统中的子系统。没有生命权力的权力还能存在这是一个再荒唐不过的判断。因为,主体的生命只有存在,他只有生存着、运动着、交往着,他被赋予了生命的具体而活泼的形式,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这样的他才是“在之此在”②[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4页。。这样,他才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才有成长的需要和条件,才有期盼的欲望和满足,才有思索的理智和形式,才有表态的情感和指向。而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则在其著作《片断》中指出:“只有在本体融合到一起的时候,它们才达到了理性,只有这样,它们才得以互相了解对方。”③转引自[德]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媒体考古学》,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99页。这个“本体”显然是作为交往主体之本体。但本体之所以能够“达到理性”“互相了解”,既在于他们是自然界生命形态中的最高智慧的表现,也在于他们懂得把握借于实现其所向目的的媒介。这就是说,交往主体取得生命权力是被承认为人的第一步,而生命权力又是取得权力认同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交往主体才能欲其所欲、成其所欲成,才能是其所是、是其所以是。其次,权力认同是生存权力的认同。生存权力是生命权力的自然延伸和逻辑结论。有了生命才能谈论生存,生存是发展了的生命形式。从生命到生存需要媒介,这些媒介除了物质媒介,还有精神媒介,认同就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媒介。对生存权力的认同,就是认同交往主体在符合主体间的生存伦理条件下对与生存活动有关的决定、程序、节奏、步骤等所作出的总体筹划。就这类筹划看,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的生产,人的生存不同于动物的生存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页。。人的生存是主体性生存、积极性生存、道德性生存,因而又是一种文化性生存。这样,对人的生存权力的认同,就转变为对交往主体的主体性生存权利的确认,对其积极性生存权利的支持,对其道德性生存权利的矫正,因而又是对其文化性生存权利的全面审视。不经审视的权利其合理性是难于得到尊重的,不经反思的认同其合法性是难于得到承认的。在这个认识上,认同人的生存权力,就是赋予人一种应受尊重的合理权利和应得承认的合法权益相统一的公民身份。再次,权力认同是生活权力的认同。动物只有生存,而人才有生活。这是马克思从哲学人类学角度做出的正确区分。理解人的生存、生活不只有一个角度和一个模式。对于理解交往主体的生活权力及其认同也是这样。这里要引入费夫尔所说的“创新的理解方式”。这种理解方式“把来源根本不同的一些理解事物的方式重组起来”①[英]R·W·费夫尔:《西方文化的终结》,丁万江、曾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3页。。在这个“创新的理解方式”下,人们的生活权力指向不一定非以科技理性为根本取向不可,因为在这些科技理性支配下的生活并非全部导向一种健全的生活,并不等于一定能够建构起一个健全的社会。特别是在膨胀性、爆炸性的广告媒体和深刻性、毁灭性的技术神话中过着的生活,人甚至够不上一种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高兹所倡导的生态化的简朴生活所带来的乐趣和幸福。因此,对人的生活权力的认同,就要允许不同交往主体对当下的生存方式的重新检讨,对既有的生活方式的理性拷问,即建立一个基于通向非奴役身心的生态型生活之路的致思,以此真正获得属人身份的时代认同。这种认同正代表了身份认同的民主标尺。最后,权力认同是发展权力的认同。在现代交往视野,发展是全球化时代的核心词。发展权力是对人的身份认同的经典描述,是交往主体的生命认同、生存认同、生活认同的深刻缩写。正因为如此,发展权力的认同才成为其他认同的最高价值标准。同时必须看到,权力认同落脚之点在于生活权力的认同。因为只有允诺、接受、支持这种生活权力认同及其内涵的要素,其他认同才能得到正常、协调的开展。这就是说,生活权力的认同是其他认同的目的。只有获得生活权力的认同,生命权力的认同才有可能,生存权力的认同才有取向,发展权力的认同才有根基。例如,就知识分子这个交往主体而言,他们要是做到“不为利益或奖赏所动,只是为了喜爱和不可抹煞的兴趣,而这些喜爱与兴趣在于更远大的景象,越过界线和障碍达成联系,拒绝被某个专长所束缚,不顾一个行业的限制而喜好众多的观念和价值”②[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第67页。,那么就获得了一种发展权力认同,这种认同就是对其个人的行动所具有的发展能量,对其给予社会的启蒙、发展的引导和正义的力量的职业身份的认同。毫无疑问,这种认同也是对主体的生命认同、生存认同、生活认同的合照。这种合照导向了作为身份认同的历史标尺的文化认同。
首先,能力认同是健康能力的认同。健康能力是能力体系中的基础结构,也是获得能力认同的首要条件。在古希腊,斯巴达婴孩的健康能力要经受严酷的考验,这种近乎“无人道”的考验与国家对他的身份认同紧紧包裹在一起②[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0页。。在当代,交往主体不得不面对诸如躯体的颠簸、工作的变动、生活的挤压和灵魂的漂泊等问题,因而能否拥有正常的体力、良好的心态、平衡的精神,被看作健康能力的内在结构完善与否的评价要素。从柏拉图的身体训练理念到尼采的身体崇拜信仰,从杜威的身体教育思想到毛泽东的“德智体”思想中的体育,都可以看作对身体能力及其重要性的强调和揭示。就其主要方面看,健康能力是交往主体的身体的健康和精神、心理的健康所综合呈现出来的实践能力。没有健康能力,即使主体的身份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保留,却并不能获得长久的能力认同,反而会影响这种能力认同,乃至取消对主体的身份认同。其次,能力认同是学习能力的认同。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是交往主体实现现代交往的另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获得能力认同的结构要素。从交往主体结构看,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个人学习能力和集体学习能力;从学习功能性质看,学习能力主要包括模仿学习和改造学习;从学习效率效果看,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优质学习和完善学习,等等。所以,较强的学习能力体现在自觉学习、专注学习、长期学习、改造学习和完善学习的统一上。这种“统一”,正如波普尔所说,本质在于把握“客观的思想内容”③[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66页。。而这样的学习,一方面,直接决定着主体展开交往所需要的信息存量和知识背景,也影响着主体开发学习的综合效果和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深层决定着主体创新的理论志气和学养积累程度,也制约着主体集约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高低。质言之,学习能力的认同是身份认同的制约因素。再次,能力认同是交流能力的认同。能力认同还涉及主体能力的外化条件,即交流能力的认同。海德格尔把这种交流能力和言说能力、谈话能力看得一样重要。人因谈话而存在。谈话,要运用语言、要采集信息、要顺应逻辑、要充实内容、要建构概念、要联系实际、要总结经验、要守护思想。交往主体要是不能言说自己的理念、不能道说自己的故事,以语言交流、思想交流为根基之一的现代交往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正如黑格尔所指出:“人的努力,一般讲来,总是趋向于认识世界,同化并控制世界,好像是在于将世界的实在加以陶铸锻炼,换言之,加以理想化,使符合自己的目的。”④[德]黑格尔:《小逻辑》,第122页。可以说,谈话,本质上就是以语言化思想和思想化语言来展开的交流,是以交流为演进方式的现代交往。只有在这样的交流交往中,认识世界、同化世界、控制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才能为人所达到。因此,实现人的目的的过程就是主体的能力被认同的过程,能力得到认同的过程就是主体的身份被确立的过程。最后,能力认同是创新能力的认同。对能力认同影响最大、作用最明显的是交往主体的创新能力。在当代创新视野中,“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主要是指理论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这些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认同的关键要素,反之,正是理论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所关指的综合价值支撑着人们对交往主体的能力认同,进而深渗到对这些主体的身份认同中去。同时,必须看到,“人的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本质力量,是受道德引导而正确驾驭活动的本领,它包括人作为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专业技能、实践创新能力、为社会而创造财富的综合能力等。”①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5页。这就说明,认同交往主体的创新能力,还必须考虑到对主体上述能力的道德评价和对这些能力的综合评价。惟其如此,能力认同才更全面、客观,身份认同才更坚定、鲜明。
(三)权力认同是身份认同的民主标尺
4)任务教学中,以工程的深入认知为重要前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达到4G通信站点开通及故障处理,4G无线网络优化测试及分析为目的,适应企业实际应用需求,适应工程不断发展更新的现状。
柏拉图以降,“权力”被当作政治学、政治哲学的专有概念,这不完全对。但是,在现代交往中,与身份认同相联系的权力认同具有民主的意蕴,这种意蕴可以在交往主体的生命权力、生存权力、生活权力和发展权力中揭示出来。这就是说,权力认同可以看作是交往民主的一个认识标尺。
在原初意义上,能力和身份难于交杂加以讨论。因为能力从潜在能力到现实能力的转变是一个不断挖掘、逐步提升的动态过程,而身份虽然也可以经过政策、制度的调整而转换,但身份的取得与主体的能力并无必然联系。在全球化时代,对能力的诉求与建设则把能力与身份结合得非常紧密,即交往主体的能力可以改变其身份,身份也反映着交往主体的能力。应当说,在现代交往中,人的能力认同与其身份认同在时代价值取向上大体一致。
在现代交往中,身份认同作为交往主体确立合法身份的一种合理秩序,涉及如何认识身份的差异和差别、吸引和排斥、过渡和识别、同系和认同及其之间的关系等主要问题。
(四)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的历史标尺
在现代交往意义上,人格认同、能力认同、权力认同都可以归结到文化认同上去,而文化认同又可以看作是人格认同、能力认同、权力认同相融合之产物。在谢弗看来,“认同是文化的根本属性”③[加拿大] 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高广卿、陈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9页。。所以,人格认同、能力认同、权力认同都是文化认同的内在属性,这种属性使交往主体的身份认同有了完整的历史标尺。
文化认同在直接意义上就是生活认同。人在生活中存在,这种生活存在本质上是文化存在。因为在文化的结构里,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不过是交往主体在其前后相继的、相互统一的现代交往实践中的能动反映。这就是黑格尔为何富有洞见地把人看作是在整个生活进程中由“他的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④[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第293页。这个道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就更进一步,他们认为生存、生活于一定交往关系中的人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⑤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8页。交往主体就是在这些交替演进的交往形式中相互认同、相互确证,这种认同和确证就是主体对自身生活的内涵、结构、秩序的连贯建构。这种建构正是基于交往生活实践之身份认同。
2.4 喉癌癌组织与声带息肉中Survivin、bcl-2、p53、caspase-3表达量比较 喉癌癌组织Survivin、bcl-2、p53表达量显著高于声带息肉(P<0.05),caspase-3表达量显著低于声带息肉(P<0.05),见表4。
文化认同在间接意义上就是身份认同。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或者说,“人就是文化的存在”①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6页。。这种存在并不是表层的存在,而是一种间接存在、深沉存在。作为一种间接存在,交往主体要以一定媒介来传达主体的思想意识,来中介与他人、环境和社会的关系,在其中获得存在的规定以直观自身。而每一个与主体相关联的他者,每一个包容主体的环境和为主体提供滋养的社会组织或机构都以其存在来媒介主体的存在,并使主体在那种存在中发现自己、接受自身、认同个我。在福柯看来,那种通过“认识真理、说出真理和实践、实施真理的事实”的活动,通过“修行”塑造自身以使主体恰当地行动和生存,从而使主体“是其所当是和是其所愿是”的实践②[法]米歇尔·福柯:《主体解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33~334页。,就是主体身份认同的间接呈现。作为一种深沉存在,文化在现代交往中多数是以不可见的事象、样态出现,文化的事象、样态“是社会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互为媒介、交互作用的产物”,“具有一种不可能从外部直观中了解到的属性”③刘奔:《交往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在此意义上,文化认同就是人们在经济交往、政治交往、语言交往、艺术交往、宗教交往中对主体的“交往”身份的自觉呈现,就是在塑造和演绎神话、创建和发展科学、占有和奠立历史中对主体的“劳作”身份的合法承认,就是在无限绵延的全面而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对由主体的人格、尊严、情感和权力所整合成的“权威”身份的深刻抽象和能动反映。
文化认同在综观意义上就是历史认同。既然文化是人们的生产和交往的共同作用的产物,而生产和交往又总是表现为前后承接、不断演进的历史的形式,那么,文化认同作为身份认同的抽象形式必然要以历史认同的具体方式表现出来。在现代交往视野,历史认同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包含认同的历史。因为“认同的薪火正是各个民族代代相传的,并且其历史通常已达千百年之久,因而成为今天和未来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属性”④[加拿大] 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高广卿、陈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60页。。那么,这种作为文化的根本属性的认同就渗透在人们的生产与交往的整个历史之中,人们相互认同的历史就是确认主体身份的历史。二是包含历史的认同。这就是包含着对主体的生产历史和交往历史的认同。从生产的历史看,人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⑤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12页。。人们“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统一构成了其生产方式以及在这种生产方式之中的身份。从交往的历史看,人们“与谁交往”和“怎样交往”统一构成了其交往方式以及在这种交往方式之中的身份。这两种身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叉,从而综观地显示了交往主体的身份认同归趋于历史认同的真理。
总之,在全球化时代,现代交往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是一个日趋逼近着并且不断更新着的重要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要追究主体进行身份认同的结构和特征,也要追溯主体何以这样认同的外部条件和内在根基,还要追问主体获取身份认同的可靠方式和正确途径。而后面还未完成又亟需加紧展开的工作,正是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所指向的、更加令人着迷的研究境界。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575(2019)05-0063-09
*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解放思想与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项目号2012WYXM-003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竞业,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广州 510400
【责任编辑 杨 中】
标签:身份论文; 主体论文; 能力论文; 权力论文; 文化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深圳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论文; 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解放思想与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项目号2012WYXM-0035)的阶段性成果论文;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