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三辅地区的文学创作与家族文学的兴起

东汉三辅地区的文学创作与家族文学的兴起

方蕴华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东汉三辅地区包括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以及弘农郡西部。在都城他移,政治文化中心变化的情况下,三辅大族以其特殊的政治文化身份、良好的家学家风,使三辅文学文雅尤盛,班氏、傅氏、窦氏、马氏、韦氏及弘农杨氏交相辉映,形成了“三辅多士”、“其世家好礼文”的风尚。三辅文学文质并重,既重学术实用性,又重文章华采,对东汉学术文化风气的转变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三辅文人家族文学地域特点世家好礼文

[作者简介]方蕴华,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北大学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5-0034-04

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东汉三辅所辖地区除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外,还包括弘农郡西部。[1]三辅地区作为周秦学术文化的中心以及西汉二百余年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带,特殊的政治、历史、地理机缘,使其学术文化的权重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考察正史《艺文志》《文苑传》,并参考《文选》《文心雕龙》《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选录的东汉三辅地区的作家作品,可以发现,在都城他移,政治文化中心变化的情况下,三辅地区文学非但没有停滞,反而文士辈出,文风炽盛,作家作品数量有了明显增加,拥有宗族势力的家族文学形成,班氏、傅氏、窦氏、马氏、韦氏及弘农杨氏交相辉映,形成了“三辅多士”、“其世家好礼文”[2]。所以,文学的话语方式开始由“群体”向“个人”转变,文学的主题亦由“政治性说明”“道德解释”开始向写事明理、抒情述志,文质兼具转变,学术渐与文章之学分开,作品内容形式较之西汉都有了新的突破。本文拟从东汉三辅文人的区域分布与创作概况入手,分析三辅家族文学的兴起对东汉学术文化风气转变的影响。

一、东汉三辅文人的区域分布与创作概况

(一)京兆尹:

1、苏顺(前65?—前90?),字孝山,京兆霸陵人。以才学见称。《后汉书•文苑传》:“所著赋、论、诔、哀辞、杂文凡十六篇。”《隋书•经籍志》:“梁又有郎中《籍(苏)顺集》二卷,录二卷,亡。”今存《和帝诔》《叹怀赋》及《陈公诔》《贾逵诔》残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以下简称《全后汉文》)。

2、王遵,生卒年不详。字子春,京兆霸陵人。有《谏隗嚣谋杀来歙》《喻牛邯书》文二篇,见《全后汉文》。

3、冯衍(前10?—前60?),东汉初辞赋家。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一生著述赋、诔、铭、说、策等五十篇,以《显志赋》最为著名。《全后汉文》辑现存辞赋及其文一卷;《隋书•经籍志》有《冯衍集》五卷,已佚;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冯曲阳集》一卷。

4、张纯(?-57),字伯仁,京兆杜陵人。御史大夫汤七世孙,官至大司空。有《奏除亲庙》《奏宜封禅》《泰山刻石文》七篇,见《全后汉文》。张纯子张奋,有《因灾旱上疏》《请定礼乐疏》等四篇,见《全后汉文》。

5、杜笃(?-78),东汉辞赋家。字季雅,京兆杜陵人。御史大夫杜延年玄孙。博学,善文辞。《后汉书•文苑传》:“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八篇。又著《明世论》十五篇。”《隋书•经籍志》录《后汉车骑从事杜笃集》一卷,佚。《全后汉文》辑其文十三篇及残句,以《论都赋》流传最广。

6、乐恢(?-91年),字伯奇,京兆长陵人。好经学,任议郎、尚书仆射。《全后汉文》辑其《上疏言诸窦》《上书谏征匈奴》《拜骑都尉上书辞谢》文四篇。

7、赵岐(108?—201),东汉学者、文人。京兆长陵人。“著《孟子章句》、《三辅决录》传于时”。《孟子章句》今存,《三辅决录》已佚。其文今存六篇,见《全后汉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其四亩短诗一首。

8、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京兆长陵人。《后汉书》:“其先齐诸田,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官至司空,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全后汉文》录其《上疏论马防》《上疏论窦宪》《上书请抑损后族封》文五篇。《后汉书》本传称其“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

(二)左冯翊:

1、王隆,东汉文学家。字文山,冯翊云阳人。《后汉书》本传说其“能文章,所著诗、赋、铭、书凡二十六篇。”《隋书•经籍志》“《后汉徐令班彪集》二卷”下附注“《王隆集》二卷,亡。”

2、田邑,字伯玉,冯翊莲勺人。《全后汉文》录其《报冯衍书》《劝鲍永书》文二篇。

(三)右扶风:

1、扶风平陵

(1)苏竟(前40-30),字伯况,扶风平陵人。平帝时,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善图纬,通百家之学。今存文《与刘龚书》,见《全后汉文》。

(2)朱勃(前14-?),字叔阳,扶风平陵人。官至云阳令。《隋书•经籍志》:“梁有云阳令《朱勃集》二卷,亡。”《全后汉文》录其《诣阙上书理马援》文一篇。

(3)韦彪(?-89),字孟达,扶风平陵人。西汉韦贤玄孙。《后汉书》本传载其著书十二篇,号曰《韦卿子》。《全后汉文》录其《上疏谏置官选职不以才》《郡国贡举议》等三篇文。

(4)梁鸿(35?-90),东汉隐士,诗人。字伯鸾,扶风平陵人。《后汉书•逸民传》记载,“鸿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过京师,作《五噫之歌》。适吴将行,作《适吴诗》。至吴,依大家皋伯通,潜闭著书十余篇。又,思友人高恢而作诗。”《隋书•经籍志》“后汉处士《梁鸿集》二卷,亡。”今存《五噫歌》《适吴诗》《思友诗》诗三首,见《全汉诗》。《全后汉文》收其《安丘严平颂》文一篇。

(5)鲁恭(14-94),字仲康,扶风平陵人,《鲁诗》博士。存文《上疏谏击匈奴》《上疏谏盛夏断狱》《议奏断狱以冬至前》三篇,见《全后汉文》。

(6)鲁丕(36-111),字叔陵,恭之弟。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世名儒。《全后汉文》录其《举贤良方正对策》《上疏论说经》《奏止赵王避疾学宫》三篇。其对策文被刘勰赞为“辞气质朴,以儒雅中策”。

(7)贾逵(30-101),东汉学者,文学家。字景伯,扶风平陵人。贾谊后裔,曾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徙平陵。《后汉书》本传云,贾逵作《神雀颂》,又作“诗、颂、诔、书、连珠、酒令凡九篇。”《隋书•经籍志》:“后汉侍中《贾逵集》一卷,梁二卷。”今佚。存文《上书请宥刘恺》《条奏左氏长义》《永平颂》《连珠》四篇,见《全后汉文》。

(8).何敞(?-105?),字文高,扶风平陵人。精通经传,博学多才,《全后汉文》录其《上封事言诸窦》《上疏谏为窦笃窦景起邸第》等七篇文。

(9)士孙瑞(?-195),东汉文学家。字君荣,扶风平陵人。《三辅决录注》说其“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有《补续汉书艺文志》传世。《隋书•经籍志》:“梁有《尚书令士孙瑞集》二卷,亡。”

(10)窦融(前16-62),东汉功臣,文人。字周公,扶风平陵人。高祖父宣帝时从常山徙平陵。《全后汉文》收其文《上书请隗嚣》《与隗嚣书》等五篇文。

(11)窦章,字伯向,扶风平陵人。少好学,有文章。《隋书•经籍志》“梁又有大鸿胪《窦章集》二卷,亡。”《全后汉文》收其文《移书劝葛龚》一篇。

(12)窦武(?-168),字游平。扶风平陵人。窦融玄孙。《后汉书》载:“武少以经行著称,常教授于大泽中,不交时事,名显关西。”《全后汉文》录其《上表谏宦官封侯》

《谏党事疏》等五篇文。

2、扶风安陵

(1)班彪(3-54),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叔皮,扶风安陵人。《后汉书》本传:“彪才高而好述做,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隋书•经籍志》:“后汉徐令《班彪集》二卷,梁五卷。”《全后汉文》录其文《览海赋》《北征赋》《王命论》等十四篇。

(2)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班彪子。《后汉书》本传:“固所著《典引》、《宾戏》、《应讥》、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在者凡四十一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班固集》十七卷,已佚。明人辑有《班兰台集》,见《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全后汉文》录其文四十篇,其中二篇有题无文。《全汉诗》录其《明堂诗》《辟雍诗》《灵台诗》等九首,《全汉赋》辑其《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九篇。所作以《汉书》《两都赋》《幽通赋》最著。

(3)班超(32-102),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平陵人,班彪少子。有口辩,博览群书,曾出使西域,封定远侯。《全后汉文》录其《请兵平定西域疏》《上书求代》等五篇。班超子班勇,东汉将领,有《西域诸国记》若干卷,《后汉书•西域传》凡延光四年以前事皆其所记。《全后汉文》录其《西域议》《答尚书问》等四篇。

(4)班昭(49?-120?),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班彪女,班固妹。博学高才,《汉书》之八表及《天文志》系她与马续续撰。《后汉书》本传:“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隋书•经籍志》:“梁有《班昭集》三卷,亡。”今可考者,有《东征赋》《大雀赋》《针缕赋》《蝉赋》《为兄超上书》《女诫》等,见《全后汉文》。

3、扶风茂陵

(1)申屠刚(?-35?),字巨卿,扶风茂陵人。《全后汉文》录其《举贤良方正对策》《说隗嚣》《将归与隗嚣书》三篇。

(2)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人。武帝时以吏二千石从邯郸徙茂陵。马援文武兼修,《全后汉文》录其文《与隗嚣将杨广书》《上书言隗嚣》等,所作以《诫兄子严敦书》为著。其诗《武溪深行》,存崔豹《今古注》中。

(3)马融(79-166),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字季长,扶风茂陵人。有俊才,博通经籍。一生遍注《周易》《尚书》《三礼》《论语》《孝经》及《老子》《淮南子》《离骚》等。《后汉书》本传:“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隋书•经籍志》著录《后汉南郡太守马融集>九卷,原集已佚。明张溥辑成《马季长集》一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其《琴赋》《长笛赋》等二十篇文。马融女马伦有才辩,有《对袁隗问》;妹马芝有《申情赋》传世。

(4)杜林(?-47),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字伯山,扶风茂陵人。《全后汉文》录其《请徙张步降兵疏》《上疏议郊祀故事》等五篇文。

(5)耿弇(3-58),东汉开国名将。字伯昭,先祖武帝时由钜鹿徙茂陵。耿弇与弟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兄弟六人青紫绶,付重职,侄耿秉、耿恭,亦为东汉名将,《全后汉文》录耿弇文二篇,耿舒文一篇,耿國文一篇,耿秉文三篇,耿恭文一篇。

(6)曹众,字伯师,扶风人。有才学,著诔书论四篇。原集久佚。

(7)傅毅(?-90?),东汉文学家。字武仲,扶风茂陵人。博学,文雅显于朝廷。《后汉书》本传:“著诗、赋、诔、颂、祝、《七激》、连珠凡二十八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汉车骑司马傅毅集》二卷,原集已佚。明张溥辑《傅司马集》一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全后汉文》录其《舞赋》《洛都赋》《雅琴赋》《扇赋》等文赋十三篇。《全汉诗》辑录其诗二首,以《迪志诗》为著。

(四)弘农郡:

1、杨震(59-124),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人称“关西孔子”。

《全后汉文》辑其《上疏请出乳母王圣》《谏为王圣修第疏》等书奏五篇。

2、杨秉(92-165),字叔节,震中子。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通书传。《全后汉文》辑其《因风灾上疏谏微行》《上言吏职》《奏劾侯览》等八篇文。

3、杨赐(?—185),字伯献,秉子。少传家学。《全后汉文》辑其《蛇变上封事》等七篇文。

4、杨修(175-219),东汉文人。字德祖,弘农华阴人。《后汉书•杨震传》:“所著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隋书•经籍志》:“后汉丞相主簿《杨修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已佚。”今存《出征赋》《神女赋》《孔雀赋》等七篇,见《全后汉文》。

5、张奂,字然明,酒泉人,后徙居华阴。《后汉书》本传:“所著铭、颂、书、教诫、述志、对策、章表二十四篇。”《隋书•经籍志》“梁有太常卿《张奂集》二卷,录一卷,亡。”《全后汉文》收其《扶蕖赋》《应诏上书言灾应》《上言东羌事》等十五篇文。

二、东汉“三辅多士”现象的内因外缘

东汉三辅所出文学人物据刘跃进《秦汉区域文化划分及其意义》一文的统计,仅次于河洛,位居第二。[3]说明东汉文化中心他移,历史机缘的变化,虽使关中失去了核心地位,但作为区域文化中心仍不可小觑。

(一)三辅籍文人多数隶属于陵县,外来移民文人占据关中文学的主要舞台。

从文章第一部分东汉三辅文人的区域分布与创作概况可以看出,三辅籍文人多数隶属于陵县,其中霸陵2人,杜陵3人,长陵3人,平陵12人,安陵3人,茂陵7人。陵县作为离仕途最近的地方,政治地理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到文人的流向、文学创作的数量及家族文学的形成。陵邑制度是汉代政治的独有特色,自高祖至宣帝,曾多次对陵县徙民。“汉兴,立都长安,徙齐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4]。“徙关东大族万家,以为陵邑。长陵令秩千石,其诸陵皆六百石”[5]。武帝建元三年(前140),“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年),“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6]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元康二年(前65年),“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杜陵。”[7]迁徙入陵县的主要为六国旧贵族及“关东豪杰”,以齐国诸田数量最多,迁入者的身份,以官僚、豪富为多。如冯衍曾祖冯奉世,本上党潞人,宣帝时迁至杜陵。杜笃先祖本南阳杜衍人,高祖杜周武帝時徙茂陵,曾祖杜延年又徙杜陵;韦彪先祖本鲁国邹人,高祖父韦贤宣帝时徙平陵;贾逵先祖本洛阳人,后徙平陵;班氏先祖楼烦人,后入籍长安,又迁安陵;马氏先祖本居邯郸,后徙茂陵;窦氏先祖从常山徙平陵;耿氏先祖自钜鹿徙茂陵;第五伦,其先齐诸田,后徙长陵定居。这些关东移民后裔落籍关中,从客观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与整合。

(二)三辅大族多有特殊的政治文化身份,其世家雅好礼文。

楼烦班氏,在始皇末年,以畜牧起家,先祖班壹有马牛羊数千群,为边地大家。汉初,以财力雄边。[8]班彪之姑为汉成帝婕妤,班家遂成为汉室外戚,班婕妤有文采,清代赵傅在《后汉列女颂(并序)》中称赞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彪、班固、班昭均才高于世,史而能文,为关中文史大家。

茂陵耿氏,以军功起家,“自中兴以后迄建安之末,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遂与汉兴衰云”[9]。尽管耿氏家族多将帅之才,在重武的同时也不忘修文。耿况,西汉末年以通晓经术为郎,曾学《老子》于安丘先生。耿弇少习父业,学《诗》《礼》,耿弇侄耿秉亦博通诗礼。

平陵韦氏,博通经籍,多学者鸿儒。其先韦孟,《文心雕龙•明诗》称“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韦贤在宣帝时号称“邹鲁大儒”。韦贤子韦玄成以明经位至丞相。韦贤玄孙韦彪,少承家传,“好学洽闻,雅称儒宗”[10]。

平陵鲁氏,西汉哀、平间自鲁徙关中,鲁匡习《鲁诗》,其孙鲁恭、恭之弟鲁丕亦以《鲁诗》相传授。

平陵窦氏,自窦融始贵,曾孙窦章,少好学,有文章。玄孙窦武少以经行著称,名显关西。窦融曾孙女为章德窦皇后,至此窦家成为当时最显赫的外戚豪族。

茂陵马氏,虽以军功起家,由外戚豪族转向文学家族。马援战功卓越,博学多才,其和军事相关的文章,表现了忠策嘉谋及对国事的关心,《诫兄子严敦书》则体现了长辈对晚辈语重心长的教诲。马援的小女儿——明德马皇后德才兼备,留存至今的有诏令三篇和《显宗起居注》一部,显示出较深厚的学养。马家文名最高的是马融,《文心雕龙•才略》赞其:“马融鸿儒,思洽识高,吐纳经范,华实相扶。”[11]《全后汉文》还收录了马援子马廖、马防,马援侄子马严以及马融女马伦、马芝的作品。

弘农杨氏,亦以军功起家,四世三公的显赫地位使其成为汉代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世家名族,而深厚的儒学修养则是其家学传承和家族文化的基础。杨震八世祖杨喜、高祖杨敞都曾封侯拜相。父杨宝,西汉时传授《欧阳尚书》。杨震精通儒学,人称“关西孔子”。杨震少子奉,奉子敷,笃志博闻,议者以为能世其家。敷子众,亦传先业。杨震中子秉、秉子赐、赐子彪,四世均以传家学为三公官。杨家在文学上造诣最深、文名最高的是杨修,其文章由事功转向个人情感,标志着作家主体性及文学自觉的到来。

此外,冯衍之祖姑为孝元冯昭仪,杜笃为御史大夫杜延年玄孙,张纯为张安世玄孙等等,其家族多有强势的政治地位、深厚的家学渊源,普遍崇经尚儒,修习艺文,家学与官学的结合,提升了三辅文学的学术分量,在东汉政治中心转移的情况下,还能以文化立家,以文学坚守。

(三)三辅文人的京都情结和标领时代风气的意识。

东汉三辅文学在题材选择、文学风格的形成方面颇具典型性。三辅地区本宗周故地,文雅尤盛,历史的情怀使三辅文学多涉大论,文学创作以政事、经义为主题,风格方面,西汉三辅文章更强调经世致用,质胜于文,而东汉则文质并重,既重学术实用,又重文章华采,这可从刘师培《论文杂记》的评论看出:“东京以降,论辩诸作,往往以单行之语,运排偶之词,而奇偶相生。”以政论文为例,东汉的奏疏书表,哀怨悲慨;冯衍、马援的书信,由公牍文向私人化转变,而杜笃的诔文,苏顺的哀辞,吐露心声,抒发情感,真情感人。史传方面,班固的《汉书》标志着文与史的逐渐分离。赋作方面,班彪《北征赋》开东汉抒情小赋之先声,杜笃的《论都赋》开“京都赋”风气,班固的《两都赋》“明绚以雅赡”[12],体现了三辅文人的京都情结。傅毅的《舞赋》《扇赋》,班昭的《蝉赋》,马融的《围棋赋》亦是同类题材的率先尝试者。诗歌方面,班固的《明堂诗》《辟雍诗》《灵台诗》,傅毅的《迪志诗》延续了《诗经》的四言句式,庄重典雅;班固的《咏史》,是现存最早的五言诗;马援的《武溪深行》“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叹武溪山川险恶,言简意赅,是东汉首篇七言诗。不仅如此,班固、马融还成为当时时代思潮的引领者。徐复观在《西汉文学论略》说:“两汉思想、文学的转盛为衰,班氏父子,实为关键人物。”[13]侯外庐评介马融:“两汉经学的结束的显明的表现,就是经今古文学的合流。而时代思想的主流,则已经开始向着玄学方面潜行了,在这一点上,马融恰是这一时代思潮转捩的体现者。”[14]

综上所述,东汉的三辅文人多是政论家、史家、学问家,其家族经历了由尚武到崇文的转变,因为能将官学与家学相结合,提高了关中文学的学术地位,且有多人处于文坛中心,对东汉文学思想、主流风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跃进.秦汉文学论丛•多元文化的融汇与三辅文人群体的形成[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343.

2.范晔.后汉书•苏顺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1765.

3.刘跃进.秦汉文学论丛•秦汉区域文化划分及其意义[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341.

4.班固.汉书•地理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5:1311.

5.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243.

6.班固.汉书•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5:113.

7.班固.汉书•宣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5:165.

8.钱穆.秦汉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4:44.

9.范晔.后汉书•耿弇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481.

10.范晔.后汉书•韦彪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612.

1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99.

1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3.徐复观.西汉文学论略[J].徐复观文集文集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14.侯外庐.两汉思想[J].中国思想通史:卷2.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张曦)

(基金项目:1、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0XJA751002);

2、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11JK0235);

3、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J016Z)。)

TheLiteraryCreationandRiseofFamilyLiteratureintheThreeAuxiliaryareaofEasternHanDynasty

FangYunhua

Abstract:ThethreeauxiliaryareaofEasternHanDynastyincludesJingZhaoYin,ZuoPingYi,YouFuFengandthewestoftheHongNongJun.Attheturningpointofthecapitalbeingmoved,andthepoliticalandculturalcenterbeingchanged,thespecialpoliticalandculturalidentityandgoodfamilytraitofthethreeauxiliarymaketheirliteraturemorerefinesandcultured.TheBanfamily,Fufamily,Doufamily,Mafamily,WeifamilyandYangfamilyinHongNongaddradianceandbeautytoeachotherandformedafashion“threeauxiliarytoast”and“ceremonyandliterarypreference”.Threeauxiliaryliteraturepaysequalattentiontoformandcontent,andlayemphasisonboththeaestheticandpracticalfunctionofliterature,whichhasanimportantinfluenceonthetransitionofacademicatmosphereintheEasternHanDynasty.

Keywords:threeauxiliaryliterati;familyliterature;regionalfeatures;ceremonyandliterarypreference

标签:;  ;  ;  

东汉三辅地区的文学创作与家族文学的兴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