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法论文-陈锡彬,朱少杰,张友强

导管法论文-陈锡彬,朱少杰,张友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导管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导管法,输尿管开口狭小,输尿管镜

导管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锡彬,朱少杰,张友强[1](2019)在《双导管法在引导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口过程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双导管法在引导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口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52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开口生理性狭小患者(均为术中发现输尿管开口狭小),均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单导管引导下无法成功置入输尿管镜,改用双导管法引导,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2例患者均能在手术过程中利用双导管法成功协助输尿管镜置入狭小输尿管开口,操作时间为15~25 min,术中未发现输尿管口撕裂或明显出血。结论双导管法是一种引导输尿管镜通过狭小输尿管口的简单、有效、快捷的操作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尚文,魏振英,钮燕筠[2](2019)在《无缝线固定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无缝线固定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8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CVC)后的32例患儿行缝线固定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行无缝线固定的28例患儿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试验组导管穿刺口渗血率、更换敷料频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和皮肤炎症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线固定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延长导管安全留置时间,同时减少因缝线牵拉皮肤引起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32期)

汤丰榕,张新萍,颜美琼,王建中[3](2019)在《导管法咽鼓管吹张联合心理疏导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和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导管法咽鼓管吹张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室于2018年2月-2018年12月42例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为主采用导管法咽鼓管吹张联合心理疏导进行治疗与护理。结果经过规范的操作,科学全面的心理护理,两组患者经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对照组痊愈13耳、好转12耳、未治愈5耳,总有效率为83.33%;试验组痊愈24耳、好转6耳、未治愈2耳,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效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期间无一例急性鼻咽炎、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法咽鼓管吹张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消失,疗效显着,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伏周[4](2019)在《沉井水下封底导管法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施工项目中,沉井是深基础和地下工程项目的重要结构形式,对于提升施工项目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施工监管部门要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施工规划设计方案,确保能发挥技术优势,促进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案例对沉井水下封底导管法施工要点进行了集中阐释,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马雪玲[5](2019)在《细导管法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安全性和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细导管法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JAMA、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8月6日,纳入生后自主呼吸、有RDS风险或征象的早产儿,采用细导管法(试验组)和传统气管插管方式(对照组)给予PS的RCT。主要结局指标:住院期间病死率,72h内和住院期间有创机械通气率。次要结局指标:首次给PS失败率(未能插管到预定位置)、PS反流率、重复给予PS率、并发症、住院期间有创/无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期间总吸氧时间。采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根据Schulz对分配隐藏的情况分级。用stata14.0软件进行分析,I2检验对效应量进行异质性检验,Peters法检测发表偏倚。结果:9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Jadad量表评分均3分,均体现分配隐藏。试验组均以细导管法给予PS后行经鼻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照组2篇为传统气管插管给予PS并行有创机械通气,余均以气管插管-PS-拔管方式给予与试验组等量PS后行NCPAP。(1)试验组72h内有创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OR=0.570;95%CI:0.387~0.840,P=0.005)。试验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和住院期间有创机械通气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OR=0.653,95%CI:0.458~0.932,P=0.019)和气胸(OR=0.565,95%CI:0.349~0.915,P=0.02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S反流率高于对照组(OR=3.038,95%CI:1.622~5.690,P=0.001);其他次要结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导管法与气管插管法给予PS相比,有减低72 h有创机械通气需要、BPD和气胸发生率的可能,但PS反流率较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梁茂全,王潇[6](2018)在《经导管法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0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导管法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单纯泡沫硬化治疗,对其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导管法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总有效率达到100%,技术成功率100%,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法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美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广泛开展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刘傲,金奇,张凝,林长坚,罗庆志[7](2018)在《单用磁导航导管法和联合Lasso法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单用磁导航(remote magnetic navigation, RMN)导管和联合环形标测电极(circular mapping catheter, CMC)在RMN指导下行心房颤动(房颤)消融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手术相关参数。方法:入选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RMN导管法(RMN组)和联合Lasso法(CMC组)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pulmonary vein antrum isolation, PVAI)。主要研究终点为急性双侧PVAI成功率和空白期后手术成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手术相关参数,包括X线暴露时间、消融时间、左心房操作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均采用联合Lasso法。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动态心电图,观察房颤复发情况。结果:RMN组和CMC组急性PVAI成功率分别为97.3%和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MN组相比,CMC组X线暴露时间明显延长[(6.4±1.5) min比(8.8±1.5) min,P<0.01],而在左心房操作时间、消融时间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平均随访(9.7±4.4)个月,2组房颤消融成功率RMN组比CMC组为76.7%比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N指导的阵发性房颤行PVAI时,RMN法和联合Lasso法均安全、有效;同时,RMN法有助于减少X线暴露时间。(本文来源于《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4期)

王丽,张岩,曹倩[8](2018)在《导管法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导管法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6-8-2017-12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抑郁、焦虑、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导管法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着,改善了心理状况,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8年S2期)

马瑞芳,张叶[9](2018)在《单导管法射频消融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导管标测指导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性早搏(VPC)、室速(VT)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行单导管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特发性RVOT室早、室速患者共60例,男女比例2.1:1,平均年龄(42.3±16.3)岁,发病时平均年龄(38.1±16.1)岁。结果 60例中单导管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起源于间隔部34例,游离壁26例。射频消融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随访(17.4±3.6)个月,复发1例(复发率1.6%),总成功率为98.4%。结论特发性RVOT频发VPC、VT间隔部起源多于游离壁。单导管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安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覃林涛[10](2018)在《水电站应用导管法水下浇筑不分散混凝土的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省益阳市某水电站大坝上游弧门前有大面积冲刷坑,最深处达3 m,最浅处约0.6 m,存在比较严重的冲刷破坏,通过应用导管法水下浇筑不分散混凝土的方法对破坏区域进行补强加固,区域水力学条件大为改善,抗冲蚀能力明显提高,成功消除了危及大坝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隐患,确保了电站发电、防汛两不误。(本文来源于《水电与新能源》期刊2018年02期)

导管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无缝线固定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8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CVC)后的32例患儿行缝线固定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行无缝线固定的28例患儿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试验组导管穿刺口渗血率、更换敷料频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和皮肤炎症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线固定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延长导管安全留置时间,同时减少因缝线牵拉皮肤引起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管法论文参考文献

[1].陈锡彬,朱少杰,张友强.双导管法在引导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口过程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

[2].尚文,魏振英,钮燕筠.无缝线固定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2019

[3].汤丰榕,张新萍,颜美琼,王建中.导管法咽鼓管吹张联合心理疏导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和护理[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4].伏周.沉井水下封底导管法施工技术[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马雪玲.细导管法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安全性和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

[6].梁茂全,王潇.经导管法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06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

[7].刘傲,金奇,张凝,林长坚,罗庆志.单用磁导航导管法和联合Lasso法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8

[8].王丽,张岩,曹倩.导管法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

[9].马瑞芳,张叶.单导管法射频消融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10].覃林涛.水电站应用导管法水下浇筑不分散混凝土的实例[J].水电与新能源.2018

标签:;  ;  ;  

导管法论文-陈锡彬,朱少杰,张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