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文娇江西省高安市立医院330800
【摘要】颈椎牵引主要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瘀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粘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段,因为有效的牵引能解除神经、血管、脊髓的压迫,并快速缓解颈椎病症状。
【关键词】颈椎病牵引护理
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屈颈动作有关。严重的可以压迫通向上肢的神经根或通向脑子的椎动脉而引起臂至指的酸麻痹痛或眩晕,甚至压迫神经的低级中枢——脊髓,而产生半身无力。病变是难以逆转的,但是可以作些预防措施以避免它继续恶化。颈椎牵引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增大椎体之间的距离,解除颈部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所受到的压迫或刺激,同时还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消肿止痛的作用。其方法简单,应用方便。
⒈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0例,均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入的颈椎病患者,男30例,女40例;年龄25-70岁,平均55岁,病程1个月-10年。经颈部牵引配合理论,口服中成药及静脉点滴,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1.2操作方法颈椎牵引一般取坐位,具体做法是:用枕颌带固定于头部,并通过绳索和滑轮装置,与悬挂重物相连。至于牵引方向,大多数病人可以取头颈稍向前屈曲15-20度,使牵引力量来自颈部前上方;如系交感型颈椎病,则应取头后仰15度牵引;属早期脊髓型颈椎病者,宜取中立位牵引。病人具体情况不同,牵引的体位和方向也不完全相同,根据自我感觉来调整,以牵引时感觉舒适,牵引后症状不再加重为原则。我院引进的室电脑自动颈椎牵引机,可以间歇性牵引,所以起牵时重量比普通的重。颈椎牵引的重量由病人自己掌握。刚开始几次的牵引重量宜轻些,5-6公斤开始,牵引第二天如果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反应,可以逐渐增加。男子体质好的人,每次可以增加1公斤;女子、老年人、体质弱者,多次后可增加1公斤。牵引重量最大可达10-15公斤。增加重量不要过多过快,每增加一次重量后,应维持1-2天,若自我感觉良好,再酌量增加。病情明显改善不再增加重量,维持到疗程满为止。
1.3时间和疗程坐位颈椎牵引15分钟以后,椎体之间的距离才能分开,但牵引时间过长,距离并不相应增加,相反可以使头后部皮肤的神经受到压迫,出现局部麻木感觉。因此每次牵引的时间15-30分钟即可。每天至少牵引一次,若条件允许,可牵引2-3次,一般20天为一个疗程。
1.4副作用绝大多数病人经过牵引治疗后,症状和体征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完全消失。但也有少数病人在牵引中或牵引后症状加重,或者出现头昏;头后部发麻,颈背部疲劳等感觉。此时首先应改变牵引的体位和方向,如将前屈位改为中立位,减轻牵引重量;或者缩短牵引时间,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牵引条件。同时还要寻找有无其他原因,如感冒、睡眠不好、过度疲劳等,并给予及时处理和调整。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症状仍不能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复诊,由医生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⒉护理
2.1心理护理让病人了解颈椎的有关科研部,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经受心理情绪的变化,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2.2牵引中的护理正确有效牵引,解除机械性压迫。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由于病人颈部制动,就在减轻局部刺激。正确应用理疗、按摩、药物等综合治疗,以解除病痛。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方法为前、后、械、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指导病人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手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
2.3治疗过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体麻木无力的变化。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有关卧床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经常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处、内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励病人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
⒊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不仅增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知识,而且增进了护患之间沟通。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全过程,使患者了解每项治疗、护理措施的目的、作用。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护理质量。对出院患者要做好出院指导:⑴全休1个月。3个月内每天颈托保护颈部1小时,避免颈部疲劳。⑵若出现原患病时症状应及时回院复查。⑶坚持颈部及四肢功能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若出现颈部不适应暂时停止。
⒋结论
通过对颈椎病病人综合治疗,加强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其间做好心理护理,干预个人卫生习惯,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缩短了疗程,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愈后指导病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加强患者健康意识,对预防疾病复发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淼现代外科护理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6
[2]张健颈椎病的护理{J}。中华实用护理,2005,3(3):16-17.
[3]张振铭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0
[4]柳登顺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M}郑州:郑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86
[5]胥少订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