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经营能力论文-米秀清

可持续经营能力论文-米秀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持续经营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

可持续经营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米秀清[1](2018)在《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横跨5个温度带,国有林场森林占地面积也相对较大,因此实现我国国有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是当今的必然趋势。要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必须采用可持续经营的方法,将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本文将对我国国有林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对我国国有林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李首涵,杨萍,郭洪海,季明川[2](2018)在《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方法的研究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为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参考。[方法]借助典型案例调查及官方统计数据,采用物质—价值流和能值分析法对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展开研究。[结果]物质—价值流实证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单位土地净收入分别为1.778 4万元/hm~2、1.153 1万元/hm~2和0.439 6万元/hm~2;能值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依次为24.49、4.21和3.58。[结论]从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视角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于普通农户,家庭农场单位土地净收入最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8年02期)

罗霞[3](2017)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餐饮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餐饮经营管理过程中,宏观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服务对象都有了全新的变化,对餐饮经营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较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是餐饮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基地,必须根据餐饮经营管理市场动态变化,深化改革"餐饮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有效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餐饮经营管理人才。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餐饮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7年11期)

刘强,杜哲鑫,惠淑荣,李丽锋,索婉星[4](2015)在《抚顺山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了解抚顺山区森林经营能力的现状,对其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合理意见,采用专家咨询法以及目标法构建出由4个层次,21个指标组成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征询法确定出各个指标所占有的权重,并利用综合指标的计算公式求出抚顺山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综合评价指数,进而对该地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抚顺山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指数为0.816,树种结构单一、森林年平均病虫害发生率较高和森林消长速度过快是影响该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程度的3个最主要因素。以上结果说明抚顺山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状态处于中等偏强水平,该地区森林资源总量处于可持续增长阶段,森林资源总量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并且要想提高其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必须要丰富当地的树种结构,加大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以及严格控制森林的消长速度。本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合理,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抚顺山区的森林经营实际状况。(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李建钦,苏建兰[5](2015)在《云南山地社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山地社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受到复杂的内外环境影响,社会、经济、文化、政策、法律制度、经营者素质等因素直接决定着社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方向和可能性。在影响云南社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能力的诸要素中,由森林资源的状态、森林经营者自身能力以及森林经营者与森林资源的各类关系构成的内部要素是社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和核心;来自外部对森林经营进行的各种限制、支持、指导和激励要素是社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动力和保障体系。(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张惠英[6](2014)在《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担保机构数量较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在担保审批方面专业性不强,经营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这些不足对其可持续经营能力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如何评估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成为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致力于如何评价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影响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主要指标是哪些、如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依此为依据建立该评价体系,协助融资性担保企业对本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自我评估,使得融资性担保机构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对经营管理和业务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本文将用于案例研究的A融资性担保机构所在地与行业的实际情况,认为融资性担保机构能否持续经营,既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自身内部因素也会产生作用。本文认为外部影响因素的评价可以从经济环境、政策支持与监督管理、行业环境叁个方面进行,而内部因素的评价可以从风险控制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公司治理、盈利能力、社会效应以及创新能力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变量总共9个。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有叁条:(1)层次性和全面性原则;(2)重要性和独立性原则;(3)针对性和独特性原则。再利用专家调查问卷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9个评价变量和27个相应评价指标的权重。本文最后基于A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实际情况实证分析,应用这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估体系对A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评估,得出了该公司的综合评价分值为85.356分,该分值处于80到90分阶段,即较好。并对该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对A融资性担保公司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也论证了采用该方法能有效的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本文为融资性担保机构了解其经营状态、优劣势,以及可持续经营能力提供了一个可行途径。论文中提到的外部因素纳入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范畴,为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4-06-01)

李鹏[7](2013)在《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与银行可持续经营能力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了12家商业银行2004-2011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对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对资本利润率、资本充足率都产生了正向影响,并且降低了不良贷款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可持续经营能力。(本文来源于《债券》期刊2013年05期)

潘俊[8](2012)在《加快提升规模化经营能力 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关于江宁区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规模化种植的突出优势体现在稳定粮食面积、增加粮食总产和提高种粮综合效益。针对目前粮食规模化种植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完善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化合作社、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科技》期刊2012年03期)

[9](2012)在《认清形势 开拓创新全面提升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一、2009年以来经营工作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体会    2009年武汉经营工作会议以来的3年,是极不平凡的3年。在“过山车”式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始终贯彻外抓市场、内强管理、标本兼治、科学经营的基本工作思路,在经营和经营管理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显着成绩。(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建筑报》期刊2012-05-19)

沈彦[10](2011)在《浙商特性、经营风险预警能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节节攀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种种困境使得现代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为艰难。对于浙商这个特殊的商人群体,其独特的群体文化特征往往会影响其经营决策行为,同时,想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浙商企业就必须对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对存在的隐患进行预防和控制,由此不断改善企业的经营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其有能力去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因此,通过实证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关于浙商特性、经营风险预警能力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丰富风险预警理论的理论体系,而且为企业永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浙商特性、经营风险预警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逻辑模型,并根据对其内涵的探讨,将浙商特性划分为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求真务实与抱团合作四个维度,将经营风险预警能力分为风险识别能力、风险评估能力与风险管控能力叁个层面,将可持续发展分为经营绩效、人才支撑、创新变革与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本文主要通过电子与书面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浙江企业进行了大样本收集,累计发放问卷357份,回收313份,其中有效273份。在借助Spss18.0与Amos1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和效度分析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总模型和各子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以及路径系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浙商特性对经营风险预警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其二,经营风险预警能力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其叁,浙商特性通过经营风险预警能力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同时,本文也对未得到验证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在研究结果中,本文对43个假设的验证情况进行了汇总,并提出了保证企业经营风险预警系统有效运行的实施条件,包括技术、财务、战略、企业文化及管理者素质五个方面,由此强化了本研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最后,本文还提出了研究结论的局限性,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1-10-01)

可持续经营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方法的研究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为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参考。[方法]借助典型案例调查及官方统计数据,采用物质—价值流和能值分析法对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展开研究。[结果]物质—价值流实证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单位土地净收入分别为1.778 4万元/hm~2、1.153 1万元/hm~2和0.439 6万元/hm~2;能值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依次为24.49、4.21和3.58。[结论]从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视角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于普通农户,家庭农场单位土地净收入最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持续经营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米秀清.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J].农业与技术.2018

[2].李首涵,杨萍,郭洪海,季明川.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

[3].罗霞.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餐饮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7

[4].刘强,杜哲鑫,惠淑荣,李丽锋,索婉星.抚顺山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5

[5].李建钦,苏建兰.云南山地社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能力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5

[6].张惠英.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4

[7].李鹏.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与银行可持续经营能力相关性研究[J].债券.2013

[8].潘俊.加快提升规模化经营能力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关于江宁区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12

[9]..认清形势开拓创新全面提升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能力[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2

[10].沈彦.浙商特性、经营风险预警能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

标签:;  ;  ;  ;  

可持续经营能力论文-米秀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