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感受即本己实存-论弗兰克对自身意识问题的解决路径论文

自身感受即本己实存-论弗兰克对自身意识问题的解决路径论文

自身感受即本己实存
——论弗兰克对自身意识问题的解决路径

□崔春秋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摘 要] 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开始,自身意识问题就成为西方哲学中心问题之一。但对其的阐释却莫衷一是,该困境的出现说明有必要超越当下研究的共同思路——从认识论层面解读自身意识——去寻求全新的解决方式。通过对于M.弗兰克在自身感受与本己实存的关系中考察此问题的独特进路之分析,可以进一步发展出以兼顾认识论和本体论层面的全新进路回应上述困境的可能性。弗兰克提出了具有“非对象化地亲熟自身的认知官能”“把握本己实存的认知官能”两个层面含义的自身感受概念以回应自身意识问题,对其做进一步推演,可以得出将认识论和本体论层面统一起来的如下论断:自身感受即本己实存。在这个意义上,自身感受/本己实存不仅为通达作为一种知识的自身认识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为把握本己实存乃至实存的结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确定无疑的开端,甚至为重新阐释对于外部事物的概念化认识模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自身意识;自身感受;本己实存;前反思性;前概念性

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起,到费希特第一次分析自我的结构,再到海德堡学派和E.图根特哈特(Ernst Tugenthat)关于自身意识(Selbstbewusstsein)问题的论争,有一个问题始终是近代以及当代西方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这个问题所围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有着不同的名称,如“自我”“先验自我”“绝对自我”“主体性”乃至“心灵”等等;而现在,将这个问题称作自身意识问题是合适的。

一、哲学史中自身意识问题的演进

虽然自身意识一词的词源可以被追溯至柏拉图(见《查密迪斯篇》或《卡尔米德篇》)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见《形而上学》《动物志》)、巴门尼德等等古希腊哲学家处,但自身意识问题真正进入哲学研究的中心领域则取决于更晚近的三个关节。其一在于笛卡尔对“我思”(cogito)的清楚明白性的探讨使主体性成为哲学的基础。其二在于费希特揭示了自身意识之反思模式的困难:反思模式调转认识外物的目光来认识自身意识,即以一个作为主体的自我考察作为客体的自我,它既预设了自身意识即主体自我,又预设了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一致性,由于它将需要寻求的答案——自身意识预设为前提,所以反思模式必然陷入循环论证。其三则是D.亨利希(Dieter Henrich)对费希特所提出的自身意识模式的批判使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的真正得以建立。亨利希对此直言不讳:虽然费希特提出自身意识之生产模式,试图取代并超越反思模式,但他最终失败了,仍囿于反思模式下的循环论证。亨利希指出,不仅反思模式下的自身意识理论会陷入循环的,所有传统自身意识理论都由于存在对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或自我的主体侧和客体侧的一致性的预设而必然陷入循环,从而无法把握真正的自我意识。

式中,ω和b是模型中需要进行确认的参数。利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对式(4)中需要确认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拉格朗日方法将其转换为对偶问题,最终求得SVR回归预测函数为式(5)。

只收不发,信冷淡。只发不收,信搔扰。传不出去,信功能障碍。看微信大笑者,基本已达到信高潮。一会儿用微信一会儿又删除的,信功能痉挛。用微信交友的,信交。用微信谈工作的,信工作者。每天微信频发的,信生活过度。

在此基础上,以亨利希为代表的海德堡学派完全排除了传统自身意识理论中对自身意识的任意预设和主客二元区分,转而将自身意识定义为前反思层面上体验的第一人称视角或一种具有统一性的体验的第一人称被给予性。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这种对自身意识的最低程度的定义是无可怀疑的。但它同样招致批评,图根特哈特即认为海德堡学派对自身意识的定义昭示着传统自身意识理论的终结,因为非对象化的自身意识定义意味着其无法提供对自身意识的进一步分析,因此图根特哈特提出了“我知道,我φ”语言分析进路,将自身意识问题消解为语义分析问题。但是任何对前反思的自身意识的超出都有重新落入反思循环窠臼的危险,任何投向自身意识结构的目光都必须解释这个结构是如何得出的,而在解释的过程中总是或明或暗地引入主体侧和客体侧的区分。

本文以风电齿轮箱涂装工艺过程物质代谢分析为对象,以涂装生产工序为系统边界,将该生产流程中的工序单元作为最小的分析单元,识别出每一个工序单元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项,估算出各工序单元中不同类型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形式和数量,在此基础上将各工序单元综合,形成风电齿轮箱涂装生产线物质代谢分析图。

其三,巴泽多(Basedow)用自身感受来翻译英语词“内在感觉”(inner/internal sense),自身感受的这种含义仅在18世纪末的经验心理学文本中被大量使用。这种意义上的自身感受被理解为“对自己的心灵过程的一种对象化的知识:似乎存在一个内心的观察者时刻关注着它的心灵状况、关注着这种心灵状况的基础并且关注着有意识生活的个人同一性”[2](p12)。J.特滕斯(Johannes Nikolaus Tetens)认为自身感受正如在灵魂中进行内观的眼睛,它必然伴随着我们灵魂的每个状态。M.希斯曼(Michael Hissmann)用“心灵自身朝向自身的弯曲”(Sichauf-sich-Zurückbeugen der Seele)来表述相同的意义,笛卡尔、莱布尼茨和洛克则在同样的意义上使用反思一词。

“正是在化肥工业的强力支撑下,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进步,也得以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成功地度过了几次粮食危机。

2)采用K-100型工程地质钻机按标出的孔位进行钻孔,精确度要求<1%,在实施过程中也将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孔位的适当调整。

二、弗兰克探讨自身意识问题的独特进路

M.弗兰克(Manfred Frank)是海德堡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秉持着海德堡学派的一贯立场——以前反思维度考察自身意识。他在与自身意识一致的意义上使用自身感受(Selbstgefühl)这一概念,其对于自身感受概念最集中的阐述可见于他《自身感受,一个历史的系统性考察》[1]一书以及《“自身感受”,18世纪关于前反思的自身意识理解的准备阶段》[2]《“自身感受”与“基础知觉”:被拒斥的从触觉中觉醒的自身意识》[3]两篇文章。他将自身感受① Frank在与自身意识一致的意义上使用自身感受一词。 阐发为两个层次——“非对象化地亲熟自身的认知官能”(das epistemische Organ für eine ungegenständli⁃che Vertrautheit mit sich)[1](p10)以及“把握本己实存的认知官能”。(epistemische Organ zur Erfassung der eigenen Existenz)② Frank,„»Selbstgefühl«.Vorstufen einer präreflexivistischen Auffassung von Selbstbewusstsein im 18.Jah⁃rhundert“,in:Athenäum.Jahrbuch für Romantik 2002,S.21.根据弗兰克所总结的早期浪漫主义对感受的定义,自身感受的第二个层次的含义可以被完整地表述为“在存在之彻底的前概念性中把握存在的认知官能,当然也是在本己存在之彻底的前概念性中把握本己存在的认知官能”(das epistemische Organ für die Auffassung des Seins in seiner radikalen Vorbegrifflichkeit,nätürlich ebenso des eigenen)。参见:Frank,Selbst⁃gefühl.Einehistorisch-systematische Erkundung,Main:Shurkamp 2002,S.10. 。前者指不借助将自身对象化为一个可反思的对象的方式,以前反思的、相即的、在认识论上无前提的方式直接具备自身感受;后者指自身感受在彻底的前概念性中、在与本己实存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中无歪曲地直接把握自我自身的实存。这两个层次往往被认为是平行的,但实际上,前者虽以“非对象化”集中体现了前反思性③ 与海德堡学派的其他哲学家尤其是亨利希有区别的是,在弗兰克的自身感受概念中又蕴含着超出前反思维度的可能性。 ,但它仅为自身感受的特征,后者才是自身感受的本质。而弗兰克研究自身意识问题的独特进路即在于,他是在与本己实存之关系中考察自身感受的。换句话说,自身感受的前反思性最终奠基于自身感受与本己实存之间的独特关系之上。

布伦塔诺的问题在于,他虽然强调内感知的无间隔性即透明性,但他是在类比外感知的意义上使用内感知这一概念的。布伦塔诺虽然试图区分自身意识的模式与应用于外物的主—客观察模式,但他的区分仍是不彻底的。内感知本质上仍是一种内意识、内观察。因此自身体验并未如同布伦塔诺期待的那般是清晰的,这种向内观察的目光注定会扭曲自身体验,它未获得彻底的前反思性来保证自身意识的直接性、不谬性以及自明性。

三、前反思性:自身感受认识论特征

彻底的前反思性是自身感受概念最显明的特征,这个特征部分地来自自身感受一词的认识论渊源,但只有在与反思模式的彻底对立中才能真正被凸显出来。因此,对反思模式的疑难和不彻底的非反思模式的剖析是有必要的,只有基于此才能得出彻底的前反思性。这种从反面对前反思性的描述和从正面将前反思性的自身感受表述为一种描绘我们的自身意识如何呈现的第一人称视角的意识统一性状态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刻画自身感受的认识论维度上的特征。

(一)自身感受的认识论渊源

自身感受一词并非海德堡学派所创造的哲学词汇,相反,它拥有几个颇为不同的来源① 在《哲学历史词典》中Drüe所编纂的自身感受词条详尽地介绍了在哲学和心理学史上的各个理论中这个概念的不同内涵(参见:Drüe,„Selbstgefühl“,in:Joachim Ritter&Karlfried Gründer(Hrsg.),Histo⁃risches Wörterbuch der Philosophie,Bd.9,Basel 1995,S.444-453)。 :

其一,在17世纪,自身感受在口语中意味着在道德方面的自身评价。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文词典中,仍以此定义自身感受。后世的N.哈特曼(Nicolai Hartmann)和舍勒也在道德评价的层面上使用自身感受一词② 参见:张任之:《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305—306页。 。

蒋春猪不讲了,站起来,这里走走,那里走走,一瘸一拐,他说:“这地方不错,前有小河,后有草坡,就把秀容元帅葬这儿。”

家庭伦理主要是指家庭内部成员亲情关系的建立以及家庭成员应该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其中包括父母之间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以及子女之间的感情。正所谓“我的家就是我的堡垒”,家庭关系的好坏以及家庭矛盾处理的是否合乎伦理对人的性格塑造至关重要,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宁。在《勇敢者》中,汤米和戴安娜的人生故事可以很好的体现家庭伦理关系对个人的影响。

其二,在18世纪后半叶,灵魂的功能被三分,它们分别被三个动词表示:感受(fühlen)、思想(denken)、意愿(wollen)。而将其名词化,则得到三个对应的名词:感受、意识(Bewußtsein)、意志(Wille)。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主观方面的强调,形成了自身感受(Selbstgefühl)和自身意识(Selbstbe⁃wußtsein)这两个名词。

眼下的困局在于,前反思的自身意识为自身意识理论提供了稳固乃至唯一的基点,但似乎停留在此,无法向前推进。不过,无论是传统自身意识理论、亨利希还是图根特哈特都拥有一个共同点——仅将自身意识问题看作一个认识论层面的问题。而打破当下困局的关键正在于超越仅在认识论层面探讨自身意识问题的思维窠臼。弗兰克探讨自身意识问题的独特进路便提供了这种超越的可能路径,他认为:前反思的、非对象化的自身意识并不意味着它绝对缺乏内在结构,只是这个结构不能仅仅从认识论层面找寻。如果将弗兰克所提出的两个平行的层面“非对象化地亲熟自身的认知官能”“把握本己实存的认知官能”统一起来,得出自身感受即本己实存的结论,即在勾连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基础上揭示自身意识的初步结构和内在关系,那么这就使得前反思的自身意识脱离永恒的开端,终于可以立足于无可怀疑之处向前迈进。

其四,自身感受可以被用来翻译来源于斯多亚学派的拉丁词sensus sui,这个词更常被翻译为自身意识。而如果翻译成自身感受,则“这一表述中的情感和意愿的维度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彰显”[4](p296)。从这当中可以看出在自身感受和自身意识之间的亲缘性。亨利希即混合使用自身感受和自身意识翻译sensus sui。鉴于亨利希所代表的海德堡学派将自身意识等同于前反思的自身亲熟,我们可以认为亨利希在与自身亲熟同义的意义上使用自身感受。

弗兰克在与特滕斯等人完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自身感受一词,他十分反对将自身感受视为对象化的心灵观察者,仿佛有一个主体的心灵观察着客体的心灵。他认为这种对象化的、主客二分式的“自身观察”完全出于虚构。他与亨利希一样将自身感受理解为前反思的、自身亲熟的自身意识。

纵观自身感受一词的历史,无论是对象化地还是前反思地甚或是涉及外在的道德评价地进行自身感受,都停留在认识论的层面,而对于自身意识的考察,也总是从认识论的层面出发,因为自身感受与自身意识首先是作为一种与对象化意识相比更值得信任的认识手段而出现的。由此可见,自身感受现象地呈现出来的仅仅是它的认识论特征。而这个特征——“前反思性”,正是在与反思模式的对比之下得到揭示。

(二)反思模式批判

亨利希以通过回溯到费希特对自身意识之反思模式的批判重新开启了当代自身意识问题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奠定了海德堡学派将自身意识定位于前反思性维度上的基调。但海德堡学派同时认为,仅仅停留在费希特那里是远远不够的,在自身意识的反思模式的疑难被揭示之后,包括费希特自己在内,哲学家们不过只提出了一些试图摆脱反思模式但未获得成功的不彻底的反思模式。海德堡学派——尤其以弗兰克为代表——对反思模式的批判比费希特更为彻底,不仅涉及对自身意识之反思模式的批判,同时还对普遍反思模式提出质疑。与反思模式的彻底割裂与对立,是澄清前反思性的重要的乃至最重要的维度。

1.费希特对自身意识之反思模式的批判。对自身意识的反思模式的彻底批判自费希特始,实际上,正是费希特对反思模式的批判为近代自身意识问题的讨论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反思模式是指将自身意识理解为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到作为客体的自我。而作为主体的自我和作为客体的自我又被看作是同一个自我,所以自身意识也可以被比喻成一道由自身出发又投向自身的目光。这和投向外在客体的目光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调转了方向。然而这个反思模式乃是问题重重的。费希特认为这里存在两个预设。

首先,主体自我是被预设的,主体自我被规定为进行自身意识的自我,而自身意识正是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对主体自我的理解是模糊的。即使不考虑作为肉体的自我或承担社会功能的自我,意识领域的自我也有诸多不同的理解方式。例如:笛卡尔将自我理解为与物质实体并行不悖的精神实体;休谟对自我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只承认感觉的存在,认为自我不过是一种错觉;康德认为自我是逻辑主体,“而这一逻辑主体乃是一切判断的基础,它是单一的存在,与自身等同”[5];新康德主义把自我确定为“行为的单纯鉴定者或参照极”[5]。费希特并不赞成这种基于语言的主谓结构、基于外在世界的结构而做出的关于自我的设想。“他从作为实体的自我出发,经由作为主体的自我,达到作为极点的自我,在他的自我解释的无名的意识行为的理论之中完成了还原程序。对他来说,自我只是涉及自身的,纯粹由主体决定的行为的名称而已。这个步骤是这样说明的,即在自我意识的全部显而易见的特征中,人们把握住的只是原意识,不是附加给意识的一个意识的所有者(自我)。这个意识的所有者像是成了一个理论上的附加物,对它来说并不需要有纯粹的经历。尽管费希特在语言上坚持自我公式。但在理论上却放弃了它。”[5]费希特实际上放弃了作为意识拥有者的主体自我的预设,无论这个自我以何种方式出现。

其次,反思模式预设了自身意识必须通过主体自我认知客体自我来实现,并且预设了主客体自我的同一,这也是在解决自身意识问题后才能得到确证的。即使暂且忽略主客体的同一仅是出于预设的,这种预设主体自我认知客体自我的模式还会导致“无穷复归”问题(循环问题)。在反思模式下,自身意识与外物一样被置于客体地位。那么如果我们要真正认知先前已认知了客体自我的主体自我,则又需要将这个主体自我置于客体地位,用一个更高级的主体自我认知这第一个主体自我,反反复复以至于无穷。“如果我们不意识到我们自身,即我们自己不是作为客体而存在的话,我们就不可能意识到相反的物体或外在的客体。通过我们意识的意识行为,从而我们就能够通过我们把自己又作为客体进行思维而意识到自身,从而实现我们的意识的意识。我们这个意识到自身的意识又是这样实现的,即我们再次把自身作为客体加以思考,从而得到我们意识的意识的意识,这样无止境地继续下去……这种诡辩迄今仍是所有各种体系的根据,即便是康德体系,也以它为根据。”① 巴伐利亚科学院.费希特全集:第4卷第2分册,第30页(转引自:格洛依:《近代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张世广译,载《人文杂志》,1988年第5期)。

费希特强调,自身设定自身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应该表示这样一种本原行动,这种本原行动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们意识的诸经验规定之一,而毋宁是一切意识的基础,是一切意识所唯一赖以成为可能的那种东西。”[7](p500)然而,费希特并未如他所设想的,成功地解决反思模式的疑难④ 参见:格洛依:《近代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张世广译,载《人文杂志》,1988年第5期(格洛依总结了费希特的生产模式的三大困难);倪梁康:《自识与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19页(倪梁康认为循环问题在本原行动中仍然存在,只是不再炫目)。 ,因此由费希特的生产模式也无法得出可设想的自身意识概念。

2.对普遍反思模式的批判。实际上,不仅自身意识不是通过反思产生的,就连在意识中反思是否具有正当性都是存疑的。

在论述“对于自身意识以及自身知识的前反思理解之曙光”① 参见:Frank,„»Selbstgefühl«.Vorstufen einer präreflexivistischen Auffassung von Selbstbewusstsein im 18.Jahrhundert“,in:Athenäum.Jahrbuch für Romantik 2002,S.28-32.Kapitel VIII.Das Dämmer einer präreflex⁃ivistischen Auffassungvon Selbstbewusstsein und Selbstwissen. 时,弗兰克给出了对普遍反思的批判。反思通常被认为是对原始感知之某种事后的回溯、强调和思考,如同莱布尼茨对此的理解:晦暗模糊的经历通过统觉的反思之观照首次被提升为完全明白清晰的意识。也就是说,存在于反思中之物无不已存在于感知之中,只不过经过反思的感知之物更加清晰。特滕斯对此提出质疑,我们可以设想我们曾在某场合见过一位女士,事后通过反思却无法回忆起她的穿着打扮。反思曾有过的感知不同于阅读羊皮纸上的文章,反思不能保证阐明原初感知,甚至往往扭曲了原初感知、增添了虚构之物,实际上反思仅仅能给出它当下意识到的东西。“在再生产中,自身形成的密闭(Dichtkraft)引入一些在对事物的感觉中出现的从别处出现的东西。我们在想象中读到的新东西,它无法在感觉中被找到,它是虚构之物,尽管它有时出于偶然与现实一致。”② 转引自:Frank,„»Selbstgefühl«.Vorstufen einer präreflexivistischen Auffassung von Selbstbewusstsein im18.Jahrhundert“,in:Athenäum.Jahrbuch für Romantik 2002,S.27. 反思并不能成功地提供一条回溯至原初感知的途径,认为在原初感知中以晦暗不明的方式包含了事后所有反思的萌芽,不过是一种没有依据的设想罢了。萨特也指出:“不存在意识当中的潜在性,只存在关于潜在性的意识;我的意识不是晦暗的,只存在关于晦暗之物的意识。”③ 转引自:Frank,„»Selbstgefühl«.Vorstufen einer präreflexivistischen Auffassung von Selbstbewusstsein im 18.Jahrhundert“,in:Athenäum.Jahrbuch für Romantik 2002,S.28. 弗兰克认为,要获悉在原初感知中何者存在的必要前提是,在其中已存在区别于感知的意识。这里也暗示了对在英国经验主义传统中无处不在的内在感官以及内在自身观察模式的拒斥。

然而,虽然对自身意识的反思模式和对普遍反思的批判至迟到费希特已被澄清,但并未同时发展出彻底脱离反思模式的自身意识理论。费希特在批判反思模式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自身意识的生产模式、F.布伦塔诺(Franz Clemens Brentano)的内感知(innere Wahrnehmung)概念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不彻底的前反思模式,它们不过是反思模式的另一种变形罢了。

3.诸种不彻底的非反思模式。为了规避反思模式带来的种种问题,费希特用自身意识的生产模式取代了反思模式。“自我原初就直截了当地设定它自己的存在。”[6](p31)鉴于不能预设主体,费希特将自身看作生产的结果而非现成的前提;鉴于反思模式所造成的无穷复归难题,费希特以原因—结果关系这种单方面的关系取代反思关系;鉴于主体产生于语言的主谓结构且应用了外在事物的逻辑,费希特倾向于非自我的逻辑模式,放弃主体而转向行动。并且,K.格洛依(Karen Gloy)指出,在费希特的生产模式中,自身不仅设定了自身的存在,还知悉自己的这种存在和设定。“‘自我设定自身’这个公式中的设定行为有两项任务:(1)首先创造出特定的自我存在;(2)以一定的方式确定自我的存在,即自我认知。存在与自我认知不可分割。自我生产自我知道的东西,同时自我知道自我生产的东西。”[5]

在线检测夹具可以有效提高工件与工装、工装与机床的装配精度。图9所示为不带和带检测下的误差源作用图,由图可知检测误差代替了工件装配中的基准误差和夹具误差,所加入的检测环节有效提高了装配精度。在线检测夹具成本包括测量成本、测量误差成本。测量成本分为测量仪器成本和测量策略成本;测量误差成本分为弃真误差成本和纳伪误差成本。

弗兰克赞成费希特对自身意识之反思模式的批判。除了指出反思模式会将自身意识带入预设需澄清的自身意识本身的循环外,弗兰克还做出了对普遍反思的批判,彻底否认了以反思作为把握自身意识之手段的正当性。

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时,为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对外墙内保温系统使用了外墙钢丝网玻化微珠保温施工方法,对屋面使用了保温隔热施工方法,具备非常好的节能环保效益。下面就针对节能环保技术方案的实际运用措施进行探讨:

1.2.1 抗病酶活性测定。2015年在公主岭南崴子进行。7月9日田间喷施公主岭霉素水浸提液。施药前取样并每隔3 d取样1次,连续取样10次,样品于-80 ℃保存备用。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采用苯丙氨酸紫外吸收法[4]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氮蓝四唑自氧化法[5]测定;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采用还原糖测定法[6]测定。分别以春雷霉素和清水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设3次重复。

对这个奠基关系的发现并非是无关紧要的。这一方面澄清了弗兰克的自身感受概念为何能够具备彻底的“前反思性”“前概念性”,即为何弗兰克能够正当地将自身感受称为“前反思的”(präreflex⁃ivistisch)、“前概念性”(Vorbegrifflichkeit),而非仅是“非反思的”(unreflexivistisch)、“非概念性”(Un⁃begrifflichkeit);另一方面,本己实存也得到澄清,这为我们进一步把握本己实存的结构乃至实存的结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确定无疑的开端。基于对自身感受和本己实存的关系的揭示,可以将对自身意识问题的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明确地拓展到本体论的层面,而只有同时基于两个层面才有可能真正给出对自身意识问题的回答。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合格与否直接关系着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药师在审核处方这一环节中起着关键作用[1]。急诊是医院危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新药种类增多、急诊患者数量增多、处方量增加,医生开具的不合理处方随之增加,不合理用药的风险加大,甚至引起医患矛盾或医疗纠纷。

(三)认识论视角下自身感受的正面描述

对自身感受做出正面描述是困难的,因为彻底的前反思的自身意识抛弃了对自身的多余诉求,仅在否定方面将自身定义为反思模式的对立面,安于不能对自身做出更多肯定描述的事实。因为一旦在揭示自身意识的伊始就试图建构它,那么往往会落入不彻底的前反思的自身意识的窠臼。

这种前反思、自身亲熟的自身感受可以被表述为一种最低程度的自身感,它无须一个对象化的或先验的“自我”存在就可以保证我们自身的意识流之统一。除此以外,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统一还是属于自身而非属于他人的。换句话说,在杂多的体验流中,我们自明地拥有一个第一人称视角,在这个视角下,杂多的体验同时也成了统一的、属于我们自身的体验。

具体来说,自身感受并不要求一个实体自我存在。通常的做法是,预设一个超越变动不居的意识流的自我来保证意识流的统一,似乎缺失了这个自我,意识流就会分崩离析为杂多而无法被把握。而这样的先验自我作为维系兼具历时性和同时性的统一体验之具有解释力的基础,其本身则是无须解释的。据弗兰克的研究,其实早在18世纪,特滕斯就发现了意识具有不受意识过程中某个意识的出现或消逝影响的同一性,这种自我的同一性之意识被认为是起源于晦暗的自身感受的,而非由先验的理智自我保证。除此以外,胡塞尔也通过内时间意识说明了意识流可以通过自身确保其统一,而无须借助先验自我的力量。萨特则进一步表明,沉浸在体验中时是没有自我的,自我仅仅在反思时才会出现,而这个反思时出现的自我已是对象化的自我,该对象化的自我是虚构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意识流中杂多的体验被给予我的方式与给予别人的方式没有区别,虽然没有一个实体自我存在,但却有第一人称视角存在。第一人称视角不同于独立于体验流并且为体验流提供统一基础的实体自我;第一人称视角与体验流同在甚至是体验流的一个方面。但第一人称视角又与体验不同,第一人称视角不能还原为体验,体验是变动不居的,而第一人称视角却拥有统一性。第一人称视角是一种体验的被给予方式:“它所指的是体验的独特的被给予性或‘如何’。它指的是体验的第一人称显现,或Albahari所称的视角归属。它指的是:我所经历的体验被给予我的方式不同于(但并不必然更好于)他人。”[8]

胡塞尔将这个表述前反思的意识之统一性的第一人称视角称之为自我极或纯粹自我,“他断言自身在鲜活的当下处处显现着,而且,如果没有一个原初的自我极作为行动和触动的中心,即使是匿名的意识流也是无法想象的(Husserl 1973,p.350)……但尽管被动综合并非由我所引起,它们仍然是发生在我身上的,而不是别人或者无人。”[8]萨特则将其称之为“自身被给予性”“自身指涉”“前反思层面的自身性”,并且认为这恰恰关系着意识的本质。

第一人称视角伴随着所有的意识,并且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将目光转向自身,它就像一盏灯,在照亮周围的同时也照亮自身。“当我沉迷于世界之中时,我熟悉着自身……并且当我们投身于世界中时,自身总是当下呈现着的。”① 扎哈维:《意识的统一以及自身问题》,蔡文菁译,载于《求是学刊》,2010年7月。海德格尔也论及,体验不是外在于(我)自身存在,而恰恰是向(我)自身呈现,并可以正当地说是属于(我)自身的(之所以在“我”上加括号是因为海德格尔并不认为有一个作为主体的“我”存在,实际上只有自身存在)。这可以看作第一人称视角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并且,海德格尔同样认为体验的这种“我属性”(meineness)是与世界一同被给予的,而非附加在体验世界的过程之上的(参见:扎哈维:《主体性和自身性——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探究》,蔡文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99—105页)。 自身感受可以被理解为如此地表述前反思的意识之统一性状态的第一人称视角。

四、自身感受的本体论本质——与本己实存的不可分割性

自身感受之所以呈现出彻底的前反思性这样一种认识论特征,是因为自身感受在本质上与本己实存紧密关联。自身感受在认识论进路上的自身透明性必须回溯到其在本体论进路上对本己实存的依赖才能真正地得到揭示:彻底的前概念性是把握本己实存的唯一方式,它意味着自身感受它独立于所有的感官经验(Sinneserfahrung/sensations),仅以“自身实存着”为其内容。也就是说,仅从认识论层面无法回答自身意识问题,只有回溯到本体论层面,才能一并解决自身意识的认识论和本体论问题,因为对于自身意识来说,这两个层面是统一的,将二者割裂仅从其中之一出发只能得到自身意识的扭曲。

(一)从自身感受的认识论层面向其本体论层面的回溯

自身感受可以是“相即”的,对象化的知识则不然,这种相即性即自身感受彻底的前反思性的认识论特征,正是来源于自身感受具备与实存的紧密关联。具体来说,对象化的知识原则上是可错的,正如对客体的认识从来不是亦永远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在主体—客体模式中的认识是“不相即”的。反之,自身感受不是对自身的知识,不是以它自己为对象的专题化,由于与本己实存亲熟,它拥有毋庸置疑的确定性。也就是说,自身感受可以彻底地呈现被显示者,是“相即”的意识。对象化的认识和实存之间的关系确实远比自身感受和实存之间的关系松散。弗兰克提出,S.克里普克(Saul Kripke)以水的实存和对水的感到(Fühlen)、疼痛和疼痛的自身显现为例说明这种区别① 参见:Frank,Selbstgefühl.Eine historisch-systematische Erkundung,Main:Suhrkamp 2002,S.239. 。完全可以设想有水实存却没有对其的感到,但疼痛的自身显现即对疼痛的感到和疼痛的存在是一回事(这里的疼痛和疼痛的显现都与神经刺激无关)。在自身感受中实存及其显现有内在的统一性;而在对象化模式中,实存和认识的直接联结则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在认识论上自身感受的自身透明性和在本体论上自身意识对本己实存的依赖,不是在统一现象中外在地汇合的两个不同部分,而是一体两面的,它们的关系不能概念地被把握。这时,我们将发现自身感受非对象化地亲熟的自身不是认识的主体,也不是行动的主体,而是本己实存。

综上,知识服务始终以用户的需求为向导,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理论基础,不断进行知识创新,针对不同的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最前沿的专业化服务,同时持续关注用户体验和反馈,及时改进服务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一个试图摆脱反思的主—客体模式但未获成功的例子是由布伦塔诺提供的。早期布伦塔诺区分了外感知概念(äußere Wahrnehmung)和内感知概念(innere Wahrnehmung)。根据布伦塔诺的定义,内感知是对心理现象的感知,外感知是对物理现象的感知。心理现象指呈现在感觉和想象中的每一表象活动:例如听、看、感觉这些活动;也包括思考、判断、回忆、期望、信念、观点、疑虑以及每一种情感。物理现象指呈现在感觉和想象中的每一被表象的东西:例如所看到的颜色,所听到的声音。在布伦塔诺看来,内感知的特征即是具有直接性、不谬性和自明性,这种直接性、不谬性和自明性来自内感知与它的对象——心理现象是没有间隔的,即在内感知进行的当下,对内感知的体验和内感知本身是没有距离的。

这同时也揭示了为何自身感受可以同时解决非自身感受的自身意识模式所带来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循环问题。将存在奠基在对象化的知识上将造成无穷复归,因为,只有当对象化的知识即感知自身已实存时,它才能为实存奠基,而这个感知的实存又需要奠基在另一个感知之上,萨特问道:“……究竟哪个感知才能将存在最终——荒谬地——建立在无之上?”② 转引自:Frank,„»Selbstgefühl«.Vorstufen einer präreflexivistischen Auffassung von Selbstbewusstsein im18.Jahrhundert“,in:Athenäum.Jahrbuch für Romantik 2002,S.29-30. 这是在本体论上出现的无穷复归问题。而在认识论上,只有实存将对自身的亲熟引入意识,而不将自身认识当作认识的特殊情形或当作与对象化自身的关联,这种出现在反思模式中的复归和循环才能被避免。弗兰克指出,无穷复归的问题在存在和认识中是平行的:“对一个问题的解决将带动另一个问题的解决”

(二)自身感受在本体论层面上的前概念性

弗兰克以彻底的“前概念性”来刻画自身感受和本己实存的紧密关联,也就是说,自身感受在彻底的前概念性中把握本体实存。自身感受具有彻底的前概念性意味着自身感受不仅与概念相区分,还与基础感受、感官经验、超越经验等相区分。

隧道管片的受力比较接近于单向受力状态,管片的疲劳寿命是由其拉、压状态共同决定的。因此,采用单轴受拉疲劳经验公式(7)[29]来对管片进行受力计算,采用单轴受压疲劳经验公式(8)[30]对管片的疲劳寿命进行验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我们仅仅思维一个对象的本质而不考虑它的存在时,当我们仅仅试图借助思想通达一个概念时,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被规定的概念。与概念相区分意味着自身感受即原初的、无概念中介的包含实存经验之自身意识,我们仅能通过直观认识我们自己的实存,它往往具备被忽略的直接性和不可超越的高度确定性。在感受中一个前认知的存在关系被确认:自身感受虽然不能直接地知道,我是什么(was es ist),但可以原初地获悉,我在(dass es ist)。雅各比以“超越论的统觉”阐明直接性的自身感受,自身感受和存在感受具有紧密的关联,原初的自身经验即是存在经验或现实性经验,它直接在意识里呈现。雅各比说道:“对于我们自己的此在,我们仅自身地拥有感受,而无概念。”① 转引自:Frank,Selbstgefühl.Einehistorisch-systematische Erkundung,Main:Suhrkamp 2002,S.80.

除了与概念相区分,自身感受紧接着需要与以基础感受(Grundgefühl/sentiment fondamental)为代表的、虽与概念相区分但仍借鉴了概念化的模式的诸感受形式相区分。

É.孔狄亚克(É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将一种模糊的感官之整体感觉称之为“基础感受”,并且将之与触觉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我们正是通过这种基础感受来了解自身之存在的。粗略地说,当我们用自己的手掌感触自己的身体时,我们同时是感受者和被感受者,这即是产生了自身感受。当我们注意到这种自身感受时,自身意识也就被构建了。为什么自身感受的产生尤其地基于触觉而非基于视觉、嗅觉、味觉或听觉呢?因为触觉是外在世界影响我们的最令人映像深刻的手段,它最鲜明地提示外在和内在的区别。“G.布劳恩加特(Georg Braungart)称之为‘主体的感觉论依据’或‘由触觉出发的主体建构’。”[1](p67)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基础感受是一种未经过抽象的直接的、原始的、晦暗的并且是整体的知觉,它不能被理解为包括触觉在内的任何一种单一的知觉。基础感受的整体性以及它超越触觉之处还在于,它同样可以感受身体中无法被直接触摸之处,例如内脏。

然而,基础感受虽然提示我们感受自身与感知外物的区别,但仍将自身在类比外物的意义上看作一个对象化的被感受者,自身的特别之处仅在于它同时也是一个感受者,以及自身能够以一些无法用于感知外物的特别方式感受内在世界(例如感受心脏跳动)。但这个经由基础感受把握的自身或者说内在世界,仍处于与被感知所把握的外部世界类比的意义上。

自身感受摒弃了一切形式的与外部世界的类比,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它与基础感受相区分。这既是说,自身感受与所有类型的感官经验彻底相区分。

弗兰克指出,卢梭在《一个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白》曾提出一个问题,是否有一个特殊的、不依赖于单个感官并且不通过单个感官被中介的感觉着的我们的本己此在感受?随后,卢梭对该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我的感受——以及感知同时也是感到(Fühlen)——仅发生在我自己之中,它仅以“我实存着”为内容。可以看出,弗兰克的自身感受概念既与对外物的感知相区分,也不在与类比对外物的感知的意义上预设对象化的自身或内在世界,即不借鉴任何概念化的模式,而是彻底地独立于感官经验。只有不掺杂任何感官经验内容,自身感受才是彻底的非概念化的。

此外,自身感受既无涉感官经验,也无涉超越经验。我们感受到的仅是自身经验的本己形式,无须任何超越因素参与进来。最后,在术语的选择上,之所以使用感受一词而不使用直观或意识,是因为相对于直观一词,感受一词更能凸显真正的个体性,自身感受被看作对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本己实存的感受。

经过了层层区分与剥离,自身感受与本己实存的紧密关联显得清晰起来。“在自身意识中内容的整体性一下子就被详尽地掌握了,没有任何细微的差别保留到其后的发现中。简而言之:意识似乎是自主的,因为它使其存在不外在于它自身,它与其自身未对象地疏远。决定自身之存在—候选项的最初前景即在于此:一个直接的意识的内容不能够与它的纯粹的存在相分割。”[2](p30-31)

五、结论

弗兰克将以往仅自然地从自身意识的认识论层面探讨该问题的研究方法推进到从认识论、本体论的双重层面进行探讨的新进路。而只有不丢失本体论层面,才能对自身意识问题做出真正的回答。这不仅是因为自身感受前反思地把握本己实存的认识论特征正是基于两者在本体论层面上的不可分割性。可以说后者才是自身感受概念的本质。而且因为仅有这种超越了单一认识论层面、将认识论和本体论层面相统一的双重进路,才能给出在保有自身意识的前反思性即不歪曲自身意识的前提下对自身意识做出进一步描述的可能性。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弗兰克的结论的基础上向前更推进一步,自身感受和本己实存的不可分割性对于这两者都是如此根本,以至于可以下如此的断言:自身感受就是本己实存。这是如何可能的?认识手段如何最终和认识对象合二为一?对此的回应其实很简单,因为区分认识手段和认识对象的思维模式完全来自对外物采取的一般认识模式的思维窠臼。这种思维模式预设认识手段作为一种媒介或工具必然无法本真地表达认识对象,而在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然而自身感受和本己实存的关系与之不同,两者并未分列于此岸与彼岸,实际上,脱离自身感受的本己实存和脱离本己实存的自身感受都不可能真实存在着。此外,不仅不应将对外物的概念化认识模式代入自身透明的、前反思的、前概念的,与本己实存不可分割的自身感受概念,甚至应以后者为前者奠基。正如黑格尔所说:“我们的想法是,好比只有用一张胶网来粘鸟才能确保猎物不至于受伤,同样我们也得借助于某个工具来掌握绝对者,以确保绝对者丝毫未变。但是绝对者会嘲笑这个诡计,因为它作为一个自在且自为的存在原本就陪伴着我们,而且这是它的愿望。”[9](p48)

最后,经过上述澄清的自身感受/本己实存概念就既可以在认识论层面上又可以在本体论层面上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基了。一方面,在认识论层面上,作为一种知识的自身认识就并非完全无法通达的了。在此意义上,自身感受进路可以和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的另一条主要进路——图根特哈特提出的“我知道,我φ”的语言—分析进路① 参见:Tugenthat,Selbstbewusstsein und Selbstbestimmung,Sprachanalytische Interpretationen,Frankfurt a.M.:Shurkamp,1979;图根特哈特:《什么是自身意识?——〈自身意识与自身规定〉引论》,张任之译,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郑辟瑞:《亨利希与图根德哈特的自身意识之争》,载《现代哲学》,2010年第1期;张伟:《「自身意识」的「反思模式」是循环的吗?——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的立场对图根特哈特的回应》,载《哲学与文化》,2014年第6期。 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在本体论层面上,本己实存也得到澄清,这为我们进一步把握本己实存的结构乃至实存的结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确定无疑的开端。

参考文献:

[1]Frank.Selbstgefühl.Eine historisch-system⁃atische Erkundung[M].Main:Shurkamp 2002.

[2]Frank.»Selbstgefühl«.Vorstufen einer präre⁃flexivistischen Auffassung von Selbstbewusstsein im 18.Jahrhundert[J].Athenäum.Jahrbuch für Romantik 2002.

[3]Frank.»Selbstgefühl« und »Grundsinn«:Das vermeinte Erwachen des Selbstbewusstsein aus dem Tastsinn[J].Auswege aus dem Deutschen Idealismus,Suhrkamp,Frankfurt 2007.

[4]张任之.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5]格洛依.近代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J].张世广,译.人文杂志,1988(5).

[6]梁志学.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费希特.费希特文集:第一卷[M].梁志学,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8]扎哈维.意识的统一以及自身问题[J].蔡文菁,译.求是学刊,2010(7).

[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19.10.007

[中图分类号] B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19)10-0053-09

作者简介: 崔春秋(1992—),女,江苏南通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 罗雨泽

标签:;  ;  ;  ;  ;  ;  

自身感受即本己实存-论弗兰克对自身意识问题的解决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