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养菌论文_高雪桐,刘智安,郝丹,赵巨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养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弧菌,冷却水,芽孢,耐药性,草鱼,转录,水体。

异养菌论文文献综述

高雪桐,刘智安,郝丹,赵巨东[1](2018)在《磁电协同杀灭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压静电与脉冲磁场协同作用,对采集自某热电厂的循环冷却水进行杀灭异养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脉冲频率、高压静电场输入电压、脉冲波形和占空比等,研究上述因素对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杀灭效果。实验表明,影响高压静电与脉冲磁场杀菌作用的因素是:波形>频率>占空比>输入电压。当高压静电电压为4000V,脉冲频率100Hz,占空比50%时,杀菌率达到57.8%,具有较好杀菌效果。(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3期)

娄斯艺[2](2018)在《叁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海参池塘异养菌数量及区系组成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参需求的增长,养殖密度不断加大,养殖微生物环境成为制约海参健康养殖的重要因素。本试验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了叁种不同水质管理模式(分别为:养水机、底充氧、自然纳潮)的海参养殖池塘,进行周年微生物试验,监测叁种水质管理模式下水中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底泥中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海参肠道中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比较叁种调控方式对水质的作用效果,结果如下:(1)实验期间,叁种池塘养殖水体的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如下:叁种池塘弧菌的周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自然纳潮池塘弧菌在大多月份含量要高于底充氧和养水机池塘,养水机池塘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叁种池塘弧菌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9月均达到最高值;异养菌数量变化趋势相似,异养菌数量自4月份起逐渐升高到7-9月份达到最大值,之后数量骤减,自然纳潮池塘波动范围最大,养水机池塘波动范围最小,芽孢杆菌的周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自然纳潮池塘芽孢杆菌数量在大多月份要高于底充氧和养水机池塘,底充氧池塘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叁种池塘芽孢杆菌数量的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9月均达到全年最高值。叁种池塘最大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2)实验期间,叁种池塘养殖底泥的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如下:叁种模式下弧菌数量变化大致相似,全年变化最大的是自然纳潮池塘,养水机池塘变化最小;异养菌数量周年变化趋势相同,全年数量变化最大的是养水机池塘,变化幅度最小的为自然纳潮池塘,在8、9月达到最高值;底充氧池塘的芽孢杆菌数量周年变化最小,自然纳潮池塘变化幅度大。叁种池塘最大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3)实验期间,叁种池塘养殖海参肠道的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如下:叁种菌在叁种养殖池塘的海参肠道中数量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在8月达到最高值,其中底充氧池塘弧菌数量始终高于自然纳潮和养水机池塘;养水机池塘海参肠道中异养菌变化最小,自然纳潮池塘海参肠道中异养菌变化最大;底充氧池塘海参肠道中芽孢杆菌数量周年要低于养水机和自然纳潮池塘。叁种池塘最大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浮霉菌门。(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期刊2018-06-30)

税钿[3](2018)在《电厂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城市中的电厂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进行监测的基础上,也对循环水冷系统中的微生物情况进行了检测与分析。通过这样的检测,我们可以从中得知:对循环冷却后的水初期进行了一定的处理之后,其中的大肠菌群落、铁细菌群和硫酸盐还原菌群的含量每毫升至多有5个、110个和0.7个,这样的含量水平处于安全的范围。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循环水中的异养菌含量会存在波动情况,波动范围为105—106个/ml之间,正是这一情况的存在,对电厂的循环水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通过对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含量变化的检测,结果表明对电厂水循环系统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在于异养菌。(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8年05期)

陈济丰,郭超,魏亚南,林青,孙广伟[4](2018)在《海参养殖池塘异养菌与弧菌数量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海参养殖池塘水体中的异养菌、弧菌数量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表层水体异养菌数量为4.4×103~2.3×105 CFU/mL,中层水体异养菌数量为7.95×103~1.60×105CFU/mL,底层水体异养菌数量为5.0×103~1.6×105CFU/mL;表层水体弧菌数量为0~7.85×103 CFU/mL,中层水体弧菌数量为0~1.8×103 CFU/mL,底层水体弧菌数量为0~1.32×104 CFU/mL。池塘水环境中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夏季处于较高水平,秋季、冬季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弧菌数量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季达到最低值,随着养殖池塘水温的回升而逐渐升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孙永婵,王瑞旋,赵曼曼,曹超,鲁义善[5](2017)在《鲍消化道及其养殖水体异养菌的耐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自福建省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消化道及其养殖水体中的284株异养细菌(其中消化道菌131株,水体菌153株)进行药物敏感测试,以期了解其耐药性概况。结果显示,皱纹盘鲍消化道与养殖水体异养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不明显,大部分菌株对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产生耐药性,耐药率最高达83.95%,而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氯霉素耐药率较低,受试的水体异养菌对诺氟沙星耐药率为0;不同来源菌株的多重耐药(multiple antibiotic resistance,MAR)现象普遍,消化道及其养殖水体异养菌的多重耐药率均值分别为59.15%和51.31%。该研究同时发现相同分离源的菌株对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呈现一定的季节波动规律,消化道异养菌于9月耐药率最低,而水体异养菌耐药率在6月最低。结果表明,皱纹盘鲍消化道及水体异养菌的多重耐药率较高,耐药状况较严重。(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邱秀文,周桂香,杨期勇,韩金凤,蒋晟[6](2017)在《一株嗜酸异养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重金属耐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嗜酸异养菌JJU-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2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mucilaginosa)。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JJU-2菌株最适生长pH为5,但可以耐受pH为1的极酸性环境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高耐受温度为40℃;当培养至4 h,JJU-2菌株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至16 h进入平稳期。对JJU-2菌株进行重金属耐受性研究,发现该菌株对Cd~(2+)、Cr~(3+)、Cu~(2+)、Ni~(2+)和Pb~(2+)离子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1.5、10、5、2、20 mmol/L。JJU-2菌株与氧化硫硫杆菌JJU-1联合作用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Cu、Ni、Cd和Cr)效率分别为84%、96%、100%和71%。JJU-2菌株在生物淋滤去除污泥重金属的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前景,也为研究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重金属耐受机制提供了材料。(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01期)

孙永婵[7](2016)在《鲍消化道及养殖环境中异养菌的耐药性调查与耐药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性病原在鲍病害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细菌性病原以弧菌为主,报道的鲍相关病原菌主要有: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亮弧菌、哈维弧菌等。目前针对细菌性疾病主要依赖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得养殖水体的病原菌处于选择压力的环境下,诱导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甚至产生多重耐药性,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最终会导致抗菌药物用量增加,最终无药可用,造成恶性循环。水产养殖上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鱼、虾类,而对贝类相关的耐药性研究及耐药机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调查4个养殖场鲍的消化道及养殖环境异养菌的耐药性,并从所获得的鲍消化道异养菌中选取对恩诺沙星敏感的哈维弧菌进行耐药性诱导,对获得的恩诺沙星耐药株(HL-R)与恩诺沙星敏感株(HL-S)进行转录组分析,从分子水平初步探究鲍体内哈维弧菌的耐药机制,为鲍细菌性疾病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于鲍消化道及养殖水体的575株异养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发现菌株对青霉素G、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利福平具有较高的耐药率(消化道异养菌耐药率范围在40%~80.65%,水体菌为27.03%~83.95%),对诺氟沙星,氯霉素、恩诺沙星耐药率较低(消化道菌为0~16.13%,水体菌为0~6.94%)。采用多步药物诱导法对哈维弧菌进行恩诺沙星的诱导,20代连续药物诱导后,诱导株的最低抑菌浓度是原菌株的32倍(16μg/mL,原菌株为0.5μg/mL),其耐药性可稳定存在。转录组数据分析得到哈维弧菌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3522个,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为2620个,下调表达的基因为902个。对哈维弧菌两个样品的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GO条目可注释到31个功能类别,其中耐药株与敏感株最主要的是“代谢过程”、“细胞组成”、“催化活性”、“结合”等功能。选出10个与耐药性相关的差异基因,分别为recA、lexA、gyrA、gyrB、acrA、acrB、tolC、marR、gene699、luxR,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与转录组数据基本一致,表明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转录组分析当哈维弧菌被诱导为恩诺沙星耐药株时,在基因水平上主要有两点发现:1、主动外排泵系统(RND、MATE、MFS、ABC)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哈维弧菌外排泵系统表达量增高;2、调控SOSr的启动基因recA表达上调,lexA表达下调,其他SOSr相关基因也上调,细菌体内启动SOSr。以上两点的发现为以后深入探究哈维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奠定分子基础。(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6-12-01)

[8](2016)在《为什么要测定循环水中的异养菌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冷却水中,以异养菌的生长繁殖最快,数量也最多,它基本上代表了水中全部细菌的数量,所以一般测定时,常以异养菌的数量代表水中细菌总数。这类细菌能产生致密的黏液,是属黏液型细菌,产生生物黏泥对循环水危害很大。因此,测定异养菌数是循环冷却水处理日常监测的主要项目之(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6年02期)

金艳茹,胡晴,刘烨楠,胡锦程,吴帅[9](2016)在《壳聚糖对活性污泥异养菌和自养菌衰减系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被广泛应用在污水处理中。本文以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活性污泥异养菌衰减系数(K_(dH))以及自养菌衰减系数(K_(dA))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微生物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的强弱受壳聚糖浓度的影响。与异养菌相比,壳聚糖对自养菌活性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郑宗林,王广军,朱成科,郑曙明[10](2015)在《不同增氧方式对草鱼精养塘异养菌数量及区系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增氧方式下,草鱼(Ctenopharyn odonidellus)精养塘内水体和底泥中异养菌总活菌数的变化,及异养菌的区系组成进行了调查。试验分为4组,其中组1为表层连续增氧,组2为底层连续增氧,组3为表层间歇增氧,组4为底层间歇增氧,试验时间为30 d,每10 d采样1次。结果表明,试验塘水体中总活菌数呈现组1和组2较高,组1和组3较低的规律。水中气单胞菌数量与水体中总活菌数变化呈现出类似的趋势,底泥中活菌的数量随增氧方式不同有显着差异。随试验进行过程,组2和组4的底泥总活菌数呈现显着上升的趋势;组1和组3的各采样时间点底泥中总活菌数几乎没有变化。底泥中的气单胞菌数量变化趋势与总活菌数的变动趋势类似。从水体中分离出8个属,其中优势菌是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气单胞菌(Aermonas);从底泥中分离出10个属,其中优势菌是芽孢杆菌(Bacillus),其次是肠杆菌(Enterobacter),其他的种类出现较少。组2水体中异养菌的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其它组,组3和组4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组3底泥中异养菌的多样性指数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组2的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组1和组4的多样性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异养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海参需求的增长,养殖密度不断加大,养殖微生物环境成为制约海参健康养殖的重要因素。本试验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了叁种不同水质管理模式(分别为:养水机、底充氧、自然纳潮)的海参养殖池塘,进行周年微生物试验,监测叁种水质管理模式下水中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底泥中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海参肠道中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比较叁种调控方式对水质的作用效果,结果如下:(1)实验期间,叁种池塘养殖水体的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如下:叁种池塘弧菌的周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自然纳潮池塘弧菌在大多月份含量要高于底充氧和养水机池塘,养水机池塘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叁种池塘弧菌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9月均达到最高值;异养菌数量变化趋势相似,异养菌数量自4月份起逐渐升高到7-9月份达到最大值,之后数量骤减,自然纳潮池塘波动范围最大,养水机池塘波动范围最小,芽孢杆菌的周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自然纳潮池塘芽孢杆菌数量在大多月份要高于底充氧和养水机池塘,底充氧池塘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叁种池塘芽孢杆菌数量的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9月均达到全年最高值。叁种池塘最大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2)实验期间,叁种池塘养殖底泥的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如下:叁种模式下弧菌数量变化大致相似,全年变化最大的是自然纳潮池塘,养水机池塘变化最小;异养菌数量周年变化趋势相同,全年数量变化最大的是养水机池塘,变化幅度最小的为自然纳潮池塘,在8、9月达到最高值;底充氧池塘的芽孢杆菌数量周年变化最小,自然纳潮池塘变化幅度大。叁种池塘最大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3)实验期间,叁种池塘养殖海参肠道的弧菌、异养菌、芽孢杆菌的周年数量变化及区系组成如下:叁种菌在叁种养殖池塘的海参肠道中数量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在8月达到最高值,其中底充氧池塘弧菌数量始终高于自然纳潮和养水机池塘;养水机池塘海参肠道中异养菌变化最小,自然纳潮池塘海参肠道中异养菌变化最大;底充氧池塘海参肠道中芽孢杆菌数量周年要低于养水机和自然纳潮池塘。叁种池塘最大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浮霉菌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养菌论文参考文献

[1].高雪桐,刘智安,郝丹,赵巨东.磁电协同杀灭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实验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8

[2].娄斯艺.叁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海参池塘异养菌数量及区系组成的初步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

[3].税钿.电厂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检测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

[4].陈济丰,郭超,魏亚南,林青,孙广伟.海参养殖池塘异养菌与弧菌数量变化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

[5].孙永婵,王瑞旋,赵曼曼,曹超,鲁义善.鲍消化道及其养殖水体异养菌的耐药性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7

[6].邱秀文,周桂香,杨期勇,韩金凤,蒋晟.一株嗜酸异养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重金属耐受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

[7].孙永婵.鲍消化道及养殖环境中异养菌的耐药性调查与耐药机制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6

[8]..为什么要测定循环水中的异养菌数?[J].工业水处理.2016

[9].金艳茹,胡晴,刘烨楠,胡锦程,吴帅.壳聚糖对活性污泥异养菌和自养菌衰减系数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6

[10].郑宗林,王广军,朱成科,郑曙明.不同增氧方式对草鱼精养塘异养菌数量及区系组成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底泥中异养菌总数的变化过程进出水氨氮浓度及去除率底泥生物氧化能力(G值)变化各断面指标物质的浓度多段进水A/O生物膜脱氮工艺示意图模拟程

标签:;  ;  ;  ;  ;  ;  ;  

异养菌论文_高雪桐,刘智安,郝丹,赵巨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