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其包括桩身、桩尖、桩尖框架、滑轨件、若干个滑块、若干根连接杆、以及拉杆,桩身与桩尖相互活动连接,桩尖与桩尖框架固定,滑块在滑轨件上滑动,可穿过桩尖框架的预留孔并伸进桩身卡口,从而使得桩尖被限位,完全伸出桩身,打桩至设计深度后,通过拉杆和连接杆的作用将滑块缩回,桩尖没有被限位,可以吊出桩身,实现循环利用,桩尖结构简单、质量可靠、操作方便,有利于节约管桩地基处理的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包括桩尖和桩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桩尖框架、滑轨件、若干个滑块、若干根连接杆、以及拉杆,桩身前端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口,桩尖框架与桩尖相互固定配接,并且在卡口对应处开设有预留孔,滑轨件安装在桩尖框架内,若干个滑块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件上,并且可与预留孔和卡口活动配接,若干根连接杆分别连接在若干个滑块与拉杆之间,拉杆与桩尖框架相配接,并通过连接杆控制滑块滑动。
设计方案
1.一种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包括桩尖和桩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桩尖框架、滑轨件、若干个滑块、若干根连接杆、以及拉杆,桩身前端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口,桩尖框架与桩尖相互固定配接,并且在卡口对应处开设有预留孔,滑轨件安装在桩尖框架内,若干个滑块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件上,并且可与预留孔和卡口活动配接,若干根连接杆分别连接在若干个滑块与拉杆之间,拉杆与桩尖框架相配接,并通过连接杆控制滑块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杆,该立杆安装在桩尖框架内,并与拉杆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下端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立杆上端安装有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和该第二磁铁可相互吸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位于桩尖框架内的端部设有扩大头,另一端连接有拉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滑块在其远离预留孔的一端均设置有挡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框架呈圆柱形,内部中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框架与所述桩尖之间设置有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件为十字交叉的T型滑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为平底十字型桩尖、尖底十字型桩尖、锯齿十字型桩尖、四棱锥型桩尖、六棱锥型桩尖、H钢型桩尖或圆锥型桩尖。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预制桩,尤其涉及一种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
背景技术
一些地区山丘多,地质较为复杂,岩土地基不稳,常需要进行桩基础处理。一般在工程预制桩施工时,桩尖焊接在桩身的桩头位置(前端),带桩身进入土层,以免造成桩头破坏及桩身倾斜,并能较好地进入持力层,起引导作用。而目前现有的桩尖都只是一次性利用,在使用完后随管桩一起埋入地基中,这样既增加了经济成本又造成了资源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发展,这些问题有待于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包括桩尖、桩身、桩尖框架、滑轨件、若干个滑块、若干根连接杆、以及拉杆,桩身前端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口,桩尖框架与桩尖相互固定配接,并且在卡口对应处开设有预留孔,滑轨件安装在桩尖框架内,若干个滑块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件上,并且可与预留孔和卡口活动配接,若干根连接杆分别连接在若干个滑块与拉杆之间,拉杆与桩尖框架相配接,并通过连接杆控制滑块滑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还包括立杆,该立杆安装在桩尖框架内,并与拉杆在同一直线上。
拉杆下端安装有第一磁铁,立杆上端安装有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和该第二磁铁可相互吸引。
拉杆位于桩尖框架内的端部设有扩大头,另一端连接有拉绳。
若干个滑块在其远离预留孔的一端均设置有挡头。
桩尖框架呈圆柱形,内部中空。
桩尖框架与所述桩尖之间设置有底板。
滑轨为十字交叉的T型滑轨。
桩尖为平底十字型桩尖、尖底十字型桩尖、锯齿十字型桩尖、四棱锥型桩尖、六棱锥型桩尖、H钢型桩尖或圆锥型桩尖。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桩的优势在于:其包括桩身、桩尖、桩尖框架、滑轨件、若干个滑块、若干根连接杆、以及拉杆,桩身与桩尖相互活动连接,桩尖与桩尖框架固定,滑块在滑轨件上滑动,可穿过桩尖框架的预留孔并伸进桩身卡口,从而使得桩尖被限位,完全伸出桩身,打桩至设计深度后,通过拉杆和连接杆的作用将滑块缩回,桩尖没有被限位,可以吊出桩身,实现循环利用,桩尖结构简单、质量可靠、操作方便,有利于节约管桩地基处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出桩尖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桩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一种桩尖可循环使用的预制桩,包括桩尖1、桩身2、桩尖框架3、滑轨件4、若干个滑块5、若干根连接杆6、以及拉杆7。
在预制桩身2时,在桩身2前端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口8。本实施例的卡口数量为四个。
桩尖框架3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钢制框架,桩尖框架在卡口8对应处均开设有预留孔9。在桩尖框架内安装了滑轨件4,该滑轨件4为十字交叉的T型滑轨,在T型滑轨轨道上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了若干个滑块5,滑块5可通过预留孔9和卡口8滑出或滑入桩身2和桩尖框架3,并且滑块5在其远离预留孔9的一端设置有挡头10,挡头10可以防止滑块5完全滑出预留孔9和卡口8。在桩尖框架3顶部的中心设有可竖直移动的拉杆7,拉杆7位于桩尖框架3内的端部设置有扩大头16,扩大头16可以防止向上拉动时拉杆7脱离桩尖框架3,扩大头16与连接杆6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连接杆6的另一端铰接于滑块5的挡头10处。同时在位于桩尖框架3外的拉杆7的端部设置拉绳11,通过上下拉动拉绳11带动拉杆7与连接杆6控制滑块5滑动。
桩尖框架3与桩尖1之间设置有底板12,底板12一端面焊接着桩尖框架3,另一端面焊接着桩尖1,滑轨件4固定安装在底板12上。本实例的桩尖1可采用平底十字型桩尖、尖底十字型桩尖、锯齿十字型桩尖、四棱锥型桩尖、六棱锥型桩尖、H钢型桩尖或圆锥型桩尖。
在打桩前,通过拉绳11提起拉杆7,拉杆7通过连接杆6拉动T型轨道上的滑块5,使滑块5缩进桩尖框架3内,将桩尖1插入桩身2内,使预留孔9与桩身2的卡口8对齐,松开拉绳11,与拉杆7在同一直线上的立杆13上的第二磁铁14和拉杆7上的第一磁铁15异性相吸,在重力磁力的双重作用下,拉杆7向下移动,滑块5穿过预留孔9伸进卡口8,桩尖1完全伸出桩身2时进行打桩,待打桩至设计深度后,通过拉绳11提起拉杆7,滑块5在连接杆6带动下伸进桩尖框架3内,进而将桩尖1吊出桩身2,实现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质量可靠、操作方便,有利于节约管桩地基处理的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3219.0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5(广西)
授权编号:CN209508955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E02D 5/24
专利分类号:E02D5/24;E02D5/72
范畴分类:36D;36C;
申请人:广西建工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西建工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30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平乐大道19号
发明人:陈锋;袁鹏;乃健;管祖贤;何成
第一发明人:陈锋
当前权利人:广西建工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剑锋
代理机构:45127
代理机构编号: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陈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