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回溯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方向回溯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方向回溯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方向,天线,相位,阵列,振荡器,微带,共轭。

方向回溯天线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郭田田,郭敏,付云起[1](2019)在《一种VanAtta方向回溯天线阵列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VanAtta阵列是一种可以实现自我相位补偿的阵列;斜入射的信号在接收阵列天线平面单元间会产生相位差,采用Van Atta阵列天线结构可以在发射与接收信号间实现相位补偿,产生发射信号完全回溯的效果。(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9-05-19)

蒋凯旋,费冬亮,贺连星[2](2019)在《X频段方向回溯天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布式星簇(或星群)内部各卫星之间的数传及组网通信的应用需求,基于需要研究工作在X频段上具有良好方向回溯性的方向回溯天线的目的,本文采用超外差混频技术的方法研究开发了工作在8.1 GHz上的一维方向回溯天线。通过对其在暗室中进行单站RCS和双站RCS测试,结果显示,在喇叭天线主波束±30°范围内,回波电平的波动在3 dB以内,且回波接收最大的方向确实出现在问讯信号(入射信号)方向,天线的指向误差控制在±3°以内,具有良好的方向回溯性能,满足设计指标。(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杨雪霞,梅欢,朱戈亮[3](2018)在《双极化方向回溯整流天线阵列设计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由双极化方向回溯Van Atta天线阵和差分整流电路组成的方向回溯整流天线阵,它能够避免接收波束未对准和收发天线极化失配而造成整流天线转换效率的急剧下降,使整流天线在宽入射角和任意极化时仍能保持稳定的直流输出.设计并测试了C波段2×2元阵列.实验结果表明,当入射波功率密度为3.43mW/cm~2时,双极化方向回溯整流天线阵列的垂直和水平极化端口归一化电压比大于0.8的入射角度范围分别为[-38°,38°]和[-31°,31°].当功率密度为4.32mW/cm~2时,两个极化端口均获得70.8%的最高整流效率.(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夏虹,王渊[4](2018)在《基于方向回溯天线的姿态不稳定小卫星通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小卫星对空间重量要求越来越敏感,传统小卫星包含姿态控制系统,占了很大一部分重量和体积,增加了项目复杂度和研发周期,所以小卫星趋向于小型化、轻量化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减小卫星重量和体积,提出一种在轨运行的无姿态控制小卫星通信方案。当小卫星处于缓慢的不确定运动状态时,通过射频开关选通六面体小卫星一个面的射频通路,结合该面上的方向回溯天线,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给出了姿态不稳定的小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通信链路难以维持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验证了射频开关选通射频发射通道满足系统要求和小卫星通信板的接收功能正常,说明了星端通信中继器的射频部分、基带传输部分以及嵌入式软件部分设计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18年05期)

杨永穆[5](2018)在《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方向回溯天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小型无人飞行器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设备对无线充电的需求不断扩大。微波无线能量传输作用范围大,是解决电子设备远距离供电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然而电磁波在空间传播会衰减,无线能量传输效率较低,需要较高的天线增益以及精确的波束控制技术来弥补这些不足。目前国内外对于无线能量传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点对点传输,对于移动目标输能的研究较少。方向回溯天线具有在不知道来波方向的情况下,自动转发一束电磁波对准来波方向的特性。这种自适应跟踪可以使用纯模拟电路实现,不需要繁琐的数字处理技术,也不需要复杂的移相网络。其具有低成本,高反应速度,高增益,自适应跟踪的特性。在无线能量传输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是理想的能量发射端。目前,对于方向回溯天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信、射频识别等小功率应用方面。对于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方向回溯阵列还鲜有研究。这是由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射功率较大,对回溯阵列收发通道的隔离度有严格的要求,而普通的回溯阵列设计很少考虑到这一方面。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无线能量传输应用,对方向回溯天线开展了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一、分析了相位共轭原理,并解释各种方向回溯天线的实现方法及关键技术。从理论上研究了影响方向回溯阵列波束指向的各种因素,包括:天线单元方向图、天线单元数目、天线单元间距、通道幅相误差、阵列互耦等。二、从实际运用和理论分析出发,阐述了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方向回溯阵列需要收发通道具有高隔离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回溯阵列整体结构。提出了一种用于该阵列的高隔离度低变频损耗的相位共轭混频器。叁、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一种具有高端口隔离度、低交叉极化的微带天线,并用其组成了天线阵列,阵列具有低互耦的特性。四、将电路模块、天线阵列集成了一个工作于2.45GHz的方向回溯阵列,并对方向回溯阵列的自适应跟踪输能功能开展了实验研究。(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31)

杨曜州,史小卫,陈蕾,岳昊,冯桂荣[6](2017)在《方向回溯天线阵列波束指向误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方向回溯天线阵列的性能,主要分析了衡量系统性能的参数—波束指向误差,研究了射频泄露、幅相误差等参数对波束指向误差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参数和结果,为方向回溯天线阵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10-16)

徐婷婷[7](2017)在《2.45 GHz方向回溯天线系统的宽带小步进本振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方向回溯天线完全依靠模拟电路快速、自动地跟踪来波,相位共轭方向回溯天线系统可以有效抑制多径效应,在远场和近场区都可以完成信号的回溯功能。在方向回溯天线的研究中,针对通信系统传输信息量日益增大、数据传输速率逐步提高的通信现状,本文为ISM中2.420~2.4835GHz频段方向回溯天线展宽频带研发宽带小步进本机振荡源,给平衡结构外差混频电路提供射频两倍频的本振信号。由于实际振荡器稳定振荡后初始相位随机,短距离移动通信中需要近场回溯,为此从天线波束重定向时延条件和方向回溯阵阵元相位关系推导广义相位共轭原理,证明非平面波条件下的相位共轭仍然成立,并设计4.5~5.3GHz更大选择范围的压控振荡器。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主要由负阻网络和谐振电路两部分构成,依据负阻能量补偿原理和微波网络的S参数特性设计了包含场效应晶体管有源偏置、反馈阻抗、高频扼流和输出匹配网络的负阻电路;利用变容二极管和电感并联构成了宽频调谐的LC谐振网络。在直流偏置FET栅极加入微带开路短截线的反馈元件,提高场效应晶体管满足振荡所需的潜在不稳定性。根据FET有源回路的输入阻抗确定振荡电路的输出负载网络,由于负载网络是非50?的标准终端,故在有源回路和负载网络间设计一个宽频带Chebyshev低通匹配电路来获得电路的最大振荡功率。选择满足调谐范围的变容二极管,设计变容二极管对的反串电路使得谐振网络中二次谐波为零,降低谐波影响、稳定电路。在电路获得稳定振荡后,为改善输出信号的频谱纯度,在振荡器输出端添加平行耦合微带带通滤波器电路。将谐振网络、负阻网络和滤波电路联调优化,获得了调谐电压为0.9~10 V时输出振荡频率为4.5~5.3 GHz的线性调频,调谐灵敏度约为112MHz/V,在输出频率中心频点4.9GHz处,相位噪声为-104.8dBc/Hz@100kHz,-118.8dBc/Hz@1MHz,满足宽频低噪特性。为了维持压控振荡器的稳定性,将压控振荡器加入锁相环,解析环路滤波器各参数,并通过仿真优化确定系统环路带宽为1.25MHz,开环相位裕度为51.567,此时,测试锁相环电路获得中心频点4.9GHz的快速锁定,锁定时间为120μs,电路稳定、精度高,满足方向回溯天线对本振源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4-20)

蒋泽民[8](2016)在《2.45GHz方向回溯天线系统的振荡器与广义相位共轭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方向回溯天线以全向状态接收来自任意方向的信号,完全由模拟电路朝来波方向回溯信号,具有优良的波束自动导向性能,可解决全向性和高增益之间的矛盾,在携带能量有限的短距离无线通信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方向回溯相位共轭方案中,要求提供混频的振荡器为零初相。但实际振荡器稳定后的初始相位是随机产生的常数,因此电路研究中的振荡器均设为理想振荡器。为解决这个问题,论文引入广义相位共轭条件,论证了为混频提供本振信号的振荡器的初始相位为任一常数,即能满足方向回溯的要求。据此确定了应用于短距离2.45GHz通信两倍频的4.9GHz微带振荡器负阻实现方案,利用微波网络的S参数设计了获得负阻的FET直流偏置、负阻电路、高频扼流和滤波模块。在直流偏置FET的栅极加入反馈元件,使有源晶体管处于振荡状态,借助Smith圆图中的稳定性判别圆选取合适的负阻值,获得了以最大振荡功率为目标的负阻及负载匹配网络,最后为改善输出信号的频谱纯度,在振荡输出端口添加一个LC带通滤波器。优化后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为-112.3d Bc/Hz@100k Hz,-133.6d Bc/Hz@1MHz,二次谐波抑制度-150d Bc,是广义相位共轭电路可靠的本振源。在将获得的真实振荡器替代相位共轭电路理想振荡器的过程中,调整优化了FET阻性混频器、2.45 GHz及4.9GHz微带混合环、2.45GHz LC带通滤波器等功能模块,通过微带匹配电路与4.9 GHz微带振荡器组合成2.45GHz平衡结构广义相位共轭电路。对整体电路进行调谐优化后,电路功能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当输入射频信号相位为0°、40°、80°、120°、160°时,对应输出信号相位分别为-132.30°、-171.55°、-210.80°、-250.93°、-291.50°,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相位间满足广义相位共轭条件,平均误差为0.44°,不仅符合方向回溯要求,且有较高的相位精度。至此,完成了天线系统前端现实的振荡器及广义相位共轭电路,进一步推动了方向回溯天线向实用化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4-24)

张旭锴,王珺琦,候世越,黄善国,顾畹仪[9](2013)在《基于四波混频相位共轭技术的方向回溯天线设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四波混频技术的方向回溯天线阵。这种类型的天线阵能够在不使用移相器的情况下自动追踪移动终端。现有的智能天线和相控阵天线的自动追踪功能是基于相位共轭混频电路实现的。提出了一种更新的基于四波混频技术的相位共轭的实现方法,以解决原有方法在射频电路在设计和结构上出现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工作原理,并设计合适的参数以确保产生的相位共轭射频信号强度能够满足发射天线阵正常工作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3年S2期)

臧建国,刘文平,闫述[10](2013)在《级联L-C抑制寄生效应的方向回溯天线带通滤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ON阵型方向回溯天线中,需要在原位消除带通滤波器的固有寄生效应。采用级联L-C等效电路实现的3GHz内的低通特性,在通带2.4-2.5GHz范围内,带内衰减小于2dB,起伏小于1dB,2.2GHz以下以及2.7GHz以上衰减大于40dB,寄生通带处的衰减达到了50dB,有较高的滤波选择性。改变L-C结构的谐振点后,可用于其他频段的PON方向回溯天线。对其他场合下有较高带外抑制要求的混频器、放大器等,级联L-C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无线通信技术》期刊2013年01期)

方向回溯天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分布式星簇(或星群)内部各卫星之间的数传及组网通信的应用需求,基于需要研究工作在X频段上具有良好方向回溯性的方向回溯天线的目的,本文采用超外差混频技术的方法研究开发了工作在8.1 GHz上的一维方向回溯天线。通过对其在暗室中进行单站RCS和双站RCS测试,结果显示,在喇叭天线主波束±30°范围内,回波电平的波动在3 dB以内,且回波接收最大的方向确实出现在问讯信号(入射信号)方向,天线的指向误差控制在±3°以内,具有良好的方向回溯性能,满足设计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向回溯天线论文参考文献

[1].郭田田,郭敏,付云起.一种VanAtta方向回溯天线阵列设计与仿真[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9

[2].蒋凯旋,费冬亮,贺连星.X频段方向回溯天线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9

[3].杨雪霞,梅欢,朱戈亮.双极化方向回溯整流天线阵列设计与实验[J].电波科学学报.2018

[4].夏虹,王渊.基于方向回溯天线的姿态不稳定小卫星通信[J].仪器仪表用户.2018

[5].杨永穆.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方向回溯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6].杨曜州,史小卫,陈蕾,岳昊,冯桂荣.方向回溯天线阵列波束指向误差研究[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2017

[7].徐婷婷.2.45GHz方向回溯天线系统的宽带小步进本振源[D].江苏大学.2017

[8].蒋泽民.2.45GHz方向回溯天线系统的振荡器与广义相位共轭电路[D].江苏大学.2016

[9].张旭锴,王珺琦,候世越,黄善国,顾畹仪.基于四波混频相位共轭技术的方向回溯天线设计(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

[10].臧建国,刘文平,闫述.级联L-C抑制寄生效应的方向回溯天线带通滤波器[J].无线通信技术.2013

标签:;  ;  ;  ;  ;  ;  ;  

方向回溯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