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离散模型论文_周又和

导读:本文包含了碰撞离散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动力学,塑性,确定性,间隙,数值,物体。

碰撞离散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周又和[1](2012)在《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接触模型(即软球正碰撞模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球体碰撞动力学过程中挤压力-挤压位移之间的模型是离散动力学仿真程序中需要使用的一最基本模型。为了预测碰撞实验中的恢复系数可测量随碰撞速度的变化关系,目前针对于此的各类碰撞基本模型尚不能给出实验值的有效预测。本论文从球型颗粒接触的弹塑性加载与卸载过程出发,建立了能有效预测其碰撞过程实验室值规律的基本理论模型,所给出的恢复系数理论预测与实验测量结果良好一致。(本文来源于《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期刊2012-09-17)

温建明,冯奇,高成雷[2](2007)在《浮筏系统中的碰撞动力学离散模型(2):随机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浮筏系统在部分冲击受损后形成的碰撞振动系统的离散动力学随机模型。在此随机模型中,浮筏系统的运动满足高斯分布,零部件的运动方程中的非线性是由于空隙单元产生,可以采用非高斯截断技术导出随机系统的平均碰撞庞加莱映射。实例分析指出,随机模型中由于增加了噪声的摄动,表现出的动力学特性比确定性模型更丰富,噪声的影响有时会增加零部件与设备之间的碰撞次数,也会抑制零部件与筏体之间的碰撞次数,噪声将增加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力学季刊》期刊2007年03期)

温建明,冯奇,高成雷[3](2007)在《浮筏系统中的碰撞动力学离散模型(1):确定性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浮筏中刚性连结的零部件冲击受损后在有限空间的碰撞振动,应用碰撞动力学理论建立其确定性离散动力学模型,导出确定性系统的碰撞庞加莱映射。实例分析指出,零部件的质量和冲击后外激励的频率不影响零部件与设备之间的碰撞,碰撞主要发生在零部件与筏体之间,而且随着零部件质量的增加碰撞次数发生有限次的增加。冲击后外激励的频率对零部件与筏体之间的碰撞次数有一定的影响。从碰撞庞加莱图可以看出碰撞系统的振动表现为亚谐振动。(本文来源于《力学季刊》期刊2007年02期)

陈鹿民,阎绍泽,金德闻[4](2004)在《微小间隙转动副的接触碰撞模型及离散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航天可展结构展开及锁定的动态过程,针对航天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微小间隙转动副,提出了一个多点接触碰撞模型及其离散算法。该算法计入了运动副表面波纹、位置误差、轴弯曲变形以及粘滞微滑效应等实际因素。静态接触数值算例与试验结果较为符合。使用不同间隙量,对一端固定的含间隙转动副柔性杆受轴向冲击碰撞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描述接触力和变形接近量的非线性关系与滞回特性,模型参数易于获得,便于在结构设计阶段数值仿真中使用。(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5期)

刘阳,陆慧林,刘文铁,赵云华[5](2003)在《气固流化床的离散颗粒运动-碰撞解耦模型与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子动力学和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建立流化床稠密气 固两相离散颗粒运动 碰撞解耦模型,采用硬球模拟方法处理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碰撞,及大涡模拟方法处理气相湍流流动.单颗粒运动满足牛顿第二定律,颗粒相和气相相间相互作用的双向耦合由牛顿第叁定律确定,数值模拟二维鼓泡流化床内稠密气 固两相流动,得到了气泡的形成、发展及颗粒的流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颗粒弹性恢复系数影响气 固两相流动特性.(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03年06期)

碰撞离散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建立了浮筏系统在部分冲击受损后形成的碰撞振动系统的离散动力学随机模型。在此随机模型中,浮筏系统的运动满足高斯分布,零部件的运动方程中的非线性是由于空隙单元产生,可以采用非高斯截断技术导出随机系统的平均碰撞庞加莱映射。实例分析指出,随机模型中由于增加了噪声的摄动,表现出的动力学特性比确定性模型更丰富,噪声的影响有时会增加零部件与设备之间的碰撞次数,也会抑制零部件与筏体之间的碰撞次数,噪声将增加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复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碰撞离散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周又和.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接触模型(即软球正碰撞模型)的研究进展[C].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2012

[2].温建明,冯奇,高成雷.浮筏系统中的碰撞动力学离散模型(2):随机模型[J].力学季刊.2007

[3].温建明,冯奇,高成雷.浮筏系统中的碰撞动力学离散模型(1):确定性模型[J].力学季刊.2007

[4].陈鹿民,阎绍泽,金德闻.微小间隙转动副的接触碰撞模型及离散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5].刘阳,陆慧林,刘文铁,赵云华.气固流化床的离散颗粒运动-碰撞解耦模型与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3

论文知识图

乒乓球碰撞离散模型图示圆面的二维CAD模型叁维离散元软件空间圆面边界模型叁维离散元软件圆形平面边界模型显示叁维离散元软件球边界模型显示

标签:;  ;  ;  ;  ;  ;  ;  

碰撞离散模型论文_周又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