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交地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址,协议,嵌套,网络,路由器,模型,层次。
转交地址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向丽,高艳红,刘竹林,孙晓林,王伟锋[1](2012)在《引入预处理转交地址池的HMIPv6切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HMIPv6的改进协议PA-HMIPv6.PA-HMIPv6提供接入路由预选择机制,并在接入路由器和移动锚点引入转交地址池.接入路由器利用多重连接特性预先获取切换信息,提前为移动节点进行转交地址配置和重复地址检测操作,在移动节点切换之前完成地址池的初始化和信息更新工作,力求最大程度地减少切换时延.仿真实验表明,PA-HMIPv6协议能够有效缩短切换时延,减少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包丢失率.(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2年02期)
高艳红[2](2011)在《基于预处理转交地址池的HMIPv6切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MIPv6是一种基于移动IPv6的新型网络,在移动IPv6的基础上引入移动锚点,减少了移动节点向家乡代理绑定更新的次数,但正是由于移动锚点的引入,使得移动节点进行MAP域间切换的延时远大于移动IPv6。另外随着各种实时业务的发展,HMIPv6网络中切换时延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本文针对HMIPv6网络切换延时过长的问题,首先分析HMIPv6网络切换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分析得出占用切换时间最长且最有可能提前的阶段——转交地址的配置和对转交地址重复检测的过程,提出预先配置转交地址的方案来改进HMIPv6的切换技术,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预先配置转交地址转交地址是由接入路由器的路由前缀信息和移动节点的接口ID组合并进行验证得到的。预先配置转交地址有两条途径:移动节点要预先获得接入路由的路由前缀信息;接入路由器预先获得准备切入的移动节点的相关信息。传统的方式是移动节点获取路由信息配置并验证转交地址,本文突破以往的思路,将该项工作提前由预先选出的候选接入路由器来完成。二、预先进行转交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为了不降低重复地址检测过程的重要性,本文改变以往忽略重复地址检测过程来减少切换延时的方式,将此项工作交由候选接入路由器来完成。叁、候选接入路由器的选择本文根据现有主流网络的架构,从有限的邻居接入路由器中进行候选接入路由器的选举,并结合网络中移动节点的移动方向、服务质量参数和计算公式最终确定候选者。四、存储预先配置的转交地址改进后的PA-HMIPv6网络中的接入路由器维护预先配置好的转交地址,存放到相应的转交地址池中,只有目标移动节点主动申请或者维护到期才进行相应的处理。考虑到移动节点在进行网络间切换时的主要性能指标:切换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率。本文将重点考虑切换延迟的减少,同时兼顾数据包丢失率的降低。最后在NS2平台针对层次型MIPv6协议的及其改进协议PA-HMIPv6进行实验仿真,对两种协议的切换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数据表明:PA-HMIPv6协议能够有效缩短切换延时,减少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包丢失率,整体的切换性能优于原协议。(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1-05-01)
黄松华,易侃,王珩,黄皓[3](2011)在《一种嵌套移动路由器的转交地址配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套移动路由器的转交地址配置及随后的重复地址检查对网络移动的时间开销较大。为此,在分析现有移动路由器的转交地址配置方案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接入路由器树模型和Hash函数的嵌套移动路由器转交地址配置方法及其相应的切换算法,以减小时间开销和控制信令开销。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该方法能够降低嵌套移动路由器的转交地址配置及相应切换的延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1年08期)
史献花,袁堂夫,陆建德[4](2010)在《NEMO多转交地址注册的研究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现今网络的多元化问题,并对NEMO网络作了详细的介绍。由分析得出,现在的NEMO网络并不能满足现今网络的多元化需求。由此本文提出了将多转交地址注册应用于NEMO来满足现今网络的多元化问题,并在NS-2平台上进行了仿真。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证明了该结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10年34期)
蔡凯[5](2009)在《基于转交地址池的层次型MIPv6切换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手机等各种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仍能保持互联网接入和连续通信。与IPv4相比,IPv6有更大的地址空间,更有利于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IPv6已成为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IPv6协议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网络和互联网应用将逐步向IPv6网络过渡。与此同时,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逐步走向融合,互联网服务迫切需要移动性支持,而移动通信也需要增强数据和多媒体业务,两者的融合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实现和应用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是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旨在提高移动网络中实时传输的服务质量,即减少切换延迟和数据丢包率,实现无缝切换,而现行的网络协议和切换过程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因此,在下一代网络的环境下,特别是移动IPv6下的切换技术是目前实时应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深入介绍了IPv6协议基本原理和移动IPv6切换问题,标准移动IPv6协议的切换时延较长,容易造成通信连接中断和数据包丢失,无法满足VoIP等实时应用和对数据包丢失敏感应用的要求。论文重点阐述了移动IPv6切换协议扩展技术,如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移动IPv6平滑切换技术、层次型移动IPv6管理模型等,分析和比较了各种切换扩展技术的性能。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和层次型移动IPv6切换技术虽然从不同程度改善了移动IPv6网络的切换性能,但是,这两种技术在某些情况都有一些缺陷,例如当移动终端设备在不同的子网间切换时,由于增加了网络中的信令交互,此时层次型MIPv6的切换性能甚至不如基本IPv6协议。因此,设计出更好的移动IPv6切换方案来满足实际的应用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层次型移动IPv6协议切换过程中,该协议使用无状态自动配置方式为移动节点配置链路转交地址和区域转交地址,而为了确保地址唯一性,需要进行重复地址检测操作,这将产生很大的切换时延。因此可以通过减少DAD对切换造成的影响来提高层次型移动IPv6协议切换性能。本文修改了层次型IPv6切换协议中转交地址配置方式,在每个接入路由器和移动锚点中设置地址池,地址池中存放可在本子网使用的IP地址,当MN检测到自己将要移动到新的子网时,它可以向当前接入路由器请求转交地址,因此就不需要对转交地址进行DAD操作,同时,制定了切换过程中消息通信机制和消息格式。通过对层次型MIPv6和改进的层次型MIPv6这两种协议的切换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案能够大幅减少切换时延,显着改善网络层切换性能。最后,本文使用NS-2网络仿真工具对两种切换协议进行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层次型MIPv6协议中对转交地址进行的DAD操作,减少切换延迟和数据丢包率,提高移动网络中实时通信的服务质量,实现无缝切换。(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3-20)
马晶晶,秦雅娟,李晓林[6](2007)在《MIPv4配置转交地址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IPv4(MIPv4)中存在外地代理转交地址和配置转交地址配置机制,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外地代理转交地址机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性差且部署成本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在RFC2002协议设计的基础上,文章采用DHCP协议实现了配置转交地址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详细设计了缩短重复地址检测过程的几种可行方案,能够极大地缩短切换时延,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电信快报》期刊2007年12期)
郑彬[7](2007)在《支持多转交地址NEMO协议的实现与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以IPv6为基础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和3G移动通信网络的部署和应用,互联网呈现出宽带化,无线化和移动化的特点。多个IP设备组成的网络呈现出整体移动的需求和态势;同时,随着接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WLAN、GPRS、CDMA多种接口的终端设备要求能够通过这些无线接口同时接入互联网。因此,研究移动网络的多接口接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作为移动IPv6协议扩展的网络移动协议(NEMO),可以保证网络在移动时数据通信的连续性。然而现有的NEMO协议实现只支持移动路由器使用一个转交地址与家乡代理进行注册,这样无法支持具有多个接口的移动路由器同时使用这些接口进行通信。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针对现有的NEMO协议进行必要的扩展和修改,在移动路由器的多个接口获得各自的转交地址后,能够使用多个转交地址与家乡代理完成注册,实现同时使用多个接口进行通信。论文首先综述了NEMO协议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随后详细分析了支持多转交地址NEMO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依据IETF草案draft-ietf-monami6-multiplecoa-02设计了支持多转交地址NEMO协议的实现目标和整体框架,按照协议的功能需求划分模块,设计数据结构。之后,详细阐述了需要修改模块的实现原理和流程,最终在内核为2.6.8的Linux平台上实现了支持多转交地址NEMO协议的软件。最后在具有多个WLAN无线接口的移动路由器上对该软件进行了详细的功能性测试,并给出测试结论。(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7-12-01)
官俊,陈健,陈炯,潘雪增[8](2006)在《一种基于转交地址池的层次移动IPv6改进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层次移动IPv6协议中,链路转交地址和区域转交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操作需要的时间占IP层切换延时的绝大部分。提出了一种层次移动IPv6改进协议,引入链路转交地址池和区域转交地址池,从地址池直接获取转交地址,避免了重复地址检测操作。实验表明,相比层次移动IPv6协议,有效缩短了切换延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06年02期)
转交地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HMIPv6是一种基于移动IPv6的新型网络,在移动IPv6的基础上引入移动锚点,减少了移动节点向家乡代理绑定更新的次数,但正是由于移动锚点的引入,使得移动节点进行MAP域间切换的延时远大于移动IPv6。另外随着各种实时业务的发展,HMIPv6网络中切换时延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本文针对HMIPv6网络切换延时过长的问题,首先分析HMIPv6网络切换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分析得出占用切换时间最长且最有可能提前的阶段——转交地址的配置和对转交地址重复检测的过程,提出预先配置转交地址的方案来改进HMIPv6的切换技术,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预先配置转交地址转交地址是由接入路由器的路由前缀信息和移动节点的接口ID组合并进行验证得到的。预先配置转交地址有两条途径:移动节点要预先获得接入路由的路由前缀信息;接入路由器预先获得准备切入的移动节点的相关信息。传统的方式是移动节点获取路由信息配置并验证转交地址,本文突破以往的思路,将该项工作提前由预先选出的候选接入路由器来完成。二、预先进行转交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为了不降低重复地址检测过程的重要性,本文改变以往忽略重复地址检测过程来减少切换延时的方式,将此项工作交由候选接入路由器来完成。叁、候选接入路由器的选择本文根据现有主流网络的架构,从有限的邻居接入路由器中进行候选接入路由器的选举,并结合网络中移动节点的移动方向、服务质量参数和计算公式最终确定候选者。四、存储预先配置的转交地址改进后的PA-HMIPv6网络中的接入路由器维护预先配置好的转交地址,存放到相应的转交地址池中,只有目标移动节点主动申请或者维护到期才进行相应的处理。考虑到移动节点在进行网络间切换时的主要性能指标:切换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率。本文将重点考虑切换延迟的减少,同时兼顾数据包丢失率的降低。最后在NS2平台针对层次型MIPv6协议的及其改进协议PA-HMIPv6进行实验仿真,对两种协议的切换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数据表明:PA-HMIPv6协议能够有效缩短切换延时,减少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包丢失率,整体的切换性能优于原协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交地址论文参考文献
[1].李向丽,高艳红,刘竹林,孙晓林,王伟锋.引入预处理转交地址池的HMIPv6切换技术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2
[2].高艳红.基于预处理转交地址池的HMIPv6切换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1
[3].黄松华,易侃,王珩,黄皓.一种嵌套移动路由器的转交地址配置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1
[4].史献花,袁堂夫,陆建德.NEMO多转交地址注册的研究与仿真[J].微计算机信息.2010
[5].蔡凯.基于转交地址池的层次型MIPv6切换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
[6].马晶晶,秦雅娟,李晓林.MIPv4配置转交地址的研究与实现[J].电信快报.2007
[7].郑彬.支持多转交地址NEMO协议的实现与测试[D].北京交通大学.2007
[8].官俊,陈健,陈炯,潘雪增.一种基于转交地址池的层次移动IPv6改进协议[J].计算机应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