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川芎论文-洪远林

日本川芎论文-洪远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日本川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川芎,日本川芎,川芎嗪,生物碱

日本川芎论文文献综述

洪远林[1](2015)在《中国川芎与日本川芎的生物碱成分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川芎和日本川芎均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头痛、风湿痹痛、瘀滞腹痛、月经不调等证。在我国的中医和日本汉方医学中,二者同名异物。中国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日本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Cnidium officinale Makino的干燥根茎。而在我国朝鲜民族医用药中更是出现异物同用的现象,二者均作为“川芎”用于防病治病工作中。目前,日本川芎在中国吉林延边地区,四川彭州、汉源等地有栽培,易与中国川芎混淆。据文献报道,川芎嗪等生物碱成分是中国川芎的活性成分,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反映中国川芎的“活血化瘀”功效。为此,本论文从生物碱成分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川芎和日本川芎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二者的质量评价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川芎嗪的比较:通过优化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和色谱条件,建立了HPLC-DAD-MS法测定中国川芎和日本川芎中川芎嗪含量的方法。从不同产地及中药材市场收集了26份中国川芎样品和11份日本川芎样品,测定川芎嗪含量。在26份中国川芎样品中,仅6份样品检测出川芎嗪(平均含量为2.75μg-1,n=6);在11份日本川芎样品中,仅5份样品检测出川芎嗪(平均含量为1.52μg·g-1,n=5)。可见,中国川芎和日本川芎中川芎嗪的含量均很低,并且两者无明显差异。说明川芎嗪不是中国川芎和日本川芎的主要功效成分,也不宜作为其质量评价的指标成分。第二、总生物碱的比较:通过考察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各影响因素,建立了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中国川芎和日本川芎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即:药材粉末用酸性乙醇提取总生物碱,提取液经碱性叁氯甲烷萃取,将叁氯甲烷提取物分散在7.0 mL溴甲酚绿酸性染料和4.0mL缓冲液(pH 3.6)中,再用叁氯甲烷萃取;加1.00 g无水硫酸钠至叁氯甲烷提取液中,除水30 mmin;将叁氯甲烷溶液在414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总生物碱的含量。从不同产地及中药材市场收集、测定了13份中国川芎样品和6份日本川芎样品的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以盐酸川芎嗪计,中国川芎总生物碱的含量(0.524%,n=13)比日本川芎总生物碱的含量(0.372%,,n=6)高40.9%,说明以总生物碱为指标,中国川芎的质量优于日本川芎。对不同来源的中国川芎样品之间进行比较,发现从药材产地采挖的样品总生物碱含量(0.645%,n=9)显着高于从药材市场中收集的样品(0.253%,n=4);这可能与药材市场收集的样品的加工、贮藏等因素有关。此外,不同产地中国川芎样品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不同,都江堰(0.806%,n=3)>眉山(0.658%,,n=2)>彭州(0.542%,n=3)。提示中国川芎总生物碱含量可能与产地有关。第叁、红外光谱的比较:运用中红外光谱(FTIR)技术比较了中国川芎与日本川芎药材的整体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中国川芎(n=13)与日本川芎(n=10)的一维红外图谱整体峰形相似。但是,以中国川芎平均图谱为参照图谱,计算各样品的相关系数;发现中国川芎样品的相关系数均高于日本川芎样品;并且,这两种药材的二阶导数谱在1746,1639,1079,1015和868 cm-1处有差异。说明这两种药材的整体化学成分相近。此外,还发现日本川芎药材与其加工品在1200~950 cm-1处的红外吸收差异较大,且以日本川芎药材平均图谱为参照图谱时,加工品的相关系数低于药材。说明日本川芎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第四、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比较:通过对相关因素的考察,优化了测定血小板抑制率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中国川芎和日本川芎药材血小板抑制率的方法。即:药材粉末用70%乙醇提取,将提取物制备成50 mg·mL-1的供试液;家兔心脏取血,血液抗凝后,离心,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PRP于室温放置并调整血小板浓度至200×109/L,再加20 gL供试液、10μLADP溶液(500μmo1·L-1),于4 h内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并计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对3份中国川芎和3份日本川芎样品血小板抑制率测定结果表明,中国川芎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与日本川芎相近,即:1 mg生药的抑制率分别为29.0%(n=3)和29.5%(n=3)。说明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血小板抑制率)为指标,中国川芎和日本川芎功效相当。对中国川芎提取物不同浓度样品的血小板抑制率测定结果表明,醇提物、醇提后的水提物和醇水混合物(先醇提后水提的混合提取物)的样品浓度均与血小板抑制率呈量效关系;中国川芎药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血小板抑制率不同,抑制率大小依次为70%醇提物>醇水混合物>醇提物>水提物>醇提后的水提物。由此可见,中国川芎和日本川芎整体化学成分相近,在川芎嗪含量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是,中国川芎中总生物碱含量高于日本川芎,并且川芎中的总生物碱为活性成分,说明中国川芎的质量优于日本川芎。此外,本论文还对中国川芎和日本川芎的生长环境、栽培及采收、鉴定、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5-01)

洪远林,金玉青,姚艺新,林懋怡,魏伯平[2](2015)在《HPLC-DAD-MS检测川芎和日本川芎中的川芎嗪》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川芎药材中川芎嗪的检测方法,测定川芎和日本川芎中的川芎嗪,阐明川芎嗪是否存在及其含量高低。方法:HPLC-DAD-MS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27∶1∶72),流速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MS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检测。结果:在37份川芎和日本川芎样品中,有11份发现川芎嗪,占29.7%,平均含量为2.19μg/g(n=11)。其中,在27份川芎样品中,有6份检测出川芎嗪(0.60~11.75μg/g);在10份日本川芎样品中,有5份检测出川芎嗪(0.61~3.05μg/g)。川芎嗪的存在与药材产地、性状特征、加工及贮藏方法之间无相关性,可能与土壤中微生物有关。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准确测定川芎和日本川芎中的川芎嗪;这两种药材中川芎嗪的含量很低,不是二者的主要功效成分,也不宜作为其质量评价的指标成分。(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5年01期)

罗禹,王天志,杨兵,陈璐[3](2008)在《川芎和引种日本川芎的RAPD分析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上探讨川芎和引种日本川芎的亲缘关系及不同居群的遗传变异。方法提取35个样本的基因组DNA,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和聚类分析。所选15个引物的RAPD,得出35个样本的聚类树状图。结果川芎和引种的日本川芎有明显的种间遗传差异,居群内遗传变异小,小生境对遗传性状有影响。结论所用方法可为川芎和日本川芎的鉴定及其道地性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罗禹[4](2007)在《川芎与日本川芎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芎和日本川芎是两种具有相似功效的常用药物,同属于芎穹类。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被《中国药典》收载:而日本川芎Cnidium officinale Makino被《日本药局方》收载。本课题对川芎和日本川芎进行了系统的生药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旨在探讨这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为二者的分类、鉴定及优质种质资源的筛选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对川芎和引种栽培于四川的日本川芎进行形态组织学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川芎与日本川芎在叶片,根茎,繁殖方式上有较大区别;根茎横切面的皮层宽窄程度,油细胞分布有差异。2.首次采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采自2个地区的35个DNA样品用筛选的15个RAPD引物进行扩增,进而进行聚类分析。3.首次采用I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技术,对采自2个地区的20个DNA样品用筛选的4个ISSR引物进行扩增,进而进行聚类分析。4.从川芎药材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运用TLC、HPLC、~1H-NMR等方法鉴定了这8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欧当归内酯A(levistolide A),β—谷甾醇(β—sitosterol),孕烷醇酮(pregnenolone),胡萝卜甙(daucosterol),阿魏酸(feru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5.运用HPLC技术,比较了川芎和日本川芎醇提物中的成分,探寻了两者间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显示:两种川芎色谱图中的吸收峰数没有明显差异,但对应吸收峰的面积差异较大。其中1#,4#,5#峰可作为区别两种川芎的特征峰。(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7-05-04)

李芊芊[5](2005)在《川芎茶调散及日本川芎对儿茶酚邻位甲基转移酶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英〕/KatoA…∥JTradMed.-2004,21(1).-34~38帕金森病通常使用左旋多巴治疗,但长期使用左旋多巴会产生副作用。儿茶酚邻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抑制剂可减缓其副作用。有文献报道,川芎茶调散可增加多巴胺含量,但尚未阐明其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2005年04期)

徐宇,方鲁延,谢凌阳[6](2003)在《日本川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建立日本川芎药材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用HPLC法建立日本川芎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结果和结论 所用方法可靠 ,简便 ,为提高日本川芎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03年06期)

李宗友[7](1995)在《日本川芎根茎中的一种新葡聚糖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取日本川芎(Cnidium officinale)的干燥根茎,以热水提取。提取物经溴棕叁甲铵沉淀处理后,在上清液中加入2倍量的乙醇,沉淀物经渗析后,经DEAE-Sephacel柱层析,以稀磷酸盐缓冲液洗脱,洗脱物上Toyopearl(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1995年02期)

[8](1994)在《日本川芎的栽培研究(第2报):施肥时间对生长、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药日本川芎的基源植物为Cnidium officinale,收载于日本药典(Ⅻ)中。研究了1986~1991年北海道田间种植日本川芎施肥时间不同对其生长及根茎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①五月施肥(发芽后在一个半月之内)可明显促进子根茎的生长,对于增加根茎产量最为有效。②七月、八月施肥促进秋季枝条的生长,但对北海道标准栽培(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1994年02期)

[9](1994)在《日本川芎根茎中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酸性多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日本川芎(Cnidium officinale)的根茎中分离出一种命名为cnidirhan AG的酸性多糖。其在电泳和硅胶色谱上显示均一性,分子量测定为5.1×10~4。在碳廓清试验中,cnidirhan AG呈现明显的网状内皮系统增强活性,从图表上可看到阳性对照组(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1994年01期)

日本川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川芎药材中川芎嗪的检测方法,测定川芎和日本川芎中的川芎嗪,阐明川芎嗪是否存在及其含量高低。方法:HPLC-DAD-MS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27∶1∶72),流速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MS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检测。结果:在37份川芎和日本川芎样品中,有11份发现川芎嗪,占29.7%,平均含量为2.19μg/g(n=11)。其中,在27份川芎样品中,有6份检测出川芎嗪(0.60~11.75μg/g);在10份日本川芎样品中,有5份检测出川芎嗪(0.61~3.05μg/g)。川芎嗪的存在与药材产地、性状特征、加工及贮藏方法之间无相关性,可能与土壤中微生物有关。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准确测定川芎和日本川芎中的川芎嗪;这两种药材中川芎嗪的含量很低,不是二者的主要功效成分,也不宜作为其质量评价的指标成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本川芎论文参考文献

[1].洪远林.中国川芎与日本川芎的生物碱成分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比较[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2].洪远林,金玉青,姚艺新,林懋怡,魏伯平.HPLC-DAD-MS检测川芎和日本川芎中的川芎嗪[J].中药材.2015

[3].罗禹,王天志,杨兵,陈璐.川芎和引种日本川芎的RAPD分析与鉴定[J].华西药学杂志.2008

[4].罗禹.川芎与日本川芎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

[5].李芊芊.川芎茶调散及日本川芎对儿茶酚邻位甲基转移酶的抑制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

[6].徐宇,方鲁延,谢凌阳.日本川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3

[7].李宗友.日本川芎根茎中的一种新葡聚糖的鉴定[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

[8]..日本川芎的栽培研究(第2报):施肥时间对生长、产量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

[9]..日本川芎根茎中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酸性多糖[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

标签:;  ;  ;  ;  

日本川芎论文-洪远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