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反应素论文_刘兰兰,耿翊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小板反应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小板,蛋白,肾病,蛋白酶,特发性,内分泌腺,组织。

血小板反应素论文文献综述

刘兰兰,耿翊宁[1](2019)在《经穴针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脑灌注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穴针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脑灌注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脑卒中老年患者按单盲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经穴针刺治疗,末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灌注情况及THBS-1水平、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CA、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62%较对照组74.47%为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CA(36.98±4.16)cm/s、ACA(36.56±5.17)cm/s、MCA(48.19±6.02)cm/s的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32.05±3.62)cm/s、(33.84±5.02)cm/s、(43.02±5.37)cm/s]高,THBS-1水平(210.29±40.11)μg/L较对照组(253.26±38.6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9.85±2.69)分较对照组(13.39±3.51)分低;BI指数(76.26±10.08)分、FCA评分(70.35±10.06)分较对照组(68.95±9.55)分、(60.35±9.51)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10.64%与对照组8.5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针刺治疗老年脑卒中效果较好,可改善脑灌注情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综合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莫正英,王凤琴,艾淑颖[2](2019)在《血小板反应素4对肺癌细胞转移及侵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素4(TSP-4)对肺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xCELLigence系统检测细胞的迁移,用3D球体细胞侵袭分析试剂盒检测细胞的侵袭。结果重组TSP-4水平为10μmol/L作用肺癌细胞系后,与0μmol/L组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在用10μmol/L TSP-4孵育细胞72h后,细胞的迁移能力显着提高(P<0.05);加入10μmol/L TSP-4第7天时,细胞的侵袭能力显着提高。用siRNA干扰的方法,抑制TSP-4在细胞中的表达后,明显抑制了其侵袭、迁移和增殖的能力,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4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糖蛋白,能促进肺癌的侵袭、转移和增殖。(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顾立志,孙虹,严专[3](2019)在《血浆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组织蛋白酶S(cat 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炎症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理确诊的12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cat S、TSP-1、白介素-6(IL-6)、IL-10表达水平,对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不同预后cat S、TSP-1、IL-6、IL-10、APACHEⅡ表达水平及关系。结果感染性休克组血浆中cat S、TSP-1、IL-6、IL-6/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死亡组血浆中cat S、TSP-1、IL-6、IL-6/IL-10、APACHEⅡ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IL-10水平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cat S水平与IL-6/IL-10、APACHEⅡ评分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1水平与IL-6、IL-6/IL-10、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血浆中cat S、TSP-1水平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728(95%CI:0.780~0.912、0.631~0.825),截断值分别为13.60 ng/mL、32.55 ng/mL,此时其敏感性分别为85.4%、68.8%,对应特异性为70.5%、73.1%。二者联合感染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95%CI:0.822~0.938),敏感性为72.9%、特异性为87.2%。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cat S、TSP-1、IL-6高表达,IL-10低表达,IL-6/IL-10水平升高,血浆中cat S、TSP-1表达水平与IL-6/IL-10、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强,陆士娟,钟江华,黄康,羊慧君[4](2019)在《遗传因素对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差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遗传因素(CYP2C19、ABCB1、CES1A2、PON1等基因多态)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差异的影响。方法纳入1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其中男110例(76.9%),女33例(23.1%),血小板反应指数(PRI)均值为(46.91%±21.284%)。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以血小板反应指数(PRI)衡量血小板反应;采用基因芯片法对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ABCB1 C3435T、PON1 Q192R、CES1A2 A(-816)C、GAWS位点:rs342293进行基因分型。收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行统计分析。结果 CYP2C19*2对血小板反应指数(PRI)有显着影响,野生型个体(GG型)PRI平均值(41.6%±23.8%)最低,突变杂合子(AG型)PRI平均值(48.4%±18.0%)次之,突变纯合子(AA型)PRI平均值最高(59.5%±18.9%)。进一步行CYP2C19*2不同基因型内的两两比较,野生型个体GG型的PRI值仍显着低于突变纯合子AA型个体(P=0.02)。其他基因多态对PRI值影响无显着差异。结论 CYP2C19*2(rs4244285)是冠心病PCI术服用氯吡格雷患者发生血小板反应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白洁明,徐超,刘羽,张玉红,王超[5](2019)在《血小板反应蛋白-1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血清内分泌腺来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 TSP-1)对来曲唑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大鼠血清性激素、内分泌腺来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ndocrine gland-deriv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G-VEGF)表达及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空白组20只,模型组将来曲唑1 mg/kg溶于质量分数1%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溶液灌胃,2 mL/d,连续21 d,制备PCOS模型;空白组给予等体积质量分数1%CMC溶液灌胃,连续21 d。造模成功后,2组各处死10只大鼠。将模型组剩余20只大鼠随机分为PCOS组和治疗组各10只,空白组剩余10只大鼠为对照组,治疗组腹腔注射TSP-1溶液0.2 mL/d,PCOS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均连续21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TSP-1及EG-VEGF水平;采血后处死大鼠,取卵巢,称质量后行组织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TSP-1、EG-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动情周期,计算药物处理前后大鼠体质量。结果空白组、对照组大鼠动情周期均正常,模型组应用来曲唑第13天动情周期消失,治疗组应用TSP-1第14天4只大鼠恢复规律的动情周期;PCOS组体质量增加值[(190.90±8.33)g]较治疗组[(165.00±10.36)g]、对照组[(170.30±9.30)g]大(P<0.05),卵巢质量[(0.09±0.01)g]较治疗组[(0.07±0.01)g]、对照组[(0.07±0.01)g]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处理第22天,PCOS组睾酮水平[(92.01±15.46)nmol/L]高于对照组[(60.21±10.17)nmol/L]、治疗组[(62.26±9.68)nmol/L](P<0.05),LH水平[(3.04±0.16)u/L]高于对照组[(2.50±0.20)u/L]、治疗组[(2.52±0.18)u/L](P<0.05),TSP-1水平[(171.84±23.48)μg/L]低于对照组[(251.44±26.04)μg/L]、治疗组[(223.44±20.64)μg/L](P<0.05);治疗组TS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睾酮、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FSH、EG-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OS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卵泡和黄体数量略有增加,囊性扩张卵泡明显减少,颗粒细胞层增厚,排列紧密;3组TSP-1、EG-VEGF蛋白均呈阳性表达,PCOS组EG-VEGF蛋白强阳性表达率(80%)明显高于治疗组(0)和对照组(0)(P<0.05),TSP-1蛋白强阳性表达率(50%)与治疗组(60%)、对照组(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1能改善PCOS大鼠血清性激素紊乱、卵巢排卵功能和卵巢组织形态,对卵巢组织EG-VEGF蛋白的表达有一定影响,其可能通过调节EG-VEGF发挥治疗PCOS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敏,黎玉环,熊光润,郑永强[6](2019)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 (Cat 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 (TS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于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设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at S、TSP-1水平,采用Pearson法对Cat S、TSP-1间关系以及两者与血脂、颈动脉IMT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at S、TSP-1对急性脑梗死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TC、TG、LDL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HDL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at S、TSP-1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at S与TSP-1呈正相关(P<0.05);Cat S、TSP-1分别与TC、TG、LDL、颈动脉IMT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ROC显示Cat S诊断价值明显高于TSP-1,Cat S以69.48 pg/mL为截断值,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82.4%、86.4%、0.688;TSP-1以266.4 ng/mL为截断值,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4.1%、64.4%、0.58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at S、TSP-1水平明显升高,并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at S对疾病的诊断效能较TSP-1强,临床检测两者Cat S、TSP-1水平便于早期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邢前[7](2019)在《血清白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1及血小板反应蛋白2水平对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1及血小板反应蛋白2对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应答者为对照组,30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常规实验室指标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血小板反应蛋白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相关危险因素预测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的价值。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1及血小板反应蛋白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白蛋白下降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血小板反应蛋白2水平升高叁者均是急性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的危险因素(均P<0.05),其预测急性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0.871、0.927(均P<0.05),敏感度分别为66.81%、75.63%、89.17%,特异度分别为93.27%、95.11%、98.37%,其中血小板反应蛋白2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均大于或高于其他两个指标。结论血清白蛋白下降而血小板反应蛋白1、血小板反应蛋白2水平升高时,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的风险增高;叁者对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均具有预测作用,但血小板反应蛋白2的预测价值最高。(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李珺,王艳艳,程虹[8](2019)在《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及其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类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目前研究显示,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PLA2R)和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与IMN发病之间密切相关。目前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与肾小球PLA2R抗原染色已可用于临床诊疗与预后判断,但对于THSD7A的相关检测尚未广泛用于临床。因此,本文将对目前THSD7A在IMN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王桃霞,柴丽军,李桂英,刘晓丽[9](2019)在《他克莫司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水平、血清PLA2R和THSD7A表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61.7%(3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量、叁酰甘油及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A2R、THSD7A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有助于提高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缓解率,降低PLA2R和THSD7A的表达,且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9年07期)

李菲,高丽芳,牛丹,郝敏,申宁宁[10](2019)在《磷脂酶A2受体及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N患者肾组织PLA2R(G-PLA2R)和肾组织THSD7A(G-THSD7A)的表达,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LA2R(S-PLA2R)及血清THSD7A(S-THSD7A)的水平,评价二者在IMN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的153例IMN患者的G-PLA2R阳性率为56.2%,G-PLA2R阳性组的IgG4阳性率为69.8%;G-THSD7A阳性率为4.6%,G-THSD7A阳性组的IgG4阳性率为85.7%。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的36例IMN患者中S-PLA2R、S-THSD7A阳性率分别为69.4%、5.6%。采用G-PLA2R、G-THSD7A、G-PLA2R+IgG4、G-THSD7A+IgG4诊断IMN的灵敏度分别为56.2%、4.6%、39.2%、3.9%,特异度分别为65.2%、100%、78.3%、100%。结论 G-PLA2R和S-PLA2R在IMN患者中均有一定的阳性表达率,为IMN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且与肾组织中IgG4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特异度;G-THSD7A和S-THSD7A在IMN患者中的表达率很低,可作为IMN补充的特异性诊断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血小板反应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素4(TSP-4)对肺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xCELLigence系统检测细胞的迁移,用3D球体细胞侵袭分析试剂盒检测细胞的侵袭。结果重组TSP-4水平为10μmol/L作用肺癌细胞系后,与0μmol/L组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在用10μmol/L TSP-4孵育细胞72h后,细胞的迁移能力显着提高(P<0.05);加入10μmol/L TSP-4第7天时,细胞的侵袭能力显着提高。用siRNA干扰的方法,抑制TSP-4在细胞中的表达后,明显抑制了其侵袭、迁移和增殖的能力,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4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糖蛋白,能促进肺癌的侵袭、转移和增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小板反应素论文参考文献

[1].刘兰兰,耿翊宁.经穴针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脑灌注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影响研究[J].陕西中医.2019

[2].莫正英,王凤琴,艾淑颖.血小板反应素4对肺癌细胞转移及侵袭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9

[3].顾立志,孙虹,严专.血浆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热带医学杂志.2019

[4].李强,陆士娟,钟江华,黄康,羊慧君.遗传因素对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差异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9

[5].白洁明,徐超,刘羽,张玉红,王超.血小板反应蛋白-1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血清内分泌腺来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6].李敏,黎玉环,熊光润,郑永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

[7].邢前.血清白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1及血小板反应蛋白2水平对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的预测价值[J].广西医学.2019

[8].李珺,王艳艳,程虹.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及其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

[9].王桃霞,柴丽军,李桂英,刘晓丽.他克莫司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

[10].李菲,高丽芳,牛丹,郝敏,申宁宁.磷脂酶A2受体及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家族成员(Themembersofsemap...血小板反应素4基因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thrombospondin-1对照组和各实验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标签:;  ;  ;  ;  ;  ;  ;  

血小板反应素论文_刘兰兰,耿翊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