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那菊苣论文_汝姣

导读:本文包含了普那菊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杆菌,转基因,抗逆性,水肥,糖蜜,品质,麸皮。

普那菊苣论文文献综述

汝姣[1](2017)在《水肥耦合对“黔育1号”与“普那”菊苣品质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为探明水肥耦合对“黔育1号”和“普那”两个菊苣品种的影响,通过对菊苣进行水分、氮肥、磷肥、钾肥4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处理,研究不同水肥耦合对两种菊苣生产性能、生理特性、营养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以期得到最优水肥组合,为菊苣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分是影响菊苣株高和鲜草量的主要因素,氮、磷、钾对株高和鲜草量的影响较小。株高最高的菊苣品种是黔育1号,对应的水肥组合为处理8:W3N2P1K3;而普那菊苣的鲜草量最大,对应水肥处理为处理7:W3N1P3K2。2.氮肥是影响两种菊苣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钾肥,在菊苣刈割前后两茬中,水分对两种菊苣叶绿素a的影响变小,对叶绿素b的影响变大;水分也是影响菊苣可溶性糖含量的主要因素,磷肥对两种菊苣糖含量的影响随刈割变小,钾肥的影响效果则相反。3.氮肥是影响菊苣粗蛋白含量的主要因素,提高黔育1号的磷肥施入量和普那的灌溉量有利于粗蛋白的积累;水肥因素对菊苣第二茬粗纤维的影响效果较第一茬更大;水分和钾肥是影响菊苣粗脂肪含量的主要因素;影响粗灰分的主要因素在第一茬和第二茬不同,分别为水分和氮肥;菊苣干物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同时增加磷肥施入量可改善菊苣干物质含量;菊苣钙含量在第一茬受水分的影响最大,第二茬受肥料的影响较大。4.施肥可直接提高菊苣土壤中相应元素的含量,水肥配比会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幅度,黔育1号和普那土壤全氮分别在W3N3P2K1和W2N3P1K2变化最大,速效磷含量分别在处理W1N3P3K3和W2N2P3K1变化最大;刈割后钾的含量有上升趋势,速效钾较全钾变化更明显。5.四因素对黔育1号综合指标的影响大小为:水分>氮肥>钾肥>磷肥,其最优水肥处理为:水分40%+氮肥300 kg/hm~2+磷肥600kg/hm~2+钾肥150 kg/hm~2;对普那的影响依次为:水分>氮肥>磷肥>钾肥,普那的最优水肥处理为:水分40%+氮肥500kg/hm~2+磷肥300kg/hm~2+钾肥200 kg/hm~2。(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5)

何真,张丽君,张晓玲[2](2016)在《普那菊苣再生体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普那菊苣叶片、叶柄、茎段为外植体,比较了在含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芽分化以及根再生的情况,优化普那菊苣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0.1%Hg Cl2灭菌8 min时,能有效地去除外植体表面上的微生物,而且对外植体的伤害较轻;叶片、叶柄和茎段均能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其中,叶片外植体诱导效果最佳,茎段外植体诱导效果最差;普那菊苣叶片的极性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以及不定芽的产生没有显着影响;外植体类型是影响愈伤组织、芽分化以及根再生的主要因素。优化的普那菊苣再生体系为:使用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和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IBA 0.2 mg/L+Ag NO30.5 mg/L+Vc 0.3 mg/L或MS+KT1.0 mg/L+IAA 0.3 mg/L+CH 100 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2 mg/L或MS+IBA 0.2 mg/L。(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徐然,陈鹏飞,周静,杨富裕,梁超[3](2013)在《麸皮和糖蜜对普那菊苣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按4×4两因子试验设计,在普那菊苣中添加麸皮和糖蜜进行青贮。麸皮作为一个因子,添加量为0、20%、25%和30%(占鲜重),分别用A,B,C,D表示;糖蜜为另一个因子,添加量为0、2%、5%和8%(占鲜重),分别用a,b,c,d表示。共16个处理,青贮后60 d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剂均显着降低了青贮料的pH值、NH_3-N、酸性洗涤纤维、乙酸含量,显着增加了乳酸含量;除了Ca处理外,其余处理均显着降低了青贮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麸皮添加量的增加,丙酸含量逐渐降低。本试验表明,2种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普那菊苣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且以麸皮添加量为25%、糖蜜添加量为5%时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2-20)

陈志祯,何胜礼,黄河斋,陈克庆,陈进碧[4](2012)在《不同栽培模式对黔引普那菊苣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取撒播、条播、穴播和育苗移栽4种栽培模式种植黔引普那菊苣,观测其生育期、再生速度、产草量。结果表明:黔引普那菊苣在黔南温热地区4种栽培模式上均能很好地完成生育期,不同栽培模式之间生育天数、生长天数以及再生速度差异不显着(P>0.05)。4种栽培模式以穴播产量最高,撒播次之,育苗移栽最低,条播、撒播、穴播分别比育苗移栽提高8194、9134和10146kg/hm2,差异显着(P>0.05)。建议田间规模种植时采取穴播。(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王亦学,郝耀山[5](2012)在《导入APX基因提高了普那菊苣植株的抗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把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来自棉花(Gossypiumspp.)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基因导入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结果表明:经过卡那霉素(Km)筛选和对抗性植株的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APX基因成功地整合到普那菊苣基因组中。转APX基因普那菊苣植株对NaCl和甘露醇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在NaCl浓度为500mmol.L-1、甘露醇浓度为30g.L-1的条件下,转APX基因不定芽能够正常生根和生长,转基因植物叶片外植体能够形成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而野生型植株不定芽不能正常生根、已生根幼苗不能正常成长,野生型植株叶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李贵全,孙毅[6](2011)在《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叶片为试验材料,接种于含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芽分化以及根再生的诱导,分析了不同激素浓度及其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以及根再生效果的影响。以已经建立的再生体系为基础,以农杆菌菌株LBA4404(含质粒pBin438-TaNHX2)侵染转化普那菊苣,探索普那菊苣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对外植体适宜的预培养时间为2~3d,与农杆菌的共培养时间也应控制在2~3d;侵染时间控制在8min左右;卡那霉素(Km)阳性筛选的适宜选择浓度为60mg.L-1。乙酰丁香酮(AS)200μmol.L-1是促进农杆菌转化的最佳浓度,200 W超声波处理、20次负压处理也可提高农杆菌转化率效果。26mg.L-1 Km是野生型普那菊苣苗能够存活的上限,头孢唑林钠和头孢噻肟钠在500~1000mg.L-1浓度范围内、羧苄青霉素300mg.L-1和氨苄青霉素在40~60mg.L-1浓度范围内均能较好的诱导出愈伤组织和芽。将来自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Na+/H+逆向转运蛋白(vacuolar Na+/H+exchanger or antiporter,简称NHX,NHE或NHA)导入普那菊苣;经抗生素筛选以及针对TaNHX2基因的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获得了28株转TaNHX2基因的普那菊苣植株。(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郝曜山,王亦学[7](2011)在《导入TaNHX2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普那菊苣的耐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的日益严重,对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显着影响,因此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盐碱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对改善作物的生存能力和生态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的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vacuolar Na+/H+exchanger or antiporter,简称NHX、NHE或NHA),对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植株进行了遗传转化。经抗生素筛选以及针对TaNHX2基因的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获得了28株转TaNHX2基因的普那菊苣植株。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普那菊苣野生型和T0代种子、愈伤组织和幼苗生长情况胁迫的研究,结果表明:转TaNHX2基因普那菊苣植株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比野生型明显提高。在300 mmol/LNaC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种子的出芽率、外植体出愈率和分化率是野生型植株的2—4倍,而500 mmol/L NaCl浓度为野生型和转基因外植体能否生长的临界点。在此临界值下野生型外植体或不能形成愈伤组织、或幼苗不能正常生根、或已生根幼苗不能正常成长,而转基因外植体可以继续形成愈伤组织并正常生根生长。同时对500 mmol/L NaCl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普那菊苣幼苗其体内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植株的MDA含量降低了1—3倍,POD活性提高了1—3倍,SOD活性提高了2—3倍,分析发现普那菊苣的耐盐性与其体内的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18期)

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郝耀山,王亦学[8](2011)在《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来自于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无菌苗叶片切段为试验材料,接种于含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芽分化以及根再生的诱导,分析了不同激素浓度及其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以及根再生效果的影响。以已经建立起来的再生体系为基础,以(本文来源于《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1-08-04)

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郝耀山,王亦学[9](2011)在《导入TaNHX2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普那菊苣的耐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的日益严重,对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显着影响,因此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盐碱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对改善作物的生存能力和生态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的Na~+/H~+逆向(本文来源于《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1-08-04)

张燕[10](2011)在《太原地区普那菊苣烂根病诊断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普那菊苣烂根病在山西太原地区发病的症状,并分析发病原因和影响发病的各种因素,提出引起该病的害虫为双翅目眼蕈蚊科种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草业与畜牧》期刊2011年03期)

普那菊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普那菊苣叶片、叶柄、茎段为外植体,比较了在含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芽分化以及根再生的情况,优化普那菊苣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0.1%Hg Cl2灭菌8 min时,能有效地去除外植体表面上的微生物,而且对外植体的伤害较轻;叶片、叶柄和茎段均能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其中,叶片外植体诱导效果最佳,茎段外植体诱导效果最差;普那菊苣叶片的极性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以及不定芽的产生没有显着影响;外植体类型是影响愈伤组织、芽分化以及根再生的主要因素。优化的普那菊苣再生体系为:使用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和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IBA 0.2 mg/L+Ag NO30.5 mg/L+Vc 0.3 mg/L或MS+KT1.0 mg/L+IAA 0.3 mg/L+CH 100 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2 mg/L或MS+IBA 0.2 mg/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普那菊苣论文参考文献

[1].汝姣.水肥耦合对“黔育1号”与“普那”菊苣品质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7

[2].何真,张丽君,张晓玲.普那菊苣再生体系的优化[J].山西农业科学.2016

[3].徐然,陈鹏飞,周静,杨富裕,梁超.麸皮和糖蜜对普那菊苣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C].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4].陈志祯,何胜礼,黄河斋,陈克庆,陈进碧.不同栽培模式对黔引普那菊苣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

[5].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王亦学,郝耀山.导入APX基因提高了普那菊苣植株的抗逆性[J].草地学报.2012

[6].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李贵全,孙毅.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草地学报.2011

[7].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郝曜山,王亦学.导入TaNHX2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普那菊苣的耐盐性[J].生态学报.2011

[8].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郝耀山,王亦学.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C].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

[9].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郝耀山,王亦学.导入TaNHX2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普那菊苣的耐盐性[C].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

[10].张燕.太原地区普那菊苣烂根病诊断及防治[J].草业与畜牧.2011

论文知识图

2 转化植株的 PCR 检测C分-带结果不同消毒剂对普那菊苣幼苗生长...普那菊苣不同时期的生长速率 ...9 普那菊苣组织培养植株再生注: ...普那菊苣不同生育期株高钙、磷...

标签:;  ;  ;  ;  ;  ;  ;  

普那菊苣论文_汝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