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渗流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致密,能力,砂岩,饱和度,孔隙,塔里木盆地,岩心。
渗流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李熙喆,高树生,叶礼友,刘华勋[1](2019)在《致密砂岩气藏产水机理及其对渗流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低孔、低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在岩性构造背景下,气水关系复杂,地层中气水赋存状态多样。烃类充注成藏时,很难将地层中的水完全驱替出来,会有部分滞留水残存在地层中。对于不存在边底水、层间水等自由水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中的可动水是气井产水的主要来源。气井见水将严重影响气井的产能和泄流半径,导致井底压力和产量迅速下降,生产压差和废弃压力显着增加,缩短了气井生产周期。为此,调研了国内外学者对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水赋存状态和产出机理、可动水产出规律及控制因素、可动水对储层渗流能力影响等多方面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在分析和总结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开发过程中的产水问题及其对开发的影响,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及改进建议,以期改善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出程度。(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朱维耀,杨西一[2](2019)在《水对致密气藏气相渗流能力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边底水和压裂液等流体的侵入对超低含水饱和度气藏气相渗流能力的影响,选取渗透率约为0. 100 m D的致密砂岩岩心,对岩心水驱过程中渗透率变化、气水两相渗流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水和去离子水引起的岩样渗透率变化模式相似,地层水引起的渗透率下降幅度小于去离子水引起的渗透率下降幅度;束缚水饱和度时,随含水饱和度增加气相渗透率下降明显,渗透率大的岩心下降规律是"先慢后快",渗透率小的岩心下降规律是"先快后慢";水的侵入对气相渗流能力影响严重,且随含水饱和度降低,气相渗透恢复率低于10%,渗透率损失高达90%以上。其中,由于气水两相相互作用导致的渗透率损失约为50%;由于微观结构变化导致的渗透率下降约为15%~40%。压裂液的性质对于储层开发具有重要影响,储层开发前,应配备合适的压裂液。(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3期)
吕金龙,卢祥国,王威,谢坤,胡勇[3](2019)在《裂缝对致密储层渗流能力影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渗透气藏开发技术需求,以气藏工程为理论指导,采用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致密气藏地质特征和裂缝分布特点,开展了裂缝对储层渗流能力改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岩心渗透率理论值高于实测值,原因在于实际裂缝壁面粗糙增加了气体流动阻力,导致实测渗透率值较小;裂缝全贯穿时,裂缝宽度和数量对岩心渗透率影响较大,裂缝未贯穿时,裂缝贯穿程度和分布位置对岩心渗透率影响较小;裂缝分布位置对岩心产气能力影响较小;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岩心渗透率受基质渗透率影响程度较大,随裂缝宽度、贯穿程度和数量增加,岩心产气能力增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裂缝距离底水越远,岩心受水侵影响程度越小,产气量越大,产气时间越长。研究认为,裂缝能改善储层渗流能力,量化评价裂缝对储层渗流能力影响有利于提高气藏开发效果。(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2期)
李明军,何胜林,雷昊,马文宏[4](2018)在《涠洲低渗油藏注水水质对渗流能力影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注水是油田开发中常用的方法,为指导涠洲低渗油藏现场注水作业,进行了注水水质对储层渗流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发现黏土矿物、固体悬浮物、细菌以及海水对储层渗流能力影响最大。水驱后胶结黏土矿物含量下降,骨架矿物组分含量上升,颗粒迁移的矿物含量下降,晶格膨胀的矿物含量增加。岩芯渗透率越低,对产能的伤害越大;悬浮物颗粒粒径越大,对产能的伤害越大;悬浮物颗粒浓度越高,对产能的伤害越大。注海水和海水中细菌含量对储层都有很大的伤害。(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8年11期)
康毅力,涂莹谦,游利军,李相臣,皇凡生[5](2018)在《改善煤岩储层渗流能力的氧化液处理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岩储层物理增产难,利用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改造煤岩储层可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但目前基于煤层气领域的氧化研究却相对较少,系统评价氧化作用对煤岩储层渗流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则更为鲜见。为此,选取新疆托克逊黑山矿区侏罗系西山窑组煤样,分别开展了柱状煤样和粉状煤样与过氧化氢作用实验,测试了柱状煤样渗透率、粉状煤样溶蚀率和浸泡液性能参数等,并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润湿角测量等手段,分析煤岩与过氧化氢的反应机制和改善煤岩渗流能力的机理,进而对比氧化作用与酸化作用的改造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煤岩氧化后渗透率明显提高,为初始渗透率的1.4~3.2倍;(2)氧化后煤岩产生大量微裂隙和溶蚀孔,可显着改善孔隙连通性,煤岩表面缔合态羟基和羧基增多,表面水湿性变弱;(3)有机质、黄铁矿等组分易被氧化消耗,同时产生的H+、小分子脂肪酸等又进一步溶蚀无机矿物组分;(4)氧化作用兼具酸化作用溶解无机矿物的优势,产生煤粉程度较弱、可控。结论认为,强氧化剂作用于煤岩储层具有成为一种新的煤岩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8年09期)
陈希光,王俊鹏,张荣虎,王珂,宋兵[6](2018)在《超深层裂缝-孔隙型储层渗流能力评价及意义——以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是"西气东输"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地,其中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克深大气田区,也是塔里木盆地"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勘探目标区块之一。目前主力产气层段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该段储层为砂岩层,埋深普遍超过5000m,目前已钻井证实埋深超过8000m,储层基质为低孔低渗,实测渗透率普遍低于0.1×10-3μm2,构造裂缝整体发育,且显着的改善储层渗透率,因此,属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属超深层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储层。在碎屑岩储层开发中具有较强地质意义和代表性。根据测井和岩信资料识别出优质砂体的构造格架基础上,进行相控储层(基质)地质建模。通过在井上资料识别稳产砂体及分布特征,结合多技术手段实验分析数据,将FracaFlow软件与PETREL软件交互模拟分析,总结出了气藏区储层产能变化规律,从而建立气藏区储层双重介质模型。此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因为地震资料品质差、埋藏深所带来的地质建模随机性大、储层产气能力难以定量评价的问题。同时,针对该类储层裂缝发育导致储层较强非均质性特征,采用露头、井下及实验分析等技术方法约束条件下的裂缝数值模拟,结合基于砂体构型的储层基质建模,为超深层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储层建模建立了较科学的技术流程,为高效井部署及开发方案提交、调整提供了储层模型,建模结果与完钻井符合率达85%以上,支撑了克深5、8、9和博孜1区块开发井位的高效部署和各区块开发方案提交及调整,技术应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对同类储层其它研究区的增储上产具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吴康,熊伟,胡志明,高树生[7](2018)在《不同含水饱和度对页岩渗流能力影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建立了不同含水饱和度的页岩岩心,测量其流态曲线,探讨了页岩含水饱和度对页岩气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页岩岩心含水饱和度低于"束缚水饱和度"时,流体被基质吸收成为不可动水,不会随气体的产出而流动,也不会严重影响气体的主要产出通道;当页岩岩心含水饱和度高于"束缚水饱和度"时,部分流体滞留在裂缝表面和孔道,堵塞主流通道,从而严重影响气体渗流;当页岩储层含水饱和度高于基质"束缚水饱和度"时,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压裂液返排率;反之,压裂液返排率高低对气井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8年07期)
江蓉蓉,李涛,严焕榕,卜淘[8](2018)在《川西地区侏罗系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特征对渗流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川西地区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储层,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等实验分析,对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评价低渗储层渗流特征时,储层渗透率与孔隙度、喉道半径的相关性不高,但渗透率与恒速压汞得到的孔喉比值具有较好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受岩石学特征和储层成岩作用的控制,川西侏罗系致密砂岩低渗储层的孔隙、喉道类型多样,孔喉结构复杂,储层渗透性受喉道与孔隙的匹配控制。孔喉比值不仅反映了储层喉道、孔隙特征,还能表征孔隙与喉道匹配的均匀程度。储层孔喉比值较小,表明孔隙和喉道匹配均匀程度高,储层的渗透性较好。反之,储层孔喉比值较大,表明孔隙和喉道匹配均匀程度差,储层的渗透性较差。因此,对于孔喉结构复杂的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孔喉比值能较好地反映储层的渗流能力。开展孔隙、喉道及孔隙和喉道匹配关系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分析致密砂岩低渗储层渗流能力。(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期刊2018年02期)
任淑悦,孙卫,刘登科,郭云峰[9](2018)在《苏里格西区苏48区块盒8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对渗流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清晰地认识苏里格气田苏48区块盒8段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其对渗流能力的影响,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基础上选取相应样品进行了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及相渗实验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包括4类孔隙结构,每类储层对应的储集空间都有一定的差异,且储渗性能逐一变差;此外,孔喉特征参数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及束缚水饱和度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说明微观孔隙结构对储层的渗流能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岩心样品b和c均属于Ⅲ类,岩心样品c孔喉比(318.4)小于岩心样品b(332),岩心样品b喉道半径(0.5μm)小于c(0.79μm),岩心样品b孔喉体积比(0.25)小于c(0.6),岩心样品b可动流体饱和度(15.6%)小于c(23.69%),说明当孔隙半径及孔喉分选相近时,喉道是影响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关键要素。(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8年02期)
郇金来,杨朝强,吴其林,甘永年,王玉[10](2017)在《基于恒速压汞技术的低渗储层孔隙结构与渗流能力——以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珠海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南海西部各典型低渗透油气藏普遍存在微观渗流规律认识不清、油气开发潜力模糊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低渗油气田的后续开发部署。通过应用恒速压汞技术对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珠海组低渗凝析气藏储层孔隙结构及渗流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渗透率不同的岩心样品孔隙半径差别很小,喉道是决定研究区储层渗透率的主要因素,主流喉道半径可以作为评价低渗透储层渗流能力和开发难度的关键物性参数;(2)在渗透率>1×10~(-3)μm~2的气藏范围内,文昌A凹陷珠海组开发难度较小;而渗透率在0.1×10~(-3)μm~2附近的特低—极特低渗透油藏范围内,文昌A凹陷珠海组(文昌WC-Y1井ZH3)开发难度很大。(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7年10期)
渗流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边底水和压裂液等流体的侵入对超低含水饱和度气藏气相渗流能力的影响,选取渗透率约为0. 100 m D的致密砂岩岩心,对岩心水驱过程中渗透率变化、气水两相渗流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水和去离子水引起的岩样渗透率变化模式相似,地层水引起的渗透率下降幅度小于去离子水引起的渗透率下降幅度;束缚水饱和度时,随含水饱和度增加气相渗透率下降明显,渗透率大的岩心下降规律是"先慢后快",渗透率小的岩心下降规律是"先快后慢";水的侵入对气相渗流能力影响严重,且随含水饱和度降低,气相渗透恢复率低于10%,渗透率损失高达90%以上。其中,由于气水两相相互作用导致的渗透率损失约为50%;由于微观结构变化导致的渗透率下降约为15%~40%。压裂液的性质对于储层开发具有重要影响,储层开发前,应配备合适的压裂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渗流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张杰,李熙喆,高树生,叶礼友,刘华勋.致密砂岩气藏产水机理及其对渗流能力的影响[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
[2].朱维耀,杨西一.水对致密气藏气相渗流能力作用机理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9
[3].吕金龙,卢祥国,王威,谢坤,胡勇.裂缝对致密储层渗流能力影响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9
[4].李明军,何胜林,雷昊,马文宏.涠洲低渗油藏注水水质对渗流能力影响实验研究[J].中国矿业.2018
[5].康毅力,涂莹谦,游利军,李相臣,皇凡生.改善煤岩储层渗流能力的氧化液处理实验研究[J].天然气工业.2018
[6].陈希光,王俊鹏,张荣虎,王珂,宋兵.超深层裂缝-孔隙型储层渗流能力评价及意义——以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为例[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吴康,熊伟,胡志明,高树生.不同含水饱和度对页岩渗流能力影响实验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8].江蓉蓉,李涛,严焕榕,卜淘.川西地区侏罗系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特征对渗流能力的影响[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8
[9].任淑悦,孙卫,刘登科,郭云峰.苏里格西区苏48区块盒8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对渗流能力的影响[J].地质科技情报.2018
[10].郇金来,杨朝强,吴其林,甘永年,王玉.基于恒速压汞技术的低渗储层孔隙结构与渗流能力——以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珠海组为例[J].海洋地质前沿.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