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堆论文_仇亮,胡安平,寻之朋

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颗粒,摩擦系数,静摩擦力,玉米,层状,物质,关系。

颗粒堆论文文献综述

仇亮,胡安平,寻之朋[1](2019)在《石英砂颗粒堆休止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干燥石英砂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止漏斗法进行堆积,对颗粒堆堆积过程进行录像,将录像处理为图片,用图像分析法在图像上测定颗粒堆的休止角.研究了颗粒的直径、承载板的材料、漏斗口和承载板的距离及漏斗口口径对石英砂堆休止角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对同一承载板,休止角随着石英砂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对相同粒径的石英砂,休止角随着承载板的粗糙程度变化而变化,越粗糙的表面休止角越大,其背后的物理原因是承载板的光滑程度不同,摩擦系数不同;对相同的承载板和石英砂粒径,漏斗口距承载板的高度和漏斗口口径对休止角没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19年08期)

赵惠君[2](2018)在《玉米颗粒与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堆内接触力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颗粒的力学特性参数是玉米加工机械设计和分析的基础数据,目前难以直接通过物理试验的方法得到不规则玉米颗粒滚动摩擦系数的准确值,而其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物理试验的方法探究颗粒在自由堆积过程中,不同形状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堆接触力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测定了吉单92玉米颗粒的含水率、密度和外形尺寸,并按颗粒的外形尺寸将玉米颗粒分为叁类:球形玉米颗粒、锥形玉米颗粒和矩形玉米颗粒。2)利用自行搭建的农业颗粒物料接触参数测试平台,测定颗粒间以及颗粒与镀锌钢板间静摩擦系数和碰撞恢复系数,其结果表明玉米颗粒间的静摩擦系数和碰撞恢复系数均小于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相应接触参数,其中球形玉米颗粒间静摩擦系数最小(其值为0.251),矩形玉米颗粒间碰撞恢复系数最小(其值为0.392)。3)以滚动摩擦系数为因素,以物理堆积试验测得的休止角(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为指标,基于黄金分割法运用EDEM进行模拟颗粒堆积试验,缩小颗粒间及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范围,并建立滚动摩擦系数与休止角的关系方程,对叁种形状颗粒间以及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进行标定,确定玉米颗粒形状越不规则其滚动摩擦系数越大,其中锥形玉米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最大(其值为0.1035),并通过物理试验对比验证标定值准确。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EDEM离散元软件,对叁种形状玉米颗粒混合物在镀锌钢板上堆积过程进行了模拟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叁种形状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堆内接触力及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滚动摩擦系数的增加,颗粒与基底法向和切向接触力平均值均先增加后逐渐趋于定值(0.005 N、0.0015 N),强力环半径近似线性减小,颗粒与基底强接触力所占百分比不变。5)以玉米颗粒与基底法向、切向接触力的平均值和强力环半径为指标,进行叁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模拟试验,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基于结合响应曲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随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的增加,玉米颗粒与基底间法向和切向接触力的平均值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而其强力环半径均先增加后减小。本文进一步完善了对不规则形状农业颗粒物料力学特性的分析,并可为粮仓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立军,赵惠君,武振超,吴宝鑫,李瑞[3](2018)在《颗粒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堆内部受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贮存过程中不同形状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堆基底接触力分布的影响,采用离散元法数值模拟标定球形、锥形和矩形玉米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玉米颗粒形状越不规则,滚动摩擦系数越大,其中锥形玉米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最大。以3种形状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为因素,以玉米颗粒与基底法向、切向接触力平均值为指标,作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模拟试验,运用Design-Expert8.0.6软件数据处理,基于结合响应曲面法分析试验结果。随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增加,玉米颗粒与基底间法向和切向接触力平均值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且模拟试验得玉米颗粒与基底法向接触力分布规律与物理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粮仓设计及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陈辉,赵先琼,刘义伦[4](2015)在《变重力场中散体颗粒堆的安息角及接触力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重力与散体颗粒堆安息角的关系,针对颗粒系统的随机性和离散性特点,通过叁维离散单元法建立颗粒的运动模型,对颗粒在不同重力场中的堆积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颗粒堆的安息角及接触力概率分布.结果表明:颗粒堆内接触力构成的力链呈非规则网络状,其中,接触力近似对数正态分布,约65%接触力低于平均值;接触点中约70%处于临界滑移,其余接触点切向力与法向力的比值为均匀分布;不同重力场中颗粒堆接触力的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即接触力相对重力无量纲化之后,其分布函数高度相符;颗粒堆的微观结构具有随机性差异,但是安息角不受重力大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赵啦啦,赵跃民,刘初升,李珺[5](2014)在《湿颗粒堆力学特性的离散元法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基于线性黏聚接触模型的离散元法对不同颗粒系统的堆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颗粒形状和湿颗粒间液桥力对颗粒堆积形态的影响机理,获得了球形和块状湿颗粒堆基底表面所受的法向力以及堆中颗粒间的法向力和切向力"中心凹陷"式的分布规律,讨论了颗粒形状和黏聚能量密度对基底表面作用力和颗粒间作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形状和液桥力对颗粒堆的堆积形态具有显着的影响.堆积角随着黏聚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相同条件下的块状颗粒堆积角大于球形颗粒.颗粒形状和黏聚能量密度对基底表面所受作用力和堆中颗粒间的作用力变化及最大幅值均有影响作用.当黏聚能量密度值逐渐增大时,颗粒堆的作用力最大幅值均逐渐增大,并且块状颗粒堆的作用力最大幅值大于球形颗粒堆.当黏聚能量密度值过大时,颗粒堆力学特性更加复杂,液桥力对颗粒堆积特性的影响作用大于颗粒形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潘北诚,史庆藩,孙刚[6](2014)在《颗粒堆准静态崩塌及慢速流动过程中的堆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并结合颗粒跟踪与成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堆积程度的颗粒堆在准静态崩塌过程中的滑移行为.实验发现在颗粒堆中一部分颗粒沿着斜下方向滑动,而另一部分颗粒则几乎没有滑动.精确的数据分析还表明颗粒堆的滑动部分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在每一滑动层中颗粒的滑移量基本相同,且各滑动层之间近似相互平行.这些滑动层与水平面的夹角约在40—50之间,与静态层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致.各滑动层中颗粒的滑移量随其距静态层表面的距离而线性的增加.不同堆积程度的颗粒堆的静态部分基本上不随堆积体积而改变.(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厉玲玲[7](2013)在《碎石颗粒堆的崩塌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模拟了碎石颗粒堆在匀速加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崩塌情况;研究了崩塌产生的频率及幅度,分析了影响崩塌产生的因素.结果表明荷载大小及碎石颗粒表面情况对碎石颗粒堆的崩塌产生显着影响.对匀速荷载下碎石颗粒堆的崩塌响应给出了理论解释.(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谈荣日,胡林[8](2011)在《探测棒在湿颗粒堆中的最大静摩擦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研究了探测棒在湿颗粒堆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结果表明,探测棒在湿颗粒堆中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随颗粒填充高度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当湿颗粒堆的填充高度相同时,圆棒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最大,叁角棒次之,方棒最小。研究还发现,在含水量不同的湿颗粒堆中,液桥力和浮力存在着一种竞争作用,它们都对最大静摩擦力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期刊2011年04期)

左静,符力平,蒋亦民,彭政,李湘群[9](2011)在《楔形颗粒堆应力关系模型的非线性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静态颗粒堆的应力分布是目前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有关文献曾对此提出多种不同的唯象应力关系模型,包括着名的固定主轴模型和新近提出的切应力模型等。本文从颗粒弹性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些模型作为其近似解的可能性和改善的途径,结果表明它们在堆内部都能较好地满足弹性方程,在靠近自由边界时有明显偏差,但可通过降低侧边界附近的切应力强度的方法加以改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孔维姝,胡林[10](2010)在《颗粒堆的体积分数与制备流量关系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粒物质是由大量离散固体颗粒组成的复杂体系,它有许多不同于固体、液体、气体的奇特性质,颗粒物质的独特性质之一是颗粒物质的行为与它形成历史有关,表面上看起来完全相同的颗粒堆,由于制备颗粒堆的方式不同,其内部结构可以有很大差别,导致它的行为也相差甚远.颗粒物质的体积分数(颗粒堆中每颗颗粒的体积之和与颗粒堆所占的空间体积的比值)是(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液体和软物质物理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10-20)

颗粒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玉米颗粒的力学特性参数是玉米加工机械设计和分析的基础数据,目前难以直接通过物理试验的方法得到不规则玉米颗粒滚动摩擦系数的准确值,而其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物理试验的方法探究颗粒在自由堆积过程中,不同形状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堆接触力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测定了吉单92玉米颗粒的含水率、密度和外形尺寸,并按颗粒的外形尺寸将玉米颗粒分为叁类:球形玉米颗粒、锥形玉米颗粒和矩形玉米颗粒。2)利用自行搭建的农业颗粒物料接触参数测试平台,测定颗粒间以及颗粒与镀锌钢板间静摩擦系数和碰撞恢复系数,其结果表明玉米颗粒间的静摩擦系数和碰撞恢复系数均小于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相应接触参数,其中球形玉米颗粒间静摩擦系数最小(其值为0.251),矩形玉米颗粒间碰撞恢复系数最小(其值为0.392)。3)以滚动摩擦系数为因素,以物理堆积试验测得的休止角(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为指标,基于黄金分割法运用EDEM进行模拟颗粒堆积试验,缩小颗粒间及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范围,并建立滚动摩擦系数与休止角的关系方程,对叁种形状颗粒间以及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进行标定,确定玉米颗粒形状越不规则其滚动摩擦系数越大,其中锥形玉米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最大(其值为0.1035),并通过物理试验对比验证标定值准确。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EDEM离散元软件,对叁种形状玉米颗粒混合物在镀锌钢板上堆积过程进行了模拟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叁种形状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堆内接触力及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滚动摩擦系数的增加,颗粒与基底法向和切向接触力平均值均先增加后逐渐趋于定值(0.005 N、0.0015 N),强力环半径近似线性减小,颗粒与基底强接触力所占百分比不变。5)以玉米颗粒与基底法向、切向接触力的平均值和强力环半径为指标,进行叁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模拟试验,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基于结合响应曲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随玉米颗粒与镀锌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的增加,玉米颗粒与基底间法向和切向接触力的平均值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而其强力环半径均先增加后减小。本文进一步完善了对不规则形状农业颗粒物料力学特性的分析,并可为粮仓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堆论文参考文献

[1].仇亮,胡安平,寻之朋.石英砂颗粒堆休止角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9

[2].赵惠君.玉米颗粒与钢板间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堆内接触力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

[3].王立军,赵惠君,武振超,吴宝鑫,李瑞.颗粒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堆内部受力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

[4].陈辉,赵先琼,刘义伦.变重力场中散体颗粒堆的安息角及接触力分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

[5].赵啦啦,赵跃民,刘初升,李珺.湿颗粒堆力学特性的离散元法模拟研究[J].物理学报.2014

[6].潘北诚,史庆藩,孙刚.颗粒堆准静态崩塌及慢速流动过程中的堆结构研究[J].物理学报.2014

[7].厉玲玲.碎石颗粒堆的崩塌响应分析[J].河南科学.2013

[8].谈荣日,胡林.探测棒在湿颗粒堆中的最大静摩擦力[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1

[9].左静,符力平,蒋亦民,彭政,李湘群.楔形颗粒堆应力关系模型的非线性弹性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

[10].孔维姝,胡林.颗粒堆的体积分数与制备流量关系的实验研究[C].第七届全国液体和软物质物理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2010

论文知识图

层层组装二元胶体晶体示意图纳米线阵列顶端合成六角形纳米颗粒...大样地采样点布设示意图滩间洼地微相沉积岩石特征摩擦系数对颗粒堆堆积角的影响

标签:;  ;  ;  ;  ;  ;  ;  

颗粒堆论文_仇亮,胡安平,寻之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