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二战史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战史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战史,日本,波茨坦,德国,广岛,联合国宪章,修正主义。

二战史观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姚雪[1](2019)在《安倍晋叁的历史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倍晋叁是日本的当权政治家,代表日本自民党成为日本现任内阁总理大臣,他的历史观影响日本在外交和政治方面的发展方向。自出任日本首相以来,安倍对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发动并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审判、“慰安妇”等历史与现实问题持模糊态度,其对于历史问题的右倾保守主义观念,不仅受到来自东亚邻国的强烈谴责,也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抨击。安倍的历史观,特别是对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解,代表了日本大部分新一代保守派政治家对战争历史的认识和态度。同时,安倍的历史观也会通过他的相关言行、制定和贯彻内外政策等方式影响日本民众对战争历史的理解,伤害曾饱受日本法西斯暴行蹂躏民族的情感,对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分析安倍的言论、着作以及政治活动等,归纳出安倍的历史观表现为否定东京审判、认为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传统、声称“慰安妇”是人口贩卖以及坚持侵略未定论;安倍家族的右翼思想以及安倍本人的教育背景是其历史观形成的主要因素,安倍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完全继承其外祖父岸信介的历史观。安倍在步入政坛后,日本整体右倾的政治环境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安倍的历史观逐渐成熟,并具有明显的主观性、矛盾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安倍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在自民党新一代保守主义政治家中颇具代表性,其右翼历史观也体现在新保守主义的实践中。(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9-06-01)

孙红未[2](2017)在《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析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因此对个人的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安倍晋叁作为日本首相,其二战史观是日本内阁在历史问题上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预估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也是日本社会战后二战史观的缩影,反映了日本政府的对华战略,所以有助于我国制定对日政策,切实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散乱而不系统,定性过量而系统研究不足,情境和比较分析较少。本文系统分析了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第一章讨论并归纳了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比较和定量分析了安倍晋叁二战史观的特质、影响;第二章综合探讨了安倍晋叁二战史观的成因;第叁章以当今安倍晋叁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为例,得出如下结论: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是“习得性”的,是历史修正主义的“集大成者”,这是日本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岸信介政治、党派文化、政治伙伴、右翼团体、美国因素等客观因素和安倍晋叁个人“修宪目标”、保持长期政权、对冲中国崛起等主观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战后历届首相相比,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并不是“最激进的”,但确实是“最全面向右的”,尤其是在“慰安妇”问题上,安倍晋叁试图完全否定日本政府在战争中强征妇女的犯罪事实和法律责任,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谴责。日韩“慰安妇”协议虽然达成,但事实上是美国主导朴槿惠政权施压下的日韩政府间妥协的产物。结语部分,以安倍晋叁访问珍珠港发表的演讲为例子,作者认为选择性的建构二战历史是其修正主义二战史观的又一特征,根源在于安倍晋叁错误的对华认识,并对安倍晋叁保守主义二战史观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和平带来的冲击,提了一点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王晓阳[3](2016)在《从《终战诏书》看日本的“二战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历时性的视角,利用现存史料,梳理《终战诏书》颁布的背景和过程,进而从《终战诏书》中探究日本的"二战史观"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因素,解剖日本右翼势力及其政治代表人物掩饰战争罪行、为法西斯分子扬幡招魂的实质,正视在中日友好这一主流的背后涌动着一股破坏两国关系发展的暗流,以及对日本"二战史观"形成原因的管窥,从而揭示日本侵略历史的真相。(本文来源于《日本侵华史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孙立新[4](2016)在《联邦德国新右派二战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国以来,该国史学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研究就一直长盛不衰。绝大多数学者和作家能够秉承正义和人道理念,深刻揭露希特勒和纳粹的滔天罪行,汲取历史教训,承担历史责任。但也有一些以"新右派"自诩或被评论家称作"新右派"的历史学家、时事评论家和自由作家力图打破"禁忌",颠覆左派"知识霸(本文来源于《世界知识》期刊2016年15期)

许雅晗[5](2016)在《德日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二战史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德国和日本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战后德日对战争性质及应承担责任上的认识,对审判、追查和对待战犯上的行为,对战后赔偿问题上的举措及编写二战历史教科书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本文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阐述德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对德日二战史观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18期)

阮一帆,傅安洲,束永睿[6](2015)在《德国“二战”史观教育:20世纪60年代的变革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史观教育是当代德国历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末遭遇危机,在60年代德国政治家、知识精英、司法机构、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并在70年代产生了积极效果。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变革的基础,是德国社会对"二战"历史的全面反思和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本文来源于《比较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11期)

杨燕怡[7](2015)在《国际社会要毫不动摇坚持正确的二战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博斗。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悍然发动的侵略战争和给人类文明造成的空前浩劫,中(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5-09-02)

郑若麟[8](2015)在《《广岛之恋》与欧洲的“日本二战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广岛之恋》通过"艺术"的有意渲染,使日本在欧洲成功地脱下了侵略的外衣,摇身一变而成为二战的"受害者"。多梅尼克·帕莉是我的一位法国朋友,法国《人道报》记者。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她曾在北京常驻,是一位热爱中国的法国朋友。她不久前在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就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接受我采访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在刚到中国时,完全不了解中国在二战中遭受的种种苦难。我只是隐隐约约地(本文来源于《新民周刊》期刊2015年32期)

孟钟捷,苏珊·波普[9](2015)在《德国二战史观是如何形成的》一文中研究指出“克服历史”让德国更好融入欧洲 孟钟捷:据我所知,在德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被用来形容人们对待纳粹历史的态度,亦即“克服历史”(又译“清算历史”)。您能为我们简单描述一下概念的内涵及其在1945年之后的表现吗? 苏珊(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5-08-11)

孟晓旭[10](2015)在《日本的二战史观与安倍政权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至今,日本对于二战时期的侵略历史一直没能彻底正视。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邻国的压力下,日本政府于战后50周年的1995年发表"村山谈话",对侵略战争进行了有限的反省和道歉。但此后历届日本政府尽管重申其精神,但鲜有出其右者。有研究指出,战后日本具有"翌年法则"怪象。[1]日本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有限的历史反省,常态的错误言行。日本错误的二战史观伤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破坏(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期刊2015年07期)

二战史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因此对个人的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安倍晋叁作为日本首相,其二战史观是日本内阁在历史问题上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预估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也是日本社会战后二战史观的缩影,反映了日本政府的对华战略,所以有助于我国制定对日政策,切实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散乱而不系统,定性过量而系统研究不足,情境和比较分析较少。本文系统分析了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第一章讨论并归纳了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比较和定量分析了安倍晋叁二战史观的特质、影响;第二章综合探讨了安倍晋叁二战史观的成因;第叁章以当今安倍晋叁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为例,得出如下结论: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是“习得性”的,是历史修正主义的“集大成者”,这是日本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岸信介政治、党派文化、政治伙伴、右翼团体、美国因素等客观因素和安倍晋叁个人“修宪目标”、保持长期政权、对冲中国崛起等主观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战后历届首相相比,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并不是“最激进的”,但确实是“最全面向右的”,尤其是在“慰安妇”问题上,安倍晋叁试图完全否定日本政府在战争中强征妇女的犯罪事实和法律责任,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谴责。日韩“慰安妇”协议虽然达成,但事实上是美国主导朴槿惠政权施压下的日韩政府间妥协的产物。结语部分,以安倍晋叁访问珍珠港发表的演讲为例子,作者认为选择性的建构二战历史是其修正主义二战史观的又一特征,根源在于安倍晋叁错误的对华认识,并对安倍晋叁保守主义二战史观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和平带来的冲击,提了一点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战史观论文参考文献

[1].姚雪.安倍晋叁的历史观探析[D].渤海大学.2019

[2].孙红未.安倍晋叁的二战史观析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王晓阳.从《终战诏书》看日本的“二战史观”[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6

[4].孙立新.联邦德国新右派二战史观[J].世界知识.2016

[5].许雅晗.德日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二战史观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6

[6].阮一帆,傅安洲,束永睿.德国“二战”史观教育:20世纪60年代的变革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

[7].杨燕怡.国际社会要毫不动摇坚持正确的二战史观[N].中国青年报.2015

[8].郑若麟.《广岛之恋》与欧洲的“日本二战史观”[J].新民周刊.2015

[9].孟钟捷,苏珊·波普.德国二战史观是如何形成的[N].解放日报.2015

[10].孟晓旭.日本的二战史观与安倍政权的选择[J].当代世界.2015

标签:;  ;  ;  ;  ;  ;  ;  

二战史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