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股权融资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股权,融资,再融资,上市公司,互联网,述评,冗余。
股权融资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倪风华[1](2019)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与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股权质押自身易受公司经营和股价波动的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随着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的迅速增长而愈发明显,并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对股权质押融资现状、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期刊2019年08期)
肖煜[2](2019)在《股权质押融资行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权质押在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切入进行了探究。本文从股权质押作用于企业的影响入手,梳理总结了股权质押对企业的盈余管理、创新、价值等方面影响的研究成果,希望通过本文对文献的梳理和总结能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9年13期)
李旭东,王远志[3](2019)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通过股权质押方式获得融资手续简便、贷款成功率高,但是一旦股市下行,企业就会面临股权更替风险。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动机及背后有很大的风险,监管层出台"禁止强制平仓意见"是为预防严重的后果。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应适当适量,不能为了追求融资而盲目质押,将公司完全置于风险之中。(本文来源于《经营与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鲜于文澜,谭聪,晁春雨,陈璐[4](2018)在《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行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湖北上市企业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科技型企业的股权融资行为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以湖北省在A股市场IPO的科技型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股权融资中涉及到的股权集中、股东权益、股权制衡及风投类股东四类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在其上市时,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和权益乘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股权制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较为显着,而十大股东中存在风险投资公司同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应着力调动大股东的创新积极性、在风险可控的区间内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政企双向引导风投资本参与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等政策建议,从而促进湖北省科技型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杨琴琴[5](2017)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属于股权集中型企业,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公司的控制权实际被控股股东,或者少数几个大股东独揽,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尤其是投融资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有效解决股东控制权集中化而导致的治理问题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同时,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外学者都没能形成统一的结论。据此,本文从具体行业出发,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对企业选择合理的股权结构,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以股权结构与投融资决策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司金融、财务管理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按照“文献综述”-“提出问题”-“理论分析”-“行业现状”一“实证研究”的研究思路逐步展开。在具体研究时,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具体,本文将采用分组对比,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股权集中的现象,且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的投资水平、融资结构显着相关:公司的新增投资支出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多,股权融资偏好也更加突出,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这一现象更明显。本文正是以这一研究结果为基础,分析我国医药行业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并针对投融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建议。总的来说,本文主要是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的途径,探究“医药制造”这一特定行业的股权集中度与投融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将研究更加具象化,避免行业差异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做到由面到点的深入研究,以及由点及面的延伸。(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张小霞[6](2017)在《上市公司财务冗余度对现金分红与股权再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呈现出许多异像,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偏低,低股利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针对国内企业分红派息现状,证监会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股利监管政策的相关文件,特别是,半强制分红政策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情况明显改观,派现公司占比和现金股利支付率都有所提高。尽管如此,已有研究表明该政策存在监管悖论:提高了有融资需求但不适合进行分红的公司其派现水平,却很难加大那些没有融资需求公司的分红力度。而财务冗余是企业获取低风险资金的主要来源,可以使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更具灵活性。基于此,本文拟从财务冗余的视角,以半强制分红政策为制度背景,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和股权再融资决策的特征。本文选取2007-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一方面讨论不同财务冗余度的公司其财务冗余水平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特殊的融资偏好,进一步讨论了财务冗余对股权再融资决策的影响,检验我国股权再融资偏好的现状。研究发现:财务冗余水平不同的上市公司其现金分红行为存在差异,财务冗余充足的上市公司,其财务冗余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意愿显着负相关、与现金分红水平无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财务冗余不足的上市公司,其财务冗余度与现金分红意愿和水平都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财务冗余充足的上市公司,财务冗余不足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进行股权再融资。本文的研究结论启示我们:可以全面考察上市公司财务冗余水平的不同,实施差异化的现金分红监管标准,改变现有的“一刀切”现金分红监管政策;注重并加强对股权再融资的监管;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的财务冗余水平,合理制定现金分红政策,做到高财务冗余高现金分红,低财务冗余低现金分红,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良性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7-04-01)
李喆[7](2017)在《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行为及其刑法规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众筹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作为股权类众筹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其刑事风险集中表现为非法集资类犯罪风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界定入手明确其融资模式,并从筹资者和融资平台两个角度分析其合法融资行为与非法集资类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针对实践,指出刑法理念与转型时期社会实践的脱节,行刑衔接不当阻碍法律规制机能的有效发挥等问题,并对刑法理念、刑罚体系以及刑法解释进行再审视,提出坚守刑法谦抑性,随着社会发展更新刑法理念;理顺行刑衔接,构建轻罪体系机制及其方法;重视目的解释,打造传统刑法的转型路径等观点。(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4-01)
程琬倪[8](2016)在《实际控制人、股权融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部分。民营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的代表,其治理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随着历史数据的积累,开始具备可行性。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围绕着委托代理问题,以实证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研究实际控制人、股权融资行为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实际控制人、股权融资及公司价值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文献综述。针对我国民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特点,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比例、控制权比例对融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影响有关假设,并以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提取了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对公司价值呈显着负相关;此外,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对股权再融资行为呈显着正相关。(2)实际控制人所有权比例对公司价值呈显着正相关;此外,实际控制人所有权比例对股权再融资行为呈显着负相关。(3)存在股权再融资行为的公司其公司价值比不存在股权再融资行为的公司要低。(4)当结合股权再融资行为考虑实际控制人所有权比例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时,存在股权融资行为削弱了所有权比例对公司价值的正相关影响。从结论可以看出,我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对公司价值和股权融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力。上述结论对投资者和股市监管机构具有参考意义,是维护股市健康发展的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3-01)
龚铭权[9](2016)在《创业板企业股权再融资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9年建立以来,短短的几年间,创业板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随着公司发展的迅速扩张,大多数创业板企业希望获得较为廉价的融资以维持其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而在创业板创建之初,证监会对创业板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不太支持,这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创业板公司的发展。随着政府提出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证监会在2014年5月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虽然放开时间不长,创业板股权再融资却迅速成为这些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方式。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业板上市企业股权再融资选择研究,再融资前后经营绩效和股价波动对比研究,以期发现何种创业板企业更偏好于股权再融资,以及创业板企业在股权再融资之后经营业绩是否得到改善,股票价格是否有大的波动。本文首先研究创业板企业股权再融资偏好,探索创业板中哪些类型的企业更加偏好于股权再融资。由于数据类型非常适用Logistic模型,因而利用该模型比较创业板企业的各个指标对其进行股权再融资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创业板企业的规模与盈利能力跟其采用股权再融资的概率成负相关,而股权结构更集中,成长性更好,资产负债率更高的创业板企业却更加喜欢采用股权再融资。本文进一步对比分析创业板企业股权再融资前后经营业绩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面板模型,分叁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一,比较分析创业板中所有进行过股权再融资的企业其营业收入,净利润,ROE和ROA的变化,以及各股权再融资变量对其作用方向和大小;第二,比较创业板与主板,中小板在股权再融资之后营业收入,净利润,ROE和ROA的变化,以及各股权再融资变量对其作用方向和大小;第叁,比较分析创业板内部不同板块公司在进行股权再融资之后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的变化,以及各股权再融资变量对各板块的作用方向和大小。研究发现多数创业板企业在进行股权再融资之后,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ROE和ROA等绩效指标都得到了改善。并且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股权再融资比例,再融资资金等因素对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显着影响。在对行业进行分类之后,发现小型净资产创业板公司和工业设备类公司在股权再融资之后经营绩效的改善更明显。本文进一步研究创业板企业股权再融资前后股票价格波动问题。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面板模型,同样也是分叁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一,比较分析创业板中所有进行过股权再融资的公司其股权再融资后半个月内,一个月内和叁个月内股价的变化,各股权再融资解释变量对股价的作用方向和大小;第二,比较分析创业板与主板,中小板在进行股权再融资之后半个月内,一个月内和叁个月内股价的变化,以及各股权再融资解释变量对各板块股票价格的作用方向和大小;第叁,比较分析创业板内部不同板块公司在进行股权再融资之后半个月内,一个月内和叁个月内股价的变化,以及各股权再融资解释变量对各板块股票价格的作用方向和大小。研究表明大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再融资之后,半个月期间,一个月期间和叁个月期间内的股票价格大概率上涨。通过实证进一步发现,非流通股所占比例越高,股票涨幅将越大,而股权再融资比例和再融资筹集资金比例越高,股票涨幅越低。在对行业进行分类之后,发现小型净资产创业板公司和服务类公司在股权再融资之后股票价格涨幅更明显。针对研究结果和我国创业板证券市场的现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进一步放开创业板企业股权再融资限制;进一步强化监管创业板企业股权再融资;进一步加强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监管。(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6-03-01)
李芳芳[10](2015)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权再融资行为是当前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本文深入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定义与特征,探讨当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现状和风险,并相应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15年02期)
股权融资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股权质押在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切入进行了探究。本文从股权质押作用于企业的影响入手,梳理总结了股权质押对企业的盈余管理、创新、价值等方面影响的研究成果,希望通过本文对文献的梳理和总结能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权融资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倪风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与风险[J].科技经济市场.2019
[2].肖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研究述评[J].商场现代化.2019
[3].李旭东,王远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行为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9
[4].鲜于文澜,谭聪,晁春雨,陈璐.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行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湖北上市企业的实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5].杨琴琴.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7
[6].张小霞.上市公司财务冗余度对现金分红与股权再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华大学.2017
[7].李喆.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行为及其刑法规制[D].苏州大学.2017
[8].程琬倪.实际控制人、股权融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
[9].龚铭权.创业板企业股权再融资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10].李芳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浅析[J].金融经济.2015
论文知识图
![3-18复星医药与恒瑞医药股权融资对比...](/uploads/article/2020/01/06/2e3723f90fa27fb6ebe8cfc0.jpg)
![2007年底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市场份额](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HBGX2009030190001&suffix=.jpg)
![平均股票换手率与股票发行总数关系图](/uploads/article/2020/01/06/24a01e419cadfbdc7135d4eb.jpg)
![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uploads/article/2020/01/06/01bc983b8454ca77965a4441.jpg)
![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uploads/article/2020/01/06/8327805c9a71e37043d57b50.jpg)
![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uploads/article/2020/01/06/28324740b3ac489d147e616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