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化学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石墨,生物,普鲁士,黄曲霉,多巴胺。
电化学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威,张尧,李庆莲,高攀,贾能勤[1](2019)在《基于叁维石墨烯-普鲁士蓝构建电化学酶传感器用于尿酸的灵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一种基于叁维石墨烯(3D GR)-普鲁士蓝(PB)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用于尿酸的灵敏检测。采用一步水热法将氧化石墨烯热还原,自组装形成3D GR,再将PB电沉积到3D GR上,形成3D GR-PB复合物。3D GR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特性,可为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电化学测试表明,基于3D GR-PB构建的酶传感器检测尿酸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3.75×10~(-9)~3.75×10~(-4) mol/L)和较低的检出限(4.21×10~(-10) mol/L)。由于尿酸酶对催化尿酸的高度专一性,本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为尿酸的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12期)
井翠洁,李泽珊,张玉冰[2](2019)在《基于新型二硫化钼/磺化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硝基苯酚》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二硫化钼/磺化聚苯胺复合材料(SAT-MoS_2)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电化学测试进行了表征。一方面,SAT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可以增大MoS_2的分散性和溶解性;另一方面,MoS_2自身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的优点,从而使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可以实现对硝基苯酚的灵敏性检测。检测范围0.1~50μmol·L~(-1)检测限低至1.6×10~(-8) mol·L~(-1),并且该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凌悦菲[3](2019)在《电化学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糖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评价指标。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测定葡萄糖含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综述近年来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NEG)的研究进展,对比多类NEG制备材料:贵金属及其纳米材料、过渡金属及其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的构建特点:选择性、线性范围、灵敏度、稳定性进行评述。探讨分析NEG的现状与趋势,为今后的NEG发展进行展望,可作为NEG传感器的构建思路参考。(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杨博通,温雅琼,焦卫卫,王玉珍[4](2019)在《基于钌配合物敏化多孔TiO_2泡沫的对乙酰氨基酚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钌配合物成功负载于多孔TiO_2泡沫制得复合材料。光敏染料与纳米材料产生协同效应,可有效和较长时间产生电子-空穴分离。其ECL的发光强度较多孔TiO_2泡沫提高15.3倍。基于对乙酰氨基酚对该复合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强度有淬灭作用构建传感器。在最佳检测条件下,发光强度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40μmol/L的范围内呈现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68μmol/L(S/N=3)。(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尚晶晶,郝雅茹,李书国[5](2019)在《CS/GS/GC纳米电化学传感器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隐色孔雀石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CS/GS/GC纳米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建立了一种水产品中隐色孔雀石绿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LMG的循环伏安图表明在0.79、1.18 V左右出现2个氧化峰,在0.98 V左右出现一个还原峰,这表明LMG的电化学氧化两步完成,还原则是一步完成的。优化了纳米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检测条件:修饰材料CS与GS之比为1:2、修饰液用量为5μL、0.15 mol/L LiClO4为电解质、乙腈为溶剂;在此条件下LMG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9×10~(—7)~0.1×10~(—7) 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Ip(μA)=54.05 C_(LMG)(μmol/L)+0.686(R2=0.980),检测限3.99×10~(—9)mol/L (S/N=3),加标回收率在99.87%~102%。该方法用于水产品中LMG的测定,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检测速度快、结果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样品处理简单的优势,所以该方法用于水产品中LMG的快速检测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窦南南,赵淑婧,张思宇,屈建莹[6](2019)在《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银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苯二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聚多巴胺/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MWCNTs/PDA/AgNPs)和壳聚糖(CS)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对苯二酚的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苯二酚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20~2.72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6 nmol/L.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对苯二酚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且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准确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林倩,石冬梅,金昌滔,陈敬华,吴芳[7](2019)在《纳米钯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目标诱导适配体片段连接,以修饰于电极表面的纳米Pd作为适配体固定平台,构建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方法将VEGF适配体切成两段,其一为捕获探针,通过Pd-S键固定在以电沉积和二硫苏糖醇(DTT)封闭相结合法制备的纳米钯修饰电极表面;其二为信号探针,3'端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由于VEGF与适配体之间强的相互作用,可连接此两段适配体序列并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适配体复合物,此时二茂铁靠近电极表面,产生电信号,从而实现对VEGF的检测。结果表明,在pH 7. 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二茂铁的峰电流与VEGF浓度在5~40 pmol/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 4 pmol/L。(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11期)
王蓉,孔丹丹,杨世海,杨美华[8](2019)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重金属快速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与灵敏度,较低的成本与易于携带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中重金属的实时监测。介绍了4类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医药及临床样本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以期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11期)
王春燕,蒋晓青,周泊[9](2019)在《基于Cu-TP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对苯二甲酸铜(Cu-TPA)能产生强的电化学信号设计了一种灵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测定黄曲霉毒素B1(AFB1).信号探针中的Cu-TPA含有可产生电化学信号的Cu(Ⅱ),当加入一定量的AFB1后,AFB1与探针中特定的适配体结合,使信号探针脱落,电化学信号降低.根据电化学信号值的变化实现了对AFB1的检测.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出限为4. 2×10-6ng/m L(S/N=3),线性范围为10-5~10 ng/m L.将该传感器用于啤酒中AFB1的检测,回收率为95%~106%.(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汪璐,詹德生,常帅,李家宾,李大伟[10](2019)在《电化学调控可回收SERS传感器检测酪氨酸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酪氨酸酶可将邻酚及其衍生物催化氧化为对应的邻醌,被认为是黑色素细胞病变的重要生物标志物~([1-3])。因此,研发酪氨酸酶的检测方法,对于黑色素瘤等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病理过程揭示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4])。目前快速低成本检测酪氨酸酶还面临很多挑战。基于此,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和可回收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ITO电极上组装金纳米粒子和对巯基邻苯二酚拉曼活性分子获得。由于在酪氨酸催化下,传感器上的巯基邻苯二酚转化为相应的醌,引起SERS光谱的变化,从而完成酪氨酸酶活性检测。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抗干扰性,可在1分钟内实现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快速检测,检出限为0.07 U/mL。此外,该传感器可通过施加负压实现对酪氨酸酶的循环检测,将有利于对酪氨酸酶的自动化检测,在酪氨酸酶相关疾病早期诊断和抑制剂评估与筛选中具有一定潜力。(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电化学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成了二硫化钼/磺化聚苯胺复合材料(SAT-MoS_2)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电化学测试进行了表征。一方面,SAT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可以增大MoS_2的分散性和溶解性;另一方面,MoS_2自身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的优点,从而使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可以实现对硝基苯酚的灵敏性检测。检测范围0.1~50μmol·L~(-1)检测限低至1.6×10~(-8) mol·L~(-1),并且该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化学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李鹏威,张尧,李庆莲,高攀,贾能勤.基于叁维石墨烯-普鲁士蓝构建电化学酶传感器用于尿酸的灵敏检测[J].分析化学.2019
[2].井翠洁,李泽珊,张玉冰.基于新型二硫化钼/磺化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硝基苯酚[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凌悦菲.电化学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研究进展[J].轻工科技.2019
[4].杨博通,温雅琼,焦卫卫,王玉珍.基于钌配合物敏化多孔TiO_2泡沫的对乙酰氨基酚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J].广东化工.2019
[5].尚晶晶,郝雅茹,李书国.CS/GS/GC纳米电化学传感器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隐色孔雀石绿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9
[6].窦南南,赵淑婧,张思宇,屈建莹.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银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苯二酚[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林倩,石冬梅,金昌滔,陈敬华,吴芳.纳米钯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J].分析试验室.2019
[8].王蓉,孔丹丹,杨世海,杨美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重金属快速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分析试验室.2019
[9].王春燕,蒋晓青,周泊.基于Cu-TP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10].汪璐,詹德生,常帅,李家宾,李大伟.电化学调控可回收SERS传感器检测酪氨酸酶活性[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