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归因论文-刘丽丽,孙崇勇

成就归因论文-刘丽丽,孙崇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就归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心理资源投入,心理韧性

成就归因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丽,孙崇勇[1](2019)在《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之间的现状及其关系,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问卷、中学生心理资源投入量表、中学生心理韧性问卷对1113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整体呈内归因倾向,心理资源投入与心理韧性整体处于中上水平;(2)高中生内归因显着预测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心理韧性显着预测心理资源投入;(3)高中生心理韧性在学业成就内归因与心理资源投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胡坤,贾兵[2](2019)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竞赛成就归因研究综述:归因方式与归因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综述的方式展开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竞赛成就归因倾向与归因元素的评述,旨在探讨在不同运动项目、不同个体因素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在竞赛成就归因上有何特点,既为运动员正确认识比赛结果,客观评价个人得失,也为教练员全面掌握不同情境下的运动员归因倾向与归因元素的特点,并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谢春琼,沈彬[3](2019)在《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研究——基于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学生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当前素质教育最基本的是知识教育,考试作为一种对学习知识的测试手段,对学业成果有一定的放映。本次调查以"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作为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业成就归因的关系,并提出改善和提高大学生正确归因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林朝湃[4](2019)在《表扬对幼儿成就归因的影响:选择性信任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关于表扬对幼儿发展的研究中,大多研究者更为看重表扬行为对幼儿发展起到何种影响,但却很少有人关注这种影响在幼儿内部的作用,本文试图从选择性信任的视角,分析幼儿在接受成人表扬后,对表扬归因信息的内部加工过程,研究分为两阶段进行。研究一通过观察中班和大班共37名幼儿在被成人表扬之后成就归因的改变情况,以考察年龄、表扬者身份和表扬信息中的成就归因对幼儿归因修正的影响。结果发现大班幼儿在被表扬后,更愿意采纳陌生人的一致性归因。研究二通过对26名中大班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努力-能力信念和成就归因进行测量,探讨幼儿在被表扬后,心理理论能力和努力-能力信念对幼儿成就归因的影响。结果发现幼儿心理理论能力与表扬后的成就归因之间不存在差异;而努力-能力关系信念则与幼儿成就归因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信念等级越高的幼儿更容易受到教师能力取向表扬的影响,做出能力取向的成就归因。总体而言,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关注幼儿在接受表扬后对表扬信息的选择性信任,对表扬与幼儿心理效应之间的内在机制提出假设与验证,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思考。(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卢星辰[5](2018)在《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对英语成绩的影响及对策——以郑州市某中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与英语成绩的关系以及为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此次研究选取郑州市某中学七、八、九年级共31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英语动机信念量表、成就归因量表进行测评。实践证明,英语成绩与英语内隐价值、英语自我效能感、成功努力归因呈正相关,与考试焦虑、失败能力归因、失败努力归因呈负相关。其中,英语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内隐价值对英语成绩有重要的影响,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内隐价值能正向预测英语成绩。(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高教)》期刊2018年11期)

葛枭语,侯玉波[6](2018)在《中国成人成就归因模式及其人群特征与心理后果——基于大样本数据的潜在剖面分析与关联规则挖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中国成人的成就归因模式及其人群特征与心理后果,通过对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8768个样本的潜在剖面分析,根据7个成就归因要素(家庭社会地位、家庭财富、家里有关系、天赋、受教育程度、努力程度、运气)将所有样本划分为5个子群体,每个子群体内部拥有相似的成就归因模式,然后进行了关联规则挖掘和心理后果变量差异分析,并匹配了2012年、2014年、2016年对应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勤能补拙型成就归因模式(35.70%)的个体倾向于相信努力和受教育程度才是个体取得成就的原因,而家庭社会地位和财富则很不重要,典型人群特征是家庭教育较好的未婚90后,勤学添花型(9.31%)的个体也强调努力,但并不否认家境在中等水平上的重要性,典型人群特征是有兄弟姐妹的未婚群体,这两种归因模式的个体在各个心理后果变量上都更积极;代际继承型(7.18%)的个体对努力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极低的水平,他们更相信一个人之所以取得成就主要是因为家庭社会地位和人脉关系,典型人群特征是城市高收入已婚群体,在主观幸福、人际生活、社会态度上更消极;内外兼备型(44.80%)的个体在各个归因要素上都比较高,反映出一种矛盾性的特点,典型人群特征是社会地位低的中老年女性,健康度显着更低;此外还有一些未表现出明显偏向(3.01%)。从这些结果中可以看到,对努力的重视是中国成人成就归因的主流特点,当一个人取得成就,近九成的人都愿意相信努力是重要原因(至少是之一);不同归因模式的典型人群特征体现出新生代群体更倾向于相信必须且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取得成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数十年来社会竞争的机会均等性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成就归因模式与诸多心理后果都有关系,持有代际继承型归因模式的群体表现出更为消极的心理状态,而勤能补拙型与勤学添花型群体则在主观幸福、身心健康、人际生活、社会态度上都表现出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张伍妹[7](2018)在《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58名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学业成就归因倾向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学业成败的归因总体倾向于努力,各维度归因的年级差异不显着;成功时,归因顺序是努力、运气、能力、任务,各维度归因的性别差异不显着,努力、任务归因的成绩差异显着;失败时,归因顺序是努力、能力、任务、运气,各维度归因的成绩差异显着,努力、任务归因的性别差异显着。结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首先倾向于个人努力程度,优良生比后进生更重视努力归因;女生、后进生、初叁学生在成功时的运气归因高于能力归因。(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8年17期)

刘丽丽[8](2018)在《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存在大量的认知加工任务,包括背诵并记忆大篇的文章,阅读并理解大段的材料,思考并推理大批的公式,动手并实践大量的练习等。在“人生的转折点”——高考的重压之下,高中生在学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业成就归因和心理韧性是高中生在繁重的学业过程中健康心理水平的体现,本研究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的关系的探讨,皆在寻求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同时为高级中学教育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我们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水平这一对于高中生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的重视。本研究随机选取河南省叁所高级中学一、二、叁年级的1113名学生作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学业成就归因、心理资源投入、心理韧性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收集,并使用SPSS 21.0软件对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的现状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高中生在学业成就上整体倾向于内归因,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方面有极其显着差异。高中生在学业中的心理资源投入总体高于中等水平,并在年级和生源地上有极其显着的差异。高中生心理韧性整体处于中上等水平,并在年级和生源地方面有显着差异。(2)高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与心理资源投入总体呈显着负相关,学业成就归因总分可以负向预测心理资源投入;其中,能力、努力维度与心理资源投入呈显着正相关,能力、努力可以正向预测心理资源投入。(3)高中生在学业成就归因总分与心理韧性总分上存在显着负相关,即高中生在学业成就上越倾向于内归因,其心理韧性总分越高;学业成就归因各维度与心理韧性存在显着正相关,且前者可以预测心理韧性。(4)高中生的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总体呈显着正相关,且心理韧性可以正向预测心理资源投入;其中,问题解决、目标控制、自我效能维度、社会交往、乐观与心理资源投入呈显着正相关,且前者可以正向预测心理资源投入。(5)高中生心理韧性中的问题解决、自我效能、目标控制、社会交往、乐观五个维度在学业成就归因的努力维度与心理资源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在学业成就归因的能力维度与心理资源投入之间也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学业成就归因和心理韧性对高中生在学业中的心理资源投入都有预测作用,学业成就归因可以对心理资源投入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中介变量对心理资源投入产生间接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张璐[9](2018)在《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大学生数量较为庞大,且专业素质差异明显,一些大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明显的学习倦怠,其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素质产生不良影响,还会给周边学生留下负面印象,因此加强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学习倦怠的研究意义重大。首先阐述研究方法,重点介绍研究对象及研究工具,然后整理总结研究结果,最后对结果开展分析及讨论,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学习质量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13期)

王晓磊[10](2018)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社会成就归因?——基于社会公平感的中介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武汉市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R2014)的数据,运用Amos23.0软件建立的基础中介模型与SPSS22.0软件的Process插件程序建立的控制中介模型,综合测量了社会公平感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成就归因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分别对社会公平感与社会成就归因中的个人因素起到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公平感对社会成就归因中的个人因素产生显着的正向作用,但对家庭因素则发挥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公平感仅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成就归因中的个人因素间具有中介效应。政府应努力构建平等公正的社会环境,逐步恢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的社会公平信心,使得其个人能力的效用发挥至最大。(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成就归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以综述的方式展开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竞赛成就归因倾向与归因元素的评述,旨在探讨在不同运动项目、不同个体因素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在竞赛成就归因上有何特点,既为运动员正确认识比赛结果,客观评价个人得失,也为教练员全面掌握不同情境下的运动员归因倾向与归因元素的特点,并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就归因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丽丽,孙崇勇.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的关系[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2].胡坤,贾兵.体育运动领域中竞赛成就归因研究综述:归因方式与归因元素[J].四川体育科学.2019

[3].谢春琼,沈彬.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研究——基于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学生的调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4].林朝湃.表扬对幼儿成就归因的影响:选择性信任的视角[D].广州大学.2019

[5].卢星辰.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对英语成绩的影响及对策——以郑州市某中学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8

[6].葛枭语,侯玉波.中国成人成就归因模式及其人群特征与心理后果——基于大样本数据的潜在剖面分析与关联规则挖掘[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张伍妹.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

[8].刘丽丽.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的关系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8

[9].张璐.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18

[10].王晓磊.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社会成就归因?——基于社会公平感的中介效应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8

标签:;  ;  ;  ;  

成就归因论文-刘丽丽,孙崇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