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胸腺论文_龙诗慧,李瑜,田铃,李胜,李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胸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胸腺,家蚕,胸腺肽,转录,细胞,胶束,基因。

前胸腺论文文献综述

龙诗慧,李瑜,田铃,李胜,李康[1](2019)在《家蚕幼虫-蛹变态期前胸腺和脂肪体细胞解离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家蚕Bombyx mori变态期前胸腺细胞的解离、自噬与凋亡,并与脂肪体的进行对比,从而解析昆虫幼虫-蛹变态期过程中不同组织重塑的异同。【方法】以家蚕5龄期、游走期、预蛹期和蛹期前胸腺和脂肪体组织为材料,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前胸腺和脂肪体细胞解离情况;分别利用Lyso-Tracker和TUNEL染色,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利用qRT-PCR检测家蚕前胸腺中自噬发生标志基因Atg8的表达水平;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前胸腺和脂肪体细胞自噬小体和前胸腺线粒体;利用Caspase3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3酶活性;利用qRT-PCR检测前胸腺中蜕皮酮(ecdysone)合成相关基因Spo,Phm,Dib和Sad的表达水平;利用酶免疫试验(enzyme-immunoassay, EIA)测定前胸腺中蜕皮酮的含量,进而检测合成蜕皮酮的活力。【结果】在家蚕幼虫到蛹的变态发育过程中,在化蛹第1天家蚕前胸腺和脂肪体细胞中同时开始出现细胞解离;脂肪体细胞自噬和凋亡分别在游走期和预蛹第1天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强;而前胸腺一直到化蛹第2天都没有发生明显的细胞自噬和凋亡;此外,前胸腺中线粒体的形态变化和蜕皮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均与对应时期前胸腺合成蜕皮酮的活力一致。【结论】在变态发育时家蚕不同组织消亡发生的时间不同,虽然前胸腺和脂肪体在化蛹第1天同时出现细胞解离,但是前胸腺直到化蛹第2天都不发生细胞自噬和凋亡,可能与其持续合成蜕皮酮的功能有关。本研究为昆虫幼虫-蛹变态发育时期组织消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工作基础。(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万忠,彭木开,黄于佳,邵文龙[2](2018)在《术前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Ⅱ、Ⅲ期老年食管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组,各2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DP(多西他赛+奈达帕)方案化疗,治疗组采用DP结合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方案,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DP方案化疗,分别于化疗前1天、化疗1周期、2周期后及手术后7 d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K细胞含量变化及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D3+)的百分率。结果:化疗1周期、2周期及术后7 d,治疗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周期化疗和术后7 d后,治疗组NK细胞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前增加幅度显着;在粒细胞减少上,治疗组更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6)。结论: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应用于Ⅱ、Ⅲ期老年食管癌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化疗及手术的耐受性,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8年01期)

郑茜茜[3](2017)在《柞蚕与家蚕前胸腺的比较转录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胸腺是昆虫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合成和分泌的蜕皮激素在调控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我们对这一重要内分泌器官在分子水平的认识还相当有限,原因在于前胸腺基因组信息的匮乏。为了填补这一缺憾,本论文以两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家蚕和柞蚕)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这两种昆虫前胸腺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同时,基于转录组数据,在前胸腺中鉴定出了一整套的生物钟基因。此外,对柞蚕转录组数据中的SSR位点信息进行了分析。本论文是首次进行昆虫前胸腺的比较转录组分析,为深入理解这一重要内分泌器官的特征和功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主要结果如下:1.柞蚕和家蚕前胸腺的转录组测序和比较分析。拼接组装后,柞蚕得到64,301个transcripts(平均长度 657 bp)和 44,067 个 Unigenes。家蚕得到 49,287 个 transcripts(平均长度1,064 bp)和32,302个Unigenes。柞蚕和家蚕数据均已储存在NCBI Sequence Read Archive中,登录号分别为SRR5119598和SRR5119600。柞蚕和家蚕中分别有22,402个(50.84%)和 23,157 个(71.69%)Unigenes 具有匹配的 homologous hits。比较分析发现,这两个前胸腺在GO terms、COG category和KO assignments的功能注释结果是高度相似的。另外,两个前胸腺转录组数据中,共鉴定出6,357对直系同源基因。2.生物钟基因的鉴定和RT-PCR检测。生物钟在昆虫的行为和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从柞蚕和家蚕前胸腺转录组数据中,我们鉴定出了 13个生物钟基因,包括cryptochrome 1、cryptochrome 2、period、timeless、clock、cycle、shaggy、double-time、vrille、PAR-domainprotein 1、slimb、casein kinase Ⅱalpha、casein kinase Ⅱbetaa。RT-PCR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在前胸腺中均有表达。这些结果表明,在昆虫前胸腺中也存在一个外围生物钟。3.柞蚕SSR位点信息分析。在柞蚕转录组数据中,共鉴定出2,322个SSR位点,分布于1,615条Unigenes中,发生频率为37.60%,平均分布距离为4.76 kb。柞蚕SSR中,以单昔酸重复占主导地位。获得的转录组数据为SSR引物设计提供了信息依据,进一步为柞蚕遗传多样性分析、功能基因发掘、遗传图谱构建等的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欧文全[4](2016)在《STAT3-siRNA-前胸腺素α共负载热敏性纳米胶束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调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负载前胸腺素(ProTα)多肽片段,具有温度敏感性的聚合物胶束用于负载STAT3-siRNA到达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TADCs),下调STAT3蛋白的表达,调控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发挥其体内免疫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酰胺键反应合成壳聚糖接枝的泊洛沙姆(PO-CS)载体,采用FT-IR和1H-NMR进行结构验证,并用芘探针测量其形成胶束后的临界胶束浓度。在溶液中形成胶束后,利用马尔文粒径电位测定仪中测量其粒径和电位大小,同时测量15℃,25℃和37℃条件下胶束的粒径变化考察其温度敏感性。本实验还分别测量了泊洛沙姆(PO)、壳聚糖(CS)以及PO-CS载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粒径变化情况来考察该胶束的温度敏感性来源。将制备好的胶束置于透射电镜(TEM)中观察其表面形态,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胶束对siRNA的保护作用。利用MTT的方法考察胶束对树突状细胞(DCs)、脾脏细胞(Spleen Cells)和293T细胞的安全性;并使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PO-CS胶束负载ProTα和siRNA进入DCs的情况及聚合物胶束温度敏感性的考察。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负载STAT3胶束与TADCs共培养后STAT3蛋白的下调情况,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TAT3-siRNA发挥沉默效果后,ProTα促进TADCs表达CD40,CD86及IL-12的情况。采用IVIS Lumina II小动物成像仪观察胶束负载Cy5-siRNA的体内动态情况,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考察胶束体内冷刺激所需的时间。建立B16黑色素瘤肿瘤模型考察负载ProTα和STAT3-siRNA的ProTα-PO-CS载体的体内药效学效果。结果:本实验所构建PO-CS载体容易形成胶束,CMC较低(5.0μg/ml)。TEM结果表明,PO-CS胶束外观圆整,粒径为231.7±4.6nm,电位为17.3±0.3mV,PI值较小,对siRNA的包封率达90%以上,且具有一定的温度敏感性。MTT结果显示,PO-CS胶束的DCs细胞毒性低,并且其负载的siRNA在树突状细胞中的摄取(81%)要比巨噬细胞(25%)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表明,ProTα/PO-CS胶束能很好地将siRNA转运到TADCs中,并且具有很好的温度敏感性,能在冷刺激的作用下实现siRNA的释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胶束负载的STAT3-siRNA能有效沉默TADCs中STAT3蛋白的表达,并且能在流式细胞仪中观察到ProTα促进TADCs中表面成熟因子CD40,CD86的上调,而未加STAT3-siRNA处理组并无此功能。该结果表明共负载STAT3-siRNA和ProTα处理后,TADCs的功能得到恢复,能向成熟树突状细胞分化。IL-12因子的上调结果也证明经共负载STAT3-siRNA和ProTα胶束治疗后,TADCs恢复正常的功能。体内小动物成像结果表明,胶束负载siRNA后,持续长时间观察到Cy5-siRNA的体内动态情况。红外热成像结果表明,体内达到冷刺激效果温度所需的时间为20-25min。体内肿瘤生长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与PBS组相比,负载ProTα和STAT3-siRNA的ProTα-PO-CS冷刺激胶束组能很好地调控TADCs的功能,发挥免疫抗肿瘤效果,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释放更多的IL-12,共同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ProTα-PO-CS温度敏感性胶束能将siRNA递送到TADCs中,沉默STAT3蛋白的表达,调控TADCs的功能,恢复ProTα促进树突状细胞向成熟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功能,发挥联合免疫抗肿瘤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5-01)

甘玲,刘喜龙,何宁佳[5](2015)在《C-型咽侧体抑制素(AST-C)和促前胸腺激素释放激素(PTTH)基因在家蚕脑组织中的时空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咽侧体抑制素在昆虫体内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本研究比较了家蚕Bombyx mori C-型咽侧体抑制素(allatostatin C,AST-C)与促前胸腺激素释放激素(prothoracicotropic hormone,PTTH)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家蚕脑组织中转录表达的模式及其在脑组织的表达定位,以期为家蚕AST-C的功能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方法】利用脑组织芯片数据分析比较AST-C和PTTH基因在家蚕脑组织中的发育表达特征,RT-PCR验证其芯片数据,分析AST-C在不同发育阶段家蚕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模式,并用全组织包埋原位杂交技术对AST-C和PTTH在脑组织的表达进行定位。【结果】AST-C和PTTH在不同发育阶段家蚕脑组织中有相似的转录表达模式,且都在脑组织外侧一对神经分泌细胞中表达。【结论】AST-C可能与PTTH以相同的转录表达模式共同参与家蚕的变态发育调控。(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臧家恕[6](2015)在《家蚕抑前胸腺肽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神经肽在昆虫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参与调控昆虫器官活动以及昆虫的生长发育、蜕皮变态等生理过程。昆虫的蜕皮变态发育过程受到蜕皮激素的严格调控,而这些蜕皮激素的合成则由一些神经肽进行调控,包括正调控因子和负调控因子,其中家蚕抑前胸腺肽是从家蚕幼虫脑内分离并且纯化的一种新型的抑制前胸腺中蜕皮类激素合成的昆虫神经肽。最近有研究发现家蚕中的黑腹果蝇性肽DmSP的受体被鉴定为是家蚕抑前胸腺肽的受体,但是该受体的下游信号通路至今仍模糊不清。本论文利用哺乳动物细胞HEK293以及昆虫细胞SF21异源表达系统,对于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合成的黑腹果蝇性肽以及抑前胸腺肽都能够抑制由Forskolin或者AKH引起的CRE驱动的荧光素酶的活性;但是与抑前胸腺肽相比,黑腹果蝇性肽引起的Ca2+流以及受体的内吞作用明显减弱。除此之外,用FAM荧光集团标记的DmSP以及BmPTSP3能够与受体BmPTSPR/SPR发生特异性的结合;FAM标记的DmSP可以被未标记的DmSP竞争性的结合下来,而不能被未标记的BmPTSP3结合下来;反之亦然,FAM标记的BmPTSP3只能被未标记的BmPTSP3竞争替换下来,不能被未标记的DmSP竞争替换下来。受体内吞的数据显示,BmPTSP1可以激活受体招募细胞内昆虫arrestin蛋白Kurtz,而DmSP并不能招募arrestin蛋白,从而使得受体内吞。以上的实验数据都表明,跟DmSP相比较,BmPTSP1更像是受体BmPTSPR/SPR的内源性配体。我们认为黑腹果蝇性肽DmSP是家蚕受体BmPTSPR/SPR的一个偏向性激动剂。DmSP刺激受体BmPTSPR/SPR,通过偶联的Gi/o蛋白主要抑制胞内cAMP的积累,而不是Ca2+流以及招募arrestin蛋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3-25)

王錾彧,唐丽杰,乔薪媛,姜艳平,崔文[7](2015)在《猪前胸腺肽α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原核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前胸腺肽α(proTα),本实验利用人工合成的330 bp proTα DNA编码序列,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proTα,将其转化于大肠杆菌Rosetta进行诱导表达,采用MTT方法测定重组蛋白对小鼠脾细胞和胸腺细胞增殖的影响。SDS-PAGE结果显示proTα重组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分子量约32 ku。重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在体外能够明显促进小鼠胸腺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与轮状病毒共同免疫小鼠能够提高轮状病毒VP6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并提高抗原刺激下脾细胞分泌IFN-γ水平。本研究首次确认了proTα蛋白在小鼠体内具有佐剂活性,为proTα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及其作为疫苗佐剂的开发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周夏,郭博智,高艳玲,赵奎军,樊东[8](2014)在《苜蓿夜蛾促前胸腺激素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icotropic hormone,PTTH)是一类重要的昆虫激素,它对昆虫生长、蜕皮、变态、滞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以苜蓿夜蛾5龄幼虫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RACE技术,扩增得到苜蓿夜蛾促前胸腺激素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823个碱基,包括1个681个碱基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含226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6.3 kD,等电点为8.51。序列分析表明,苜蓿夜蛾PTTH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尤其是鳞翅目夜蛾科昆虫的PTTH高度同源。获得的基因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JF731347。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1b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苜蓿夜蛾PTTH基因,并用Ni-NTA亲和层析柱将带His-tag的目的蛋白进行纯化。(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4年10期)

林哲,邓玮明,何娅娣,李辽源[9](201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前胸腺素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前胸腺素α(PTM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1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TMA蛋白的表达。癌标本中非肌层浸润性癌51例,肌层浸润性癌45例;单发肿瘤57例,多发肿瘤39例;G122例、G231例、G343例;非肌层浸润性癌中未复发29例,复发22例。结果:随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PTMA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G1、G2、G3膀胱癌PTM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6%、32.3%,62.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膀胱组织中无PTMA蛋白表达。非肌层浸润性肿瘤和肌层浸润性肿瘤中PTM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7.3%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随访12~60个月,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中PTMA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68.2%和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TMA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及评估判断,PTMA蛋白高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2年08期)

张卓梅,何飞[10](2012)在《前胸腺素α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分布及其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人卵巢癌组织中前胸腺素α(Prothymosinα,PTMA)的表达、分布,并分析其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卵巢癌组织微阵列,从2块巢癌组织标本和1块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共获取172份卵巢癌组织和8份癌旁正常组织,对每份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级和确定组织类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TMA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PTMA蛋白表达的分布。结果 172份卵巢癌组织标本中,病理分级Ⅰ级22份,Ⅱ级67份,Ⅲ级83份,除4份为子宫内膜腺癌外(均为Ⅱ级),其余均为乳头状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PTM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卵巢癌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份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5份(62.5%)细胞核染色阳性,多出现在卵巢上皮细胞中,3份染色阴性;172份卵巢癌组织标本中,164份(95.3%)为阳性表达,其中细胞核表达44份,细胞质表达40份,混合表达80份;肿瘤分级与PTMA的分布明显相关(P<0.01),卵巢癌Ⅲ级多为混合型分布;卵巢癌Ⅰ级PTM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癌Ⅱ、Ⅲ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PTMA蛋白的表达增强,在不同分级的肿瘤组织中,PTMA蛋白的表达分布有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卵巢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2年07期)

前胸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术前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Ⅱ、Ⅲ期老年食管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组,各2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DP(多西他赛+奈达帕)方案化疗,治疗组采用DP结合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方案,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DP方案化疗,分别于化疗前1天、化疗1周期、2周期后及手术后7 d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K细胞含量变化及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D3+)的百分率。结果:化疗1周期、2周期及术后7 d,治疗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周期化疗和术后7 d后,治疗组NK细胞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前增加幅度显着;在粒细胞减少上,治疗组更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6)。结论: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应用于Ⅱ、Ⅲ期老年食管癌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化疗及手术的耐受性,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胸腺论文参考文献

[1].龙诗慧,李瑜,田铃,李胜,李康.家蚕幼虫-蛹变态期前胸腺和脂肪体细胞解离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比较分析[J].昆虫学报.2019

[2].陈万忠,彭木开,黄于佳,邵文龙.术前胸腺肽α_1新辅助化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8

[3].郑茜茜.柞蚕与家蚕前胸腺的比较转录组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

[4].欧文全.STAT3-siRNA-前胸腺素α共负载热敏性纳米胶束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调控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

[5].甘玲,刘喜龙,何宁佳.C-型咽侧体抑制素(AST-C)和促前胸腺激素释放激素(PTTH)基因在家蚕脑组织中的时空表达分析[J].昆虫学报.2015

[6].臧家恕.家蚕抑前胸腺肽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

[7].王錾彧,唐丽杰,乔薪媛,姜艳平,崔文.猪前胸腺肽α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5

[8].周夏,郭博智,高艳玲,赵奎军,樊东.苜蓿夜蛾促前胸腺激素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J].生物技术通报.2014

[9].林哲,邓玮明,何娅娣,李辽源.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前胸腺素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

[10].张卓梅,何飞.前胸腺素α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分布及其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

论文知识图

末龄2天的前胸腺对蛹脑提取物的剂...离体培养家蚕前胸腺时加入牛胰...2.1受体在如胞膜上的定位国A和图C是...桑蚕激素-前胸腺的基本型一PCR考察刀尸Fl和尸尸在不同...前胸腺合成和分泌蜕皮甾类激素的...

标签:;  ;  ;  ;  ;  ;  ;  

前胸腺论文_龙诗慧,李瑜,田铃,李胜,李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