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沉积物论文_黄备,邵君波,母清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海沉积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沉积物,海洋,表层,自生,宏基,岩心,放线菌。

黄海沉积物论文文献综述

黄备,邵君波,母清林[1](2019)在《黄海西部海域沉积物细菌群落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海是西太平重要的边缘海。微生物群落在有机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们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物质量的变化。宏基因组学能够在整体水平解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真实地揭示原位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016年10月对黄海西部海域19个监测站位的微生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开展了深入调查。应用Illumina MiSeq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共鉴定海域沉积物中微生物41门266属,变形菌门为明显的优势门类,其相对丰度占总数的47%。其他较为丰富的门类包括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沈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各站位细菌多样性非常高,但站位间差异较大。其中Chaol指数均值为7 365.3;Shannon指数平均为9.65;Simpson指数平均为0.995。应用Past软件,采用CCA分析法研究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总磷和沉积物粒径对微生物门水平的群落分布具有显着性影响。计算细菌与环境因子间Pearson相关系数并绘制热图分析,发现酸杆菌、衣原体(Chlamydiae)和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与总磷呈较明显的负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叶旺旺,谷雪霁,康绪明,刘素美,张桂玲[2](2019)在《夏季东、黄海沉积物中甲烷的分布和沉积物-水界面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物释放是海洋环境中甲烷(CH_4)的重要来源。通过2013年7月和8月两个航次,对东、黄海泥质区沉积物中CH_4浓度的垂直分布和沉积物-水界面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站位外,黄海沉积物(50 cm以浅)中CH_4的浓度变化范围在0.2~1.0μmol/L之间,长江口及浙闽沿岸附近的沉积物中CH_4浓度则要更高(1.0~2.0μmol/L),而东海东部海域沉积物中CH_4浓度波动范围为0.2~3.0μmol/L。总体来说,东、黄海沉积物中CH_4浓度偏低,这可能与观测到的高浓度硫酸盐(>20 mmol/L)有关。通过整柱密室培养实验估算出东、黄海沉积物-水界面CH_4释放速率在0.64~2.12μmol/(m2·d)之间,东、黄海沉积物CH_4释放总量为6.7×108 mol/yr;但采用菲克定律估算的CH_4扩散通量则要比现场培养的结果低2~5倍,表明不同的方法在估算沉积物-水界面CH_4通量上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熊宽旭,赵新月,周倩,付传城,涂晨[3](2019)在《黄海桑沟湾水体及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关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不断增多,但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湾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研究仍少见报道。为了研究人类养殖活动和水动力对海湾微塑料污染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于2017年12月调查了规模化养殖活动结束后桑沟湾水体及沉积物中的微塑料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桑沟湾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类型主要为纤维类、碎片类、薄膜类、发泡类和颗粒类;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分别为1. 8~31. 2 N/L和31. 2~1246. 8 N/kg;微塑料的平均颗粒大小分别为0. 51±0. 2 mm和1. 54±1. 02 mm。从桑沟湾微塑料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其丰度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近岸海域,并且微塑料的丰度由湾内向外海递减的趋势。桑沟湾微塑料丰度和空间分布的异质性主要受海水养殖、生活和航运等人类活动排放和水动力的影响。未来需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取样分析,以充分认识海湾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先绪,贾国东[4](2019)在《东海和黄海沉积物中海洋自生来源对支链四醚类化合物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脂物(brGDGTs)被广泛应用于陆地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brGDGTs在海洋沉积物中普遍存在,起初被认为是陆源输入的结果,但越来越受到质疑。在中国东海和黄海区域,brGDGTs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分析了位于南黄海和东海北部的4个站位年龄跨度近百年的柱状岩芯,讨论了brGDGTs相关参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brGDGTs的来源。结果显示,岩芯沉积物中brGDGTs分布样式与已发表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土壤中brGDGTs分布样式存在显着差别,暗示了海洋微生物自生brGDGTs的存在。在假设岩芯沉积物中brGDGTs主要由长江和黄河流域土壤输入和海洋微生物自生叁端元贡献的情况下,用四甲基brGDGTs百分含量(%tetra)和四甲基环化指数(#Ring_(tetra))参数计算了叁个端元的相对贡献和绝对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海洋自生是沉积物中brGDGTs的主要贡献者,在南黄海中北部可达70%以上。从百余年来的沉积序列来看海洋自生brGDGTs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可能与海水的富营养化增强有关,也可能是随沉积深度增加降解加强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9年01期)

何梦颖,梅西,张训华,刘健,郭兴伟[5](2019)在《南黄海陆架区CSDP-1孔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判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黄海作为东部陆架海的一部分,其沉积物记录了源区、气候及古环境演变等多方面的信息。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的方法,对南黄海西部CSDP-1孔沉积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CSDP-1孔沉积物碎屑锆石主要表现出300~100,500~300,1 000~700,2 100~1 700和2 600~2 300Ma 5组年龄区间。由底部到顶部,钻孔沉积物中除了1 000~700和2 100~1 700Ma的锆石质量分数变化较大,其他年龄组的锆石质量分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长江、黄河、废黄河和淮河作为钻孔区域可能的物质来源,其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其中长江沉积物以1 000~700Ma的锆石为特征,黄河沉积物中2 100~1 700 Ma的锆石质量分数最高,废黄河与淮河沉积物中500~300Ma的锆石质量分数均比黄河和长江沉积物高。通过对CSDP-1钻孔及河流沉积物进行物源判别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可认为:钻孔沉积物3.20 Ma以来存在多源物质贡献,长江源物质占优势,淮河源次之;淮河从2.16Ma开始对钻孔区域有影响;0.78Ma该区开始有黄河源的物质,且以黄河沉积物为主要物质来源;废黄河对钻孔区域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闫建芳[6](2018)在《北黄海海泥沉积物放线菌种群分析及活性菌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16S rDNA V3可变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北黄海不同功能区海泥沉积物中的细菌种群差异进行了比对研究,对样品中可培养放线菌采用组合培养方式进行了分离,揭示了海洋样品中放线菌的丰富度和差异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放线菌资源,分别从挥发性气体、固体培养代谢物和发酵液代谢产物入手,筛选到3株抗菌功能不同的海洋放线菌,对其分别进行菌种鉴定及挥发性抑菌组分、固体培养活性产物和液体发酵产物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为放线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北黄海不同功能区划间细菌种群差异性及主要影响环境因子采集北黄海8个功能区的海泥沉积物,通过PCR-DGGE技术测定分析不同样品内细菌的种群数量及优势类群。DGGE条带数从18~26不等,反映出了样品中存在的主要代表类群。聚类分析表明所有样品聚类为3群:丹东盐场附近样品(Y1)为I群,丹东保护区和大连养殖区样品(Y2、Y4、Y5、Y6)为II群,大连小窑湾码头附近(Y3)和浴场海域的样品(Y7、Y8)为III群。对特征条带测序分析表明,所有海泥样品中普遍存在的优势菌为γ变形杆菌门的阿氏埃希氏菌Escherichia albertii和噬甲基菌属Methylophaga未定种菌株。在丹东保护区海泥沉积物(Y2)中存在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棕囊藻杆菌属Phaeocystidibacter和盐坑微菌属菌株Salinimicrobium gaetbulicola。养殖区(Y4、Y5和Y6)存在优势菌为拟杆菌门盐坑微菌属Salinimicrobium未培养新种和β变形杆菌门亚硝化螺菌属氨氧化细菌Nitrosospira multiformis。而在浴场海域样品(Y7和Y8)未检测到独特的优势菌群存在。细菌种群多样性指数(丰富度S、香农指数H’和均匀度E_h)分析表明,各功能区海泥中主要细菌种群丰富度差异较小,香农指数介于2.41~3.10之间,均匀度介于0.835~0.985。菌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表明,pH、总碳和总氮是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动态的重要驱动因子,腐殖酸含量对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不大。2.明确了北黄海放线菌主要类群并筛选到3株优良活性菌株采用8种培养基对8个位点海泥样品进行分离,获得145株放线菌。其中,链霉菌114株,占78.6%;其他放线菌31株,占21.4%。稀有放线菌主要包括:伦茨氏菌属Lentzea、短杆菌属Marinobacter、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涅斯捷连科氏菌属Nesterenkonia、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野野村菌属Nonomuraea、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和糖丝菌属Saccharothrix等。从放线菌整体分离及环境因子测定结果来看,养殖区放线菌数量差别较大,原因可能是较高的pH及养殖种类、投放饵料及抗菌药物等对放线菌数量及类别产生了影响;Y1盐场周边位点的放线菌检出率最低,表明极端环境对放线菌种类影响密切。从稀有放线菌检出率来看,M1培养基、GH培养基、SC和ISP5培养基组合分离等达到最佳效果。对分离获得的部分放线菌从挥发性气体代谢产物、固体培养产物和液体发酵产物方面分别进行常见靶标菌抑菌活性测定,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3株放线菌HW80、HW85和GQ-17,据此对其分类地位及代谢产物等开展进一步研究。3.鉴定明确了菌株HW80分类地位及其挥发性代谢产物组分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结果,菌株HW80与达松维尔拟诺卡氏菌达松维尔亚种(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 subsp.dassonvillei DSM43111~T)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度达99.93%,培养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一致,鉴定为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 HW80。抑制真菌活性测定表明,HW80的挥发性代谢产物抑菌能力较强,对除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外的9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可导致丝状真菌菌丝尖端膨大,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HW80挥发性气体成分分析,证明含有33种化合物,其中醇类9种,烷烃类9种,烯烃类6种,酮类3种,酸类2种。其主要成分为3-壬醇(21.25%)、3-甲基-4-羰基戊酸(16.99%)、1,4-二噻烷-1-氧(10.81%)、3-亚甲基-对-薄荷-8-烯(7.65%)、甲烷磺酸(5.63%)、二甲醚(5.36%)等6种化合物。4.明确了菌株HW85分类地位及固体培养代谢产物的抑菌成分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HW85与酒红土褐链霉菌(S.vinaceusdrappus NRRL2363~T)等多株模式菌相似度均为99.93%,辅助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结果最终将其鉴定为酒红土褐链霉菌S.vinaceusdrappus HW85。采用菌饼法测定,菌株HW85固体培养物对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经改良淡水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g,KNO_3 1g,K_2HPO_4 0.5g,MgSO_4 4.11g,琼脂15g,去离子水1L,pH 7.2~7.4)培养,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固体培养物获得活性代谢产物粗品。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该活性成分对温度变化不敏感,耐酸不耐碱,对紫外线不敏感,不能被蛋白酶降解。经TLC、硅胶柱层析分离可得浅黄色粗品,以254nm为检测波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以85%-80%-85%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用C18反相柱进行分离和薄层色谱制备及半制备液相收集、浓缩,获得纯度为97.89%的白色粉末物质。利用UPLC-Q-TOF-MS、UV、IR及~1H NMR和~(13)C NMR等技术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分子量为913.55。查阅文献资料及相关谱图进行对比,确定其活性代谢产物分子式为C_(51)H_(79)NO_(13),不饱和度为13,化学名称为:(3S,6R,7E,9R,10R,12R,14S,15E,17E,19E,21S,23S,26R,27R,34aS)-9,10,12,13,14,21,22,23,24,25,26,27,32,33,34,34a-十六氢-9,27-二羟基-3-[(1R)-2-[(1S,3R,4R)-4-羟基-3-甲氧环己基]-1-甲基乙基]-10,21-二甲氧-6,8,12,14,20,26-六甲基-23,27-环氧-3H-吡啶并[2,1-c][1,4]氧杂氮杂叁十一环烯-1,5,11,28,29(4H,6H,31H)-戊酮。文献检索该物质为已知叁烯大环内酯类活性化合物Rapamycin。这是首次从酒红土褐链霉菌中分离到该物质。5.测定明确了菌株GQ-17的分类地位及其混合发酵产物防病促生效果经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表明菌株GQ-17与产生土霉素和龟裂杀菌素的龟裂链霉菌龟裂亚种(Streptomyces rimosus subsp.rimosus JCM4667~T)相似度为99.93%,亲缘关系最近。结合菌落形态、菌丝特征观察及生理生化反应分析,GQ-17除耐酸碱(pH 4~12)和耐高温(45℃)外,其他生理生化反应结果与模式菌高度一致。综合分析,鉴定其为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 GQ-17。GQ-17为龟裂杀菌素和土霉素产生菌,发酵液活性物质对于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抑制作用。采用与链霉菌YH-91(S.diastaticus)和YH-23(S.pactum)混合发酵方法,进行活性产物ST-2的发酵条件优化及促生防病效果验证。经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ST-2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8 g/L、黄豆粉10 g/L、氯化钠2.5 g/L、碳酸钙2.0 g/L,pH自然。最佳发酵条件为:菌株GQ-17、HY-91和HY-23同浓度种子液分别以3:3:2比例混合后按3%体积接种于50mL发酵液(250mL叁角瓶),31℃下以150r/min的转速振荡培养5 d,其发酵液对盆栽黄瓜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达65.89%。此外,ST-2组合发酵产物施用后,植株株高和茎粗较无菌对照分别增加29.75%和12.69%,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12-11)

张尧,韩宗珠,艾丽娜,刘金庆,宁泽[7](2018)在《黄海全新世泥质体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黄海5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碎屑重矿物和粒度分析,研究了黄海全新世泥质体底质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的物源和环境信息。结果表明:泥质体重矿物含量低且组成变化大,矿物组合主要为普通角闪石-不透明矿物-片状矿物-绿帘石-自生黄铁矿,泥质体可分为叁个矿物区:泥质体北部矿物区(Ⅰ区)、山东半岛沿岸矿物区(Ⅱ区)和泥质体南部矿物区(Ⅲ区),泥质体之外西南侧分布着南黄海西部矿物区(Ⅳ区)和南黄海南部矿物区(Ⅴ区)。Ⅰ区和Ⅱ区明显受黄河物质控制,Ⅲ区物源较为复杂,除黄河物质外,东海北部陆架和长江物质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自生黄铁矿的富集指示了冷水团的存在和弱还原的沉积环境;多种矿物的含量分布指示了切变锋的存在,其"水障"作用对泥质体的空间分布和矿物组成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沉积物的运移趋势也具有显着限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杨茜,杨庶,孙耀[8](2019)在《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长期变化及其背景值的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校正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长期变化及其背景值,对采自黄海中部泥质区A03站位沉积剖面的年代学测定、比表面积和重金属(Cu、Pb、Cd和Zn)进行了测定,并在假定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的沉积环境基本未受污染的前提下,建立了其比表面积与重金属背景值的函数模型,进而反推出单位比表面积下重金属的长期变化特征。将重金属含量实测值和校正后单位比表面积下重金属含量长期变化比较发现,前者毫无规律可言,后者则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本处于重金属含量背景值的合理波动范围之内,此后,逐渐背离背景值至今。可以推断,A03站位所代表的黄海中部泥质区受到外源重金属污染的起始年份约为1950年,4种重金属Cu、Pb、Cd、Zn单位比表面积下的背景值分别为26.31、22.11、0.20、63.21mg/kg。许多研究表明,沉积环境的外源性污染、沉积颗粒的表面活性和粒度是重金属含量偏离背景值的3个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相同沉积剖面,建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的比表面积与重金属背景值的函数模型,并对重金属含量的实测值进行了有效校正,无疑是能够同时满足上述3个主要条件的。研究表明,实际操作中,采取不同沉积类型区域,建立相应的重金属背景校正值,也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1期)

马晓红,韩宗珠,艾丽娜,林霖,孙宣艳[9](2018)在《中国渤黄海的沉积物源及输运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渤黄海120个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研究了其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与物源和水动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类型主要有黏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砂和砂-粉砂-黏土6种类型,以砂质粉砂和黏土质粉砂为主,整体粒度较细、分选较差,在老铁山水道、莱州湾、北黄海北部等水动力较强区域分选相对较好且沉积物粒径相对偏粗。根据沉积物粒度参数、物源、输运路径将研究区划为5个沉积区,分别为渤海湾、滦河口粉砂沉积区,黄河口、莱州湾砂质沉积区,渤海中部粉砂质沉积区,北黄海西部黏土质粉砂沉积区,北黄海北部砂质沉积区。物源和水动力条件控制了研究区沉积物粒度分布。(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焦鹏飞[10](2018)在《北黄海海底麻坑沉积物特征分析及麻坑形成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底麻坑是广泛发育于世界各海区大陆架、大陆坡中一种特殊的海底地貌现象,近年来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而逐渐成为海洋地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北黄海西北部的陆架浅水区发育了大规模的海底麻坑,虽然有学者曾对该区域麻坑的成因和演化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仍有一些科学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对采集于北黄海海底麻坑内外的两根沉积物重力样,进行了岩心扫描、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等方面的测试分析,探讨了麻坑内外沉积物特征的差异及原因;同时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多种因素对于气体逸出形成麻坑过程的影响。结合模型试验结果和前人研究,探讨了麻坑的成因模式。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岩心扫描特征表现为麻坑内沉积物的剪切波速高于麻坑外,麻坑内沉积物的声阻抗大于麻坑外,麻坑内沉积物的孔隙度小于麻坑外,麻坑内沉积物的岩心扫描密度大于麻坑外。扫描参数结果说明麻坑内沉积物的密实度高于麻坑外沉积物。粒度特征表现为麻坑内沉积物下部粒度偏粗,上部粒度偏细;麻坑外沉积物上下粒度粗细相对均一。物理性质方面,麻坑内沉积物的平均干湿密度、平均土粒比重、平均塑性指数均高于麻坑外,平均含水率、平均孔隙比、平均液限、平均液性指数均小于麻坑外。力学性质方面,麻坑内沉积物的平均压缩系数小于麻坑外沉积物,而平均渗透系数和平均抗剪强度则高于麻坑外沉积物。微观结构方面,相比与麻坑外,麻坑内沉积物中的孔隙有明显的定向排列,且连通性更好。麻坑内沉积物的碳酸盐含量明显高于麻坑外。分析讨论了浅层气逸出形成海底麻坑的依据,并以此解释了麻坑内外沉积物性质差异的原因。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模拟麻坑形成过程的模型实验装置,并通过初步的模型试验研究发现,气体突破上覆细砂土体所需时间与土层厚度呈幂函数上升关系,与气体压力值呈反比例函数减少关系,与水深呈现线性上升关系。气体突破细砂土层逸出形成麻坑的直径和深度随喷气时间呈现先快速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分析讨论了气体突破细砂和粉质粘土时分别发生渗流和剪切破坏,构建了气体突破土体所需的气压临界值公式,同时试验实测结果较好的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准确性。最后应用理论公式计算了现场的50m水深下两种上覆土层厚度的气体突破土体的气压临界值大小。探讨了海底麻坑的成因模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浅层气聚集;二,气体进入上覆土体,发育运移通道;叁,气体突破上覆土体逸出海底;四,气体逸出带走海底表层沉积物形成麻坑。(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04-01)

黄海沉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沉积物释放是海洋环境中甲烷(CH_4)的重要来源。通过2013年7月和8月两个航次,对东、黄海泥质区沉积物中CH_4浓度的垂直分布和沉积物-水界面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站位外,黄海沉积物(50 cm以浅)中CH_4的浓度变化范围在0.2~1.0μmol/L之间,长江口及浙闽沿岸附近的沉积物中CH_4浓度则要更高(1.0~2.0μmol/L),而东海东部海域沉积物中CH_4浓度波动范围为0.2~3.0μmol/L。总体来说,东、黄海沉积物中CH_4浓度偏低,这可能与观测到的高浓度硫酸盐(>20 mmol/L)有关。通过整柱密室培养实验估算出东、黄海沉积物-水界面CH_4释放速率在0.64~2.12μmol/(m2·d)之间,东、黄海沉积物CH_4释放总量为6.7×108 mol/yr;但采用菲克定律估算的CH_4扩散通量则要比现场培养的结果低2~5倍,表明不同的方法在估算沉积物-水界面CH_4通量上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海沉积物论文参考文献

[1].黄备,邵君波,母清林.黄海西部海域沉积物细菌群落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9

[2].叶旺旺,谷雪霁,康绪明,刘素美,张桂玲.夏季东、黄海沉积物中甲烷的分布和沉积物-水界面通量[J].海洋科学.2019

[3].熊宽旭,赵新月,周倩,付传城,涂晨.黄海桑沟湾水体及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特征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9

[4].王先绪,贾国东.东海和黄海沉积物中海洋自生来源对支链四醚类化合物的贡献[J].地球化学.2019

[5].何梦颖,梅西,张训华,刘健,郭兴伟.南黄海陆架区CSDP-1孔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判别[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6].闫建芳.北黄海海泥沉积物放线菌种群分析及活性菌株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7].张尧,韩宗珠,艾丽娜,刘金庆,宁泽.黄海全新世泥质体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杨茜,杨庶,孙耀.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长期变化及其背景值的校正[J].渔业科学进展.2019

[9].马晓红,韩宗珠,艾丽娜,林霖,孙宣艳.中国渤黄海的沉积物源及输运路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焦鹏飞.北黄海海底麻坑沉积物特征分析及麻坑形成模型试验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8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典型站位沉积物基本物理性质及...研究区位置及取样点分布水文观测数据平面分布图(a,春季底层...黄海表层沉积物分布图(根据文献[23]技术路线南黄海中西部海底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

标签:;  ;  ;  ;  ;  ;  ;  

黄海沉积物论文_黄备,邵君波,母清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