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民间社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民间社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间,社会,组织,残障,琉球,灾害,中国。

民间社会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吴云峰[1](2019)在《华北抗日根据地灾荒救济工作研究——以政权与民间社会互动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遭遇了严重的灾荒。华北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了发放粮款、积谷屯粮、组织自救、安置灾民、兴修水利、倡导互助、灭虫捕鼠、提倡卫生等一系列措施,力求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华北抗日根据地救灾工作的经验主要有叁条:一是将救灾救荒与发动群众生产自救结合起来,二是借鉴中国传统的赈济方式,叁是确保救济工作的低保障水平和宽覆盖面。在救灾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落后的观念对救灾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二是一些富户不积极响应互济的号召,叁是基层干部工作方法不当。(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玉山[2](2019)在《论二战后中国民间社会舆论视阈下的琉球归属问题(1945—1949年)》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结束后中国民间社会舆论形成了关注琉球归属的热潮,形成了八种观点。文章围绕这八种观点尤其对主流舆论"直接归还中国说"做了详细的考证,并就形成社会舆论的作者群、民间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9年05期)

付连英[3](2019)在《民间社会组织大有可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生援助项目可以发挥灵活性强、专业度高、精细扎实的优势,在弱势群体帮扶、人道主义救助、医疗卫生健康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大学(研究生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9-07-18)

周琨[4](2019)在《丽江市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及促进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民间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一方面,乡村治理长期以来面临制度性与能力性等诸多困境,也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瓶颈、干群关系紧张等新型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村庄内部出现了利益分层的现象,农民中产生了多元的诉求,民间社会组织中既有基于亲缘、血缘、地缘的传统型组织,也有依靠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或互益目的成立的新型民间社会组织。这种自发形成又有政府扶持,并在公共领域与政府互动协作的民间社会组织真正参与治理将成为破解当前乡村治理困境的关键。民间社会组织在表达农民权益、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社会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农村社会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它将成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益补充。本文运用公民社会、多中心治理、社会资本、政府职能等多种理论,在对国内外乡村治理以及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以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具体路径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尝试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背景、作用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地重点探讨如何推进民间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去,以期实现乡村善治。本论文具体内容如下:导论中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第一章对民间社会组织、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第二章对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现状进行分析;第叁章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第四章借鉴总结国内外经验;第五章为本文的落脚点,意在探讨如何促进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9-05-27)

李强[5](2019)在《儒学伦理与民间社会:明代士人女性贞节叙事的虚与实》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人文集中广泛的女性贞节叙事与民间女性的生存实态存在错位与偏离,士人的贞节叙事不宜看作是对明代女性普遍生活状态的反映。士人记述女性的贞、孝、节、烈既与撰修《列女》的传统相关,也与明朝官方对女性贞节的强调相适应。士人的女性贞节叙事一方面意在为其他女性树立贞节典型,另一方面也是激励男性士人孝与忠的需要,其背后是儒学伦理秩序观念的体现。(本文来源于《黑河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6](2019)在《各国和民间社会在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论坛上要求改进透明度和价格公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4月13日,在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论坛上,来自政府和民间社会组织的代表呼吁提高研发以及药品生产成本的透明度,使购买方通过谈判得到更可负担的价格。长期以来,药品可负担性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每年有1亿人陷入贫困,究其原因就是其必须自付高昂的药费。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委托编写(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尤逢连[7](2019)在《丧俗仪式中民间社会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社会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学继续发展所必须要关注的理论范畴,中国的社会思想容纳众多,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究其本质,社会思想其来源在于社会实践的实施,以及由于社会实践所出现的社会制度等社会规则性内容的影响,社会学的发展必须在深入探究社会思想的前提下才不至于失去内容而徒有形式。而对于中国社会思想来说,长久以来的名人志士思想几乎占据了主流层面,多集中在对于经典文集的研究和解释,忽视了民间的社会思想的研究,而本文则是源于自身多次参加丧葬仪式后的思考,作为民间社会中最为普遍也最为特殊的仪式来说,丧俗集中承载了人们对于生死的重视和尊重,无论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对于丧俗从来都不敢马虎,对于不同等级的人,在古代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不同层次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操作流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丧俗完整的流传下来,以其独特的方式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流传于乡村,并且衍生出多种形式的“二十四拜”则是丧俗仪式中较为突出的一项,通过施拜者长达数个小时的跪拜和磕头,表达了对于逝者无尽的哀思和孝心,同时也可视为生者对于逝者的尊重和重视。而这些对于长期生活在乡村的人群来说,这些传承下来的习俗,并没有太多人能够说清其起源和原因,众人对于为何行礼以及礼仪的功能也只能笼统的归纳为子女的孝敬以及长期以来的风俗习惯,而“二十四拜”的实际功用却并不局限于此,作为一项由孝心驱使,并经由跪拜、磕头演绎出的仪式来说,“二十四拜”已经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仪式本身,升华为民众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在部分民众看来,“二十四拜”成为了他们向先人表达思念和尊重的最直接的手段,“二十四拜”还成为了一种媒介性质的存在,将“二十四拜”和尘世间的地位、面子联系在一起,因而“二十四拜”的实行与否也成为了大家眼中身份地位的象征。“二十四拜”也不仅仅是孝的现实演绎,还在于宗族的影响,以及生活在民间人们的人伦观点体现,丧俗仪式作为宗族为数不多的集体聚会之一,受到了宗族内所有成员的重视,通过这一过程,成员可以借助“二十四拜”这一形式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提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通过这一形式作为对逝者灵魂的慰藉,在这一过程中也促使人们去思考天地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些集体作用形成了“二十四拜”这一特殊的礼俗仪式,通过这一仪式的施行,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需要,并且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有序发展的功能,更是为研究民间社会思想的演变形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本。(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2-01)

鲁尼·哈佛森,比约恩·亨文登,黄裔[8](2017)在《开展建设性的残障研究——研究机构、政府和民间社会之间的新的交流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集中讨论了在残障研究与政策发展之间建立建设性关系的条件,特别是民间社会组织能够以何种方式推动残障研究在决策过程中产生更大的作用。本文中所讨论的"残障研究"是指与残障有关的社会方面的研究,即社会科学、法律和人文领域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残障者"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①的机会。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将对残障研究与残障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举例比较分析这种关系在英国和挪威是如何发展的;最后,在如何组织和思考残障研究与政策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将讨论创新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残障权利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王勇[9](2019)在《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国际救援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灾害应急(救援)行动,对于还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民间社会组织似乎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实际上已经有包括基金会、社会救援队、民非机构等在内的不少社会组织在行动了。2018年12月18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和北师大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本文来源于《公益时报》期刊2019-01-15)

张新民[10](2018)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中国的民间社会信仰——以“天、地、君、亲、师”为中心的文化现象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思想代表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几千年来——至少在"五四"运动前——主流学者都无不认同孔子的学说,一代又一代的知识精英通过角度不同的诠释,将孔子思想转化为当下的社会文化资源,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性成果,影响了二千五百年的中国文化。即使今天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仍可看到南方的不少农村地区,家家的堂屋里面都挂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本文来源于《教育文化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民间社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战结束后中国民间社会舆论形成了关注琉球归属的热潮,形成了八种观点。文章围绕这八种观点尤其对主流舆论"直接归还中国说"做了详细的考证,并就形成社会舆论的作者群、民间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间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1].吴云峰.华北抗日根据地灾荒救济工作研究——以政权与民间社会互动为视角[J].新乡学院学报.2019

[2].刘玉山.论二战后中国民间社会舆论视阈下的琉球归属问题(1945—1949年)[J].安徽史学.2019

[3].付连英.民间社会组织大有可为[N].国际商报.2019

[4].周琨.丽江市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及促进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

[5].李强.儒学伦理与民间社会:明代士人女性贞节叙事的虚与实[J].黑河学刊.2019

[6]..各国和民间社会在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论坛上要求改进透明度和价格公平性[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

[7].尤逢连.丧俗仪式中民间社会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9

[8].鲁尼·哈佛森,比约恩·亨文登,黄裔.开展建设性的残障研究——研究机构、政府和民间社会之间的新的交流关系[J].残障权利研究.2017

[9].王勇.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国际救援之路[N].公益时报.2019

[10].张新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中国的民间社会信仰——以“天、地、君、亲、师”为中心的文化现象学分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8

标签:;  ;  ;  ;  ;  ;  ;  

民间社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