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夹及头戴式对讲机,其中导线夹包括用于间隔夹固至少两根导线的线夹本体,该线夹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头戴式对讲机包括耳罩体、软管、上述导线夹和麦克风,耳罩体内装配有对讲机模组,软管的一端连接于耳罩体,另一端设有所述麦克风,且软管内穿设有若干导线,导线夹的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均固设于耳罩体的内壁,若干导线间隔夹固于线夹本体。在若干导线发生扭曲或者拉扯等动作时,导线夹可以发生适当的变形,避免若干导线因硬性扭曲或者拉扯而破损。而且由于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的弹性回复作用,当若干导线的作用力消失时,可以使导线夹和若干导线回复至初始位置,避免若干导线之间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导线夹,包括用于间隔夹固至少两根导线的线夹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
设计方案
1.一种导线夹,包括用于间隔夹固至少两根导线的线夹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本体为呈方波状弯折的细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均为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大致呈八字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均为弹性绳索或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杆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或塑胶套。
7.一种头戴式对讲机,包括耳罩体、对讲机模组、软管和麦克风,所述耳罩体内装配有对讲机模组,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于耳罩体,且软管与耳罩体上开设的布线孔相对设置,软管的另一端设有所述麦克风,且软管内穿设有若干用于连接对讲机模组与麦克风的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导线夹,所述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均固设于耳罩体的内壁,且所述线夹本体位于布线孔的前方,若干所述导线间隔夹固于所述线夹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头戴式对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该连接座设有安装孔,所述软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座固设于所述耳罩体的外壁,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布线孔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头戴式对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由金属软管和塑胶皮构成的包塑金属软管,所述软管与安装孔相配合的一端设有裸露的金属软管延伸部,所述连接座为注塑成型的塑料制品,且注塑成型时将所述金属软管延伸部和软管的端部固设于所述安装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线夹及头戴式对讲机。
背景技术
现有耳麦、头戴式对讲机或者可随意弯曲的台灯均需要使用到包塑金属软管,例如耳麦和头戴式对讲机均需要使用包塑金属软管来设置麦克风,并在包塑金属软管的内部布设连接麦克风的若干导线,台灯需使用包塑金属软管来连接底座和灯座,并在在包塑金属软管的内部布设连接灯座的若干导线组。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包塑金属软管的另一端用固化胶将若干导线固定在与包塑金属软管相通的布线孔内,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使用时经常会通过弯曲包塑金属软管来调整麦克风、灯座的位置,但是由于若干导线在固化胶处完全固定死,所以在弯曲包塑金属软管时容易使固化胶处的导线发生扭曲,各导线之间也容易相互缠绕,进而使得导线受损,甚至断裂。
而且包塑金属软管的一端通常固定在耳麦或头戴式对讲机的耳罩体,或者固定在台灯的底座上,但是经常使用调整之后,包塑金属软管与耳罩体或者底座固定连接的一端会因为塑胶皮的划破而松动,导致包塑金属软管可相对耳罩体或者底座发生转动,一旦包塑金属软管可以转动,上述导线缠绕,受损,甚至断裂的问题会更加容易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线夹及头戴式对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线夹,包括用于间隔夹固至少两根导线的线夹本体,上述线夹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
进一步,上述线夹本体为呈方波状弯折的细杆。
更进一步,上述细杆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或塑胶套。
进一步,上述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均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上述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大致呈八字型。
进一步,上述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均为弹性绳索或弹片。
一种头戴式对讲机,包括耳罩体、对讲机模组、软管和麦克风,上述耳罩体内装配有对讲机模组,上述软管的一端连接于耳罩体,且软管与耳罩体上开设的布线孔相对设置,软管的另一端设有上述麦克风,且软管内穿设有若干用于连接对讲机模组与麦克风的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导线夹,上述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均固设于耳罩体的内壁,且上述线夹本体位于布线孔的前方,若干上述导线间隔夹固于上述线夹本体。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座,该连接座设有安装孔,上述软管的一端插设于上述安装孔,上述连接座固设于上述耳罩体的外壁,且上述安装孔与上述布线孔相对。
更进一步,上述软管为由金属软管和塑胶皮构成的包塑金属软管,上述软管与安装孔相配合的一端设有裸露的金属软管延伸部,上述连接座为注塑成型的塑料制品,且注塑成型时将上述金属软管延伸部和软管的端部固设于上述安装孔。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在若干导线发生扭曲或者拉扯等动作时,导线夹的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可以随着若干导线的作用力而发生适当的变形,避免若干导线因发生过度的硬性扭曲或者拉扯而破损,甚至断裂。而且由于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的弹性回复作用,当若干导线的作用力减小或者消失时,可以使导线夹和若干导线回复至初始位置,避免若干导线之间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线夹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头戴式对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头戴式对讲机的局部拆解示意图一(未画出导线)。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未画出导线)。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头戴式对讲机的局部拆解示意图二(未画出导线)。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线夹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线夹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导线夹,包括用于间隔夹固至少两根导线的线夹本体13,线夹本体1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件11,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弹件12。其中,线夹本体13为呈方波状弯折的细杆。具体地,上述细杆为铁制品、铁合金制品或者弹簧钢丝制品,并且在细杆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套或塑胶套(图中未体现),上述橡胶套或塑胶套既可以避免夹伤导线,又可以正价摩擦力,将导线夹持的更加牢固。
参照图1,第一弹件11和第二弹件12均为压缩弹簧,并且两者大致呈八字型。第一弹件11、第二弹件12和线夹本体13一体成型。当然,第一弹件11和第二弹件12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它方式连接于线夹本体13的两端。此外,第一弹件11和第二弹件12还可以为弹性绳索或弹片等。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和图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线夹本体13为呈波浪状弯折的细杆,且波峰和波谷均大致呈Ω字型。
实施例三
参照图1和图7,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线夹本体13为呈波浪状弯折的细杆,且波峰和波谷均大致呈Ω字型。并且第一弹件11、线夹本体13和第二弹件12大致呈一字型。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头戴式对讲机,包括上述导线夹1、头带2、耳罩体3、对讲机模组4、连接座5、软管6和麦克风7。其中,两个耳罩体3分别设置于头带2两端,并且耳罩体3的内部装配有对讲机模组4,由于头带2、耳罩体3和对讲机模组4均属于现有技术,具体结构和装配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耳罩体3设有布线孔31和螺孔32,导线夹1的第一弹件11和第二弹件12的自由端均通过螺丝固设于耳罩体3的内壁,并使导线夹1的线夹本体13位于布线孔31的前方。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软管6为由金属软管61和塑胶皮62构成的包塑金属软管,并且软管6的一端设有裸露的金属软管延伸部63。软管6的另一端装配有麦克风7,且软管6的内部穿设有若干连接麦克风7的导线a。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连接座5设有安装孔51和螺孔52,连接座5为注塑成型的塑料制品。连接座5注塑成型时将软管6设有金属软管延伸部63的一端及该软管6的端部插入连接座5的模具(图中未体现)中,使连接座5成型后金属软管延伸部63和软管6的端部固设于安装孔51内。连接座5通过依次穿设于螺孔32、螺孔52的螺丝8固设于耳罩体3的外壁,并使且安装孔51与布线孔31相对设置。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若干导线a穿过软管6、安装孔51和布线孔31之后相互间隔排列地夹固于线夹本体13,随后与对讲机模组4相连接。
综上可见,在扭曲软管时,导线夹虽然将若干导线夹固着,但是当若干导线随着软管发生扭曲或者拉扯等动作时,导线夹的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可以随着若干导线的作用力而发生适当的变形,避免若干导线因发生过度的硬性扭曲或者拉扯而破损,甚至断裂。而且由于第一弹件和第二弹件的弹性回复作用,当若干导线的作用力减小或者消失时,可以使导线夹和若干导线回复至初始位置,避免若干导线之间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372053.0
申请日:2019-08-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844951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H04B1/3827
专利分类号:H04B1/3827;H04Q5/24;H04R1/08;H04R1/10;H02G3/02
范畴分类:申请人:泉州市旗航数字通讯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泉州市旗航数字通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光伏产业基地创新大厦8楼
发明人:陈宗镇;聂永桂;叶书凡;王明伟;徐金焕
第一发明人:陈宗镇
当前权利人:泉州市旗航数字通讯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洪渊源;俞兰周
代理机构:35213
代理机构编号: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