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旱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旱性,函数,表型,冬小麦,幼苗,树种,高粱。
抗旱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州,彭燕,尹淑霞,韩烈保[1](2019)在《甘露糖对白叁叶抗旱性、糖及糖醇类代谢物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泛栽培种植的‘Ladino’白叁叶为供试材料,采用生理生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叶片水分状况、渗透调节、抗氧化性、光合特征、糖及糖醇类物质的积累研究甘露糖对白叁叶抗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着降低白叁叶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净光合速率,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细胞膜稳定性降低,植株受损严重。但白叁叶能通过提高自身水分利用效率及降低渗透势以适应干旱胁迫。外施适宜浓度的甘露糖(30 mmol·L~(-1))能显着提高干旱胁迫下白叁叶叶片光合作用、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干旱诱导的氧化伤害并维持良好的水分状况,提高植株抗旱性。通过对不同糖及糖醇类代谢物含量变化的测定发现,不同糖类积累对干旱胁迫响应有所不同,甘露糖能在干旱条件下诱导多种糖(甘露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木糖、蔗糖、麦芽糖和海藻糖)和糖醇(肌醇、丙叁醇和松醇)的积累,这既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细胞渗透调节能力,也为白叁叶生长和代谢供能提供更多的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以抵御干旱胁迫。(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杨小英,许莹莹,赵美爱,曾建琪,韩静[2](2019)在《模拟干旱条件下玉米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0%PEG-6000模拟中度干旱胁迫对41份玉米品种的萌发期进行抗旱性试验,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值(D值)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利用UPGMA聚类划分抗旱等级。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主胚根长、胚根数和干物质重6个性状,干旱胁迫处理比对照均值分别下降了50.8%、65.6%、81.4%、57.9%、42.1%和70.0%,不同品种间差异显着。隶属函数法计算D值表明,其与发芽率、胚芽鞘长等各指标抗旱系数的隶属函数值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筛选出金海5号、粟玉6号等13个抗旱品种。UPGMA聚类分析将试验材料在遗传距离为6.91处分为2大类,进一步可分为高度抗旱、中度抗旱、抗旱、敏感、高度敏感共5个亚群,玉米萌发期较强抗旱品种为粟玉6号、京农科728等13个品种。两种方法筛选出的玉米萌发期抗旱品种高度吻合。(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赵向如[3](2019)在《融合节水灌溉技术的果树幼苗抗旱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也是果树幼苗最容易受到的逆境胁迫之一。而幼苗是果树更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干旱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大环境下,果树幼苗的抗旱性对于林木的恢复和农产品的质与量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会对果树幼苗的抗旱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融合节水灌溉技术,对果树幼苗的抗旱性进行研究,发现节水灌溉技术能够通过增加果树幼苗根系的水分、养分以及叶片保水能力最终提高幼苗的抗旱性。希望通过这一发现能够为果树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一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3期)
曾晓琳,李莹,刘金平,游明鸿,黄曦叶[4](2019)在《干旱对细叶结缕草和入侵杂草丝茅的竞争、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亚热带地区伏旱频发条件下,丝茅入侵细叶结缕草草坪引起功能退化的问题,通过设置4个干旱梯度(水分充足、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采用取代试验设计了5个不同比例的丝茅入侵细叶结缕草草坪试验,进行60 d干旱处理后,测定丝茅和结缕草地下和地上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攻击力、竞争平衡指数等竞争指标,分析两种植物的株高、分蘖数、叶片数、生物量和根冠比等生长指标,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研究干旱对两种植物之间的竞争、生长及抗性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程度和丝茅入侵比例对两种植物的地上和地下竞争指标产生显着影响(P<0.05),轻度干旱且丝茅入侵比例≤30%时,结缕草地下攻击力指数和地下竞争平衡指数为正值,中度和重度干旱使结缕草种间竞争力丧失,当丝茅入侵比例≥20%时,拮抗作用使结缕草易被排挤出群落。2)干旱主要影响结缕草地下竞争力,丝茅入侵主要影响结缕草地上竞争力,干旱和丝茅入侵协同作用对结缕草地下攻击力和地下平衡指数影响大于地上部分,随干旱程度和丝茅入侵比例增加结缕草地上和地下竞争力降为负值。3)轻度干旱利于两种植物生长,中度和重度干旱降低了结缕草的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和单株生物量,对丝茅影响较少;>10%丝茅入侵比例限制了结缕草分蘖数和叶片数,>20%则降低了结缕草单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干旱和丝茅入侵协同作用抑制了结缕草生长与再生能力。4)结缕草SOD、POD和CAT含量随干旱程度增加而显着增加(P<0.05),轻度干旱对丝茅SOD无影响而降低了CAT活性(P<0.05);>10%丝茅入侵比例增加了结缕草SOD活性,>20%增加了CAT活性,>30%增加了POD活性(P<0.05)。干旱对结缕草影响为CAT>SOD>POD,对丝茅为SOD>POD>CAT,丝茅入侵比例对两种植物影响均为SOD>CAT>POD,干旱对结缕草抗氧化酶系统影响大于丝茅入侵。5)轻度干旱增加了结缕草SS和SP的含量(P<0.05),增加了丝茅SP的含量,中、重度干旱使两种植物的SS、SP、Pro和MDA含量增加(P<0.05);>10%丝茅入侵比例增加了结缕草SS、SP和MDA的含量(P<0.05),>20%时增加了Pro的含量(P<0.05),干旱程度和丝茅入侵比例协同作用加剧了两种植物的受伤程度,对生境胁迫时结缕草反映为SS>Pro>SP>MDA,丝茅反映为MDA>Pro>SS>SP。故夏季避免重度干旱和控制丝茅侵入比例≤10%是维持结缕草草坪健康的基本养护要求。(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赵吉平,周伟,任杰成,郭鹏燕,许瑛[5](2019)在《50份小麦新种质抗旱性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直接鉴定试验,测定50份小麦新种质的农艺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等综合评价50份小麦新种质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单一农艺性状指标抗旱指数存在差异性,对小麦抗旱性评价价值不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4个农艺性状指标转换为2个独立综合指标;通过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分析,获得1个抗旱品种、47个中抗旱品种、2个较敏感品种,其中,晋太148抗旱性综合评价值最高。研究综合评价50份小麦新种质抗旱性,可为其抗旱性鉴定及选种推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周福平,史红梅,张海燕,杨彬,张桂香[6](2019)在《不同高粱品系灌浆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大棚温室控水模拟灌浆期干旱胁迫,探讨干旱胁迫对高粱各农艺性状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和抗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高粱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所有高粱品系都表现出穗长变短,单穗质量、千粒质量下降,干旱胁迫与对照之间表现为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而株高、茎粗之间差异不显着,干旱胁迫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着;采用隶属函数和抗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共筛选出抗旱性强的高粱品系13份,占供试品系的26.0%。这13份高粱材料可作为高粱耐旱育种的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赵瑾,李文根,魏国仁,康海斌,王得祥[7](2019)在《宝鸡市5种乡土树种抗旱性综合评价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蛇藤、苦皮藤、臭檀吴茱萸、爬山虎和火棘5种陕西宝鸡渭北乡土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胁迫末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5种乡土树种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5种植物叶片的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叶片含水量、苗高、地径增长速率均不同程度降低,叶绿素a/b值都表现为减少的变化,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并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出现了叶绿素"浓缩"现象,干旱胁迫末期不同树种间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差异显着(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可以代表乡土树种抗旱性96.577%的原始数据信息量,通过计算5种乡土树种的综合评价值(D),对抗旱性进行了评价。5种乡土树种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爬山虎>火棘>苦皮藤>臭檀吴茱萸>南蛇藤,研究结果为宝鸡市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铅,周竣宇,张文娥,潘学军[8](2019)在《芭蕉芋叶片结构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石蜡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迹法,对3个芭蕉芋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叶片厚度、叶肉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气孔密度、气孔长度及宽度、长细胞长度及宽度、短细胞长度及宽度等10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芭蕉芋抗旱性与叶片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芭蕉芋的表皮结构与抗旱性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抗旱性强的品种气孔密度大,且长、短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2)芭蕉芋叶片、叶肉、上下表皮厚度与抗旱性关系在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显着。(3)芭蕉芋叶肉及上、下表皮占叶片横切面的比例与抗旱性存在显着相关关系。(4)芭蕉芋叶片保水能力与叶肉比例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上表皮比例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郭鹏燕,任杰成,赵吉平,许瑛,岳忠孝[9](2019)在《冬小麦种质资源丰产抗旱性表型鉴定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小麦种植资源的抗旱性和丰产性差异。[方法]设置了大田条件下设置灌溉和干旱2个处理,调查了50个小麦品种的株高、穗长、穗粒重、千粒重等13个性状,对不同品种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效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变异较大,说明不同处理下主要通过穗部因子来影响产量;在干旱处理下,有效穗数、最高茎数与抗旱系数、抗旱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提高有效穗数、最高茎数是提高干旱条件下产量的主要途径,可作为抗旱鉴定指标。[结论]中麦4072、长麦6686、晋太9923的抗旱指数与抗旱系数均较高,说明这3个品种兼顾丰产与抗旱,可以作为抗旱丰产优选亲本。(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李锦馨,张银,毕江涛,杨壹[10](2019)在《3个油用牡丹品种抗旱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3个油用牡丹品种的抗旱性。[方法]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琉璃冠珠、冰山雪莲为试材,采用田间鉴定法,对3个品种油用牡丹进行逐渐干旱处理,研究逐渐干旱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干旱胁迫过程中,3个品种油用牡丹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处理MDA含量数据时发现,冰山雪莲在干旱胁迫10 d时与对照(1 d)比较,差异不显着;琉璃冠珠干旱胁迫20 d与10 d比较,差异显着;其他指标的差异性均达显着水平。[结论]3个品种油用牡丹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凤丹、冰山雪莲、琉璃冠珠。该研究为干旱区引种油用牡丹品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抗旱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20%PEG-6000模拟中度干旱胁迫对41份玉米品种的萌发期进行抗旱性试验,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值(D值)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利用UPGMA聚类划分抗旱等级。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主胚根长、胚根数和干物质重6个性状,干旱胁迫处理比对照均值分别下降了50.8%、65.6%、81.4%、57.9%、42.1%和70.0%,不同品种间差异显着。隶属函数法计算D值表明,其与发芽率、胚芽鞘长等各指标抗旱系数的隶属函数值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筛选出金海5号、粟玉6号等13个抗旱品种。UPGMA聚类分析将试验材料在遗传距离为6.91处分为2大类,进一步可分为高度抗旱、中度抗旱、抗旱、敏感、高度敏感共5个亚群,玉米萌发期较强抗旱品种为粟玉6号、京农科728等13个品种。两种方法筛选出的玉米萌发期抗旱品种高度吻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旱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州,彭燕,尹淑霞,韩烈保.甘露糖对白叁叶抗旱性、糖及糖醇类代谢物积累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2].杨小英,许莹莹,赵美爱,曾建琪,韩静.模拟干旱条件下玉米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J].玉米科学.2019
[3].赵向如.融合节水灌溉技术的果树幼苗抗旱性研究[J].农家参谋.2019
[4].曾晓琳,李莹,刘金平,游明鸿,黄曦叶.干旱对细叶结缕草和入侵杂草丝茅的竞争、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5].赵吉平,周伟,任杰成,郭鹏燕,许瑛.50份小麦新种质抗旱性综合评价[J].山西农业科学.2019
[6].周福平,史红梅,张海燕,杨彬,张桂香.不同高粱品系灌浆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J].山西农业科学.2019
[7].赵瑾,李文根,魏国仁,康海斌,王得祥.宝鸡市5种乡土树种抗旱性综合评价和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8].赵铅,周竣宇,张文娥,潘学军.芭蕉芋叶片结构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19
[9].郭鹏燕,任杰成,赵吉平,许瑛,岳忠孝.冬小麦种质资源丰产抗旱性表型鉴定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
[10].李锦馨,张银,毕江涛,杨壹.3个油用牡丹品种抗旱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