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赖永辉(四川省安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广元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盆底功能性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效果,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肉的作用是托衬盆底结构,维持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阴道的紧缩度、尿道括约肌及直肠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妊娠和分娩都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阴道前后壁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痔疮、性生活不满意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1],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生活质量。在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防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通过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进行恢复产后盆底功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具有盆底功能性障碍的患者;年龄21~33岁,平均24.6岁;妊娠天数271~275d;肌力为0~2级;Apgar评分8~10分;均为顺产;排除合并阴道炎、泌尿系统感染及神经肌肉病变者,测试前未使用任何药物;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治疗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侧卧位,将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Urostym,加拿大莱博瑞公司)的探头置于产妇阴道内,其能释放脉冲电波刺激阴道肌肉收缩,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调节电刺激的强度,20~25min/次,2次/周。治疗结束后,让患者做主动收缩盆底肌肉训练: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5s,松弛休息5s,连续做15~30min,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150~200次。以上治疗6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肌力改善情况,并追踪观察6个月。

1.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由Laycock所发展的Oxford骨盆底肌力评分系统,Oxford肌力(modifiedOxfordSca1e)分为0~5分,依收缩力量与回缩能力评估。其评分方式:0分表示毫无收缩;1分表示唯有抽动;2分表示微弱收缩,仅感受到轻微力量,没有压迫或内缩上提的感觉;3分表示普通收缩,轻度压迫及内缩上提的感觉;4分表示收缩正常,可抗阻力,手指向下压时仍可感受到收缩;5分表示强力收缩,强而有力的压迫手指[2]。所有入选产妇均应用阴道指诊法由专业人员检测评价盆底肌力:检查者用食指、中指伸入阴道5cm再退出1cm,轻压阴道后壁,与盆底深层肌肉接触,评估其收缩质量,判断肌肉的力量和疲劳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各项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女性盆底主要是由三层肌肉和筋膜组成,作为重要组织器官,不仅承托和支持众多盆腔脏器,而且参与多项生理活动[3]。妊娠和分娩是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而恰恰是这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导致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后盆底组织包括肌肉筋膜韧带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盆底肌纤维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膀胱尿道后角发生改变,部分尿道横纹肌失去神经作用,盆底肌支持组织削弱[4]。但是绝大多数中国妇女对本病认识不足,羞于启齿,且很多落后地区的医务知识宣传不到位及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等,使得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妊娠与分娩对盆底损伤的影响绝大部分是可逆的,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

盆底康复治疗是指有节律地进行盆底肌群的主动收缩和放松运动,加强盆底肌的力量,提高女性有意识地控制这些肌肉的能力,内容包括盆底肌锻炼(Pelvicfloormuscleexercises,PFME)、生物反馈(Biofeedback)及电刺激(Electricalstimulation)等。较常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训练技术,借助现代仪器,直接测量阴道压力和收集肌电信号,以不易被觉察的肌电生物反馈给患者,结合独有的A3反射、场景反射训练,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收缩,改变和控制肌肉运动,具有无痛、无创、无不良反应、疗效好的优点[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正常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治疗组盆底肌电收缩强度和会阴肌力均较治疗前增强,提升局部敏感度,增强产道和盆底肌群弹性,使患者恢复阴道紧缩,改善盆底肌的血液循环,减轻会阴伤口的疼痛,加强会阴伤口的愈合力,达到对损伤的盆底肌进行治疗和修复的目的,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综上所述,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效果,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4~375.

[2]FritelX,FauconnierA,LevetCetal.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4yearsafterthefirstdelivery:Aretrospectivecohortsurvey〔J〕.ActaObstetCynecolScand,2005,20(2):507.

[3]苏曰华,刘萍,崔福鸾.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措施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3):446-447.

[4]王晓光,裴兆辉.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575.

[5]李兆艾,王莉,傅葵,等.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盆底康复训练对比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10):609-612.

标签:;  ;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