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录激活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海马,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转录激活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陈惠军[1](2019)在《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通路阻断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JAK/STAT3)通路阻断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影响,为HIE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70只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HIE组(30只)和干预组(30只)。HIE组和干预组新生大鼠制备HIE模型,对照组新生大鼠不制备HIE模型。干预组新生大鼠于造模前10 min腹腔注射JAK/STAT3信号通路阻断剂AG490 3 mg·kg~(-1)。HIE组和干预组新生大鼠分别于造模后6、48、72 h处死(每组每个时间点处死10只),对照组新生大鼠于48 h时全部处死,取大脑海马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新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微小RNA-21(miR-21)和STAT3 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对照组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大小、形态均正常,未见细胞变性及水肿现象;HIE组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体积增大,中度水肿,着色不均;干预组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体积增大,中、重度水肿,着色不均,可见细胞核固缩,并见小胶质细胞轻度增生,间质水肿。造模后6、48、72 h,HIE组和干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21、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21、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HIE组(P<0.05)。HIE组和干预组大鼠造模后48 h时海马组织中miR-21、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造模后6、72 h(P<0.05),HIE组和干预组大鼠造模后6 h与造模后72 h时海马组织中miR-21、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E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STAT3 mRNA、miR-21表达升高可能对神经细胞起到应激性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以被JAK/STAT3信号传导通路阻断剂AG490阻断。(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丽华[2](2018)在《肝脏富含的转录激活蛋白1(LAP1)对肝癌干细胞负向调控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全球常见的、高发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其中肝癌所致的死亡率在我国高居第二位。根据其组织学分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总数的85%-90%。对于肝癌的治疗,近阶段首选的方法依然是手术切除。尽管近年来在肝癌的诊断以及外科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由于易复发和肝内外转移,进行放疗或化疗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肝癌患者的预后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尤其是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在肝癌复发和异质性维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是基于肿瘤组织中并非所有的细胞都能够无限增殖,而只有存在于其中的数量极少的细胞才能持续地进行自我更新,并能形成处于各种分化阶段的具有异质性的肿瘤细胞。Bonnet D等首次报道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有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分离并鉴定出包括黑色素瘤、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胶质瘤、胰腺癌等至少30多种肿瘤的干细胞。根据文献报道,肝癌中也鉴定出了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鉴定的表面标志物有CD133、CD13、CD90、EpCAM、OV6或CD24等。有文献证实,肝癌干细胞是肝癌转移、复发与耐药的根源。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靶向肝癌干细胞的治疗靶点,对于开发针对肝癌干细胞的药物或治疗策略,最终能有效地治疗肿瘤的转移、复发和耐药以降低高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潜力。转录因子C/EBPβ是CEBPs(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家族中已发现的6种成员之一,其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bZIP结构域:包含DNA结合结构域和二聚化功能域(亮氨酸拉链),bZIP结构域可以和靶基因的启动子、增强子区域的调节序列相互作用,从而对靶基因进行表达调控。C/EBPβ基因mRNA存在3个转录起始位点,因此可以选择性剪接形成3个异构体,翻译形成3种蛋白质,分别为LAP1(38kDa)和LAP2(35kDa)及LIP(20kDa)。其中LAP1和LAP2既有转录激活结构域,又有DNA结合结构域,LIP只有DNA结合结构域,两者在功能上具有拮抗作用。其中LAP1是在肝脏中表达最高的亚型。C/EBPβ是人与啮齿动物间进化高度保守的蛋白,在机体各组织中广泛表达。该基因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机体的免疫、应激反应、能量代谢、血液生成等生命活动。C/EBPβ还参与到了肿瘤的发生与进展,近些年研究表明,C/EBPβ的表达失调可以导致多种肿瘤发生恶化,如胶质瘤、Wilm,s瘤、前列腺癌、肾细胞瘤、卵巢癌等。LAP1是具有广泛功能的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参与增殖、凋亡、侵袭、EMT等细胞分子事件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本课题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并结合临床组织样本,发现LAP1在肝癌中表达显着降低,而LAP1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肝癌干细胞(LCSCs)的影响却尚不清楚。本课题结合体外、体内实验系统研究了LAP1在肝癌及肝癌干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并针对LAP1相关信号转导的特点,选择小分子药物MDV3100开展了初步的临床转化研究。本课题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及对肝癌组织临床样本的检测,比较LAP1在肝癌组织与正常的癌旁组织的表达,发现LAP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低;进而运用流式细胞术及悬浮成球试验,比较LAP1在CD13~+肝癌干细胞与非干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肿瘤干细胞LAP1的表达显着低于非干细胞中表达,提示LAP1可能对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起到负向调控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LAP1的细胞生物学功能,本课题进一步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LAP1后,利用体外和体内实验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其对肝癌干细胞进而对肝癌群体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首先,包装慢病毒,用慢病毒介导的方法建立稳定过表达LAP1及GFP对照质粒的肝癌细胞系Huh7和CLC13,在体外进行悬浮成球实验分析过表达LAP1对成球率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和qPCR分析过表达LAP1对干性标志表达的影响,结果提示过表达LAP1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成球能力、下调肝癌干细胞的比例、以及肝癌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同时,开展了CCK8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分析过表达LAP1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并分析过表达LAP1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提示LAP1过表达能显着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并且诱发细胞周期阻滞;最后进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并分析过表达LAP1对肝癌细胞小鼠体内成瘤性和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提示LAP1过表达降低了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皮下成瘤的数目、体积和重量均较对照组低,同时LAP1过表达降低瘤体干性标志物CD13、CD133及EpCAM的表达,同时显着降低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细胞功能研究表明,LAP1表现出显着的肿瘤生物学功能的抑制作用,并参与肝癌干细胞的干性调控。诸多结果均提示LAP1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有效靶标,基因治疗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临床应用还有很多挑战,因此筛选出可上调LAP1的小分子药物,具有更大的临床转化应用的潜力。有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对LAP1具有负向调控作用,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与肝癌的预后具有相关性,这就提示通过抑制雄激素受体上调LAP1的表达在肝癌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雄激素受体拮抗剂MDV3100是雄激素受体高度选择性拮抗剂,在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应用广泛。本课题进一步开展了雄激素受体拮抗剂MDV3100对肝癌治疗的初步研究,促进LAP1成为肝癌治疗靶标的转化应用。在肝癌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DV3100,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MDV3100可降低肝癌细胞的活性;然后对不同MDV3100作用浓度处理后的肝癌细胞进行qPCR及WB检测,发现MDV3100可使LAP1的表达升高同时衰老标志物P53、P21、P16的表达也升高;结合经MDV3100处理后细胞形态上的体积增大及对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比较而发现的SA-β-Gal染色阳性的明显增强,可初步判断出MDV3100可使肝癌细胞发生衰老;另外,对不同MDV3100作用浓度处理后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检测,发现MDV3100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综上,MDV3100可通过上调LAP1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衰老进而抑制肿瘤,因而LAP1可能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希望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为肝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行方法。结论:本研究发现C/EBPβ在肝癌及肝癌干细胞中低表达;C/EBPβ的最主要且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的亚型LAP1能抑制肝癌干细胞的干性特征并能抑制肝癌的进展,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雄激素受体拮抗剂MDV3100可通过上调LAP1诱导肝癌细胞衰老,进而抑制肿瘤的发展。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关于LAP1功能的认识,并提示LAP1具有作为肝癌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8-05-01)
陈平,俞骁珺,谷雷雷,张梦茵,朱时燕[3](2017)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蛋白活化抑制蛋白1的表达与胃癌微环境转移结构关系及预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蛋白(STAT)活化抑制蛋白1(PIAS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微环境的关系及判断其对疾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标本各20份,胃腺癌(包括癌旁组织、腺癌)标本75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测定PIAS1、CD34、CD68,了解各组间巨噬细胞、肿瘤微环境转移(TMEM)结构的数目,分析各组患者PIAS1、巨噬细胞及TMEM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临床参数(性别、年龄、分期、大小和分化)与上述指标之间关系。结果: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癌旁及胃癌组织中,PIAS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80.0%、80.0%、48.0%、2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测定显示巨噬细胞数目分别为(7.45±2.28)、(8.35±2.70)、(8.95±2.56)、(8.80±2.13)、(12.64±3.84)个/高倍视野(HP)。其中远处转移和无远处转移胃癌患者巨噬细胞数分别为(13.96±3.81)、(11.80±3.66)个/HP,TMEM为4.17±1.55和3.26±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的不同分期间PIAS1、巨噬细胞和TME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AS1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巨噬细胞计数和TMEM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AS1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TMEM结构密切相关,其可能成为疾病预后的客观指标及治疗靶点之一。(本文来源于《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7年06期)
刘歆,吴晓丹[4](2017)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4对脂多糖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4(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4,STAT4)在细菌表面分子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STAT4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采用LPS诱导小鼠肺损伤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血气分析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和调节性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情况,瑞氏染色观察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在LPS诱导的肺损伤模型中,STAT4基因敲除小鼠肺组织损害较野生型小鼠肺损伤减轻,动脉血氧合指数(PaO_2/FiO_2)高,病理评分降低,肺湿/干重比降低,外周血MDSC和CD4~+CD25~+Treg升高,肺部炎性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P<0.05)。结论:STAT4可加重LPS诱导的肺损伤,可能与MDSC及CD4~+CD25~+Treg细胞在外周血的比例升高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期刊2017年04期)
尤文叶,徐小洁,梁迎春,张立,闫志风[5](2017)在《人转录因子激活蛋白TFAP_2γ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带Flag标签的人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γ(TFAP_2γ)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获得Flag-TFAP_2γ蛋白,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乳腺文库中扩增出人TFAP_2γ基因,并将其正确插入Flag载体;将重组质粒与空载体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系ZR75-1和MCF-7细胞后,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情况,并进行生长曲线实验。结果: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Flag-TFAP_2γ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转染ZR75-1和MCF-7细胞后获得表达;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TFAP_2γ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结论:构建了带Flag标签的人TFAP_2γ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乳腺癌细胞ZR75-1和MCF-7中表达,且能促进细胞的生长。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TFAP_2γ在乳腺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7年02期)
[6](2016)在《Science:研究从结构上揭示基因特异性转录激活蛋白工作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基因特异性转录激活复合物的叁维结构,并且首次在结构上和机制上描述了细胞用来开启或者说激活特异性基因以应对细胞形状、发育状态和环境的变化的过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在这项研究中,来自罗格斯大学的Richard Ebright、Yu Feng和Yu Zhang证实一种转录激活蛋白(transcription activator protein,也译作转录激(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6年23期)
马明辉,武翀,赵超飞,姚远新,孟庆禹[7](2016)在《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transcription factor AP-2 alpha,TFAP2α)重组真核质粒及其稳转细胞株,研究过表达TFAP2α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方法从293T细胞全基因组DNA中扩增TFAP2α基因编码序列,运用质粒酶切、连接及转化构建重组真核质粒p LV-EGFP(2A)Puro-TFAP2α,测序鉴定。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将重组质粒转染入293T细胞,制备病毒悬液转染质粒入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786-O和Caki-2中,嘌呤霉素加压筛选,形成稳定转染细胞株后扩大培养,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细胞中TFAP2α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MTS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和细胞周期检测,观察未转染质粒组、转染空载体组和转染重组质粒组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质粒p LV-EGFP(2A)Puro-TFAP2α和稳定转染过表达TFAP2α的786-O和Caki-2细胞株。重组质粒组TFAP2α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P<0.05)。MTS实验中,重组质粒组490 nm处光吸收值较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显着降低(P<0.05)。平板克隆实验中,重组质粒组的平板克隆率较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亦显着降低(P<0.05)。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比较,重组质粒组G_0/G_1期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5),S期细胞比例显着降低(P<0.05),G_2/M期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970)。结论过表达TFAP2α能明显降低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786-O和Caki-2细胞增殖能力,影响细胞周期变化,停留在G_0/G_1期的细胞明显增加,而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使其发生G_1/S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温玉琴[8](2016)在《研究揭示基因特异性转录激活蛋白工作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录是细胞读取DNA中的遗传信息所有步骤的第一步,要解开转录开始之谜就得先明确基因特异性转录激活复合物的结构,这是科学家们40年来一直追寻的目标。最近,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基因特异性转录激活复合物的叁维结构,研究人员以该基因特异性转录激活复合物的叁维结构为基础,对基因激活蛋白(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马明辉,范阳,高宇,张瑜,马鑫[9](2016)在《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在肿瘤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transcription factor AP-2 alpha,TFAP2α)是一种能与DNA特异性结合的转录因子,它参与调节正常细胞增殖分化及胚胎发育,并通过调控信号转导来开启、关闭、增强或减弱多种靶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及转移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TFAP2α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TFAP2α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且表达程度与肿瘤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不同肿瘤中发挥促癌或抑癌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TFAP2α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王亚平,陈晨,肖伯奎,李玲香[10](2015)在《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喉癌肿瘤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与转录激活蛋白-1(acticator protein 1,AP-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RT-PCR及量子点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24例人喉癌组织中TERT和AP-1的表达。结果在喉癌组织中,TERT与AP-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4和0.809,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ERT与AP-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高度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转录激活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全球常见的、高发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其中肝癌所致的死亡率在我国高居第二位。根据其组织学分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总数的85%-90%。对于肝癌的治疗,近阶段首选的方法依然是手术切除。尽管近年来在肝癌的诊断以及外科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由于易复发和肝内外转移,进行放疗或化疗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肝癌患者的预后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尤其是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在肝癌复发和异质性维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是基于肿瘤组织中并非所有的细胞都能够无限增殖,而只有存在于其中的数量极少的细胞才能持续地进行自我更新,并能形成处于各种分化阶段的具有异质性的肿瘤细胞。Bonnet D等首次报道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有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分离并鉴定出包括黑色素瘤、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胶质瘤、胰腺癌等至少30多种肿瘤的干细胞。根据文献报道,肝癌中也鉴定出了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鉴定的表面标志物有CD133、CD13、CD90、EpCAM、OV6或CD24等。有文献证实,肝癌干细胞是肝癌转移、复发与耐药的根源。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靶向肝癌干细胞的治疗靶点,对于开发针对肝癌干细胞的药物或治疗策略,最终能有效地治疗肿瘤的转移、复发和耐药以降低高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潜力。转录因子C/EBPβ是CEBPs(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家族中已发现的6种成员之一,其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bZIP结构域:包含DNA结合结构域和二聚化功能域(亮氨酸拉链),bZIP结构域可以和靶基因的启动子、增强子区域的调节序列相互作用,从而对靶基因进行表达调控。C/EBPβ基因mRNA存在3个转录起始位点,因此可以选择性剪接形成3个异构体,翻译形成3种蛋白质,分别为LAP1(38kDa)和LAP2(35kDa)及LIP(20kDa)。其中LAP1和LAP2既有转录激活结构域,又有DNA结合结构域,LIP只有DNA结合结构域,两者在功能上具有拮抗作用。其中LAP1是在肝脏中表达最高的亚型。C/EBPβ是人与啮齿动物间进化高度保守的蛋白,在机体各组织中广泛表达。该基因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机体的免疫、应激反应、能量代谢、血液生成等生命活动。C/EBPβ还参与到了肿瘤的发生与进展,近些年研究表明,C/EBPβ的表达失调可以导致多种肿瘤发生恶化,如胶质瘤、Wilm,s瘤、前列腺癌、肾细胞瘤、卵巢癌等。LAP1是具有广泛功能的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参与增殖、凋亡、侵袭、EMT等细胞分子事件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本课题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并结合临床组织样本,发现LAP1在肝癌中表达显着降低,而LAP1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肝癌干细胞(LCSCs)的影响却尚不清楚。本课题结合体外、体内实验系统研究了LAP1在肝癌及肝癌干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并针对LAP1相关信号转导的特点,选择小分子药物MDV3100开展了初步的临床转化研究。本课题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及对肝癌组织临床样本的检测,比较LAP1在肝癌组织与正常的癌旁组织的表达,发现LAP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低;进而运用流式细胞术及悬浮成球试验,比较LAP1在CD13~+肝癌干细胞与非干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肿瘤干细胞LAP1的表达显着低于非干细胞中表达,提示LAP1可能对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起到负向调控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LAP1的细胞生物学功能,本课题进一步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LAP1后,利用体外和体内实验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其对肝癌干细胞进而对肝癌群体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首先,包装慢病毒,用慢病毒介导的方法建立稳定过表达LAP1及GFP对照质粒的肝癌细胞系Huh7和CLC13,在体外进行悬浮成球实验分析过表达LAP1对成球率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和qPCR分析过表达LAP1对干性标志表达的影响,结果提示过表达LAP1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成球能力、下调肝癌干细胞的比例、以及肝癌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同时,开展了CCK8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分析过表达LAP1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并分析过表达LAP1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提示LAP1过表达能显着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并且诱发细胞周期阻滞;最后进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并分析过表达LAP1对肝癌细胞小鼠体内成瘤性和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提示LAP1过表达降低了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皮下成瘤的数目、体积和重量均较对照组低,同时LAP1过表达降低瘤体干性标志物CD13、CD133及EpCAM的表达,同时显着降低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细胞功能研究表明,LAP1表现出显着的肿瘤生物学功能的抑制作用,并参与肝癌干细胞的干性调控。诸多结果均提示LAP1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有效靶标,基因治疗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临床应用还有很多挑战,因此筛选出可上调LAP1的小分子药物,具有更大的临床转化应用的潜力。有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对LAP1具有负向调控作用,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与肝癌的预后具有相关性,这就提示通过抑制雄激素受体上调LAP1的表达在肝癌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雄激素受体拮抗剂MDV3100是雄激素受体高度选择性拮抗剂,在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应用广泛。本课题进一步开展了雄激素受体拮抗剂MDV3100对肝癌治疗的初步研究,促进LAP1成为肝癌治疗靶标的转化应用。在肝癌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DV3100,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MDV3100可降低肝癌细胞的活性;然后对不同MDV3100作用浓度处理后的肝癌细胞进行qPCR及WB检测,发现MDV3100可使LAP1的表达升高同时衰老标志物P53、P21、P16的表达也升高;结合经MDV3100处理后细胞形态上的体积增大及对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比较而发现的SA-β-Gal染色阳性的明显增强,可初步判断出MDV3100可使肝癌细胞发生衰老;另外,对不同MDV3100作用浓度处理后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检测,发现MDV3100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综上,MDV3100可通过上调LAP1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衰老进而抑制肿瘤,因而LAP1可能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希望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为肝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行方法。结论:本研究发现C/EBPβ在肝癌及肝癌干细胞中低表达;C/EBPβ的最主要且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的亚型LAP1能抑制肝癌干细胞的干性特征并能抑制肝癌的进展,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雄激素受体拮抗剂MDV3100可通过上调LAP1诱导肝癌细胞衰老,进而抑制肿瘤的发展。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关于LAP1功能的认识,并提示LAP1具有作为肝癌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录激活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陈惠军.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通路阻断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
[2].杨丽华.肝脏富含的转录激活蛋白1(LAP1)对肝癌干细胞负向调控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
[3].陈平,俞骁珺,谷雷雷,张梦茵,朱时燕.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蛋白活化抑制蛋白1的表达与胃癌微环境转移结构关系及预后[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7
[4].刘歆,吴晓丹.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4对脂多糖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7
[5].尤文叶,徐小洁,梁迎春,张立,闫志风.人转录因子激活蛋白TFAP_2γ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J].生物技术通讯.2017
[6]..Science:研究从结构上揭示基因特异性转录激活蛋白工作机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
[7].马明辉,武翀,赵超飞,姚远新,孟庆禹.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
[8].温玉琴.研究揭示基因特异性转录激活蛋白工作机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6
[9].马明辉,范阳,高宇,张瑜,马鑫.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在肿瘤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
[10].王亚平,陈晨,肖伯奎,李玲香.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
标签:缺氧缺血性脑病; 海马; Janus激酶;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