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童希媛[1](2021)在《JT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年栉风沐雨,百年筚路蓝缕,随着国民经济的步步向前、迅猛发展,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因此对新时代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与体系的完备程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新要求。企业集团答好新时代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考卷,一方面有助于让集团内部的资源分配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企业集团更好的实现整体战略目标。2017年,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指出:截止到2020年,我国国内高速公路建成的总里程要达到十五万公里。同时,要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脚步,尽快打通当前我国公路主线中尚未贯通的路段。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需求大、发展前景广阔,高速公路企业在未来几年都将承担着较重的建设任务。高速公路行业属于重资产型行业,具有资金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这样的行业特点对高速公路企业的资金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实现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规划,更好的对集团资金进行管控,高速公路行业的企业集团大都采用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但在新形势下,高度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高速公路行业本身的复杂特性也致使高速公路企业集团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更为复杂。本文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利用假期时间在本省一家选择了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间不算长的高速公路企业集团进行实习,通过参与集团当年的年度预算分析报告的编制,较为全面的了解了JT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现状,并由此针对JT集团在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JT集团作为JX省内最重要的高速公路投资建设主体,承担了省内绝大多数的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工作。JT集团虽然得到了省政府及省交通厅在资金和政策补贴上的大力支持。但由于集团成立时间还不算长,而在“十三五”规划下,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急需大量的资金,集团承担了巨大的融资筹资压力。为了能够对集团资金进行更好的掌握,JT集团选择了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符合现阶段JT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为了加强对集团资金的管控水平,JT集团在成立后不久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受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集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在理论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思路,接着对高速公路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以及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中涉及到的基础性理论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如: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内容以及模式等,其中重点对JT集团采用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殊性进行了介绍。在案例分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JT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及具体流程,以及对JT集团采用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集团现阶段存在:预算松弛现象严重、整体预算工作时效性较差、集团财务管理部预算责任过重、直属单位预算执行偏差较大、不同分公司之间预算执行情况差异较大,同时由于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自身的劣势,集团母公司始终承担着较大的决策压力,而下属单位仅作为决策的实施者缺乏积极性。具体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过度集权和利益驱使预算松弛、集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考核机制设置不合理、随着集团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集权式预算管理模式不适应新经济时代、直属单位预算编制不合理、子公司业务多样化导致预算指标未能合理分解,且集权式导致子公司对预算工作缺乏积极性,过度集权导致集团预算松弛、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分工不明确。针对JT集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第一,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需要逐渐由集权式转向混合型。在集权的同时给予下属单位适当的授权,明确全面预算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第二,要提高集团全体成员在预算工作上的参与度。通过增设战略投资委员会,争取集团高层领导的持续支持;并通过宣讲和专项培训等形式,提高集团成员的预算管理意识。第三,建立适时调整的预算考核体系。通过建立预算反馈机制,实现预算实时监控;结合平衡记分卡的方式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将预算指标纳入预算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第四,集团整体的预算管理工作推进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逐步推进。具体推进方式可通过分享交流会的形式,加强与预算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企业集团的沟通交流;通过丰富直属单位预算编制的方法可以提供预算编制的准确合理性。同时,通过加强集团资金集中化水平以及加强集团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能够协助集团预算工作的更好推进。
董海英[2](2020)在《发电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协鑫集团案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企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设立分支机构,规模逐渐扩大,财务管理成本日益增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呈现较大的局限性,创新型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受到大型企业集团的广泛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开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得发电企业迅速发展,分支结构多、人员匮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发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构建发电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提升发电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力求达到企业资源整合、深化数据监管,推动财务转型。本文主要在通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协鑫集团为案例,主要考虑到该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已有10年之久,是发电企业第一家以财务共享服务为主营业务成立的独立法人,其研究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具有相对的参考价值。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从理论基础和模式分类两方面阐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引出发电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案例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在案例分析方面,本文收集了协鑫集团旗下保利协鑫、协鑫新能源、协鑫集成三家上市公司近10年的财务数据,选取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的比率以及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为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据、图表、折线图证实了财务共享服务的管控成效,此为本文创新之举。与此同时,全面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价值、效率价值和创新价值。通过对协鑫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出现的问题:系统及流程再造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风险控制问题和全面预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重视流程再造、加强人员培训、降低风险、加强文化与人文管理等。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展望,本文通过探索研究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管理机制以及出现问题,希望能给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提供借鉴价值。
吕倩[3](2020)在《GT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形成。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也在进一步实施。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国有企业逐渐走向集团化的趋势也越明显。需要企业集团采用适应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来对抗外在的竞争压力。初创型国有企业集团易出现组织框架幅度较宽管理失控,子公司各自为政,财务控制力度弱,预算管理不健全,资金的现金流过于分散、信息化不完善,财务指标数据反馈不及时等诸多问题,现需将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对初创型国有企业集团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保证集团内部财务目标的协调一致,大大减少了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有利于投资方向的调整,使其能集中地进行战略方向调整;有利于树立“整体利益观”,实现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本文分为八部分。以地方政府控股的城投公司GT企业集团为例,分析其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评价其不足之处,针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办法,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企业集团发展的历史进程及我国经济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发展背景。第二部分,介绍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理论和初创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含义、特征和模式,同时对比介绍初创型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相关内容、特征和管理模式。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 GT企业集团简介、组织机构框架、岗位职责和财务管理模式。论文阐述了 GT企业集团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 GT企业集团现行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 GT企业集团现行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 GT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六部分,GT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构建研究第七部分,介绍GT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第八部分,总结了论文的研究内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财务集中关模式构建研究的必要性。
董芳颖[4](2020)在《业财融合下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研究 ——以C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和决策逐渐朝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构建规范高效的财务共享系统成为诸多企业纷纷效仿的对象。在此背景之下,许多企业加快了财务和业务模式变革创新的步伐,努力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完善,试图通过以财务共享服务向业财融合技术的深入发展,促使集团整体管控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参与第五届全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的实地调研活动,获取有关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地调研资料,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选取C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其作为国资委管理的特大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单位,参与多项海内外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财务共享体系基础,正逐步实现向业务和战略型财务转型。然而发现在实地调研C集团财务转型、构建财务管控新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管控规划;(2)全面预算管理缺乏相应预算指标支持;(3)资金管控效率不佳;(4)人力资源配置不健全。目前C集团正处于共享式信息管理向业财融合技术的发展完善阶段,只有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创新优势,加快财务管控体系的建立,才能促进C集团会计职能转变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针对上述C集团发现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并通过对C集团财务管控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探讨C集团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构建财务管控体系的可行性。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于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控模式进行优化:(1)外部组织结构的设计,加强组织机构与人员体系构建,完善信息化管理控制平台建设;(2)内部集中体系设计,以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内部财务风险管理,解决集团核算层面问题;(3)外部财务业务流程的设计,强化财务对业务的管控,突显业务对财务的指引;以此对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控提出一个相对全面综合的优化方案,并提出相对应的保障措施。根据本文相关研究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的企业集团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实现财务管控模式提供新思路。
唐婉璐[5](2020)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逐渐向多元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涌现了大批集团企业和跨国公司,并购重组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然而许多集团化公司却暴露出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降低企业的管控能力,运营效率低下。而解决这些企业管理问题一种有效的方式,正是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现如今信息系统的快速进步,使得共享服务理念得到较好的发展,而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前应先考虑的是模式选择的问题。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与应用研究中采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分析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与应用的理论基础,通过规模经济理论、资源配置理论、财务集中管理理论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结合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模式类型,分析企业对于模式的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式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以海尔集团为例,通过分析海尔集团选择高级市场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选择动因和应用过程,分析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有助于更好地阐述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选择模式后的应用。最后,对集团高级市场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用做出相应的效果评价,分别为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监管成本降低、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和战略决策的支持力度的加强。同时针对如何更好地选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等问题提出了经验借鉴和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与应用的保障措施,以期能够降低企业集团运营管理风险,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企业的监管成本,使得企业快速的发展。
贾鹏超[6](2020)在《YNGT集团财务管控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团作为企业组织的高级形式,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数量虽然不是最多,体量却是最大,但是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相对落后,在财务管控水平上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兼并、重组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正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从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因此,企业集团更加注重发展规划与集团战略,通过完善企业的财务管控体系来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集团财务管控的重要性,财务管控关系一个企业的生存命脉,资金是企业运转的“机油”,是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资源,财务管控的日常性的管理内容构成了集团主要的资金运作方向;当然,财务管控还包括非日常性的管理,如企业的融资计划、投资决策计划等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市场环境、政治环境下,选择最适合的财务管控战略,为集团的整个财务运行搭建最有力的支撑,确保集团整体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的能够顺利实现。本文拟在通过分析集团战略、财务战略以及财务管控三者之间的关系,厘清集团财务管控对集团发展和规划的重要性,在集团战略的指导之下,梳理在不同的规模、不同的行业以及不同管理结构下的集团财务管控的方法和优化策略。基于YNGT集团在财务管控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完善财务管控体系、建立完善合理的财务管控制度,解决当前财务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立足点是集团财务管控体系的建设,以财务管控领域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搜集国内财务管控领域的研究现状,以YNGT集团作为研究的案例和对象,以YNGT集团财务管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分析的重点,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为集团财务管控中存在的这些普遍性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
张帆[7](2020)在《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包括采购、销售、生产运作、筹资、投资、财务管理等多个环节,其中,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中,企业管理离不开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的核心为资金管理。资金管理和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存在一致性,因此,资金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发展水平,所以资金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世纪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尤其对于大集团大企业来说,单位成员分布广泛,从而存在资金链冗长、管理结构松散等问题,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盈利是企业生存的目的,资金则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雄厚的资金力量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因此,企业要想在战略竞争中获取市场优势,就必须发挥资金管理才能,使整个企业集团有效连接在一起产生紧密的联动效应。通过整合企业集团内部资源获取规模优势,筹资时降低融资费用,既保障了集团的整体安全又能使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以鲁商集团为例,基于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总结分析资金集中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对资金集中管理的概念、实施模式进行了阐述。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本文从收支两条线与实行集中收付、推行资金计划监控机制、构建资金封闭结算管理系统、实施资金头寸平衡管理以及集团统一开展筹资与还贷业务等方面归纳总结了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开展现状。通过分析,目前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金集中度和利用率不高、资金集中管理监督力度不够、财务公司管理职能不突出、缺少特色服务以及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等问题;通过总结,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的职能重复以及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最后,通过明确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从重新评估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划分、完善资金预算编制机制、增强集团资金头寸预测的准确性、设置企业集团资金监管委员会、构建集团财务主管委派机制、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积极拓展产业链金融服务业务、增强集团财务公司中间业务能力、优化和完善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构建完善的内部管控及信贷风险管控机制以及重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并从组织、制度、人员、技术、资金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改进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达到提高鲁商集团资金使用效率和防范风险的目的,同时也希望能对其他同行业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贺荣华[8](2020)在《C国有企业集团集权型财务体制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改革是推进发展最有力的动能,国企改革特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推动国有企业进步的最新动能,国有企业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投资民间企业、吸收项目以及科研成果及技术等方式,组建形成了多资本来源、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公司制企业集团。与此同时,由于资本来源复杂、一体化延伸形成的多元化经营等,导致国有企业集团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问题尤为突出:财务管理架构不合理、全面预算执行不到位、协调沟通机制不健全、财务人员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等。所以,在防止国有资产损失的前提下,构建适应多资本来源的国有企业集团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国有企业集团综合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介绍财务管控体制的相关理论,以文献阅读法对当前国内外集权型财务管控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以此作为本文理论基础。同时,以C国有企业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式,结合C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现状,分析C国有企业集团在集权型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参照内部控制五要素理论,从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和基本原则、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架构、财务管理基本内容优化升级、建立会计信息传递与沟通协调机制、健全财务管理监督检查体系等方面,对C国有企业集团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进行重构。最后结合C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为C国有企业集团集权型财务管理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优化重构C国有企业集团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提升集团财务管控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能丰富我国国有企业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理论,为更多的国有企业集权型财务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桑少鹏[9](2020)在《平衡计分卡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集团的规模也逐渐增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它们在全国乃至全球建立了分支机构。但是,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扩张,对财务管理的形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跨区域和跨行业也被称为财务管理的新特点。面对当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过去使用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财务管理模式也要顺应发展进行转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受到了众多企业集团的青睐,它能实现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高企业集团经营效率的目标,还可以促进企业集团的财务转型。财务共享服务需要持续的经营和管理,为了清晰明确的了解到企业集团的财务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财务共享服务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进行效果评价,然后有目的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企业集团的内部业务流程、组织管理、战略规划等,这样便于更好的服务企业集团的持续发展,财务共享服务就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进行优化的。平衡计分卡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中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定量分析法。首先,分析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使得平衡计分卡与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相结合。然后,运用定量分析,基于平衡计分卡将其拆分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并将它们作为效果评价的一级评价指标,进而将其明确的细分为12个二级指标并且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结合HL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最后,针对平衡计分卡在HL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中应用情况,提出了加强企业集团员工管理、完善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完善企业集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保障措施,以期望能够降低HL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的成本,提高其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的质量和效率,使其更好地服务于HL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壮大,增加企业集团的收益。
李玲玲[10](2020)在《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 ——以D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性企业集团作为现代企业综合高级组织形式之一,在中国更多存在的是拥有多项业务而其中单一业务的价值贡献占比不突出,呈现非相关多元化态势的民营企业集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发展与强化,民营企业集团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在自身业务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新设、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介入新的事业领域。而一个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完整良好的资金链以及可持续且稳定的资金流。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范围逐渐扩大,发展增速却又临时放缓时期,而民营企业集团在不断扩展的同时,其所处经济竞争环境也日趋严峻,高负债经营成为民营企业集团普遍存在的经营模式。如何保证民营企业集团资金运营能力,降低资金链断裂风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引入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从现金池视角出发对集团资金进行有效管理,有助于减少下属成员企业出现资金严重短缺或过剩的矛盾现象,同时结合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经过有效内部控制,发现并摒除公司长期以来存在的资金管理困难的问题,快速且有效实施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理论上,在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研究中,将现金池如何在民营企业集团中有效实施的研究较少,实际中,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均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基于上述背景,将“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效融入民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体系中,从集团银行账务设置,选择资金支付与归集模式以及相应的财务内控设计,对提高民营企业集团资金利用效率以及降低财务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及贴合现在全球经济信息化的大环境下,着重选择介绍现金池模式。了解分析现金池的概念、理论基础、优势等之后,再结合对D集团资金管理现状的分析,应用现金池模式对D集团相关资金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首先,明确资金集中管理在大型集团公司应用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清晰认知不同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适用范围、意义、优势与弊端。之后,分析案例公司的资金管理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明确现金池的优势以及实施现金池的必要性,并以成功实施“现金池”模式的大型企业为模板学习,剖析成功案例公司,取长补短运用于D集团,用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来优化D集团资金管理,最后提出成功运营现金池的保障措施。通过用现金池在D集团中运用的模拟分析过程,可以为民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提出一个新型且有可实际操作性的理念。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JT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 |
1.2.2 关于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 |
1.2.3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高速公路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概述 |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及流程 |
2.1.1 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 |
2.1.2 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 |
2.2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 |
2.2.1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
2.2.2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
2.2.3 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
2.2.4 不同财务管理模式对比 |
2.3 高速公路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殊性 |
2.3.1 收入可控性低,成本费用管控难度高 |
2.3.2 下属单位没有投资决策权和融资决策权 |
2.3.3 集团母公司强调对资金的集中化管理 |
2.4 高速公路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控制理论 |
2.4.3 激励理论 |
2.4.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3 JT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介绍 |
3.1 JT集团概况及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
3.1.1 JT集团概况 |
3.1.2 JT集团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
3.2 JT集团集权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管理 |
3.2.1 JT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
3.2.2 JT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责分配 |
3.2.3 JT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
3.3 JT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
3.3.1 集团母公司预算管理情况 |
3.3.2 直属路段管理单位预算管理情况 |
3.3.3 子公司预算管理情况 |
4 JT集团集权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JT集团集权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预算松弛现象较为严重 |
4.1.2 集团整体预算工作时效性较差 |
4.1.3 集团财务管理部预算职责过重 |
4.1.4 下属单位成本费用预算执行偏差较大 |
4.2 JT集团集权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过分集权和利益驱使导致预算松弛 |
4.2.2 下属单位对预算工作缺乏积极性 |
4.2.3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权限分配不清晰 |
4.2.4 下属单位种类多,成本管控难度大 |
5 JT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建议 |
5.1 财务管理模式逐渐由集权式转向混合型 |
5.1.1 集权的同时,给予下属单位适当的授权 |
5.1.2 明确全面预算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
5.1.3 加强集团资金集中化管理工作 |
5.2 提高全员预算参与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 |
5.2.1 争取集团高层领导的持续支持 |
5.2.2 推行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 |
5.2.3 加强集团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 |
5.3 建立适时调整的预算考核体系 |
5.3.1 绩效考核要与预算紧密联系,实现预算实时监控 |
5.3.2 将预算指标纳入预算职能部门绩效考核 |
5.4 逐步推进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
5.4.1 丰富直属单位预算编制方法 |
5.4.2 按子公司业务类型试点,逐步推进 |
5.4.3 复制子公司的推进方案,个性融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发电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协鑫集团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共享服务理论研究 |
1.2.2 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
1.2.3 共享服务因素研究 |
1.2.4 共享服务应用研究 |
1.2.5 共享服务流程研究 |
1.2.6 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理论分析 |
2.1 财务共享服务的基本概念 |
2.2 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基础 |
2.2.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组织结构扁平化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分类 |
2.3.1 基本型财务共享模式 |
2.3.2 市场型财务共享模式 |
2.3.3 高度市场型财务共享模式 |
2.3.4 独立公司型财务共享模式 |
2.4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1 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
3.1.1 我国发电企业发展现状 |
3.1.2 我国发电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 |
3.1.3 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 |
3.2 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可行性 |
3.2.1 企业规模的可行性 |
3.2.2 流程标准化的可行性 |
3.2.3 业务经营差异的可行性 |
3.2.4 技术支持的可行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现状 |
4.1 协鑫集团基本概况 |
4.1.1 协鑫集团公司简介 |
4.1.2 协鑫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原因 |
4.1.3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 |
4.2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营 |
4.2.1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档案管理 |
4.2.2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 |
4.2.3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质量管理 |
4.2.4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 |
4.3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效分析 |
4.3.1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管理价值 |
4.3.2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效率价值 |
4.3.3 协鑫集团财务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问题 |
5.1 流程设计及IT系统问题 |
5.1.1 业务量不均衡 |
5.1.2 流程体系不完善 |
5.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
5.2.1 人员短缺且职业规划不明确 |
5.2.2 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
5.2.3 员工抵触问题 |
5.3 财务核算风险问题 |
5.4 缺乏全面预算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对策 |
6.1 优化业务流程 |
6.2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
6.2.1 加强人员培训 |
6.2.2 绩效评价体系优化方案 |
6.2.3 加强文化与人文管理 |
6.3 风险控制优化策略 |
6.3.1 加强财务监督 |
6.3.2 优化IT流程 |
6.4 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
6.4.1 云计算模式与财务管理模式相结合 |
6.4.2 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作业 |
6.4.3 大数据挖掘商业机会 |
6.5 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3)GT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文的研究的思路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理论 |
2.1.1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
2.1.2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征 |
2.1.3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
2.2 初创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1 初创型企业集团管理的内容 |
2.2.2 初创型企业集团管理的特点 |
2.2.3 初创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 |
第3章 GT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
3.1 GT企业集团的背景简介 |
3.2 GT企业集团组织框架和财务指标 |
3.2.1 GT企业集团组织框架 |
3.2.2 企业集团成员公司的财务指标情况 |
3.2.3 GT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
第4章 GT企业集团现行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组织框架幅度较宽管理失控 |
4.2 子公司各自为政,财务控制力度弱 |
4.3 未从整体角度考虑企业集团预算 |
4.4 资金的现金流过于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调度慢 |
4.5 信息化不完善,财务指标数据反馈不及时 |
第5章 GT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1 GT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
5.1.1 有助于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实现 |
5.1.2 优化资金配置,加强集团内部资金监控 |
5.1.3 便于提高企业集团的执行力、决策力 |
5.2 GT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
第6章 GT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
6.1 组织框架重新设置 |
6.2 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 |
6.3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
6.3.1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特点 |
6.3.2 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选择 |
6.3.3 GT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的内容 |
6.4 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
6.4.1 构建资金结算中心及业务模型 |
6.4.2 资金结算中心的特点 |
6.4.3 资金集中的构建 |
6.5 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 |
6.5.1 GT企业集团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必然性 |
6.5.2 GT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
第7章 GT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
7.1 建立财务负责人委派制 |
7.2 财务管理考核制度 |
7.3 文化保障措施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业财融合下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研究 ——以C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财务管控的研究 |
1.2.2 关于企业集团业财融合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业财融合与集团财务管控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业财融合相关概述 |
2.1.1 业财融合的概念 |
2.1.2 业财融合的构建条件与实施路径 |
2.2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相关概述 |
2.2.1 财务管控的概念 |
2.2.2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一般方法 |
2.3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理论基础 |
2.3.1 契约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流程再造理论 |
2.3.4 组织结构变革理论 |
3.C集团财务管控案例分析 |
3.1 案例公司简介 |
3.1.1 C集团的基本概况 |
3.1.2 C集团业财融合的发展背景 |
3.2 C集团财务管控现状及问题 |
3.2.1 C集团财务管控现状 |
3.2.2 C集团财务管控存在的问题 |
3.3 基于业财融合下的C集团财务管控可行性分析 |
3.3.1 基础的信息系统提供技术保障 |
3.3.2 先进的业财流程提供操作保障 |
3.3.3 适合的集团体系提供管理保障 |
4.基于业财融合下的C集团财务管控优化方案 |
4.1 财务管控外部组织平台设计 |
4.1.1 组织机构职能的合理划分 |
4.1.2 信息化管理控制平台建设 |
4.2 财务管控内部集中管控体系设计 |
4.2.1 预算管理 |
4.2.2 资金管理 |
4.2.3 内部财务风险管理 |
4.3 财务管控外部财务业务流程设计 |
4.3.1 强化财务对业务的管控 |
4.3.2 突显业务对财务的变革 |
5.基于业财融合下的C集团财务管控保障措施 |
5.1 优化组织平台管理体系 |
5.1.1 加强组织机构人员培养 |
5.1.2 促进信息管控标准化 |
5.2 完善内部集中管控体系 |
5.2.1 加强内部审计管理 |
5.2.2 加强内部风险防范 |
5.3 完备财务业务操作流程 |
5.3.1 优化财务核算流程对整体价值链的延伸 |
5.3.2 强化业务流程的对接整合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2.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2 相关概念 |
2.2.1 共享服务 |
2.2.2 财务共享服务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规模经济理论 |
2.3.2 财务集中管理理论 |
2.3.3 资源配置理论 |
2.3.4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3 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与应用分析 |
3.1 模式选择基本类型 |
3.1.1 基本型财务共享模式 |
3.1.2 市场型财务共享模式 |
3.1.3 高级市场型财务共享模式 |
3.1.4 独立经营型财务共享模式 |
3.2 模式选择目标与原则 |
3.2.1 模式选择的目标 |
3.2.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3.3 模式选择影响因素 |
3.3.1 企业战略规划 |
3.3.2 企业生命周期 |
3.3.3 企业资源配置 |
3.3.4 企业经营范围 |
3.4 模式应用必要性与可行性 |
3.4.1 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
3.4.2 模式应用的可行性 |
3.5 模式应用基本思路 |
3.5.1 人员组织 |
3.5.2 业务流程 |
3.5.3 信息技术 |
4 案例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
4.1 海尔集团介绍 |
4.1.1 海尔集团简介 |
4.1.2 海尔集团财务共享服务背景 |
4.2 海尔集团高级市场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动因 |
4.2.1 全球化发展战略 |
4.2.2 优化资源配置 |
4.2.3 降低经营和财务风险 |
4.3 海尔集团高级市场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基本内容 |
4.3.1 组织结构 |
4.3.2 流程建设 |
4.3.3 基本职能 |
4.3.4 信息系统 |
4.4 海尔集团高级市场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用阶段 |
4.4.1 建设阶段 |
4.4.2 发展阶段 |
4.4.3 成熟阶段 |
4.5 海尔集团高级市场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用效果评价 |
4.5.1 企业运行效率提高 |
4.5.2 企业监管成本降低 |
4.5.3 风险管控能力增强 |
4.5.4 战略决策的支持力度加强 |
4.6 海尔集团高级市场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与应用经验借鉴 |
4.6.1 机制创新是基础 |
4.6.2 合理的人员转型是关键 |
4.6.3 依托强大信息化平台 |
4.6.4 强化运营管理降低风险 |
5 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与应用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财务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5.1.1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
5.1.2 增强财务人员职能的转变 |
5.2 加强企业业务流程管理 |
5.2.1 提高数据间相互流通 |
5.2.2 增强企业流程管理制度的执行 |
5.3 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
5.3.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5.3.2 加强信息准确与安全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YNGT集团财务管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体系的相关概念和之间的关系 |
2.1 企业集团财务控体系的相关概念 |
2.1.1 集团战略的概念 |
2.1.2 财务战略的概念 |
2.1.3 财务管控的概念 |
2.2 集团战略、财务战略和财务管控之间的关系 |
2.2.1 集团战略与财务战略的关系 |
2.2.2 集团战略与财务管控的关系 |
2.3 实施集团化财务管控的重要性 |
第三章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模式、内容和管控方法 |
3.1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 |
3.1.1 集权型财务管控模式 |
3.1.2 分权型财务管控模式 |
3.1.3 混合型财务管控模式 |
3.2 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选择影响因素 |
3.2.1 财务管控模式选择的前提条件 |
3.2.2 影响财务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 |
3.3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内容 |
3.3.1 财务核算管控 |
3.3.2 全面预算管控 |
3.3.3 财务分析管控 |
3.3.4 财务内控管控 |
3.3.5 财务风险管控 |
3.3.6 财务组织和人员管控 |
3.3.7 资金集中管控 |
3.4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方法 |
3.4.1 战略导向控制 |
3.4.2 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
3.4.3 财务共享服务控制 |
第四章 集团组织架构及财务管控现状 |
4.1 集团基本情况及发展战略 |
4.2 集团总体现状 |
4.2.1 集团治理及组织构架 |
4.2.2 集团财务管控的现状分析 |
4.3 集团财务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财务战略定位不清晰 |
4.3.2 财务组织变革滞后 |
4.3.3 资金管理缺乏整体规划 |
4.3.4 全面预算管理困难 |
4.3.5 财务制度及流程不完善 |
4.3.6 财务信息化程度不高 |
4.4 集团财务管控问题的成因分析 |
4.4.1 财务管控模式与集团战略不匹配 |
4.4.2 财务监管模式不成熟 |
4.4.3 资金管理与集团战略脱节 |
4.4.4 全面预算控制流程不完善 |
第五章 YNGT集团财务管控体系的搭建和优化策略 |
5.1 集团财务战略定位 |
5.2 集团财务管控体系的搭建及优化 |
5.2.1 明确财务管控模式 |
5.2.2 调整财务组织体系 |
5.2.3 加强融资及资金管理 |
5.2.4 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
5.2.5 规范财务制度及流程 |
5.2.6 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速度 |
5.2.7 加大人才引入和培养力度 |
5.2.8 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
5.3 财务管控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5.3.1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
5.3.2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
5.3.3 统一全员责任意识 |
5.4 财务管控体系优化实施后的预期效果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资金集中管理成效研究 |
1.2.2 资金集中管理操作模式研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资金集中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
2.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则及主要模式 |
2.2.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则 |
2.2.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模式 |
2.3 集团管控理论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2.3.2 产权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4 风险管理理论 |
2.4.1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4.2 风险与内控管理理论 |
3 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鲁商集团简介 |
3.2 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现状 |
3.2.1 收支两条线与实行集中收付 |
3.2.2 推行资金计划监控机制 |
3.2.3 构建资金封闭结算管理系统 |
3.2.4 实施资金头寸平衡管理 |
3.2.5 集团统一开展筹资与还贷业务 |
3.3 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卷调查 |
3.3.1 问卷设计 |
3.3.2 问卷统计及结果分析 |
3.4 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资金集中度与利用率不高 |
3.4.2 资金集中管理监管力度不够 |
3.4.3 财务公司管理职能缺少特色 |
3.4.4 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
3.5 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
3.5.2 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
3.5.3 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的职能重复 |
3.5.4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
3.6 鲁商集团优化和完善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3.6.1 不断增强内部资本市场功能 |
3.6.2 持续降低分散投资风险 |
3.6.3 优化和降低财务费用 |
3.6.4 有效发挥整体融资的最大效应 |
4 鲁商集团完善资金集中管理的改进策略 |
4.1 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4.1.1 预期目标 |
4.1.2 实施原则 |
4.2 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力度 |
4.2.1 重新评估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划分 |
4.2.2 完善资金预算编制机制 |
4.2.3 增强集团资金头寸预测的准确性 |
4.3 构建常态化的资金集中管理监管机制 |
4.3.1 设置企业集团资金监管委员会 |
4.3.2 构建集团财务主管委派机制 |
4.3.3 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
4.4 积极创新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功能 |
4.4.1 积极拓展产业链金融服务业务 |
4.4.2 增强集团财务公司中间业务能力 |
4.5 健全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风险全面管控机制 |
4.5.1 优化和完善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 |
4.5.2 构建内部管控及信贷风险管控机制 |
4.5.3 重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
5 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改进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1.1 明确集团财务公司定位 |
5.1.2 优化集团组织治理结构 |
5.2 制度和资金保障 |
5.2.1 完善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建设 |
5.2.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5.3 人才保障 |
5.3.1 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
5.3.2 完善财务人员考核机制 |
5.4 技术保障 |
5.4.1 提升资金管理信息化水平 |
5.4.2 构建资金信息集中管理与共享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卷调研 |
致谢 |
(8)C国有企业集团集权型财务体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财务管理体制地位和作用 |
1.2.2 财务管理体制类别 |
1.2.3 财务管理手段 |
1.2.4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类别选择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财务管理体制的类别 |
2.1.1 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
2.1.2 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
2.1.3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管理体制 |
2.2 财务管理体制选择依据 |
2.2.1 企业与所属单位间的业务关系 |
2.2.2 企业与所属单位间的资本关系 |
2.2.3 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利益”差异 |
2.2.4 环境、规模和管理水平 |
2.3 国外企业集团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
2.4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选择 |
第三章 C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C集团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1 C集团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2 C集团公司行业情况分析 |
3.1.3 C集团公司内部情况分析 |
3.2 C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现状 |
3.2.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3.2.2 调查问卷分析 |
3.3 C集团财务管控问题分析 |
3.3.1 财务管理目标和原则不明确,未能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
3.3.2 财务管理架构仍需改进 |
3.3.3 财务管理主要内容不完善 |
3.3.4 协调沟通机制不健全 |
3.3.5 财务人员管理不到位 |
3.3.6 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 |
第四章 C集团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重构 |
4.1 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和基本原则 |
4.2 完善财务管理架构 |
4.3 财务管理基本内容优化升级 |
4.3.1 推行全面预算,完善预算体系 |
4.3.2 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建立资本经营体系 |
4.3.3 建立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全面强化财务人员管理 |
4.3.4 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 |
4.4 建立会计信息传递与沟通协调机制 |
4.5 健全财务管理监督检查体系 |
第五章 C集团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保障措施 |
5.1 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统一财务执行标准 |
5.2 打造专业化财务人员团队 |
5.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9)平衡计分卡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 |
2.2.1 财务共享服务 |
2.2.2 财务共享服务绩效评价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流程再造理论 |
2.3.2 扁平化理论 |
3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中的体系设计 |
3.1 平衡计分卡的介绍 |
3.1.1 平衡计分卡的背景 |
3.1.2 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
3.1.3 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
3.2 评价指标的设计 |
3.2.1 财务维度指标 |
3.2.2 客户维度指标 |
3.2.3 内部流程维度指标 |
3.2.4 学习与发展维度指标 |
3.3 确定指标评价权重 |
3.3.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3.3.2 构造判断矩阵 |
3.3.3 层次排序 |
3.3.4 模糊综合判断 |
4 案例分析—以HL企业集团为例 |
4.1 HL企业集团概况 |
4.1.1 HL企业集团简介 |
4.1.2 HL企业集团组织框架 |
4.1.3 HL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状况 |
4.2 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的关键因素 |
4.2.1 财务绩效 |
4.2.2 服务水平管理 |
4.2.3 业务流程管理 |
4.2.4 人员管理 |
4.3 平衡计分卡在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中应用的具体过程 |
4.3.1 权重计算与指标数据 |
4.3.2 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指标计算 |
4.3.3 评价结果确定 |
4.4 平衡计分卡在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中应用的成效 |
4.4.1 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成本降低 |
4.4.2 加强了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管控力度 |
4.4.3 提高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质量 |
4.4.4 提高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效率 |
5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中应用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企业集团员工管理 |
5.1.1 提高企业员工综合职能素质 |
5.1.2 完善企业员工激励制度 |
5.2 完善企业集团组织结构 |
5.2.1 加强企业集团跨部门合作 |
5.2.2 完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 |
5.3 完善企业集团信息化管理 |
5.3.1 强化信息系统的选择 |
5.3.2 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 ——以D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 |
2 资金集中管理理论基础 |
2.1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2.4 交易成本理论 |
3 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意义与对比分析 |
3.1 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
3.1.1 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 |
3.1.2 资金集中管理的意义 |
3.2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分类介绍 |
3.2.1 统收统支模式 |
3.2.2 拨付备用金模式 |
3.2.3 结算中心模式 |
3.2.4 内部银行模式 |
3.2.5 财务公司模式 |
3.2.6 现金池模式 |
3.3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4 D集团资金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D集团背景介绍 |
4.2 D集团资金管理现状 |
4.2.1 D集团现有资金管理模式 |
4.2.2 D集团成员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
4.3 D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D集团成员企业银行账户管理混乱 |
4.3.2 D集团成员企业资金管理人员能力不均 |
4.3.3 D集团成员企业无统一的资金管理制度 |
5 D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优化 |
5.1 D集团选择现金池的原因 |
5.1.1 现金池模式的优势 |
5.1.2 现金池模式的必要性 |
5.1.3 现金池模式的管理经验借鉴 |
5.2 D集团公司“现金池”资金管理模式模拟运用 |
5.2.1 D集团公司现金池准备工作 |
5.2.2 信息系统的完善、部门的设立与人员的配备 |
5.2.3 银行账户清理与设立 |
5.2.4 现金预算的管理 |
5.2.5 资金结算流程 |
5.2.6 投融资管理 |
5.2.7 资金内部控制 |
5.3 D集团现金池模式运用的保障措施 |
5.3.1 建立统一并完善的集团资金管理制度 |
5.3.2 打造专业且高效的资金管理人才队伍 |
5.3.3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
5.3.4 提升资金管理信息化水平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JT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究[D]. 童希媛.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发电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协鑫集团案例[D]. 董海英.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GT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D]. 吕倩. 南昌大学, 2020(01)
- [4]业财融合下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研究 ——以C集团为例[D]. 董芳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与应用研究[D]. 唐婉璐.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6]YNGT集团财务管控体系研究[D]. 贾鹏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鲁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改进策略研究[D]. 张帆.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8]C国有企业集团集权型财务体制构建[D]. 贺荣华.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9]平衡计分卡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桑少鹏.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10]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 ——以D集团为例[D]. 李玲玲.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