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类型多样性论文_陶君,陈福均

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林类型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样性,森林,物种,生态系统,林下,自然保护区,类型。

森林类型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陶君,陈福均[1](2019)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也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方向。现阶段,我国已经构建了多个自然保护区,但是还未形成较为系统且有效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目前,研究人员有必要着眼于分析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实际情况,针对监测对象与监测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需求构建完善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基于此,在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18期)

袁腾[2](2019)在《梵净山五种森林类型的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采集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楠竹林、柳杉林、山茶林、箭竹林、光叶水青冈林五种森林的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真菌孢子,通过孢子形态学鉴定AM真菌种类,运用18S rDNA基因目标区段nested-PCR特异性扩增序列比对法进行AM真菌分子鉴定,研究不同森林类型AM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如下:1.共分离AM真菌孢子41种,鉴定至种的共9属22种,包含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双型囊霉属Ambispora 2种、球囊霉属Glomus 7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 1种、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 1种、和平囊霉属Pacispora 1种、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 1种、硬囊霉属Sclerocystis 1种;还有14种鉴定至属,未知种5种。球囊霉属Glomus、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为梵净山土壤AM真菌优势属。2.不同森林类型林下土壤AM真菌群落物种组成不同,没有共有种,各森林类型都有其特有种。楠竹林特有种为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和悬钩子硬囊霉Sclerocystis rubiforme;柳杉林特有种为柑橘球囊霉Glomus citricola和黑球囊霉Glomus melanosporum;山茶林特有种为具疱无梗囊霉Acaulospora pustulata、黄孢球囊霉Glomus flavisporum、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膨果球囊霉Glomus pansihalos和褐色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badium;箭竹林特有种为皱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rugosa;光叶水青冈林特有种为柯氏无梗囊霉Acaulospora koskei和凹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excavata。3.梵净山五种森林类型土壤AM真菌多样性有以下规律:AM真菌种类越少,孢子密度越大,优势种的相对多度越高;AM真菌的种类越多,孢子密度越小。楠竹林AM真菌孢子密度1104个/100 g,10种;柳杉林孢子密度762个/100 g,15种;山茶林孢子密度642个/100 g,21种;箭竹林孢子密度566个/100g,15种;光叶水青冈林孢子密度268个/100 g,20种。4.土壤分离的41种孢子(编号FJSAM3-1至FJSAM3-41),采用ALM1-ALM2为特异性引物,对18S rDNA基因目标区段进行nested-PCR特异性扩增,仅获得3条序列,GenBank登录号:MK592773、MK592774、MK592776,建立系统发育树,其中2种孢子鉴定为球囊霉属Glomus,1种孢子鉴定至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AM真菌种类丰富,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AM真菌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AM真菌与植物长期选择,使不同森林类型的AM真菌多样性具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翁昌露,张田田,巫东豪,陈声文,金毅[3](2019)在《古田山10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的α和β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地形复杂,森林群落类型丰富。我们在保护区内10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中网格化布置并调查了79个20 m×20 m样地,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内及相互间的α(Shannon-Wiener指数)、β(Horn-Morisita相异性指数)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α多样性主要受到群落类型、海拔和坡向的影响。α多样性在不同群落类型间差异显著,并且随海拔升高、坡向从南到北,α多样性增大。(2)β多样性主要受到群落类型和海拔的影响,受空间距离的影响不显着。不同群落类型间的β多样性显著大于同一群落类型内部,并且随海拔升高β多样性增大。总体而言,群落类型和海拔是古田山森林群落α和β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表明生境过滤等机制对该区域的森林物种多样性格局起着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1期)

林琴琴,吴承祯,洪伟,真宝兰[4](2018)在《中亚热带几种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和重要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中亚热带的叁明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和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应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测定不同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重要值,分析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群落乔木层、灌木层重要值分析.结果表明,中亚热带的叁明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和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由阔叶林至针阔混交林至针叶林呈递减趋势;中亚热带的叁明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朝进展演替发展,作为先锋树种的马尾松,将最终被阔叶树种代替.(本文来源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张媛[5](2018)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构建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我国已经建立了数量众多的自然保护区,但尚未形成有效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着眼,分析了监测对象和相应的监测指标,总结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技术方法,探究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全面立体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8年03期)

何振[6](2018)在《南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节肢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解生物残体、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对生境变化具有较为敏感的响应,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能客观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程度。作者通过对天然林与人工油茶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角度来探讨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以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八大公山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和湖南耒阳人工油茶林等不同生境的土壤节肢动物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6年通过Tullgren干漏斗法和巴氏罐法收集土壤节肢动物,再对收集到的土壤动物进行分类统计,然后采用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群落相似性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系统探讨了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与林分类型、海拔、纬度、季节、土壤理化性质和人为干扰等各生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如下:(1)对人工油茶林的土壤跳虫和土壤罐诱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研究表明,油茶成林地比幼林地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高,多样化的地被物有利于提高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垦复和施肥等人为干扰显着地降低土壤跳虫的多样性,却有利于增加罐诱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水源对林地跳虫和罐诱动物的多样性提高有显着促进作用。(2)对八大公山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油茶林土壤跳虫和罐诱节肢动物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土壤跳虫群落多样性显着高于人工油茶林,多样化的植被和丰厚的凋落物有利于提高土壤跳虫丰富度和多样性。天然次生林不同生境间土壤跳虫群落相似性高于不同垦复方式的人工油茶林生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之间罐诱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低。(3)八大公山天然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表明:八大公山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群落多样性高,均以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以膜翅目蚁类、双翅目幼虫、鞘翅目和伪蝎目为常见类群,且凋落物层的类群数和个体数都远高于土壤层,但不同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差异显着,凋落物层较厚的落叶阔叶林个体数量显着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与土壤全钾含量和pH值呈现极显着负相关,而与土壤Ca和Mg含量相关性不显着。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对季节变化也具有明显的响应,其个体数量表现为秋季(11月)>春季(4月)>夏季(7月),群落多样性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且夏季显着高于春季和秋季。(4)八大公山土壤跳虫多样性研究表明:凋落物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具有显着影响。土壤跳虫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且跳虫主要类群与生境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全钾、pH呈显着负相关。季节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同样具有显着影响,春季(4月)土壤跳虫类群数最多,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秋季(11月)个体数量最多,但均匀度和丰富度最低。(5)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跳虫多样性研究表明:与亚热带天然次生林相比,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较高,平均密度较低。其优势类群为长?属、符?属、短角?属,并有爪?属、盐长?属、颚毛?属等具热带性质的类群,群落热带成分明显。地形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跳虫群落影响较大,不同海拔和坡位的生境土壤跳虫群落多样性差异显着。土壤肥力对土壤跳虫群落也有一定影响,其中,土壤跳虫群落类群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和土壤pH值显着正相关,个体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显着正相关,Pielou均匀度与有机质含量显着负相关,Simpson优势度与土壤pH值显着负相关。旱季末土壤跳虫群落类群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雨季末。土层变化、纬度变化、海拔变化、林分类型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和人为干扰等生境因子不同程度影响着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不同条件下,环境因子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作用机理并不一致。各环境因子也并不是单独作用于土壤动物,而是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分析不同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和变化,除了要考察气候、土壤理化性质等无机环境因子,还要综合考虑植被、不同土壤节肢动物类群的食性以及与其它土壤动物的营养关系等。(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8-04-01)

姚丹阳,董雪婷[7](2018)在《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保护林下植物资源,以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5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丰富度、重要值、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对其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53±7.000)高于针叶林(34±7.071)。草本植物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蒙古栎林中最高、白杄林中最低,分别为0.88、2.58及0.62、1.41;木本植物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山杨林中最高、蒙古栎林中最低,分别为0.52、0.97和0.12、0.20。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树种组成、经营方式和林分密度有关;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内的不同森林类型木本植物多样性低于草本植物,森林群落多样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由草本植物决定。建议对保护区内人工针叶林采取合理修枝和定期抚育;对天然阔叶林加强保护,保持群落的天然更新。(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生态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王玉英[8](2017)在《塞罕坝主要森林类型林下植被的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塞罕坝林场几种不同林分类型的林下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类和数量情况进行调查,以此来确定不同森林类型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旨在为自然保护区林下植被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性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7年23期)

王月霞,金毅,吴初平,翁东明,叶立新[9](2016)在《浙江省主要亚热带森林群落类型物种和谱系水平的α和β多样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物种和谱系水平的α和β多样性,有助于指导森林经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本研究比较了浙江省内不同地点主要森林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物种α多样性和谱系α多样性,以及物种β多样性和谱系β多样性。研究表明,该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物种和谱系α多样性均存在较大差异,但控制了空间和地形因子的作用后,差异几乎全部消失;森林类型内部及相互间的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均存在显著差异,同种森林类型内部的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分别小于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且在控制了空间和地形因子的作用后,以上差异仍然显着。本研究表明影响亚热带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物种和谱系水平的α和β多样性的因素存在差异:α多样性可能主要受到空间和地形因子等的影响,而β多样性则可能受到森林类型的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6年08期)

王月霞[10](2016)在《浙江省主要亚热带森林群落类型的物种和谱系α和β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的物种和谱系α和β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对于不同类型森林的认识,指导森林经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此,本研究在浙江省乌岩岭、百山祖、凤阳山、九龙山、古田山、清凉峰、天目山和龙王山(安吉小鲵)等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了48个30×30m的森林样地,采用热带森林科学中心(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 CTFS)的森林动态样地(forest dynamics plot, FDP)调查规范进行群落调查。本研究首先分析了48个样地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发现调查记录到DBH≥ 1cm的独立存活木本植物共有37212株,植株密度为8613株/ha,分属66科160属373种。然后,根据各样地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以及针叶树种的重要值比例,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四种森林群落类型。比较了该四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的物种a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谱系α多样性(PSV指数),以及物种(Chao's指数)和谱系β多样性(PCDp指数)。具体地,α多样性表示单个森林群落内部的生物多样性;β多样性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同种森林类型内部不同森林群落之间的β多样性,另一个是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之间的β多样性。发现该地区主要类型森林的物种和谱系α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但控制了空间和环境因子的作用后,差异几乎全部消失。发现不同类型森林内部和之间的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均存在明显差异,同种森林类型内部的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分别小于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且在控制了空间和环境因子作用后,以上差异仍然很显着。本研究提示影响亚热带主要类型森林的物种和谱系α和β多样性的因素存在差异。其中,α多样性可能主要受到空间和环境因子等影响,而β多样性则可能受到森林类型的重要影响。本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亚热带主要类型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从而协助优化森林经营政策,以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5-11)

森林类型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采集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楠竹林、柳杉林、山茶林、箭竹林、光叶水青冈林五种森林的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真菌孢子,通过孢子形态学鉴定AM真菌种类,运用18S rDNA基因目标区段nested-PCR特异性扩增序列比对法进行AM真菌分子鉴定,研究不同森林类型AM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如下:1.共分离AM真菌孢子41种,鉴定至种的共9属22种,包含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双型囊霉属Ambispora 2种、球囊霉属Glomus 7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 1种、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 1种、和平囊霉属Pacispora 1种、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 1种、硬囊霉属Sclerocystis 1种;还有14种鉴定至属,未知种5种。球囊霉属Glomus、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为梵净山土壤AM真菌优势属。2.不同森林类型林下土壤AM真菌群落物种组成不同,没有共有种,各森林类型都有其特有种。楠竹林特有种为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和悬钩子硬囊霉Sclerocystis rubiforme;柳杉林特有种为柑橘球囊霉Glomus citricola和黑球囊霉Glomus melanosporum;山茶林特有种为具疱无梗囊霉Acaulospora pustulata、黄孢球囊霉Glomus flavisporum、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膨果球囊霉Glomus pansihalos和褐色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badium;箭竹林特有种为皱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rugosa;光叶水青冈林特有种为柯氏无梗囊霉Acaulospora koskei和凹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excavata。3.梵净山五种森林类型土壤AM真菌多样性有以下规律:AM真菌种类越少,孢子密度越大,优势种的相对多度越高;AM真菌的种类越多,孢子密度越小。楠竹林AM真菌孢子密度1104个/100 g,10种;柳杉林孢子密度762个/100 g,15种;山茶林孢子密度642个/100 g,21种;箭竹林孢子密度566个/100g,15种;光叶水青冈林孢子密度268个/100 g,20种。4.土壤分离的41种孢子(编号FJSAM3-1至FJSAM3-41),采用ALM1-ALM2为特异性引物,对18S rDNA基因目标区段进行nested-PCR特异性扩增,仅获得3条序列,GenBank登录号:MK592773、MK592774、MK592776,建立系统发育树,其中2种孢子鉴定为球囊霉属Glomus,1种孢子鉴定至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AM真菌种类丰富,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AM真菌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AM真菌与植物长期选择,使不同森林类型的AM真菌多样性具有显着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林类型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陶君,陈福均.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J].江西农业.2019

[2].袁腾.梵净山五种森林类型的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D].贵州大学.2019

[3].翁昌露,张田田,巫东豪,陈声文,金毅.古田山10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的α和β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J].生物多样性.2019

[4].林琴琴,吴承祯,洪伟,真宝兰.中亚热带几种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和重要值分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张媛.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构建探索[J].林业资源管理.2018

[6].何振.南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

[7].姚丹阳,董雪婷.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比较[J].林业与生态科学.2018

[8].王玉英.塞罕坝主要森林类型林下植被的多样性[J].江西农业.2017

[9].王月霞,金毅,吴初平,翁东明,叶立新.浙江省主要亚热带森林群落类型物种和谱系水平的α和β多样性比较[J].生物多样性.2016

[10].王月霞.浙江省主要亚热带森林群落类型的物种和谱系α和β多样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森林类型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森林类型多样性保护地最大覆盖格...森林类型多样性最大覆盖图森林类型多样性最大覆盖第2可...森林类型多样性最大覆盖第4可...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森林类型多样性

标签:;  ;  ;  ;  ;  ;  ;  

森林类型多样性论文_陶君,陈福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