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构瞬态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载荷,地震波,能量,等效电路,动力,稳态。
结构瞬态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韩旭亮,谢彬,王世圣[1](2019)在《海洋浮式结构物混合定位瞬态动力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定位是指船舶或者海洋浮式结构物既安装锚泊定位,又安装动力定位,从而实现稳定又节能的目的。本文基于势流理论、细长杆理论和PID控制理论,采用时域方法对一艘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混合定位瞬态动力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研究复杂环境条件风浪流联合作用下,浮体运动响应、锚泊缆索张力响应、推进器推力响应及角度变化情况,评估混合定位能力及系统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9-10-18)
朱德兵,杨益成,赖虔林,高堤[2](2019)在《公路路基结构瞬态地震波响应特征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公路面层、基层、垫层和下覆介质结构宏观动、静力学参数与分层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波波速密切关联;在瞬态地震波激励下,二维道路结构的全波波场数值模拟揭示了典型路基病害存在时的波动学响应特征,同时,地震波反射、绕射和散射等多振相地震波干涉产生的动力学响应特征也有自然响应规律。结合地震勘探中等偏移距检测方法,实验研究表明:基于清晰的波动学特征可有效反映病害的存在及几何特征,该异常形态及明显程度与偏移距相关;基于频率域响应的动力学特征包含了公路结构的模态特性,可用于评估结构病害的危害程度或病害类别。工程实践表明,综合了波动学及动力学异常特征的瞬态地震响应数据能够有效反映和评价公路路基空腔及软体结构病害。(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邹梦强,苏密勇,余华[3](2019)在《基于电-热-结构耦合模型的硅通孔热力瞬态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地预测硅通孔(TSV)在电-热-力叁场耦合效应下的温度和应力分布情况。建立了TSV的热等效电路(TEC)模型,提取了TSV的热等效电路参数,推导了基于电热耦合效应的TSV温度瞬态响应方程,建立了结构应力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周期性方波加载条件下TSV的温度和应力分布,应用有限元软件COMSOL仿真分析了TSV的温度和应力与激励源频率、Si O2层的厚度及铜导体半径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TEC模型适用于TSV温度瞬态响应的预测,误差在5%以内,TSV的温度和应力对Si O2层的厚度非常敏感,可以通过适当减小铜导体半径来减小TSV的温度和应力,这将有助于TSV的设计及对其性能进行相应的预测。(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郭秀秀,徐兴华,黄举,史庆轩[4](2019)在《地震作用的相关性对结构瞬态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作用一般分解为水平运动分量和竖向运动分量,在这两个运动分量的作用下,结构发生大变形时,可能会经历由地震运动分量演变的外部激励和参数激励过程。由于运动分量间的相关性,推导出实际上这两个激励过程也是相关的,而且是完全相关的,但在过去的研究中,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设这两个激励过程是完全独立的。该文以高斯白噪声和过滤高斯白噪声过程模拟地震动过程,以某一单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累积矩截断法,分析高斯白噪声和过滤高斯白噪声这两种地震动激励下单层框架结构的非平稳地震响应。同时考虑地震动分量间的相关性,得到更为精细化的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并分析这种相关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地震动作用模拟为更接近实际的过滤高斯白噪声过程时,地震作用相关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更为明显,更为不可忽略。(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朋波[5](2019)在《基于瞬态响应的汽车车身结构疲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某轿车车身进行疲劳仿真。在强化路面上实车采集道路载荷谱,再通过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虚拟迭代,得到车身各接附点的载荷历程。建立车身有限元模型,用模态迭加法计算车身的瞬态响应,并利用模态应力恢复法得到车身的动应力。采用S-N方法得到全车身的疲劳损伤分布,在疲劳分析中用临界平面法处理多轴应力,用材料赫氏图进行平均应力修正。(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工程——数值计算和数据分析2019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4-19)
仝宗凯,赵保平,陈强[6](2018)在《变温环境下结构高频瞬态能量响应预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决变温环境下结构的高频瞬态能量响应预示问题。方法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通过考虑时变参数对结构能量的影响和热效应引起的材料力学性能变化和热应力对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变温环境下结构高频瞬态能量响应预示方法。以双振子模型为例,通过与Newmark-beta法的对比验证数值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该能够较好地捕捉结构高频能量响应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其峰值时间和峰值能量与精确数值解基本吻合。以L型折板系统为例,研究了20~300℃变温环境下结构的瞬态能量响应变化规律,子系统1和子系统2之间的能量交换远小于两子系统中因阻尼引起的能量消耗,子系统2瞬态能量响应的峰值时间为4.3ms、峰值能量为0.09J。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结构高频瞬态能量响应预示。(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赵星,刘金喜,钱征华[7](2018)在《压电-压磁夹层结构中界面裂纹的瞬态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层间变形的不协调性,磁电层状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界面脱胶或开裂,因此有必要对界面断裂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采用积分变换和奇异积分方程技术对压电-压磁夹层结构中界面裂纹的瞬态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压电-压磁-压电结构在电冲击荷载作用下比压磁-压电-压磁结构在磁冲击荷载作用下更容易断裂;(2)层厚度对裂纹尖端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有显着影响,且其对外层厚度的变化更敏感一些;(3)材料常数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取决于压电或压磁介质在变形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谢继光[8](2018)在《基于直接瞬态法求解复杂结构稳态谐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直接瞬态法对复杂结构进行振动响应预报,需要在确保稳定、收敛、满足精度指标的基础上,将算法消耗的资源控制到最低,以实现实用化。以某气体船压缩机室结构在双机多频谐载荷下的有限元振动计算为例,对动力学方程及中心差分方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性能的核心控制参数为衰减倍数和整周期分割数,两者最低要求分别为50倍衰减和24等分。通过对阻尼比的转换、载荷主要频率成分的测量、系统基频的估算、总时长的修正,得出最终控制参数即计算时长和步长;在普通商用计算机上对某气体船压缩机室结构振动响应的有限元模型求解耗时10min~20min左右,大多数测点的稳态响应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证明该方法对于稳态谐响应的求解是实用、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榜[9](2018)在《柔性基底层合结构瞬态响应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电子具有便携、透明、轻质、伸展/弯曲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柔性基底是柔性电子器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功能器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关键材料。柔性基底层合结构相邻层之间材料性质差异大,研究柔性基底层合结构瞬态响应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柔性电子多层结构的力学研究现状,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首先,分析柔性基底元件结构的瞬态响应。计算分析了柔性基底层合柱受冲击载荷时的瞬态响应;对比分析了不同基底厚度、截面尺寸的柔性基底层合柱在半正弦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力学行为。给出了层合柱上端面中心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响应,以及接触面中心点处的应力、应变响应,发现冲击过程中柔性基层合柱出现大变形。结果表明:柔性基底与封装层对硅层的缓冲保护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减少了冲击力对硅层的破坏;柔性基层合柱瞬态响应随基底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均布载荷冲击下,截面尺寸较大时层合柱瞬态响应平缓且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截面尺寸为较小时层合柱出现失稳现象。其次,围绕柔性基底/硅薄膜层合梁结构,探讨其在冲击载荷下的瞬态响应过程。计算了不同Si层厚度、基底弹性模量、基底厚度、材料组合等对其瞬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Si层越厚,柔性基/硅层合梁位移响应越小。封装层与基底层材料分别为SU-8、PDMS的层合梁在加载段的速度、加速度瞬态响应峰值均最小。当PDMS作为柔性基底时,其弹性模量变化对柔性基/硅层合梁瞬态响应影响很小,在对柔性基底层合梁瞬态响应进行研究时可不考虑该参数。增大基底厚度可降低柔性基/硅层合梁瞬态响应幅值。最后,基于上述模型分别计算了各参数的能量响应关系以及各参数对Si层吸收能量比值的影响。各组成部分的能量关系为SU-8应变能占整个模型的绝大部分,Si和PDMS的应变能响应之和占整个模型的小部分。并通过有限元方法初步分析了此类层合梁的固有频率与振型。柔性基底弹性模量对较低阶次的频率影响较小,对较高阶次的频率影响较大。上述研究结果,为柔性电子结构动态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8-06-25)
王爱强,张莉[10](2018)在《中间开孔弦支穹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瞬态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瞬态分析基本理论,选取适当地震波,对结构进行瞬态动力响应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叁维空间模型,对模型输入水平方向的地震加速度数据,分析结构5个主要部位位移节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位移最值位置和等效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地震波激励下,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位置发生在中央环处,最大竖向位移发生在最内环支座约束处,且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大竖向位移大小接近,因此分析结构动力响应时水平和竖向位移都需要考虑,Mises等效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说明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8年06期)
结构瞬态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路面层、基层、垫层和下覆介质结构宏观动、静力学参数与分层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波波速密切关联;在瞬态地震波激励下,二维道路结构的全波波场数值模拟揭示了典型路基病害存在时的波动学响应特征,同时,地震波反射、绕射和散射等多振相地震波干涉产生的动力学响应特征也有自然响应规律。结合地震勘探中等偏移距检测方法,实验研究表明:基于清晰的波动学特征可有效反映病害的存在及几何特征,该异常形态及明显程度与偏移距相关;基于频率域响应的动力学特征包含了公路结构的模态特性,可用于评估结构病害的危害程度或病害类别。工程实践表明,综合了波动学及动力学异常特征的瞬态地震响应数据能够有效反映和评价公路路基空腔及软体结构病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构瞬态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韩旭亮,谢彬,王世圣.海洋浮式结构物混合定位瞬态动力响应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9
[2].朱德兵,杨益成,赖虔林,高堤.公路路基结构瞬态地震波响应特征及工程应用[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3].邹梦强,苏密勇,余华.基于电-热-结构耦合模型的硅通孔热力瞬态响应[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4].郭秀秀,徐兴华,黄举,史庆轩.地震作用的相关性对结构瞬态响应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9
[5].王朋波.基于瞬态响应的汽车车身结构疲劳分析[C].力学与工程——数值计算和数据分析2019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6].仝宗凯,赵保平,陈强.变温环境下结构高频瞬态能量响应预示[J].装备环境工程.2018
[7].赵星,刘金喜,钱征华.压电-压磁夹层结构中界面裂纹的瞬态响应[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8].谢继光.基于直接瞬态法求解复杂结构稳态谐响应[J].应用力学学报.2018
[9].张榜.柔性基底层合结构瞬态响应的有限元数值模拟[D].宁波大学.2018
[10].王爱强,张莉.中间开孔弦支穹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瞬态动力响应分析[J].钢结构.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