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矢量变频调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矢量,空间,变频调速,转矩,多相,电压,模块。
空间矢量变频调速论文文献综述
陈玲珑[1](2016)在《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电机数学模型及控制算法的提出,电机的控制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在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到电机调速控制中之后,各种高精度、优良控制特性和高效率的电机控制器得以应用,大大提高了异步电机转速控制性能。变频调速是电动机各种调速方式中效率最高、性能最好的调速方法,在整个交流调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是近年来较新的交流电机调速控制技术,这种变频调速控制将空间矢量控制技术加入到变频调速中,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调速控制目的。本文主要对异步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首先对比了异步电机调速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和我国异步电机调速控制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分析了异步电机的组成和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对其电机线性ABCS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得出的叁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电磁转矩方程和机电运动方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异步电机在各个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将异步电机高阶次、非线性的数学模型及多变量耦合转变为类似直流电动机的模型,从而实现了磁通和转矩的独立控制,使得控制异步电机更加便捷;第叁,根据电动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合理匹配的原则,在考虑铁耗变化的情况下,使电机得到最大效率的运行;最后,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和控制原理进行了阐述,为计算SVPWM奠定了基础。通过MATLAB/SIMULINK的仿真平台中仿真工具的使用,实现了空间坐标的变换,以抽油机所用异步电机为对象,建立电机模型。并对所建立的异步电动机的异步电机SVPWM控制模型的稳态特性、动态特性、有扰动情况以及系统参数变化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SVPWM异步电机调速控制具有良好的电机调速控制特性,为新的交流电机调速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6-04-01)
王福家,赵一军,吕慧红,高晗璎[2](2014)在《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的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具有物理意义直观、数学模型简单、便于微处理器实时控制等优点,因此在电机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的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采用SVPWM技术实现了对感应电机的变频调速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VPWM技术的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具有动态特性好、转矩脉动小、噪声低和电压利用率高等特点。(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孙铁成,高德艳,鞠雪强,卢宁波[3](2013)在《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试验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低速时转矩和电流脉动大、开关频率不固定等问题,设计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SVM-DTC)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硬件上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设计系统逆变电路,以基于PCI总线的DSP运动控制卡为核心,软件上采用Visual C++实现了变频调速实时性控制,并且控制算法具有开放性,便于二次开发。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动静态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3年06期)
韩景薇[4](2012)在《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DTC交流变频调速实验平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交流电机进入可调速领域,相继出现了多种针对交流电机的控制策略。继磁场定向控制之后,直接转矩控制作为一种新的高性能调速技术,以其所具有的控制结构简单、响应迅速、鲁棒性好等优点,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直接转矩控制(DTC)的一些缺点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包括存在转矩脉动、开关频率不固定等,因此大量的解决方案被提出。其中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DTC策略,从根本上克服了Bang-Bang控制的缺点,采用PI调节器或其他智能控制器代替滞环调节器,并采用空间矢量调制获得任意电压空间矢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直接转矩控制的性能。针对目前高校缺少针对交流变频调速的实验系统的现状,本课题开发了一套实验平台,并设计了系统硬件和交互软件,并基于此实验平台实现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DTC控制算法。本文首先在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DTC控制策略的理论依据进行论述,并确定其结构。然后根据交流变频调速实验平台的设计要求,完成了系统硬件的设计,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针对采用分离开关器件的逆变电路体积大、电路复杂、可靠性差的缺点,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设计系统逆变电路,并完成其保护电路及与DSP接口的设计;控制电路设计成基于TMS320F2812的运动控制卡,并完成了系统检测、保护等电路的设计。不同于工业应用场合,实验平台的软件系统需要在能够完成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兼顾方便、可靠,而且要求对用户透明,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因此本文基于Visual C++开发了实验平台的人机交互软件,利用其方便的应用程序编写功能,实现了电机控制策略的选择以及相关参数修改等预定功能,且实现了系统运行时对系统相关波形的监测。在理论分析及Matlab仿真的基础上,本文在此交互软件环境下完成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DTC算法,并对算法各部分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搭建好的实验平台上对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DTC算法进行调试,并对系统整体性能完成测试。进行了测试动态性能的空载启动、动态调速、负载突变实验,及测试静态性能的空载运行、带载特性测试实验,验证了所开发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DTC算法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并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DTC算法与传统的滞环-开关表DTC性能进行比较,得出了直接转矩控制性能得到改善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2-07-01)
李志鑫[5](2011)在《基于空间矢量控制的双PWM型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通用变频器采用二极管不控整流或相控整流存在网侧电流谐波含量大、功率因数低、能量传输不可逆等缺点,本文引入脉宽调制(PWM)整流器技术以取代不可控整流或相控整流。基于叁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SR)和叁相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提出在整流侧和逆变侧分别采用相应的矢量控制策略,设计出具有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低谐波含量、能量可双向传输等优点的双PWM型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首先,通过对双PWM变频调速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将其分为输入端的叁相VSR和输出端的叁相电压型PWM逆变器两部分进行研究。分别对两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作了分析,对各自的相关控制策略作了论证。其次,对双PWM变频调速系统的关键——叁相VSR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基于叁相VSR在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对其网侧电流的d、q轴分量进行解耦,并引入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设计出双闭环直接电流矢量控制的叁相VSR系统。然后,根据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基于异步电机在按转子磁链定向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设计出转速、磁链双闭环矢量控制系统。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双PWM型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进行了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并基于DSP芯片TMS320F2812和智能功率模块6MBP20RH060分别搭建出叁相VSR和叁相电压型PWM逆变器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本文对其中硬件电路的设计进行了着重介绍。通过对仿真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并为双PWM变频调速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1-05-20)
韦建德[6](2011)在《基于空间矢量控制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矢量控制技术作为交流电机控制的一种方式,已成为高性能变频调速系统的首选方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SpaceVectorPulseWidthModulation)方式因具有比SPWM调速方式更优异的性能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对交流电机的空间矢量控制变频调速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际电机进行控制及仿真实验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控制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和控制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刘东,黄进,于文娟,康敏,杨家强[7](2010)在《空间矢量PWM多相变频调速系统非正弦供电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相感应电机正弦供电时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低、输出转矩小的问题,建立了多相感应电机非正弦空间电压矢量PWM(NSVPWM)的数学模型,分析了NSVPWM与谐波注入PWM的内在联系,探讨了NSVPWM各个d-q平面参考电压矢量给定问题。以一台九相集中整距绕组感应电机为例,在保持齿、轭部磁密幅值分别相等、定子铜耗相同的前提下,将其分别在SPWM、正弦空间电压矢量PWM和NSVPWM调制策略下的输出转矩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证明,采用NSVPWM控制策略时,九相集中整距绕组感应电机输出转矩比采用SPWM时提高了大约6.42%,最后分析了其原因。(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李宝安,毕守华,王学军[8](2010)在《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异步电机变频矢量控制系统的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原理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在各个扇区内不同基本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的简单数字算法,并用TMS320F2812 DSP蕊片实现。该算法通过在11 kW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中应用验证,控制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电力》期刊2010年04期)
李雯,常国祥,郭殿林[9](2009)在《空间矢量调制技术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中电磁转矩的脉动过大,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固定性不好,电流成分中谐波过多及系统在低速时动态性能较差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变频调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削弱电流及输出电磁转矩的脉动,抑制电机的振荡噪声,具有良好的调速精度及动态性能。(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09年06期)
李少华[10](2008)在《电压空间矢量变频调速技术的研究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矢量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控制策略,是在电机统一理论、机电能量转换和坐标变换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其思想就是将异步电动机的模型通过坐标变换,使之成为直流电动机模型,将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按转子磁场定向的两个直流分量并分别加以控制,从而实现磁通和转矩的解耦控制,以期达到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写为SVPWM)作为一种新型的矢量控制技术,具有电压利用率高、输出谐波少、控制方法简单等优点,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变频调速技术的特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SVPWM技术的原理,对SVPWM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MATLAB6.0上实现了SVPWM的仿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本课题的总体设计方案,并从控制器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本系统采用交-直-交电压型主回路,以功率MOSFET构成叁相逆变桥;驱动电路采用美国IR公司生产的具有内部自举电路的IR2103,只需要一路10~20V电源就能实现驱动,简化了驱动电路的设计;设计了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故障检测及保护电路、通信电路等外围电路;控制电路采用ARM7系列的LM3S615作为控制的核心,该控制器价格与8位和16位单片机价格相仿,却能提供32位处理器的性能,LM3S615的工作频率最高可达到50MHz,可兼容Thumb的Thumb-2专用指令集处理器内核,并且拥有六路独立的PWM端口,2路10位精度的AD采样通道,32K单周期FLASH以及8K单周期SRAM,其丰富的内部资源可以满足全部控制要求。本系统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主要设计了系统主程序和PWM中断处理程序,系统初始化、变频控制、电流和电压采样、显示和故障处理都在主程序中完成,叁角函数计算、SVPWM子程序、按键扫描在PWM中断处理程序中完成。本文在SVPWM子程序的设计中简化了算法,采用PWM同步控制提高了控制精度,并且相对于传统控制策略大大缩短了参考电压矢量的采样周期,使电机内部磁链更加逼近圆形,减少脉动。同时,系统液晶屏显示程序和按键驱动程序的嵌入,方便了实际应用系统具体控制参数的设置。最后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单元调试和综合调试,在此基础上对开发的样机做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器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可以满足小型交流电机调速驱动需要,并且SVPWM控制电机运行效率高,输出电压利用率高,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8-07-01)
空间矢量变频调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具有物理意义直观、数学模型简单、便于微处理器实时控制等优点,因此在电机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的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采用SVPWM技术实现了对感应电机的变频调速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VPWM技术的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具有动态特性好、转矩脉动小、噪声低和电压利用率高等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矢量变频调速论文参考文献
[1].陈玲珑.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
[2].王福家,赵一军,吕慧红,高晗璎.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的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研究[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4
[3].孙铁成,高德艳,鞠雪强,卢宁波.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试验平台[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3
[4].韩景薇.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DTC交流变频调速实验平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5].李志鑫.基于空间矢量控制的双PWM型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6].韦建德.基于空间矢量控制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刘东,黄进,于文娟,康敏,杨家强.空间矢量PWM多相变频调速系统非正弦供电技术[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
[8].李宝安,毕守华,王学军.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J].黑龙江电力.2010
[9].李雯,常国祥,郭殿林.空间矢量调制技术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仿真分析[J].煤矿机械.2009
[10].李少华.电压空间矢量变频调速技术的研究及实现[D].江南大学.2008